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命令是Linux系統中用來查看磁碟空間使用情況的工具。以下是df命令的詳細解釋:
1. 功能: 主要用途:列出文件系統的整體磁碟空間使用情況,包括已使用和剩餘的空間。
2. 語法: df [ahHiklmPT][blocksize=] 其中,方括弧內的選項是可選的,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使用。
3. 常用選項: a或–all:包含全部的文件系統。不僅顯示掛載的文件系統,還顯示一些特殊文件系統。 –blocksize=:指定塊大小。可以自定義顯示的塊大小單位,如1024、2048等。 h或–humanreadable:以可讀性較高的方式來顯示信息。自動選擇合適的單位來顯示磁碟空間使用情況。 H或–si:與h參數類似,但在計算時是以1000 Bytes為換算單位而非1024 Bytes。 i或–inodes:顯示inode的信息。inode是文件系統用於存儲文件元數據的結構體,此選項可以顯示inode的使用情況。
4. 示例: 使用df a可以查看所有文件系統的磁碟空間使用情況。 使用df blocksize=10240可以以10K為單位顯示磁碟空間使用情況。 使用df h可以以可讀性較高的方式顯示磁碟空間使用情況。 使用df i可以查看inode的使用情況。
5. 輸出解釋: Filesystem:文件系統名稱。 1Kblocks、10Kblocks等:根據指定的塊大小顯示的磁碟總空間、已使用空間和可用空間。 Used:已使用的空間。 Available:可用的空間。 Use%:已使用空間的百分比。 Mounted on:掛載點,即文件系統掛載到的目錄。
df命令是系統管理員和普通用戶監控磁碟空間使用情況的重要工具,通過合理使用其選項,可以方便地獲取所需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