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hotoshop怎麼畫指南針
怎麼製作清爽立體指南針圖標?
作者製作圖標非常細膩,基本上都是用形狀,路徑工具做出輪廓,再用圖層樣式增加效果。難點是圖形部分的繪制,要能精準畫出想要的圖形。最終效果如下圖:
十三、OK,現在開始細化圖標,首先先為最下層的立體面添加一個投影。
由於篇幅原因不能展開來講,詳情可以看連接http://www.ps-xxw.cn/shilijiaocheng/9521_1.html。
總結:畫擬物化圖標要的是耐心和對實物的觀察力,而畫扁平化的圖標,要學會對實物做減法。
『貳』 android指南針羅盤轉動是怎麼實現的
指南針更專業的叫法是“電子羅盤”,目前智能手機上幾乎都配有“電子羅盤”,這是說我們手機裡面有一個小小的磁針嗎?當然不是!行使羅盤功能的其實是一個能對磁場做出相應的感測器。經過我們調查發現,現在手機上普遍採用基於“霍爾效應”原理的磁場測量器件。 什麼是“霍爾效應”呢?其實這是100多年前物理學家發現的一種現象,不是太難理解。當我們把通有電流的導體放在磁場當中時,電流就會受到磁場的作用力,而電流是由自由電子定向運動形成的,因此本質上是電子受到磁場的作用力。如果我們不讓導線運動,那麼其中的電子就會擁擠在導線的一側,帶上多餘的負電荷;而另一側因缺少了電子,帶上正電荷。這樣就在導線的兩側建立起了一個電場,這種現象就是“霍爾效應”。 在電流和磁場一定時,“霍爾效應”的強弱與導體在磁場中的方位有關,導體與磁場的夾角越大,霍爾效應越強,正是利用這一簡單的物理原理,衍生出了靈敏輕巧的磁感測器,能幫助我們找到正確的方向。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如果我們處於靜止狀態或是非常緩慢移動,GPS只能判斷我們所處的位置,並不能指示方向。打開導航地圖你將會發現所在位置顯示一個小圓點,而有“電子羅盤”就會顯示箭頭,並可以隨著手機的方位旋轉。因此,“電子羅盤”並不是可有可無的感測器,是GPS定位的重要補充。 猜你還喜歡: 紅米手機指南針使用及校準圖文教程 iphone5s指南針怎麼用?iphone5s指南針使用視頻教程
『叄』 指南針股票的軟體如何用
指南針這一個股票軟體要怎麼樣去使用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說一下,指南針這一個軟體的一些使用方法。
首先來說說指南針的電腦版,是怎麼樣使用的?首先來說說,怎麼樣去查看一個股票的K線以及它的信息。想要查看某一隻股票,就在鍵盤上直接輸入這一隻股票的拼首字母。這樣子就能夠查詢出來這只股票,按一下回車鍵,就可以進入到這一個股票的界面裡面。進入到裡面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它的K線圖,如果想看分時圖的話就按一下F5。如果說想要查看這個公司的相關信息,那麼可以按一下F10。在F10的信息裡面,他會有非常多的關於這個公司的信息。比如說公司是做什麼的,又涉及哪一些概念等等。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肆』 指南針炒股軟體使用方法
指南針推出全贏智能決策系統—劃時代的智能炒股軟體,堅持「讓炒股軟體會思考,更精準、更高效、更簡單」為研發思路,集百名研發人員傾力參與,打造市面上僅有的含倉位建議、估值空間、決策精靈等功能的,讓用戶直觀掌握分析結果的智能炒股軟體。如需詳細了解,請咨詢官方客服。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5-2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伍』 卡西歐指南針教程
摘要 先找個指南針(確認其准確),找出N。然後用你的手錶進入測量方位的模式下,一直按住「adjust」直到方向指針開始閃爍,然後和指南針的方向重合。即可
『陸』 誰有57_黑馬程序員_Android核心基礎視頻教程_採用方向感測器實現指南針高清完整版下載,有發必採納
57_黑馬程序員_Android核心基礎視頻教程_採用方向感測器實現指南針高清完整版下載地址:
『柒』 指南針怎麼樣使用啊,我不知道怎麼看方向
指南針上有刻度,
「南」那裡刻度是180,
「北」刻度是0(也可以說是360),
「東」是90,
「西」是270。
===================
地磁場的作用,根據描述磁場的虛構的磁感線,磁感線由地磁北極出發,從地磁南極進入,形成閉合的磁感線。而地磁北極對應地理南極,地磁南極對應地理北極。
指南針的N極方向就是磁感線的切線方向,因此指南針上的N極指向北方,S極指向南方。
指南針的始祖——司南
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樣子象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古人稱它為「司南」,當時的著作《韓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穀子》中記載了司南的應用,鄭國人采玉時就帶了司南以確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時代,人們已經能夠將硬度5度至7度的軟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種形狀的器具,因此也能將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製成司南。東漢時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錄。司南是用整塊天然磁石經過琢磨製成勺型,勺柄指南極,並使整個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於光滑的地盤之中,地盤外方內圓,四周刻有干支四維,合成二十四向。這樣的設計是古人認真觀察了許多自然界有關磁的現象,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經驗,經過長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現是人們對磁體指極性認識的實際應用。
