㈠ 程序員真的是吃年輕飯的嗎大齡程序員通過HR面試,上級卻說送走!!
程序員現在真的是一個較為尷尬的崗位,很多人吐槽這是個吃青春飯的崗位,如果到中年不轉行或者考慮後路的話就只能被辭退了,哪怕國內的一些大廠比如華為,前段時間財裁員35歲以上的員工得消息在網上也是沸沸揚揚。最近有一網友發帖說道有一32歲的程序員來面試,直接就被領導給叫走了。
程序員出來找工作的話應該是靠的能力, 但是現在卻變成了吃青青春飯的行業,導致現在小年輕受歡迎,一些有經驗的老員工反而被辭退,這真的是讓人不解。程序員真的是吃青春飯的嗎?絕對不是!只是這邊大環境太浮躁!
為什麼程序員的青春就這么短呢,這已經變成了行業特性,有網友認為32歲程序員才是他最給力的時候,技術能力,業務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情緒控制能力這個時候都是最強的,但是這時候如果因為年齡被刷下去,那真的是行業的悲哀了。
現在你30歲還在基層的都是大齡了,但是人都是要成長時間的,為什麼現在會有這樣一股風氣,這就和招聘只看學歷是一樣的,有人認為這也是領導自信心不足,覺得年輕人好掌控,割起來更輕松,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說說你的看法!
㈡ 程序員35歲就會被淘汰看我如何擊碎這個互聯網最大的謠言
大家好,我是禿頂的碼哥!
前幾天和同事聊到一個比較尷尬的話題,程序員該如何面對35歲的這道坎?(之所以感到尷尬,是因為碼哥也即將35歲了)
「高薪」是所有人對於我們程序員的印象之一,上到航天航空,下到社區買菜,背後都離不開我們這些程序員的身影。
但在互聯網這個行業中,大都是年輕人居多,加上網上一直有程序員35歲中年危機的說法,我們經常能在網上看到一些毒雞湯,不斷宣揚35歲中年危機的論調。
所以導致我們這些快到35歲的程序員都充滿了焦慮,每一天都在思考如何規劃自己的後半生。
那程序員真的有35歲中年危機嗎?我們該如何避免成為被優化的中年程序員呢?碼哥作為從事互聯網行業十來年的老油條,發表一些我個人的看法,不對之處還望大家幫忙指出!
為什麼程序員會有中年危機的說法?
其實主要有三點:
1、身體危機
工作壓力大,職場競爭激烈,996的工作環境,讓很多程序員隨著年齡增加身體越來越吃不消,注意力和精力都沒辦法和剛入行相比,開始慢慢出現力不從心的狀態。
作為技術出生的程序員,在年齡到達35歲之後,還會出現一個懈怠的狀態。因為到達這個年齡,基本上都已經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而這個時期家裡的瑣事也是最多的。可能今天是老人需要體檢,明天是孩子生病了,一大堆糟心事讓人無法像年輕時那樣心無旁騖地專心研究技術。
3、失去對技術的熱情
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可能覺得有厲害的技術是一件很炫酷的事情,而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更多想法是怎麼去賺錢,慢慢對技術就失去了原有的那種高度熱情。
眾所周知,互聯網行業的技術變化是非常迅速的。而以上的三種情況,都會導致中年程序員無法更好的學習新技術,在與年輕的程序員的競爭中,自然也就慢慢失去了競爭力。
但是,年齡超過35的程序員,就真的會因此被淘汰嗎?
1、程序員中年危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仔細想一下,國內的互聯網發展才20多年,而我們國內第一批程序員群體,大都是1980年左右出生的,到了中年危機這個論調最高峰的2010年,這群人正好30歲左右,那時候的說法是程序員到了30歲就會被淘汰。
結果這批程序員30歲的時候,並沒有被淘汰,反而還有不少人的事業達到了小高峰,於是,程序員30歲會被淘汰的論調又改成了35歲。
2、最早那批程序員現在去哪了?
大家都知道,過去這十幾年,是國內互聯網產業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而且全國富豪榜前十的,大多數都是互聯網企業,身處互聯網的從業人員,都吃到了時代的紅利,也賺了不少錢,這些實現財富自由後,不再繼續做程序員了,但這都屬於他們的主動選擇,而不是被淘汰。
3、真的有35歲被淘汰的程序員嗎?
雖然近幾年也有些互聯網大廠遇到財務危機,有裁員的情況發生,但是被裁員的大多數並不是以年齡來篩選的,更多的是會把入職不到一年的新人給裁了,因為這樣才是把企業損失降低到最低的做法。
所以, 程序員35歲的中年危機確實發生過,但並不是普遍現象。
那我們就可以不用擔心中年危機,只需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就行了嗎?
當然不行, 在大型資本機器裡面當螺絲釘的人,是最容易被代替和淘汰的。
想要保證自己職業生涯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就必須做好面對危機的相應准備。
要做些什麼准備呢?
