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30歲了,IT行業,再過兩年跟不上節奏了,被淘汰後該干什麼好呢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程序員吃的是青春飯的原因!
在三五年前曾經有一波培訓熱潮,大量的非科班出身的應屆生通過培訓班進入這個行業,一時間程序員成了最熱門的最掙錢的工作。
3、轉型做測試
這個也要注意,可能你的天花板也會很低。開發轉測試是不少程序員應對職場危機的一個方向,但是在測試的這條路上也不是那麼容易。盡管不需要編碼能力,也是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自動化測試等。
說到底,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他的天花板,想著一勞永逸基本上不存在的,我們還是要結合自身的優勢,比如我身邊的一些朋友自己在做程序員的時候就喜歡在創業圈裡混,後來不想干程序員了,索性跟人一起搞創業去了。
種樹最好的時候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提前布局,多去嘗試,不要被自己當下的角色所束縛!】
㈡ 為什麼程序員到40歲就失業啦
在中國,程序員能幹過三十五歲就不錯了。
外國的VB程序員可以做一輩子,在中國行嗎?。。。不行,只會死路一條!
因為中國軟體市場不規范,開發工具、平台都是盜版,使中國的通用軟體變的很不值錢。軟體開發者的最終產品,很可能會被盜版的血本無歸。。。在產品不能給公司帶來利潤的同時,開發者又有什麼價值呢?更為惡略的是,因為盜版開發工具,所以使得公司無忌憚使用最新,更新的工具。。。做為程序員的也就要不停的學呀學。。。結果就是什麼工具都能用,但什麼也用不精通!對用戶來講,也是不公平的,因為這樣追新的產品根本沒有可維護性。
在這樣的環境下,你還指望程序員干多久呢?
記得有一次,在網上下載了一套流媒體點播軟體,伺服器端和客戶端,運行前都會彈出一個窗口提示一段文字,大意是說如今做程序員很可憐,希望大家能支持正版,讓他們養家糊口!。。。。不過,我下載的依然是破解版。雖然它的正版只售299元。
最後我也感覺挺難過的,就把盜版給刪了~~~
-------------------------------------------------------
所以,我認為,程序員最大的亂人,就是盜版!如果盜版得到控制了。我想我們的程序員別說60,就是80也沒問題。而且在很多領域,會出現更多的大師級人物!
㈢ 程序員面對的是一份高強度的工作,你如何看待大齡程序員們當前的職業處境
選擇從事這個行業就一定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大齡程序員的職業處境的問題,就是家裡有老婆孩子要養,自己工作方面壓力特別的大,身體已經跟不上節奏,公司對我們的要求卻越來越多,位卑責任重,這成為了我們很多程序員的煩惱。每天加班到深夜,身體亞健康,各種疾病開始逐漸找上門來,此時我們已經開始逐步的進入了中年危機。
所以個人建議當學校或者培訓機構的老師是挺不錯的一個選擇。老師這個職業光鮮亮麗需求量又大,轉行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容易的。或者不要只敲代碼了,想辦法往管理層方面發展,盡量的轉移自己的工作重心。
㈣ 程序員到了30~35歲真的會失業嗎我距離不遠了,天啊!
程序員就是在30歲以前奮斗的,也必須在30歲以前做出成績來,到30還在寫程序的話,那不要說別人不要你了,自己都要覺得有點慚愧了!30歲以後就要混到管理層去了,當項目主管啊,部門經理啊什麼的了!
㈤ 程序員過35歲就找不到工作了是真的嗎好害怕
過了35歲後,程序員真的是一個沒前途的工作了嗎?
很多過了不惑之年仍活躍於這個領域的精英
無論你相信與否,在這個領域仍有很多成功的程序員早已過了不惑之年。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是行業內的最好的精英。
還記得你第一次寫代碼的時候嗎?那種難以抗拒的興奮和激動——不斷變化的技術,充滿挑戰的工作……
這個行業讓你看到了活力,無時無刻都有最新、最前沿的想法和不斷涌現的機會!
你說你不如年輕人敏捷了,不如他們聰明了,都不是!只是因為他們就和當年的你一樣,面對機會、學習、哪怕在這個過程中犯錯,都毫不猶豫,前赴後繼。那樣的熱情,那樣的激情澎湃充滿了夢想!
想起來了是嗎?
你要做的只是找回你當年的感覺!
