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算機程序員是不是只能吃青春飯
很多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在擇業時,不知道是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對於程序員這個職業,普遍存在一個認識上的錯誤,他們認為程序員的「職業生涯」很短暫,吃的是青春飯,等年齡大了,如果不轉行,就沒用了,沒有企業要了,生存都存在問題了。
還有很多人認為程序員這個職業眼前雖然高薪,但是卻是以犧牲身體、時間換來的,經常還要加班,「享受」非人的待遇,最後還落下一身職業病,例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高度近視等,所以他們認為這個職業盡管眼前光明,但是沒有什麼前途,可事實絕非如此,這是對程序員這個職業的一種誤解。
誤區:軟體開發職業是青春飯
之所以出現「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這一觀點,可能是因為很多人認為國內程序員的工作雖然高薪,但確實很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只有年輕人才頂得住。無法否認,就國內的軟體行業現狀來說,程序員工作比較累的現象確實存在,但是編程序只有年輕人才能做得了的說法,卻是錯誤的認識。
首先,國內的軟體開發管理存在不規范的現象,作坊式的個人行為很嚴重,互相配合、協同開發的效率很低,分工不明確,一個人要做好幾個人的事;
其次,客戶需求不明確,很多客戶自己企業的管理都很不規范,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生產流程,要用計算機進行管理是行不通的;
第三,軟體開發市場競爭激烈,有些公司為了獲得訂單,用戶要求什麼就答應什麼,結果就苦了程序員。隨著國內軟體開發市場和用戶市場的逐漸成熟,以及軟體規模的擴大,程序員的辛苦會逐漸降低。
而隨著技術能力和工作經驗的增加,程序員可以向軟體設計師、系統分析員、項目主管、項目經理、CIO過渡。中國的軟體產業剛剛開始,不但需要大量的程序 員,而且逐漸會需要更多的設計分析、管理人員。當然,准程序員們目前首先要做好的是學好功課,然後去做程序員,做上幾年程序員以後,再逐步向上發展。
還有一個問題:工作很辛苦。我鄭重地告訴你:沒有不辛苦的工作!關鍵是怎樣把工作轉化為一種享受,讓自己的心情快樂起來。
針對軟體開發職業是青春飯這個觀點,我們來做一個誤區分析:
誤區01年長程序員要求的薪酬一般要比年輕程序員高很多,相比之下年輕的程序員更能受到企業的青睞。
其實,相比年輕程序員,年長程序員更有競爭力,因為年長程序員具備豐富的項目經驗,之所以薪酬比年輕程序員高很多,有它的合理性與必然性。雖然年輕的程序 員薪水相對比較少,但是他們一般沒有經受過失敗的教訓,對於項目的認知與把握普遍不如年長的程序員。很多項目需要有激情的年輕人,同時也需要經驗豐富的年 長者進行架構、技術指導,因此給予年長者高薪也是必須的,因為他們的價值完全能夠匹配他們拿到的薪水。
誤區02年長程序員缺少靈活性,缺乏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與動力,做事比較古板。
年長程序員的閱歷較年輕的程序員更深、更廣,越是有經驗的程序員越能夠更迅速、更深度地遷移到新的技術、框架和系統里,其中很多深刻的見解並不是新人可以擁有的。況且,由這些思想儲備來提升的生產效率,並不是能用什麼方法直接測量到。
誤區03年長程序員不願意去干那些很辛苦的實際開發工作,編程水平一般,只會指手劃腳。
沒有誰能夠保證年長的程序員就不用加班,年輕的程序員就一定經常加班。隨 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年長的程序員相比較年輕的程序員,更不願意加班加點辛苦地工作,畢竟他們有了家庭,需要考慮的事情更多了,他們知道只有工作效率有問題 才會將自己推到每周工作80小時的處境。很多有家室的程序員都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個人時間,否則他立刻會淹沒在各種工作之中無法抽身。而當企業需要他們加 班的時候,年長的程序員也會義無反顧地加班,絲毫不遜色於年輕的程序員。