1、必須要對學習保持熱情
互聯網技術的更新非常迅速,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讓自己的技術保持在行業前端的高水平。
2、一定要讓自己有一個 健康 的身體
身體是一切的本源,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我們什麼都幹不了,什麼都干不好。合理的鍛煉,是最提高身體素質最好的方式,而身體素質加強,也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和更好的恢復體力和精力。所以,只有身體好,才能精力充沛,才能讓工作和學習更高效率。
如果你有擔心自己35歲危機的想法,那不妨先思考自己是否在35歲之前已經做好了應對的准備?
如果做好了,那你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如果你害怕,那說明你做得並不夠好。未雨綢繆,是任何一個行業的從業人員都需要做的。
1、技術永遠是程序員的核心主導力
在公司的項目開發中,可以多思考思考,自己是否對產品邏輯完全了解,對項目所涉及的技術是否全部吃透,甚至是否深知技術原理和特點。
2、晉升管理崗位
如果喜歡專注技術,不希望精力分散,那就可以走技術專家的路線。如果是喜歡和他人協作、關注業務、能帶領團隊、不願意被某個細分的技術領域局限的話,可以去做些管理工作。
3、堅持技術的積累
在你35歲之前,沒有放縱自己,並且一直堅持技術的積累,那即使你到了35歲的時候,依然還是滿懷自信,以你的能力,到哪裡都是無所畏懼的。
最後
我是一枚已經禿頂的程序員,也是一顆在資本機器下有些自我思想的螺絲釘。工作中之餘最大的興趣,就是分享一些程序員的經驗之談,如果通過我的分享,讓你感到有所幫助,還希望不吝一鍵三連!
另外非常感謝大家能夠閱讀本篇文章,碼哥也准備了一份禮物,給大家可以私信我白嫖!
㈢ 為什麼程序員會有35歲左右就要被淘汰的說法呢
之所以程序員會有35歲左右就要被淘汰的說法,首先,有很多程序員並沒有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所以最終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就會被淘汰。 其次,隨著年齡的增長,程序員沒有太多時間精力去進行技術開發。其次,隨著年齡的增長,程序員沒有太多時間精力去進行技術開發。我們說年輕人可以加班,因為他們沒有老婆孩子需要照顧,他們可以通宵加班,因為他們的精力允許他們這么做。可是35歲的中年人有家人,身體也不如年輕人,所以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和年輕人相比。如果你要他們去加班通宵進行技術開發,對他們來說是不可能的。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局限性,所以很多35歲左右的人沒有新的技術,沒有工作成果,公司自然就會淘汰。
以上就是程序員35歲就要被淘汰的說法的來源。
㈣ 程序員四十歲要失業嗎
程序員四十歲是否面臨失業的困境,是近期熱議的話題。某知名通信公司的裁員事件中,45歲以上員工,尤其是那些占據關鍵技術崗位的老員工,遭遇了強制退休的處理。公司旨在實現年輕化,減輕財務負擔,同時為剩餘員工提高工資。其中,一位年薪百萬的員工也面臨解僱,他的遭遇激發了網路上關於中年職業危機的廣泛討論。
這位員工的遭遇,雖然可能被誇大,卻為程序員們敲響了警鍾:四十歲程序員失業後如何應對?根據Intel的數據,2016年美國被裁員工中,近八成年齡超過40歲,超過40歲員工的裁員比例是40歲以下員工的2.5倍。在這個年齡,如果沒有達到高管職位,經驗可能被更年輕的員工替代,而他們的薪水更高、執行力可能減弱,生活責任也更重。
在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公司中,「中年危機」尤為提前。IT行業甚至有說法:「博士編程不如碩士,碩士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專科生,專科生不如高中生……」在中國,許多四十歲左右的程序員對職業發展感到迷茫,面臨職業瓶頸,晉升困難,同時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盡管有人認為四十歲並非失業的障礙,但對於許多程序員來說,這個年齡帶來的壓力是難以忽視的。
那麼,四十歲的程序員如何避免失業呢?首先,可以努力成為技術領先的高級程序員,憑借多年經驗在知識廣度和深度上超越他人。其次,可以轉型為行業專家,如成為專業的ERP實施顧問,隨著企業信息化轉型,這一領域人才需求巨大,但市場供應不足。第三,可以向管理方向發展,成為優秀的項目經理,這不僅需要智商,還需要情商。
如果以上道路不適合,還有其他選擇。一是保持現狀,踏實工作。二是轉行或創業,尋找新的職業發展方向。三是成為自由職業者,享受時間、身份、思想和財務的自由。每條路都有其可能性,關鍵在於個人情況和職業規劃的匹配。
㈤ 國企程序員年紀大了會被辭退嗎多大年紀會被辭退
如果是國企的程序員,在年紀大了的時候會有被辭退的風險,但是這個風險是由自己決定的。大家可以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年輕的時候多學一些知識。很多企業並不會主動的開除35歲以上的員工,這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做法。
辦法一定是比困難多的,最主要的是大家不要停留在原點。因為程序員的工作比較的復雜,同時他們的工作時間也很長,很多人覺得自己的身體可能遭不住。那麼大家就可以嘗試去做職業的講師,去培訓機構培訓一批比較年輕的學生,這樣的薪資也許比大家打工更高。即使被這個行業淘汰了,也不要害怕。相信在很多人的周圍,也有一些40歲的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