但司南也有許多缺陷,天然磁體不易找到,在加工時容易因打擊、受熱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較弱,而且它與地盤接觸處要非常光滑,否則會因轉動摩擦阻力過大,而難於旋轉,無法達到預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體積和重量,攜帶很不方便,這可能是司南長期未得到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銅盤和天然磁體製成的磁勺組成,青銅盤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於盤中心圓面上,靜止時,勺尾指向為南。
指南針的發明
古代民間常用薄鐵葉剪裁成魚形,魚的腹部略下凹,像一隻小船,磁化後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當時以此做為一種游戲。東晉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這種「指南魚」。
北宋時,曾公亮在《武經總要》載有製作和使用指南魚的的方法:「用薄鐵葉剪裁,長二寸,闊五分,首尾銳如魚型,置炭火中燒之,侯通赤,以鐵鈐鈐魚首出火,以尾正對子位,蘸水盆中,沒尾數分則止,以密器收之。用時,置水碗於無風處平放,魚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這是一種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場使鐵片磁化。即把燒紅的鐵片放置在子午線的方向上。燒紅的鐵片內部分子處於比較活動的狀態,使鐵分子順著地球磁場方向排列,達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這種排列較快地固定下來,而魚尾略向下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發明,對指南針的應用和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學和地磁學的發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另一種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針鋒,則能指南。」按沈括的說法,當時的技術人員用磁石去摩擦縫衣針,就能使針帶上磁性。從現在的觀點來看,這是一種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場作用,使鋼針內部磁疇的排列趨於某一方向,從而使鋼針顯示出磁性的方法。這種方法比地磁法簡單,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發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為有實用價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沈括還在《夢溪筆談》的補筆談中談到了摩擦法磁化時產生的各種現象:「以磁石摩針鋒,則銳處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應有異,未深考耳。」這是說,用磁石去摩擦縫衣針後,針鋒有時指南,也有時指北。從現在的觀點來看,磁石都有N和S兩個極,磁化時縫衣針針鋒的方位不同,則磁化後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並不知道這個道理,他真實的記錄了這個現象並坦白承認自己沒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後人能進一步探討。
關於磁針的裝置方法,沈括介紹了四種方法:
1.水浮法——將磁針上穿幾根燈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將磁針擱在碗口邊緣,磁針可以旋轉,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針擱在手指甲上面由於指甲面光滑,磁針可以旋轉自如,指示方向。
4.縷懸法——在磁針中部塗一些蠟,粘一根蠶絲,掛在沒有風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還對四種方法做了比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點,水面容易晃動影響測量結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於摩擦力小,轉動很靈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較推重的是縷懸法,他認為這是比較理想而又切實可行的方法。事實上沈括指出的四種方法已經歸納了迄今為止指南針裝置的兩大體系——水針和旱針。
