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程序員1萬個小時定律

程序員1萬個小時定律

發布時間:2022-07-17 05:22:00

程序員每天的標准工作時間的多久

因單位不同而異。

卓越國際學院值班、加班管理規定:
.........
二、加班

加班是指在遵守《勞動法》的前提下,為完成緊急任務或其他特殊事項而必須採取延長工作時間才能達到目的的臨時性措施。

學院鼓勵教職工在工作時間內完成本職工作,不提倡加班。

1、凡屬於下列條件之一者,不計算加班。

(1)學院利用業余時間組織的學習、培訓活動或文體、郊遊活動等,不計算加班;
(2)未履行加班程序或未經領導批准、未到院辦備案的,視為個人行為,不做加班處理;
(3)其他不符合加班條件的情形,不計算加班。

2、教職工加班前必須履行如下程序
(1)認真、如實填寫《加班申請單》的各個項目;
(2)經部門負責人初審後,報主管院領導批准;
(3)將批准後的《加班申請單》到院辦備案。
(4)特殊或緊急情況處置可突破加班常規程序,但須事後補充相關手續。

3、加班費標准:

(1)法定節假日(五一、十一、元旦、春節)白天:每人每天100元。
(2)正常休息日、寒暑假白天:每人每天60元。
(3)正常工作日內延長工作時間(4小時以上):每人每次30元。

三、違規責任

各部門報批值、加班,必須實事求是,如發現弄虛作假,不僅扣發多領費用,還要對責任人進行處罰。

違反值、加班規定或虛報加班一次,給予全院通報批評並扣發基礎工資和崗位工資的20%;違反值、加班規定或虛報加班兩次,給予記過處分並扣發基礎工資和崗位工資的30%;違反值、加班規定或虛報加班三次以上,扣發基礎工資和崗位工資的50%,學院可對其予以解聘。

各部門發現虛報值、加班的,追究考勤員和部門負責人的連帶責任,對考勤員和部門負責人同樣執行上述處罰規定。

四、各部門考勤員每月上報《教職工考勤統計表》時,要附值班記錄和加班記錄。

五、院領導及院辦將不定期對各部門的值、加班情況進行抽查,對違反規定的人員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六、本規定自2006年10月1日起實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卓越國際學院員工薪酬執行方案(2004年-2006年)》中的原有規定與此抵觸之處,以本規定為准。

七、本規定由學院辦公室負責解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卓越國際學院
2006年9月26日

⑵ 25歲專科非計算機專業轉行程序員,有沒有成功的前輩

我同學化工專業(本),26歲在上海報的培訓班,一年學費2W多,今年轉IT一年,稅前8000左右;
和大部分同學收入差不多嘛!!

IT大牛收入高的都是自學能力強的,中國不缺畢業生,缺少的是進入社會還繼續努力的人;

現在工資低是因為不努力,轉IT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1W小時定律可以參考,當你在某個行業說話有分量的時候,賺不賺錢還不是你一句話?

⑶ 程序員也難逃的二八定律,成為頂級程序員真的有那麼難嗎

程序員也是分為等級的,因為每個人的實力水平不同,成為頂級的程序員肯定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有時候寫程序就可以看得出來,有的程序員寫出來的程序經常會有漏洞,導致系統運行不穩定,但是有的程序員人家寫的程序不但佔用的內存少,沒有漏洞,而且也運行流暢,這就是頂級程序員的最基本工作,因為大部分的程序員根本就沒有自己寫的程序,都是復制粘貼別人的,所以說現在的程序員就是搬運工而已。

生活中的程序員看著很辛苦,實際那是他們把他當作掙錢的工具,當你的內心太急功近利的時候就會感到疲憊,也做不出太大成果的事情,因為你的心思沒有在開發程序上下功夫,總是漂浮不定的,所以說二八定律永遠的存在。

⑷ 程序員的真實工作時長是多久

這個很難說喲,有的時候每天七八個小時,有的時候每天24個小時,正常八九個小時啦,項目緊的時候加班是常見的事,一般加班通宵的比較少,但是上十點的是普遍啦,周六末也有可能要加班