2.創新需要暫時拋開已有經驗
有一句編碼格言是這樣說的:有時增加代碼並不能更好地改進軟體,刪除代碼才可以。人生亦是如此,特別是程序員的人生。這句話中蘊含的哲理遠遠超過你的想像。任何一個阻止你去「刪除你人生代碼」的因素——無論是一個你早該放棄的舊程序,或一個陳舊老套的想法——都阻礙了你的進步。
作為一個有經驗的程序員,我們的工具包里充滿了作為我們技能基礎的那些「經過檢驗而可靠的」技術。但這是福亦是禍。
舉個例子,我們自己編寫解析常式有時候要比提前導入預先寫好的編碼包更快。這往往是因為在開始碼程序之前,我們想要檢查確保這個編碼包里沒有錯誤。但是我們的本能其實是很不合時宜的。我們本應該輸入開放源代碼包並進行檢驗。如果結果是編碼包中有錯誤,應該盡力解決這個問題直到完善,可重復使用的代碼勝過重塑。
大多數時候,「經過檢驗而可靠的」經驗是創新的敵人。唯一能讓你進步的方法,只有「對你已知的經驗持懷疑態度」。只有當你嘗試了新的方式,並對它進行檢驗才能知道它是否有效,這時候你再決定如何做。
通常情況下,這種方法會花費你大量的時間,很有可能最後還是會回歸到原有的習慣。但在這個過程中,你會自己將新的創意添加到工具包中,並逐一發現哪些技術是有價值的,值得保留的。做出這些選擇是最重要的,直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幸運的是,你有幾十年的經驗,有著比大多數人更好的直覺。只是不要讓偏見堵塞你的靈感源泉。
3.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那一年,你二十齣頭,耳機里的音樂隔絕了外部世界的一切,你面前只有發著微光的電腦屏幕,那些代碼是你如今的全世界,凌亂一地的可樂罐,披薩盒裡還剩下一塊,凌晨三四點,有些餓了你吃掉了最後一塊披薩,接著肝,睡眠是什麼?管他的呢……
時光一晃,你已經老去,可不能再這樣折騰自己了。你的體重、你的肌肉、你的視力……別不把醫生的話當回事,去減肥、去鍛煉、早點睡!運動和規律的生活方式會讓你越來越有精神。你是比年輕人有更多的挑戰,但只有照顧好你自己,擁有充足的精氣神,才能去迎接這些挑戰,越戰越勇啊!
總結
程序開發最好的地方就是它只和你的激情和學習能力有關,那些數以千計上了年紀卻依舊傑出的程序員的職業生涯就是最佳證明。如果你沒有這些特質,那麼開發對你來說是無論在任何年齡都做不好的職業。但只要你有激情和能力,就無需掣肘於年齡,哪怕你四五十歲,甚至六十歲也都不算晚。
㈥ 據說程序員一般35之後如果不晉升的話就會面臨失業。真的是這樣嗎
有此擔憂是對的,很多行業都是這樣,因為涉及到人工工資成本的問題,也會因為你創造的價值可能還不如剛畢業的時候,尤其是IT行業,對於公司會考慮用人性價比的問題,必須利用積累的行業和公司的資源為立身之本,上升到運營管理方面,但凡事沒有絕對,如果你三十幾歲仍然懷有激情和創造力,而且工資還是業內中級工資水平,平時再發揮點帶頭作用,問題不大,理論分析永遠是理論,實際生活便是,車到山前必有路,踏踏實實任勞任怨跟住行業腳步干就是了!
㈦ 31歲程序員辭職找不到工作了
30歲,本應該是一個職業發展的黃金期,相比於剛參加工作的人來說,30歲的職場人,無論是工作經驗還是社會經驗,都更加豐富,也有了自己的人脈和資源,在職場中應該是一個頂樑柱般的存在。
可現實是,很多人達到30歲時,卻顯得非常尷尬。一方面,他們覺得自己做出了不少成績,也擁有很多能力,可以做一些更高的職務,拿到更高的薪酬。但另一方面,市場也在不斷變動,無論是創意還是體力,公司對員工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很多人在到了30歲,就會陷入一種「眼高手低」的尷尬局面中。
重新認識自己,避免跳入「眼高手低」的陷阱
在職場中,有一種錯誤的跳槽認知——換工作必須要加薪,否則,為什麼要換呢?事實上,根據智聯的《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在跳槽的人群中,只有12.1%的人得到了加薪;17.6%不僅沒加,而且還降薪了。
也就是說,並不是每個人、每個階段,都可以實現跳槽加薪的。在大多數情況下,跳槽能夠維持當前的水平偏上,已經是不錯的水平了。另外,這也說明了企業對人才的薪資恆定幾乎是統一的,你在上一家公司沒有拿到一萬,即便換了一家公司,也同樣不行。
所以,如果你已經找了兩個月工作,仍然沒有找到合適,那麼很有可能是出現了「眼高手低」的情況。你覺得自己有能力勝任薪資更高的工作,可是,公司卻並不這么認為,因此,薪資才會一直不高。
那麼,怎樣才可以成為高薪一族呢?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先去找一些你想從事的工作,然後仔細閱讀工作要求,根據對方的工作要求進行刻意提升。譬如,我有一個朋友是做程序員的,他發現,很多高薪崗位都要求程序員會XX框架,於是自學了半年的框架後,就再次出去面試了,結果,果然跳槽成功了。
二、別閑在家裡虛度時光,利用職業空窗期尋找機會
很多人在長時間找不到工作時,都會出現懷疑自我的情況,甚至自暴自棄的現象,他們可能認為,自己是不是能力有問題,要不然為什麼就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呢?