《夢溪筆談》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關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著作,書中談到磁學和指南針的一些問題。
南宋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介紹了另一類指南魚和指南龜的製作方法。這種指南魚與《武經總要》一書記載的不一樣,是用木頭刻成魚形,有手指那麼大,木魚腹中置入一塊天然磁鐵,磁鐵的S極指向魚頭,用蠟封好後,從魚口插入一根針,就成為指南魚。將其浮於水面,魚頭指南,這也是水針的一類。
指南龜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新裝置,將一塊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龜的腹內,在木龜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對准並放置在直立於木板上的頂端尖滑的竹釘上,這樣木龜就被放置在一個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轉的支點上了。由於支點處摩擦力很小,木龜可以自由轉動指南。當時它並沒有用於航海指向,而用於幻術。但是這就是後來出現的旱羅盤的先聲。
指南龜發明年代不晚於1325年。木塊刻成龜型,龜腹部中心嵌以磁體,木龜安放在尖狀立拄上,靜止時首尾分指南北。
羅盤定位
要確定方向除了指南針之外,還需要有方位盤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針時,可能沒有固定的方位盤,隨著測方位的需要,出現了磁針和方位盤一體的羅盤。羅盤有堪輿用的羅經盤和水羅盤、旱羅盤。
方位盤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盤式已經由方形演變成圓形。這樣一來只要看一看磁針在方位盤上的位置,就能斷定出方位來。南宋時,曾三異在《因話錄》中記載了有關這方面的文獻:「地螺或有子午正針,或用子午丙壬間縫針。」這是有關羅經盤最早的文獻記載。文獻中所說的「地螺」,就是地羅,也就是羅經盤。文獻中已經把磁偏角的知識應用到羅盤上。這種羅盤不僅有子午針(確定地磁場南北極方向的磁針),還有子午丙壬間縫針(用日影確定的地理南北極方向)這兩個方向之間的夾角,就是磁偏角。
盤面周圍刻二十四方位,內中盛水,磁針橫穿燈草,浮於水面。
現在人們已經知道,地球的兩個磁極和地理的南北極只是接近,並不重合。磁針指向的是地球磁極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極,這樣磁針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這個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針指向磁極時必向下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個夾角,這個夾角稱為磁傾角。不同地點的磁偏角和磁傾角都不相同。成書於北宋的《武經總要》在談到用地磁法製造指南針時,就注意利用了磁傾角。沈括在《夢溪筆談》談到指南針不全指南,常微偏東。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傾角的發現使指南針的指向更加准確。
磁性質的應用
指南針一經發明很快就被應用到軍事、生產、日常生活、地形測量等方面,特別是航海上。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有一個逐漸發展過程。成書年代略晚於《夢溪筆談》的《萍洲可談》中記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載。文中指出,當時只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時候才使用指南針,可見指南針剛開始使用時,使用還不熟練。二十幾年後,許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也有類似的記載:「惟視星斗前邁,若晦冥則用指南浮針,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針一躍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儀器了。不論晝夜晴陰都用指南針導航了。而且還編制出使用羅盤導航,在不同航行地點指南針針位的連線圖,叫做「針路」。船行到某處,採用何針位方向,一路航線都一一標識明白,作為航行的依據。
指南針的發明是古代先民對磁現象的觀察和研究的結果。古代先民對磁現象的觀察和研究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質,並試圖更多地應用這些性質。傳說秦始皇修建阿房宮時,有一宮門是用磁鐵製造的。如果刺客帶劍而過,立刻會被吸住,被衛兵當場捕獲。這樣的故事還很多,《晉書.馬隆傳》記載馬隆率兵西進甘、陝一帶,在敵人必經的狹窄道路兩旁,堆放磁石。穿著鐵甲的敵兵路過時,被牢牢吸住,不能動彈了。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對他們沒有什麼作用,可自由行動。敵人以為神兵,不戰而退。東漢的《異物志》記載了在南海諸島周圍有一些暗礁淺灘含有磁石,磁石經常把「以鐵葉錮之」的船吸住,使其難以脫身。
