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程序員的出路在哪裡
【原創】下面四千字的東西,打了三個小時,又花了兩小時修改,體會來自於自己的經歷。既為樓主也為自己,也希望能給他人帶來一點幫助,因為自己也曾苦於出路這個問題許久,徘徊於技術與銷售之間。其實,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而實現的方法有很多,選擇其中的一個,然後耐心去做,注意做的過程中,要多方面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才是硬道理——這才是出路之所在!!!。
【出路】
在職業選擇上,很多人都會問一個問題,這個職業有什麼出路?想得到正確的回答,必須先搞清楚,自己究竟想得到什麼東西。對於程序員這個職業,如果你要的是錢,很多的錢,程序員沒有出路;程序員工作繁忙,有時不規律,連續著加班很有可能,如果你要的是休閑的生活,程序員沒有出路;程序員都是與電腦打交道,工作就是坐著,如果你要的是跟人廣泛的交流,而且坐不住,程序員沒有出路;寫程序都是很邏輯的東西,如果你不喜歡這種解題式的思考方式,頂不住整天思考所帶來的疲憊,程序員沒有出路。
程序員跟民工的區別就是,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雖然程序員的待遇看起來還不錯,想想其實不是,假如八點半上班,加班到十點,沒加班費,平均下來,一個人相當於幹了將近一份半的工作,除下來收入付出比就少了半截,收入多是因為付出的勞動多。這是開始做程序員時常有的事。
假如純往技術上走,干幾年熟手了,情況會好,但是,當你對比起幹了幾年銷售的朋友時,你會發現,你的勞動力太廉價了。一個小公司的銷售,普普通通干三年後,一年拿十萬塊的提成是很有可能的,而一個程序員,普普通通干三年,能拿月薪一萬的不多。還有人家銷售有許多的報銷,你有么?如果有天賦而且努力地干,銷售,大學畢業三年買車買房的多的是,當然不是說噬老族那些;程序員呢?有多少能!也許研究生,而且讀的好的那款還比較可能,但此時那些本科或者大專,甚至中專就出來跑銷售的,已經工作好幾年了,說不定此時正在三亞曬太陽呢!
你說銷售的應酬多,呵呵,喝酒;要去拍人馬屁,去求人什麼的!ok,這就是銷售,你敢保證當你看到他們的收入時,還有看到他們拿著公司的錢,請客戶去各種高檔的地方消費時,甚至說句不好聽的,花公司的錢請客戶到處吃喝嫖賭時——客戶也是人,許多客戶就這些個的愛好,所以要滿足他,他才買你的帳,很正常——嚴格意義上講,這樣的工作比坐在電腦前埋頭苦幹來的輕松多了,其實是一種享受,看到這些,你敢保證你一點都不眼紅?呵呵,如果不眼紅,那就專心干程序員吧!
或者說,你對這種「一點科技含量都沒有的工作」——在你眼中,高iq的人才是牛b的人,那就安下心來干程序員吧。但我想說,在這個社會上,賺錢最多最快的,最舒服的,永遠是銷售。當然,干技術乾的好的,最終都是比較受人尊重的——專家,當然是五十年如一日投身於技術那種人才能成為專家。如果你能刻苦地干程序員,想成為架構師、系統分析員,成為軟體專家,那就專心干程序員吧!
或者說,你實在干不來與人交際,還要挖空心思去維護各種人際關系的工作是,那就安心下來干你的程序員工作吧,就像民工一樣,有誰樂意去干民工,但是沒辦法,能力所限,只能幹民工了。但我想說,能力都是學來的,給民工們上大學,他們畢業後一樣會有很多牛人。有人說:「哪有那麼好的條件給他們上大學啊!」。條件很多時候要自己去創造啊!難道每個成功的人都有一個高人,手把手地拉扯著他,給他良好的成長環境和資源嗎?沒有什麼東西學不來,只是學得快和慢的問題,要真正去學學看才知道,而不是停留在大腦中。如果你學編程學得很快,而且學得很開心,即使學的過程很累,那就專心干程序員吧!
