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思想培養當然要多練習總結了,我就以編程思想中演算法 —— 邏輯思維來舉例子吧。
在具體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最關鍵的能力有兩個 ——「邏輯思維」和「調試糾錯」。
程序員圈子很流行的一個笑話。
娃媽給程序員老爸打電話:「下班順路買10個包子帶回來,如果看到賣西瓜的,就買一個。」
結果娃爸手捧一個包子進了門。娃媽怒道:「你怎麼就只買了一個包子?!」
娃爸答曰:「因為看到了賣西瓜的。」
雖然是一個黑程序猿的笑話,但也體現了很典型的編程思維。編程就是理性嚴謹地與電腦對話,因此對編程者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
邏輯思維中有個很重要的原則叫 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思就是「相互排斥且整體完備」,也就是「不重復,不遺漏」。
在編程的演算法中,需要處處考慮MECE原則。解數學題時,也是同一個道理——我們要保證答案中考慮到所有的情況,而這些情況既不遺漏,也不重疊。
調試糾錯能力
編程的世界裡,只有對與錯,沒有模糊值。在程序運行的過程中,只要最終的結果與期望不符合,就證明演算法中肯定有錯漏。
但是,程序中的bug常常不是一下就能找到的,需要我們把程序的運行順序一步步地跟走一遍,同時觀察每一步的運行結果。這就需要很多的耐心、觀察力和專注力,對抗挫能力也是一種磨練。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逐漸懂得一個道理:犯錯很正常,糾正它,下次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就好。
這一點,也是優秀的人身上常常共通的一項品質。這些人總是在進步,因為他們懂得「回溯、調試、糾錯」,不斷進行自我優化和成長,不斷be better。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幫助
Ⅱ 程序員是做什麼的
程序員是專門從事計算機編程工作的人員,他們通過編寫、測試和維護代碼來開發各種計算機程序,如軟體應用程序、網站、操作系統等。具體來說:
程序員的工作成果無處不在,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是計算機技術的核心人才。
Ⅲ 程序員是做什麼的
程序員是專注於計算機編程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創造軟體、應用和系統:程序員運用各種編程語言和開發工具,根據客戶或公司的特定要求,開發出獨特的軟體產品、應用和系統,以滿足特定需求或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資料庫系統、開發網站或移動應用:他們可能負責設計資料庫系統,以確保數據的存儲和檢索高效可靠;也可能開發網站或移動應用,提供用戶界面和交互體驗。
編寫腳本以執行特定任務:程序員還會編寫腳本,用於自動化特定任務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測試、優化和更新代碼:他們負責測試代碼以確保其正確性和穩定性,優化代碼以提高性能,並定期更新代碼以適應新的需求和技術變化。
識別並修復錯誤或漏洞:程序員需要不斷檢查代碼,識別並修復任何錯誤或漏洞,以確保軟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與團隊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溝通:在軟體開發過程中,程序員需要與產品經理、設計師和其他開發人員緊密合作,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他們還需要與客戶或用戶進行溝通,以確保產品符合需求並滿足用戶期望。
不斷學習新技術:隨著計算機科技的快速發展,程序員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術並保持知識更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技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