魏晉南北朝時,我國先民對磁石的性質已有了很多認識。就連當時的詩人曹植在矯志詩中也用了「磁石引鐵,於金不連。」的句子。可見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質。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提出了磁力測量的方法,他指出:優良磁石出產在南方,磁性很強,能吸引三、四根鐵針,使幾根針首尾相連掛在磁石上。磁性更強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鐵針,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僅提出了磁性有強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測量方法。這可能是世界上有關磁力測量的最早記載。
我國先民對磁石的性質的研究和認識是指南針發明和發展的基礎。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捌』 蘋果指南針怎麼用
iPhone指南針使用教程:
1、用戶在iPhone手機的桌面選項中找到【工具】選項文件夾(一般的指南針功能是在「工具」文件夾中,但是也根據個人的設置分類可以會有不同,用戶請自行查找)。
2、用戶找到並點擊【指南針】選項後,用戶首先進行指南針功能的【校準】處理。
3、【校準】的操作就是將手機持水平放置,然後向四周輕微的轉動屏幕,讓屏幕中的小點點繞四周移動。
4、完成了【校準】操作後,用戶就進入到了指南針界面。在此,用戶可以看到自己的經緯度等坐標詳細信息哦。
指南針的其他功能:測量方向夾角。
指南針測量方向夾角的方法是先選中一個方向,用手指輕點屏幕,當指針變為紅色的時候,轉動手機方向。
在手機方向和之前的發生了變換後,選對的紅線就出出現夾角,而變成一個紅色的半圈,這樣就可以到方向夾角了。
『玖』 指南針怎麼使用
使用指南針,可使地圖和實際地形的方位一致,探知現在你所在的地點和尋找的目的地的方位。
指南針務必水平地拿著,而且要遠離以下列舉的各種物品,才可避免磁針發生錯亂:指南針應離鐵絲網10米,高壓線55米,汽車和飛機20米,以及含有磁鐵如磁性容器等10米。
利用指南針探知現在所在位置的步驟:
①使實際地形和地圖方向一致。
②在地圖上找出二個可看出的目標物。
③將指南針的進行線(或長邊)朝向其中的一個目標物
④找到圓圈配合箭號和指針(北)相吻合。
⑤不改變圓圈的方向將其放在地圖的北方位置。
⑥指南針的長邊之尖端吻合地圖上的目標物。
⑦當圓圈的箭號和磁北線延線畫一條直線。
⑧針對另一目標依照同樣的方法進行。兩條線的交錯處即是現在所在位置。
用指南針探知前進的方向
①使連結現在位置和目的地的直線吻合指南針的進行線(長邊)。
②圓圈的箭號和磁北線平行(箭號在地圖的上邊部分)。
③將指南針從地圖上拿開,拿在身體前面。
④扭轉身體直到箭頭和指針重疊。
⑤再重疊進行線的方向此即等於地圖的目標方向。
『拾』 flash製作指南針跟隨滑鼠旋轉的教程
第一步:
打開FLASH,新建一個影片剪輯元件,命名為「星星」,在裡面繪制一個星星出來,並且把它的中心點和舞台注冊點對齊,在第20幀和第40處各插入一個關鍵幀。選中第20幀,在它的中心點和舞台的注冊點對齊的情況下按住SHIFT鍵進行等比例縮小(你認為差不多就行了),然後選中第1到20幀的任意一幀創建補間動畫,打開屬性面板把它的轉調成逆時針,選中第20到40幀的任意一幀創建補間動畫,打開屬性面板把它的轉調成順時針。
第二步:
在新建一個影片剪輯元件,命名為「轉圈的星星」,在圖層面板的地方找到「添加運動引導層」添加一個引導層出來,在選中該圖層的情況下按住AIT+SHIFT鍵在舞台上繪制一個有邊框無填充色的圓(大小你認為合適就OK),然後用滑鼠圈住它的一點邊選中後刪除(這樣做是給它一缺口),選中繪制好的圓,把它的左和上對齊舞台中心的注冊點,選中第40幀處添加一個幀,鎖定該圖層,選擇第一個圖層把我們庫中的星星拖進來並把它的中心點對齊引導層中圓的上邊的那個缺口的地方,選中第四十幀插入一個關鍵幀把它的中心點對齊引導層中圓的下邊的那個缺口的地方。回到舞台,把庫中轉圈的星星放到舞台任意位置,並給它一個實例名稱mc。
第三步:
繼續插入一個影片剪輯元件,命名為「as",選中第一幀添加以下代碼:
var k:Number=64;//用來定義星星的個數;
var n:Number=16;//用來定義一圈星星的個數;
var r:Number=2;X坐標和Y坐標的緩動,值越大跟隨滑鼠移動時就越慢;
for(var i=1;i<=k;i++){
plicateMovieClip("_root.mc","mc"+i,i);
setProperty("_root.mc"+i,_rotation,360/n*i);
setProperty("_root.mc"+i,_alpha,100/k*i);
}
setProperty(_root.mc,_visible,0);
選中第二幀處插入一個空白關鍵幀添加以下代碼:
for(var j=1;j<=k;j++){
setProperty("_root.mc"+j,_x,_root["mc"+j]._x+(_root["mc"+(j-1)]._x-_root["mc"+j]._x)/r);
setProperty("_root.mc"+j,_y,_root["mc"+j]._y+(_root["mc"+(j-1)]._y-_root["mc"+j]._y)/r);
}