接下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史玉柱出身技術、馬化騰出身技術、唐駿出身技術、比爾蓋茨出身技術、傑克•韋爾奇出身技術,等等,他們都成功了!假如這是你想像中的出路的話。我不是說要達到他們那種水平,而是走技術路線,來獲得事業有成,獲得成功。寫過程序的人都知道,想實現某個功能,有很多種實現方法。獲得成功也是一樣,有很多的路可走。這就是我為什麼拿銷售來做比較,每種職業都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不管是做技術、行政、財務、銷售,等等。
出路是什麼?不就是人生價值的實現,有的人要的是成就感,有的人要的是幸福,有的人要的是健康,有的人要的是金錢,有的人要的是地位名氣,有的人要的是貢獻全人類,有的人要的是玩樂、享受,其實這些都是不同人的人生價值。而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方法實在太多了,不管從事什麼職業,不管是java程序員,c++、c#,都能成功的,最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你想得到什麼,接下來就是做具體的計劃,然後實現計劃。實現的過程不能拘泥於技術,應該多方面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想做項目經理、做cto,或者用自己的技術去創業,都必須發展自己的綜合能力。
回到剛才,馬化騰、比爾蓋茨、唐駿等等這些技術員為什麼能成功?技術過關是基礎,甚至技術過硬,唐駿日本、美國留學,比爾蓋茨哈佛。接著,最重要的是:超前的眼光。qq其實不是什麼很難的技術,比什麼量子物理簡單多了,而且icq還是以色列人開發的,馬化騰就照著開發了qq,當時在中國就是超前的東西;比爾蓋茨的windows,讓三歲小孩也能使用電腦,而不用記一大堆的dos命令,這就是超前;唐駿發明了卡拉OK評分器、大頭貼,你自己可以想像一下大頭貼有多少的技術含量,然而它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多少!所以說,想法太重要了,好的技術不是它有多高深,而是它能給人的生活帶來多少的便利,而往往第一個想到的人能獲得巨大的回報。第三,人際關系,別老以為做了技術就能以高姿態出現,有人很鄙視銷售,認為沒技術含量、俗;銷售還很鄙視技術呢,窮、死板。其實,沒人能靠自己一個人贏得一切,技術要靠銷售來賣自己的產品,銷售要靠技術生產產品,誰都離不開誰,這其中還有一連串的其他人呢,財務、行政、前台mm、老闆等等。現在越來越提倡團隊合作,跟隊友、跟上級、跟客戶之間的溝通是必修課,溝通不好必然配合不好,你的才能永遠無法施展,何來的出路。
第四,求人,其實求人是人際關系中的一個,為什麼單獨在這里講,因為他太重要了。機會很多時候是靠求人得來的,例如唐駿,他去日本留學的機會就是求了一大堆人得來的,他當時考研究生,在北京郵電分數最高,但因為大學沒得過一次「三好生」,北郵沒給他出國名額。他給各個大學的研究生處打了三天電話,問還有沒有留學名額,得到的大多都是這樣的回答:「我們自己的學生都不夠呢,哪裡輪得到你?」,如果臉皮薄,沒耐心,早就放棄了,後來他找到了北京廣播學院(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就是陳魯豫讀的那個學校,據說當時很水。。。),吳懷仙老師,當時他們的對話是這樣的:
「看你的成績很好,你們北郵應該取你呀!」
「北郵當然取我。但是,我從小愛看電視愛聽廣播,未來中國的廣播電視事業一定會有很大的發展,為了這項事業,我願意放棄北郵,來到北廣。」
「照你現在的說法,你不是為廣播事業而來嗎?怎麼又跟出國有關?」
「中國的廣播事業很落後,需要去國外學習一些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技術回來呀!」
「老實說你來有風險,如果教育部不批的話,你不能出國,就必須留在廣播學院讀書。可是北廣沒有碩士學位的授予權,你只能取得研究生學歷,得不到學位。」
「我來的目的很明確!為了中國的廣播事業,有沒有學位沒那麼重要。」
