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查自己電腦DNS伺服器
1.將滑鼠移到電腦右下角的網路設置圖標,右鍵點擊滑鼠,選擇打開網路和共享中心。
❷ 檢查DNS伺服器工作是否正常的常用命令是什麼
1、打開DC伺服器開始菜單。
❸ 電腦DNS問題
如電腦使用XP系統,可按以下方法設置DNS:您右鍵點擊電腦桌面的「網上鄰居」圖標,選擇「屬性」 >右鍵點擊「本地連接」,選擇「屬性」 >雙擊打開internet 協議(TCP/IP) >選擇「使用下列DNS伺服器地址」 >輸入「首選」及「備用」DNS地址,確認後重啟電腦即可。
溫馨提示:每個地市的DNS地址參數不同,建議您可聯系人工客服或前往營業廳進行咨詢了解。
❹ 如何查看本機的DNS伺服器
查看本機DNS伺服器的方法很簡單,首先要進入命令行界面。以WinXP為例,開始
->
運行
->
輸入CMD確定。就可以進入DOS界面的命令解釋程序。
輸入命令:
ipconfig
/all
注意:在ipconfig和/all之間有個空格。然後回車。
在列出的一堆信息中,找到
DNS
Servers
項目,後面的兩個IP地址就是本機的DNS伺服器地址了。
❺ 首選DNS伺服器怎麼設置
首選DNS伺服器設置的方法如下:
1、在電腦的右下角找到紅色箭頭所示的網路連接的圖標。
❻ 首先,什麼是DNS
域名解析伺服器,靠它把你要訪問的網址找到然後把信息送到你電腦上。
DNS 是域名系統 (Domain Name System) 的縮寫,它是由解析器和域名伺服器組成的。域名伺服器是指保存有該網路中所有主機的域名和對應IP地址,並具有將域名轉換為IP地址功能的伺服器。其中域名必須對應一個IP地址,而IP地址不一定有域名。域名系統採用類似目錄樹的等級結構。域名伺服器為客戶機/伺服器模式中的伺服器方,它主要有兩種形式:主伺服器和轉發伺服器。將域名映射為IP地址的過程就稱為「域名解析」。在Internet上域名與IP地址之間是一對一(或者多對一)的,域名雖然便於人們記憶,但機器之間只能互相認識IP地址,它們之間的轉換工作稱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專門的域名解析伺服器來完成,DNS就是進行域名解析的伺服器。
DNS 命名用於 Internet 等 TCP/IP 網路中,通過用戶友好的名稱查找計算機和服務。當用戶在應用程序中輸入 DNS 名稱時,DNS 服務可以將此名稱解析為與之相關的其他信息,如 IP 地址。因為,你在上網時輸入的網址,是通過域名解析系統解析找到了相對應的IP地址,這樣才能上網。其實,域名的最終指向是IP;具體詳情可在阿里雲了解。
❼ 查詢DNS伺服器的命令
在dos窗口下,運行nslookup,下面就會顯示你在用的dns伺服器。
❽ 在Windows XP/7命令行下,用什麼命令來測試DNS伺服器是否配置正確
當網站無法正常訪問並懷疑可能是本地的DNS伺服器出問題時,我們可以通過利用windows系統自帶的nslookup命令來判斷本地DNS伺服器是否處於正常工作中。具體步驟可按如下方法:
1。在本地電腦上,點擊「開始」》「運行」》 在框中輸入 cmd 並按確定按鈕後,就可以看到新開的DOS窗口界面。
2。在DOS界面中輸入以下命令並按回車鍵:
nslookup -q=ns www.webweb.com
(註:在nslookup與-q 之間有個空格,ns與www.webweb.com之間也有個空格 )
若本地DNS伺服器不能正常工作時,那麼按回車鍵後就會得到錯誤提示:「DNS request timed out,timeout was 2 seconds」。
❾ DNS伺服器配置與啟動
body{
line-height:200%;
}
DNS伺服器配置與啟動
在Linux中安裝BIND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在系統安裝階段中選擇DNS軟體,另一種是在系統安裝完畢後再單獨安裝BIND軟體包。使用下列命令可以查詢DNS是否安裝。
[root@localhost
~]#
rpm
-qa|
grep
bind
如果沒有安裝可以在超級用戶(root)的圖形界面下選擇“應用程序”→“添加/刪除應用程序”命令,選擇“DNS伺服器”軟體包,再單擊“更新”按鈕就可以安裝與BIND相關的軟體包。
1.DNS伺服器啟動
系統自帶一種設置系統服務的工具,可以使用圖形界面啟動DNS伺服器,如圖8-11所示。
2.DNS伺服器配置
系統自帶DNS伺服器配置界面,通過它可以很容易地配置DNS伺服器。
(1)首選啟動該工具,選擇“系統”→“管理”→“伺服器設置”→“域名服務系統”命令,打開如圖8-12所示的界面。
(2)選擇“DNS伺服器”選項,再單擊“新建”按鈕,顯示“新網路區域”對話框,如圖8-13所示,在該對話框中都使用默認值。
輸入域名來源:zzidc.com,如圖8-14所示,單擊“確定”按鈕後彈出“新網路區域”對話框設置基本信息,如圖8-15所示。
①緩存存活周期:DNS伺服器對其域名在緩存中存放的時間。
②刷新時間:指定輔助DNS伺服器根據主DNS伺服器更新區域資料庫文件的時間間隔。
③重試時間:指定輔助DNS伺服器如果更新區域文件出現通信故障,多長時間後重試。
④最小生存時間:指定輔助DNS伺服器無法更新區域文件時,多長時間後所有資源記錄無效。
這里用戶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參數,至此正向網路區域已建好了,如圖8-16所示。
下一步就是建立與之相對應的反向網路區域,步驟與正向基本一致,在此就不再重復了。建立後的結果如圖8-17所示。
在正向網路區域中新建地址,首先添加域名www.zzidc.com,然後設置其緩存存在周期,並設置其IP地址192.168.1.198.選擇“創建逆向映射記錄”復選框,把反向的地址也添加進來,如圖8-18所示,至此DNS伺服器就建立起來了。
3.DNS伺服器的測試及管理方法
(1)管理員修改完DNS配置文件,需要執行命令ect/re.d/init.d/named
restart使前面對配置文件做的修改生效。
(2)ndc工具:用來向named進程發送信號。
(3)nslookup:測試正向、反向的解析是否正常,DNS服務是許多服務的基礎,所以配置一台Linux伺服器應該從DNS開始,並要從一開始就對伺服器配置成什麼樣子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這樣才能保證配置之間能夠相互協調,避免錯誤的發送。
相關閱讀:Apache配置虛擬主機
❿ 如何查看dns伺服器地址
1、點擊電腦的開始按鈕找到運行選項點擊啟動,或者使用快捷鍵"Win+R"打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