⑸ 如何衡量程序員的工作效率

不過,最近Shahar Yair和Steve McConnell指出了該方法的一系列重要缺陷。首先,使用代碼行數之和無法有效評估一個項目的實際進度,因為它更注重行為而不是結果。最終產品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代碼的性能和質量,這也是代碼行數無法說明的。因此,聚焦於此實際上是非常有限的工作效率測量方式。
SLOC無法表明要解決的問題的復雜性,也不能以可維護性、靈活性、擴展性等等因素來說明最終產品的質量。說到質量,它反而可能起到負面作用。通過重構、使用設計模式會減少代碼行數,同時提升代碼質量。代碼量大,可能意味著有更多不必要的代碼、更高不必要的復雜性、更加僵化難懂。
他指出,有些問題可以通過測量度量功能點數解決掉。那麼決定程序大小的因素就變成了輸入、輸出、查詢和文件的數目。不過這種方式也有其缺陷。McConnell提出一些操作性上的問題,比如必須要有一個大家認可的功能點測量機制,而且要想把每個功能點映射到程序員身上也不容易。Daniel Yokomizo是一位經過認證的功能點專家,他在評論中明確指出了這種方式的其他問題:缺少測量功能點復雜度的工具;還需要考慮諸如代碼共享、框架、程序庫之類的事情。這些都會影響到完成一個功能的時間。
有很多人參與了對於測量方式的討論,他們都同意這些做法有其局限,不過他們都覺得衡量開發人員的績效還是有必要的。實際上,不少人認為SLOC可以作為基礎,在其之上通過考慮多種不同因素來進行更復雜的分析。McConnell提出了四條分析開發人員工作效率的必備指導原則,他們也都同意。這四條原則如下:
1、不要指望單一維度的工作效率測量方式能告訴你每個人的真實情況。
2、不要指望任何測量方式可以在很小的粒度上區分出每個人的工作效率差異。這些方式可以為你提出問題,卻不會告訴你答案。
3、牢記:趨勢總是比單獨一點的測量來得重要。

⑹ 普通人怎麼才能度過35歲的職場危機

【抱歉,我們只招聘35歲以下的員工】這句話對於我們卑微打工人來說,是絕對的焦慮源泉。無論是不是在所謂的「鐵飯碗」崗位,抑或是在很多年輕人嚮往的「大廠」,人到中年職場危機都是如影隨形的存在。那麼作為普通人,我們又能做什麼才能緩解焦慮、平穩度過35歲這道職場的坎兒呢?


⑺ 學程序員前景怎麼樣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的火熱發展,需要大量的從業人員,軟體編程薪資待遇一直比較高,而且剛過完年,京東,阿里又要招聘相關從業人員,而且凡是進入這個行業的開發人員工資都是水漲船高,有個幾年年的工作經驗的反而會更好找工作,薪資會越來越高

編程算是一個門檻比較高的職業了,長期以來都是供不應求的,而且從這么多年看來,需求量始終不減,工資一直都是比較高的,即使之後學編程的人越來越多,只要是屬於前20%的,何愁應聘時工資會降低呢

從個人角度來看,編程從現在以及隨後幾十年間都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行業,除非到了市場非常飽和,程序員遍地都是的情況,但目前顯然不是,去任何一個公司招聘人員上看,互聯網行業都算是比較火爆的行業,招錄程序員的不在少數,工資比一般水平要高很多,即使像文科出身的,都想要在業余時間學編程,但可惜自學難度太高,又沒有系統的時間去報班學習,實在是一大遺憾

那麼,我們來聊聊編程難嗎?
很多時候,做的事情其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只是我們把他想難了,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要學好一個技術做好一件事,必須要掌握一萬小時定律,其實這個觀點說對也對,說錯也對,怎麼講呢?一萬小時定律是需要成為專家級別的人語言奮斗的時間,而真正學習一門技術,如果只是入門,其實僅僅只需要二十小時,如果每天花兩小時來建議,那麼入門也就十天就可以搞定,編程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僅僅只是入門,其實真的在我看來找准方法,十天半個月足夠了,當然如果說要找到工作,那估計要四個月到半個月的每天學習努力

怎麼學習?
重視基礎,這個不是喊口號,很多人學習編程眼高手低,覺得自己能看懂,能隨便寫點東西就算學會了,問了一些基礎東西一問三不知,還不服氣說會編程就好,要懂那些做什麼,這是最大的錯誤,基礎很重要,例如,你不知道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特點,你如何去做方法的封裝?如何去做類的繼承和如何能明白別人寫這段代碼的時候為什麼要這么處理?這些都是基礎能告訴你的