你知道當時的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嗎,北郵根本就沒有給唐駿名額,唐駿根本就是說了一個無傷大雅的謊言,所以,你看看、你看看,善於變通對於一個人的成功是多麼的重要,唐駿他們都不是一味地干技術就能成功的,很多時候必須好好包裝自己、銷售自己的。在這里我不是在說要去騙取利益,而是說,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改變思路,轉個彎繞過路障!!求人很重要,有個強硬的後台幫忙,少奮斗十年!後來唐駿又去教育部門口站了幾天崗,等人、求人,呵呵,其實只是問了幾聲好,這是後話。
第五,超越物理層。凡是要獲得大的成功,賺大錢,或者說更容易地賺錢的,都不能拘泥於物理層。只有大老闆能給你建個實驗室,讓你搞深層次的技術;而只有你的實驗室能不斷做出可以賣錢的產品時,你的實驗室才不至於被關閉。走入公司的決策層,你才能決定該往那走,什麼技術該大力發展、什麼技術該好好改造、什麼技術該放棄。這個道理相信不用講你也明白,那麼,如何進入決策層,靠高素質、靠綜合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管理能力、玩的能力(品酒、打扮、奢侈品、打高爾夫等等),一大堆的能力呢!沒有一所學校、一個組織能教授全部,這些都要靠自己去學、去領悟,前提是,你要有去學、去領悟的想法。
說實在的,世界是很復雜的東西,要的是你去適應它,它不會來適應你。唐駿說:「性格能改變嗎?很多人說不能。可是我認為,本性是不能改變的,但性格是一定能改變的」。傑克•韋爾奇,通用電氣前ceo,打小有自卑心理,到了成年還略帶口吃。他母親激勵他,這算不了什麼缺陷,只有面對現實,堅持與別人溝通,讓別人了解你,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別人才會跟你做朋友,這是這個偉大而平凡的母親給予傑克的最大財富。事實上,如果你自己不在意,那麼那個缺陷也就不太重要了。略帶口吃的毛病並沒有阻礙傑克的發展,實際上在後來,注意到這個弱點的人大都對傑克很敬佩,因為他竟能克服這個障礙,在商界出類拔萃。趕緊改變,讓自己更好地適應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
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做一個兩年計劃,因為超過兩年變數就太大了,然後制定實現的步驟,也就是一個個短期計劃,從第一步開始實現。這些計劃應該是具體、可行而且能在預定時間內完成的,最後靜下心來,耐心實現自己的每個計劃!!不要老是問人,我這樣做對嗎,我該怎麼做。哈佛退學就一定是錯的?北大賣豬肉就一定不好?外企就一定是好歸宿?你該做的就是,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金錢、美女、名利、地位、權勢,還是過平凡的日子,做善事做好人,都沒問題,只要真的是你想要的就好,然後考慮怎麼去實現它。其實實現的方法有很多,選擇其中的一個,然後耐心去做,注意做的過程中,要多方面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才是硬道理——這才是出路之所在!!!
㈡ 你覺得未來的程序員該何去何從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我們思考,技術都是不斷的升級換代,業務需求極大地推動了的技術發展,現在的前端頁面都已經開始通過圖形化模板生成,可以看到你說的這個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
同樣,ThingJS物聯網可視化平台,也在朝著這個方向去發展,目前ThingJS平台也是想法設法的減少程序員所要敲的代碼,將一個個常用的功能直接形成可以直接復用的快捷代碼以及詳細的官方示例,未來的程序,可能會形成一個沒有任何代碼基礎的人都能使用的局面,高端人才供不應求、而那些中低層的程序員則只能想方設法的充實業務知識,非程序員也有可能與程序員共吃一碗飯。
那麼未來的程序員該怎麼去選擇呢?只會敲代碼,也是能夠走到巔峰,但是那些走不到巔峰,甚至只能呆在山腳下的程序員該如何選擇?追求不了技術上的深度,就需要我們程序員擴充我們的眼見,提高我們的廣度,普通人也能圖形化敲代碼,那麼程序員和普通人的區別又在哪?程序員能依靠的就是對程序和業務的積累,程序員不但能夠寫bug,也能夠改bug,這或許是我們和普通人的一個區別了。
未來的世界,絕對不是一家獨大,一定會是百花齊放,不論是現在的5G,還是物聯網最後一公里-可視化、以及仍在試驗與改進的人工智慧,都給了我們極大地期待,「頭號玩家」這部電影,很有可能在未來成為現實!