誤區04年長程序員沒有年輕程序員腦瓜靈活、思維敏捷。
最後,由於生理特性,年長者在智力方面確實不如年輕人了,年長的程序員比年輕的程序員的反應速度也相對慢一些,但正確的判斷來自於經驗,經驗來自於常年累 月的積淀,年長的程序員見識過、經歷過的成功、失敗的案例都比年輕人多得多,經驗豐富的程序員有大量的案例可以拿來作為借鑒和參考,而年輕的程序員初出茅 廬,很難做到這一點,即使可能會有一些很好的新觀點,但通常是沒有經過測試和驗證的,很難付諸實踐。
每個人都年輕過,也有年老的時候,而年輕不是壞事,年老也不是所有都好,重要的是,肚子里沒有真材實料的程序員在哪裡都很難有發展前景,有實力的程序員,無論是年輕還是年老,在哪裡都是香餑餑。所以程序員這個職業不僅不是吃「青春飯」的,而且這個職業還會讓人永葆青春,充滿活力。
㈡ 程序員的發展空間大嗎
程序員確實會因為新技術的更新,年齡的增長少一些活力或者是動力。
如果你是對程序開發抱有很大興趣的當然可以成為一個技術專家,需要注意新技術的革新等。
但是大部分的程序員是因為自己的專業而擇業的,所以,一般來說程序員會有幾個方向的轉向。
在一個公司呆久點,有機會往管理方向轉化(上升通道),也有往技術支持或者測試方向轉(平行通道)。
不過鑒於你學習的是信息安全,我覺得你可以往DBA的方向發展,數據管理不管在當下還是未來都是一個急需人才的模塊,並且這個方向是越老越吃香
㈢ 一個20+(年齡)的程序員比一個40+的程序員,有什麼優勢
年輕有活力,思維比他活躍
發展空間大!!有創新進步快
身體好熬個夜啥的她不行
㈣ 普通程序員的工作生活是怎樣的
通常我們進入公司以後,不會是重頭開始一個項目,而是在已有代碼的基礎上進行維護或新功能的開發,所以必須「讀代碼」。
讀有「泛讀」,了解系統架構、功能模塊,對系統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各個功能能找到相應代碼實現的位置。
還有「精讀」,通常就是調試了,在fix bug的時候使用。此外還包括審核:一些規范一點的公司,都會有code review,也是精讀,但不用debug。
對於一個成熟的項目來說,讀代碼——而不是寫代碼——可能是最耗時間的工作了。
寫注釋文檔
為了減少「讀代碼」的時間,我們不得不花時間「寫注釋」「寫文檔」——這個程序員最深惡痛絕的工作。所以現在「爛代碼才需要注釋」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強,但無論如何,文檔還是要寫的。(注意:要能區分注釋和文檔)
了解需求
好了,終於到了「寫代碼」的時間了。
然而,在動手開始寫代碼之前,你必須花時間「了解需求」。和自己寫個小程序玩玩不同,在公司,你是為別人寫代碼,所以你一定要了解別人究竟想實現什麼功能。通常,這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需要反復的溝通。
當然,也有一些團隊和個人,不願意在這上面「浪費時間」,通常他們的下場就是不斷的寫代碼,然後不斷的改代碼,加班加點的做大量的無用功,整個公司怨氣沖天一地雞毛。
㈤ 程序員真的是青春飯嗎
之所以出現「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這一觀點,可能是因為很多人認為國內程序員的工作雖然高薪,但確實很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只有年輕人才能撐下去。不可否認,國內的軟體行業現狀來說,程序員工作比較累的現象確實存在,但是程序員是吃青春飯,卻是錯誤的認識。
IT研發工作的輕松與否和公司、行業有很大的關聯,因為IT是朝陽產業,中國的IT產業還處於勞動力緊缺的情況,所以有很多創業公司甚至大型互聯網公司為了快速發展提倡加班文化的,所以顯得很累。
30歲以後就出現瓶頸,職位很難再有提升。這個問題大多人雲亦雲,因為同學們很少接觸過35歲的IT工程師,不了解他們的工作狀態。真實的情況是:大多數工程師很少是只做技術,不與其他人溝通,因為不可能一個人做完所有的事情,有溝通必然有管理,所以技術和管理是同步進行,項目經理也是工程師,工程師也可以做項目經理。35歲的項目經理,部門經理有很多,為什麼說會出現天花板?