編程是個手腦並用的活,光看懂明白是沒有用的,如果不用手去敲一下代碼永遠不知道自己會飯什麼錯,我曾經因為一個空指針問題排查了一個小時,也因為一個地方沒寫分號找了半天,這些都不是看書就能得來的經驗,在我煩了這些錯誤之後我會總結,記下來,作為我自己的經驗,然後下次再遇到就知道自己曾經在這里犯錯了,就會小心不在犯錯

⑻ 你知道程序員的作息時間是什麼樣的嗎

我以前公司研發部門的程序員作息是:9:00-18:00正常上下班的時間,有些程序員會加班到晚上8點。

⑼ 程序員一般要學多久

如果零基礎,全日制學習,一般需要4個月左右,時間太短應該學不會。有短期的4個月和長期的2年,費用一般在1萬。

一般學習it技術需要花費的學費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地方收費標准也是不一樣的,在學習信息技術的時候,初學者經常犯的錯誤是只要速度,而不注意基礎知識的學習,這樣無論是學習後期,還是參加工作後,都會覺得很難,因此一開始就要牢牢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比如軟體系統,計算機網路知識和資料庫知識。

(9)程序員1萬個小時定律擴展閱讀:

程序員培訓注意事項:

弄清楚整體流程,掌握全局才能形成清晰的思路,就如同寫作文要先寫提綱一樣。

理順各個模塊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的銜接各模塊來完成相應功能。

做介面時,要考慮使用者的感受是否易用,並且盡可能少的向使用者暴露內部的實現過程,簡化使用過程。

正常分支總是少數,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異常分支,可以用2-8定律來形容,因此對異常處理很重要。

⑽ 中國的程序員數量是否已經飽和或者過剩

總結一下:
1. 碼農確實很多,干這行的確實很多,但肯動腦的人不多。
2. 不僅動腦的人少,連動手的人都少,很多人基本上就是伸手黨,有些東西連網路一下就能知道的東西自己不肯解決。
3. 基本的工具不會用,找API不會找,給源碼不知道怎麼看。
我心目中程序員的分級:
1.首席科學家:Tim Berners-Lee WWW的發明人、James Gosling Java之父、Gordon 孫國政 OCR技術發明人
2.BAT這類大型互聯網企業的CTO: 億級在線架構,管理過1000人以上的研發團隊。
3.技術專家、大公司技術總監: 整個中國互聯網界,需要用到千萬級級用戶在線的相關技術的不會超過100家,他們當中不少人有著100-1000人技術團隊的管理經驗。
4.技術骨幹、小公司CTO:關注與功能和產品的快速實現,有十萬-百萬級用戶同時在線的系統的研發經驗,10-100人的技術團隊管理
5.合格程序員,能夠快速實現產品研發和功能,編寫技術框架、debug,能進行資料庫調優。
6.小白程序員,能搬磚實現業務邏輯,缺少實際項目經驗,部分能夠調用成熟技術框架,但不了解底層技術細節。
很多程序員根本不具備基本素質,屬於濫竽充數,僅能做最低端的開發。真正水平高的程序員,比起一般程序員來說更為稀缺。只要你的技術足夠硬,學習之心足夠堅定那你就是被需要的!

閱讀全文

與程序員1萬個小時定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己購買雲主伺服器推薦 瀏覽:422
個人所得稅java 瀏覽:761
多餘的伺服器滑道還有什麼用 瀏覽:192
pdf劈開合並 瀏覽:28
不能修改的pdf 瀏覽:752
同城公眾源碼 瀏覽:489
一個伺服器2個埠怎麼映射 瀏覽:298
java字元串ascii碼 瀏覽:79
台灣雲伺服器怎麼租伺服器 瀏覽:475
旅遊手機網站源碼 瀏覽:332
android關聯表 瀏覽:945
安卓導航無聲音怎麼維修 瀏覽:333
app怎麼裝視頻 瀏覽:431
安卓系統下的軟體怎麼移到桌面 瀏覽:96
windows拷貝到linux 瀏覽:772
mdr軟體解壓和別人不一樣 瀏覽:904
單片機串列通信有什麼好處 瀏覽:340
游戲開發程序員書籍 瀏覽:860
pdf中圖片修改 瀏覽:288
匯編編譯後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