所以,趁現在,多學習多積累,你會發現,物聯網可視化這個行業,還有著許多的機會等著程序員們去發掘。
㈢ 大齡程序員何去何從
大齡程序員做管理、產品、創業去了。
基本上年紀很大了,還在開發一線的都是喜歡編程,喜歡技術的人。這樣的人,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的毛病,我相信,大多數的企業都是歡迎的。
編程可能就是寫一些演算法,遞歸,解決一個8皇後問題,解決一個漢諾塔問題。但是涉及到軟體以及工程方面,一切都變了。而真正能夠駕馭大規模系統的人,本身,絕對不可能不精通開發和編程的。
也有網友說,「在我28歲的時候,我擔心30歲,結果到了30歲,我還是程序員,然後我又開始擔心35歲,等到了35歲,發現公司還有很多40歲的程序員,於是也就沒那麼擔心了。」與其擔心未來,不如踏實做好自己。
㈣ 程序員年紀大了怎麼辦
誤傳1:年長程序員比新手要價更高,因而年輕的開發人員更受歡迎。
事實:有經驗的開發人員之所以被打上「昂貴」的標簽,是因為在任何軟體公司里員工的薪水永遠是最大的支出。事實上,年輕就意味著廉價。但是,盡管年輕但沒有什麼經驗的開發人員能夠幫你節省掉一些預算,但是如果你的團隊里只有年輕人長遠來看你要付出的會更多。年輕的開發人員並沒有經歷過失敗的歷練。他們甚至還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經歷失敗。猜猜他們會用誰的錢來教學費?你的。錯過截止時間並且交付沒有完工的項目會給你帶來多大的損失?請再好好想想吧。
的確,年長程序員比年輕人的工資要高一些。但是你多花的錢究竟花到哪裡了呢?一個經驗豐富的軟體開發人員,你付出的薪水買到的是他從過去項目開發中學到的經驗與教訓。這些就是在你成為他的經理期間需要付出的昂貴的學費。但是如果你招入一名有經驗的工人,你就不會重復項目管理和軟體開發過程中常犯的錯誤。也就意味著在年底的考核中你會因為僱傭了會做事的員工而得到良好的評價。
誤傳2:年長程序員受到他們已有知識的限制,靈活性和學習新技術的能力不及年輕的開發人員。
事實:事實上正是因為他們過去的經驗,年長程序員能夠在更深入的層次轉向新技術、框架以及系統。例如,如果了解 C/C++編寫的GUI框架,你會對消息傳遞、事件處理、MVC模式有概念,而這些知識能夠幫助你在設計系統時把表示層和底層的邏輯進行分離。當你第一次接觸GUI框架的時候,除了學習代碼的文法,你還需要掌握示例以及相關的代碼庫,不僅如此,與之相關的所有概念也都需要了解。當第二次、第三次或者以後的更多次實現GUI框架時,你會發現在代碼文法之外更深的地方它們有著相似之處。你甚至可能會注意到,新的GUI框架會克服以前你花費很大力氣才能解決的潛在限制。這些領悟會以你不能直接衡量的方式提高生產率。
誤傳3:年長程序員有家庭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不能承擔艱苦的軟體開發任務(解讀:長時間、艱苦地工作),而年輕人沒有這些負擔。
事實: 公平地講,有經驗的軟體開發人員較少會長時間、艱苦地工作,因為他們從實踐(失敗)中學到連續數月每周工作80個小時最終會到達生產率的極限。這種情況會讓你精疲力盡,我敢打賭任何曾經歷過這種情況的人都不想再嘗試。即使有這樣的傾向,所謂的「家庭負擔」 是不存在的。有經驗的高效的軟體工程師是無情的時間管理者,那些已經有家庭的工程師會更積極地在分配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他們也許會參加舞會或者足球賽,但是他們會把這些時間安排在業余時間,在每個禮拜的40個小時工作中他們會高度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已經成家的優秀軟體工程師必須高效地管理自己的私人時間,否則他們很快就會被蜂擁而來的工作埋掉。
傳說4:年長程序員不如年輕人思路敏捷。
事實:時光的確會對大腦產生影響,有很多證據顯示年長的工人在思考速度上會稍遜一籌。但是思路敏捷只是判斷標準的一部分。思考得更快並不總是代表考慮得更好。對於判斷力情況又是如何呢?有句老話:好的判斷來自經驗,而經驗則是從錯誤的判斷得來。想想他們具備比年輕人更多的見識、完成的工作以及經歷的成功和失敗,就知道以思維不再敏捷作為不僱傭年長的軟體工程師是一個糟糕的借口。有經驗的開發人員可以從大量的項目中汲取經驗來為今天的項目避免錯誤的決定。年輕的開發人員有很多重要的新點子,但是卻沒有經過測試和驗證。同時具備這兩個方面會給你的團隊帶來巨大的價值。
㈤ 對於一個步入中年的程序員未來該何去何從
我最初只是公司的網管,一步一步做到公司高管,開創分公司,現在人到中年開始創業。其實中年誰都會到,任何一個職業都有他的優勢在。如果你在技術,業務方面不可替代還有優勢就繼續,爭取轉管理崗。如果已經逐步被後來者趕超,自己精力也受限,那就果斷轉行。其實程序員的底蘊你在任何行業都能找到需要自己專業能力的位置。我認為當今社會到處都需要信息化改造,程序員不缺機會。自己要有改變的意識和勇氣。
㈥ 聽說程序員是適合年輕人做,年齡大了之後的程序員出路是什麼