還有人會這樣說:做到上面,經理或者更高級崗位越來越少,競爭越來越大,當然會碰到天花板。這是一種悖論,因為這種理論放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適用的,按照這種理論,任何行業35歲都有天花板。事實是不是這樣呢?隨著年齡的增加,任何一種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會閱歷增多,如果閱歷增多的程度大於你身價的增加,你就有很多機會,如果小於你身價的增加,你就會被逐漸淘汰,這是真理,而不是年齡節點論。
IT是不斷需要學習的行業,知識體系更新很快,不學習就要被淘汰。IT行業的知識更新快,優勝劣汰也是非常殘酷,但任何人,只要走上社會,都應該向前看,不能只是停留在睡懶覺過舒服日子的學生時代,不學習就會被淘汰。
而在IT行業,沒有被淘汰的人,都獲得了超過其它行業沒被淘汰的群體平均水平的利益,IT行業是創造神話和個人價值實現的巨大夢工廠,在中國,從來沒有哪個行業像IT行業這樣創造一批批的財富神話,製造一批批優質的社會精英。
㈥ 程序員周末該怎麼度過
沒對象的的程序員
作為經常加班的程序員,肯定會一臉懵逼得說,啥叫周末,我們周末都是在辦公室和電腦過的,除了寫代碼還能搞啥?
程序員也是人,也需要休息,周末如果有時間還是要多安排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奶爸的建議如下:
1、做好身體建設
好好補補覺,平常天天熬夜,到了周末一定要睡到自然醒,不到太陽曬屁股,絕對不起來,如果陰天可能要睡到第二天了。
睡好覺,體力回復了,就要想辦法多鍛煉,不然身體會越來越臃腫,我們團隊幾個程序員都是90後,年紀輕輕,可肚子卻越來越大了,就是因為久坐,不運動導致的,所以還是要堅持鍛煉,不一定非要去健身房,自己跑跑步,或者騎著共享單車鍛煉一下都會有不錯的效果。如果不想出門的話,在屋子裡做做俯卧撐和仰卧起坐,只要堅持也能起到塑身的效果。
2、好好陪家人
結了婚的程序員,多陪陪老婆孩子,平常太忙了忽略了他們。其實工作和生活是沒辦法平衡的,陪家人的時候,就要高質量陪伴,哪怕是只有半天的時間,也要專注的陪家人,不能三心二意。
沒有女朋友的抓緊時間new一個出來,結了婚沒孩子的抓緊時間造人,畢竟平常那麼累,也沒什麼興趣。
3、繼續精進技術
很多程序員似乎除了編程,就沒啥愛好了,不過趁著年輕,特別是單身狗,沒啥活動,多鑽研一下技術,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沒准靠著周末的時間,自己也能精進一個技術大牛呢,哎程序員的技術水平都是通過周末差出來的。
4、心裡療傷
平常上班編程,調BUG,和產品經理吵架,心裡累啊,一定學會心裡建設,實時的把心裡的負面的情緒都排解干凈,這樣才能有一個正能量的自己,迎接新的一周。
看看最新上映的大片,追追熱劇,打打游戲,沒心沒肺的開懷大笑一下,和糟糕的情緒說拜拜。
實在不行看看勵志的文章,喝點雞湯、打點雞血,讓自己滿血復活,沒辦法,程序員都心累,不做好心裡建設,療好傷,很難堅持下去。
5、培養一個骨灰級的愛好
除了編程,一定要培養一個骨灰級的愛好,一方面是為了陶冶情操,另一方面這個愛好將來也可能變成自己的一技之長。
程序員年紀大了很可能會轉行,如果這個愛好能成為自己的賺錢技能,也算是未雨綢繆,增強自己的斜杠力了。
6、混圈子
多參加一些社交圈子,比如讀書社、攝影圈,一方面是為了多結交些志同道合的人脈,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讓自己的價值得到最大的發揮,畢竟有價值,沒人感受到也是個挺悲哀的事。
㈦ 程序員是年輕人的職業,對此現象你怎麼看
很多人都覺得程序員是年輕人的職業,年齡大了當不了程序員。其實這種看法並不完全正確,程序員和年齡有關,但是也並不依賴年齡。
程序員確實更適合年輕人程序員這個職業對於年輕人來說確實更適合。年輕人有干勁,有活力,思維快,能快速應對各種問題。
反觀年齡大的人,體力下降,思維反應遲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斷降低,很多都跟不上技術的更新速度。
我現在每天基本要出去2次,每次爬9層樓梯,然後打4次水。然後晚上回家簡單吃完飯就要出去跑步鍛煉身體,否則整個人都感覺暈乎乎的。
在這里還是建議各位程序員朋友多注意鍛煉身體,這真不是鬧著玩的,只有身體好才能繼續在這個行業打拚!