選中第三幀處插入一個空白關鍵幀添加以下代碼:
gotoAndPlay(2);
添加完代碼以後回到主場景;
第四步:
把庫中名為as的元件拖放到舞台上,給它一個實例名稱mc0.在主場景內添加一個圖層在第一幀加上拖動代碼:
startDrag("_root.mc0",true);
注意這里是mc0不是mc,雖然你拖動的影片裡面沒有東西,在下面我後細說的;
做到現在就算完工了,我在這里就把重點的地方說一下。N為什麼是它的一圈星星的個數
在第一個for循環語句里有這樣一段,
setProperty("_root.mc"+i,_rotation,360/n*i);
看它的_rotation的值是360/n*i
也就是"_root.mc"+i,_rotation=360/16*i
也就是
_root.mc1._rotation=360/16*1
_root.mc2._rotation=360/16*2
_root.mc3._rotation=360/16*3
_root.mc4._rotation=360/16*4
_root.mc5._rotation=360/16*5
_root.mc6._rotation=360/16*6
_root.mc7._rotation=360/16*7
_root.mc8._rotation=360/16*8
_root.mc9._rotation=360/16*9
_root.mc10._rotation=360/16*10
.............._root.mc64._rotation=360/16*64
也就是說把360度平均分成16份,它們的角度就是這個值,360/16=22.5。
第一個MC的角度是從原MC角度22.5的地方開始復制出來的,第二個MC的角度是從原MC角度45的地方開始復制出來的,第三個MC的角度是從原MC角度67.5的地方開始復制出來的,直到乘到17的時候就重疊了,因為360/16*6=382.5,角最大值是360,當到382.5的時候它就把360看成0來計算了,結果就是22.5,當你把N的值調大的時候,比如36它就會有36個星星圍成一圈了,360/36*i 也就是mc1角度是10*1,mc2的角度是10*2 ,mc3的角度是10*3 當乘到37的時候它的角度多了10也就是370,第37個MC的角度會是原MC角度的370-360也就是10,這就是N的值等於一圈星星的原因。
我們在主場景第一幀里放的代碼明明是拖動的MC0,為什麼MC復制出來的影片會跟著滑鼠走,把在AS第二幀設置X、Y坐標的循環代碼拿下來分析一下:
for(var j=1;j<=k;j++){
setProperty("_root.mc"+j,_x,_root["mc"+j]._x+(_root["mc"+(j-1)]._x-_root["mc"+j]._x)/2);
setProperty("_root.mc"+j,_y,_root["mc"+j]._y+(_root["mc"+(j-1)]._y-_root["mc"+j]._y)/2);
}
看它的X坐標,
setProperty("_root.mc"+j,_x,_root["mc"+j]._x+(_root["mc"+(j-1)]._x-_root["mc"+j]._x)/2);
setProperty這句話是說設置括弧內(目標,目標的屬性,該屬性的值);
我們現在的目標就是主場景上面的mc1,mc2,mc3,mc4,mc5......mc64;
它們的X坐標值各是多少,為什麼會跟隨滑鼠移動,我們來仔細地看下它們的值
_root.mc+i._x_root["mc"+j]._x+(_root["mc"+(j-1)]._x-_root["mc"+j]._x)/2
也就是
mc1._x=mc1._x+(mc+(j-1)._x-mc1._x)/2
假設mc1現在的坐標是300
也就是mc1._x=300+(mc+(j-1)._x-300)/2
現在我們已經得到兩個數字了,還有一個mc+(j-1)._x,先算括弧內,j-1第一次運行循環的時候j的值是1,就是1-1,也就是0;也就是mc+0,也就是mc0,也就是我們拖動的那個沒有東西的影片剪輯。mc0是跟著我們的滑鼠動的,上面搞清楚後,我們就在給mc0也就是我們滑鼠的坐標假設一個值。隨便設定一個我們就假設100吧,值有了我們在接著做算術。
mc1._x=300+(100-300)/2
也就是
mc1._x=300+負200/2
也就是
mc1._x=300+負100 //注意下負值是越乘負的越多,越除負的越少,加減相反
也就是
mc1._x=200;
當計算機運行到這里時,mc1的坐標是200了,但200還不符合我們所看到的效果,我們運行的時候是它的坐標是跟著滑鼠走的,那麼程序會接著往下走,它就會執行設定MC2的坐標了,MC2的坐標會是250,接著是MC3的坐標是275,總之是越往下它們坐標的間隔就會越小,你自己可以測試下看。
當循環完64次以後程序跳出循環了,那麼就會TOGO到下一幀,執行gotoAndPlay(2);
又回來了,接著又是循環64次,代碼還是相同的代碼,不一樣的是這次的坐標都是已經設置過的了,我們在看一下MC1現在的坐標是多少了,上次設置過後是200,那麼現在是
mc1._x=200+(100-200)/2
也就是
150
這個坐標值會離滑鼠越來越近的,直到和滑鼠的坐標一樣,那麼相同後面的MC也一樣會近,直到它們的坐標和滑鼠相等為止,而且它們的坐標永遠也不會小於滑鼠的坐標。
本文章來自www.21shipin.com 21視頻教程網
Flash製作跟隨滑鼠旋轉的星星效果_Flash教程 原文鏈接:http://www.21shipin.com/html/938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