如果是長期專注做某業務的,干這么多年都快成業務專家了,去相關行業的軟體公司做售前顧問,做需求分析師。
如果性格不是那麼內向,能跟很多同事聊得來,去學一下人力資源的知識,專做軟體行業的獵頭,相比其它獵頭,
你更了解用人單位要什麼樣的人,侯選人的技術是否匹配,如果你能幫創業公司挖一個團隊過去。
做培訓講師,可以在網上課堂講,可以去培訓機構任教,也可以去高校跟老師合作,他負責招生,你負責實戰培訓、崗前培訓。
教程寫手,寫一些給新人的入門教程。
不管是轉崗,還是去外面自己干,前提都有一個,得有干貨。做技術的同時試著關心一下外面的世界,培養其它一些能力,比如學會人際交往,學會演講,了解產品和項目管理知識,寫博客鍛煉寫作能力等。
㈦ 程序員老了怎麼辦
很多人都是說程序猿是吃青春飯的,上了年紀的程序猿將會面臨著腦力或者體力不支的問題,導致一些老程序猿不再被公司重用或者重視,甚至面臨失業的危險。然而我卻不這么認為,其實程序猿老了未必就沒有用了,很多老程序還是大用用武之地的。
㈧ 程序員的出路在哪裡
看自己的特長了,如果只願意編程序,編一輩子也沒問題呀,說不定出來一個曠世奇才。
轉行搞其他的也好,向自己創業要等機會,機會來了說不定明天你就是老闆。
往管理層發展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要看自己的能力了,說不定你還真是個管理天才。
只要有心,我相信一定能有出路的。
㈨ 程序員未來前景如何大齡程序員出路在哪裡
年齡大的普通程序員,將來的出路無非就是以下三個:
1、穩定地待在一家公司,有一定產出效率,成為一顆螺絲釘,不出彩也不出醜,就像之前棉紡廠的工人那樣,直到這家公司不行了,找另一家,繼續做個普通一兵。其實這事兒和幾十年前的工人一樣,只是時代不一樣,職業的名字變了。
2、尋找相對優勢,到稀缺你技術、能力、經驗的地方,找到存在感。比如一線城市回退到二線、三線;比如互聯網頂級公司的普通程序員進入小公司;比如互聯網行業的普通程序員進入傳統行業有軟體部門的公司。
3、轉行,想干什麼干什麼去,很多人認為,一個 35 歲以上的程序員相比較一個 20來歲的畢業生,精神狀況、身體狀況必定是不如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所以要盡早轉行。那麼問題來了,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嗎?程序員的職業發展到底如何呢?
首先,我覺得時至今日,相比其他職業,程序員仍然是一個投入產出比比較高的職業。程序員不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而是一個常青的職業。程序員其實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累,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工作環境、工作氛圍、員工福利都是非常不錯的:彈性工作,定期團建,免費健身;一日三餐、零食飲料應有盡有。對於頭腦靈活、思維敏捷,但還沒有明確職業目標的理工科畢業生而言,把程序員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以北京為例,應屆畢業起薪在 8000-10000 元,比其他職業高出不少。程序員現在小蜜蜂雲工作了解很多遠程可辦公的,全職兼職都是有的,可供的選擇還是比較多的。
程序員在職業生涯第一個階段,通常是 3-5 年。這個階段要以職業探索為主,腳踏實地寫好每一行代碼。只有快速學習和成長,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這樣才能在職場立足,走好未來的路。現在程序員的職業領域已經細分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比如:大數據工程師、雲計算工程師、某某語言工程師、系統架構師、web 前端工程師、嵌入式軟體工程師、資料庫開發工程師等等。
㈩ 有些人在擔心程序員過了35歲怎麼辦過了35歲的程序員都去做什麼了
過了35歲的程序員,人生會有以下幾個選擇方向。
一、做管理
現在做程序員的人有很多,尤其是處於底層的程序員,各類培訓機構層出不窮,以及計算機畢業的學員人數也是非常可觀的,程序員的工資也算是可以的,但是當人到35歲以後就會面臨一個問題,身體逐漸亮起紅燈,因為程序員是一個非常消耗腦力的工作,認識等人當中就有許多人做了程序員,他們最開始做的都是基礎崗位,算是代碼的搬運工,後來的選擇各有不同,有些人通過常年的積累,不論是經驗還是閱歷方面都有了提升,有些人會成為小領導,有些人自己開了公司,進入管理層的一些朋友,他們都是因為技術方面比較突出被領導所賞識,不論是在薪資待遇,還是福利待遇方面都有不小的提升。所以,一小部分人就就做起了架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你們所認識的程序員在35歲之後都有從事什麼工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