㈧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程序員
講幾個小的方面吧。
批評還是啟發?
代碼審查是一個不錯但很少用的想法。在一個團隊里,優秀的程序員另一個任務就是要指導經驗比你少的程序員,但是主要以指導和啟發為主,不是貶低和公開批評,因為消極的態度不利於接下來團隊合作的開展。
學會分享
搞編程的沒有去逛一些論壇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干編程這個行業的。優秀的程序員往往會在這些論壇幫助別人,而實質上,輸出就是最好的學習。在一個團隊中也是一樣,幫助他人解決問題收獲更多,你也將不斷地得到成長。
勞逸結合
每天工作 24 小時不會讓你更有效率!不少程序員年紀輕輕就有腰椎盤突出、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圓肩駝背等職業病。程序員們需要加強鍛煉,運動不僅僅可以加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而且也能夠活動身體的各個關節,有效緩解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導致局部肌肉過勞。
另外,編程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活;有時你的大腦確實需要休息一下,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否則,你的工作質量將大打折扣。業余時間養成一項自己的個人愛好,確保自己可以放鬆並沉浸其中。如果是球類運動,效果更好,它將讓你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活力。
不要閉門造車
留意網路各種平台,學習新語言和框架、參與討論以及看看同行在干什麼。多關注業界在干什麼,這將讓你的視野更加廣闊,不致於為了編程而編程。
㈨ 為什麼現在的網路上,很多人都說程序員是不穩定的職業
2017年,IT人才需求已經「爆棚」。但是,在國內IT產業高速發展的背後,絕大多數IT企業又都面臨著招聘難的問題。現場招聘的一些企業表示,IT行業需要即插即用型人才,企業希望招聘到的都是進入企業即能適應崗位的實用型人才。但是,很多求職者卻不具備這種技能,很滿足任企業的用人要求。詳情請咨詢點擊查看。
2016年5月23日, Java誕生21周年。細數IT的語言開發平台,從匯編到BASIC;從CORBA到FORTRAN;從PASCAL到C,C++,.NET… ,似乎每個語言都曾閃耀一時,而Java憑借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被廣泛應用於PC、數據中心、游戲控制台、科學超級計算機、行動電話和互聯網。
因為隨著每年高校畢業生的增多,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社會共同關注的難題。但是,與大學生就業難完全相反的是,許多職業院校畢業生因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而被企業爭搶,成為就業市場上名副其實
㈩ 程序員的日常就是不停地寫代碼嗎這行業是吃「青春飯」的嗎
其實不得不說是程序員的職業相對較為特殊,也正因為如此被網友們認為吃青春飯的行業也是很有道理的,從某些意義上來講,年長的程序員並不會取得老闆的重視,尤其是到了中年很容易被公司所辭退,所以也正是因為如此程序員的晚年,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總的來說,也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思考問題。
其實不得不說,是程序員本身就屬於 it產業,也正是因為技術相對更新周期較短,所以導致大多數程序員也是吃青春飯的,所以很容易在中年之後被公司所淘汰,為了生存大多數中年程序員都會改行從事其他產業。
其實不得不說的是程序員的日常確實相對較為辛苦,而且不停在輸代碼和代碼打交道,而大多數程序員由於行業本身特殊,所以一到了中年很容易被公司所淘汰,只能被動的轉行其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