這里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在空閑時候,什麼都不做,因為這樣只會讓你的心態越來越差。另外,別老是待在家裡,待得越久越害怕出來面對。即便真的沒事做,也多出來溜達一下,多跟人聊聊天,或許就能找到新機會,要知道,機會是個害羞的傢伙,需要你主動才能擁有。
㈧ 32歲大齡新手程序員失業了,人生還能重來嗎
如果不找工作,那就為自己打工,需要一個自己的項目,實現也不難。
一般來說,企業對於30歲的求職者期望會更高,要求有更多的管理能力和商業嗅覺,光寫代碼,熬夜拼不過年輕人啦。如果有做過不錯的開發項目,並且從頭到尾都了解流程,並且對結果負責,我相信企業會對你青睞有加,當然,找一個對的企業也是很重要的,新興的物聯網3D可視化領域很有前景,市場對3D商業項目一直有需求,要抓住這次機會。
ThingJS不是做項目的,我們是為項目開發者提供3D可視化開發組件,利用thingJS平台進行項目演示,一站式服務很方便,重要的是積累3D項目經驗,這種實操是到哪兒都學不到的財富。
30歲的你,有了自己的3D項目,尋找合適的人脈和市場應該不再是難事!
㈨ 32歲程序員失業後,轉行開網約車又賠錢,後來怎樣了
一位叫做劉小板的32歲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職業歷程。
2012年,他在剛剛興起的互聯網大潮中,成為了一名程序員,在北京奮鬥了幾年後,進入到了行業"大廠"。但996、無休止的加班,讓他對人生產生了懷疑,難道要這樣當一輩子"社畜"嗎?於是就逃離了北京,去了妻子的老家重慶,乾的還是老本行。
正當他習慣了重慶的生活時,公司卻受到了新冠肺炎的影響,他的工資從1萬5千降到了7000,後來因為人事調整等問題索性離了職。離職之後去跑了滴滴,第一天賺了95塊錢,第二天卻因為違規停車被罰款200元,就放棄了這個職業。
對於程序員來說,從入職到35歲,有十多年的時間,在這10多年的時間里,不僅要提升自己的寫代碼水平,還需要提升自己的情商、交際能力,爭取早日轉型,成為管理人員,才能夠避免到了35歲被優化掉。沒有成功轉型的,要放平心態,接受自己的平凡,和自己和解,有的時候內心就不會那般郁悶了。
對於30歲以上的人來說,最關鍵的是要內省,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擅長做什麼,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去找到將自己的價值最大化的途徑。同時也要知道自己有什麼缺陷,避開那些不擅長的事情,對自己了解得更多一點,對未來的迷茫就更少一點。
有人說,人生的下半場,拼的是健康,這一點兒錯都沒有,強身健體,也是抵抗中年危機的途徑之一,看到自己的腹部沒有變得油膩、雙腿還和年輕時一樣有力時,心中的憂愁便會減少幾分。
㈩ IT程序員有沒有年齡限制,年紀大了是不是就做不了了
都說35歲是人生的一道坎,立在「三十而立」和「四十不惑」之間。在國內,過了35歲,對編程還有熱情的程序員真心不多了。編程就像登山一樣,越往上爬人越少。35歲之後,除了轉管理,仍堅持寫代碼的都是這個行業的中堅力量,必將大有可為。
因為,編程不是青春飯,技術才是硬通貨。
編程絕對是一門技術活,程序員是一門「手藝人」。甚至可以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你沒有編程到30歲,你還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程序員。所以,並不是編程編到30歲就玩完了,而是編程編到30歲才剛剛入門。」不合格的程序才會喜歡速成、好大喜功。(酷殼-陳皓:編程能力與編程年齡)
首先,數據說話:來看看編程水平和年齡關系的兩張圖。
美國學者對 Stack http://Overflow.com上的用戶進行了數據挖掘,製作了這樣兩張圖:
(Patrick Morrison & Emerson Murphy-Hill | Is Programming Knowledge Related to Age?)
1、年齡分布圖
可見,程序員年紀呈正態分布,高點在25歲左右,但是中點在29歲左右。
2、能力和年齡分布圖
程序員的能力=總聲望 / 活躍時間
令人驚訝的是,程序員的能力在從25歲左右開始上升,一直到50歲後才會開始下降。所以說,程序員吃的不是青春飯。只有靠蠻力,用體力而不是用腦力的「碼農」,才是吃青春飯的人。然後,再舉個栗子,看看這個酷酷的矽谷
Frank Jernigan
2001年,我加入了Google的工程師隊伍,那一年,我55歲。沒錯,在Google的四年時光,我一直都是那裡年齡最大的程序員。
我做了什麼?我不是團隊領導,也不是經理,我只是一個單純的程序員——和一群平均年齡小我25歲的同事一起工作。我的年齡貌似從來都不是問題,我感覺自己只是團隊的一員,同時我也是這樣被對待的。
其實,上了年紀並不意味著落後,除非你脫節。為了不和潮流脫節,我從不曾停止學習。1975年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用的是打孔卡片和大型伺服器,用Fortran 和 PL/1 語言編程。20世紀80年代,我對OOP(面向對象編程)產生了興趣。我學習了所有和它相關的東西,並且撰寫了題為《使用面向對象編程的設計方法論》的碩士論文——現在應該被埋在波士頓大學的協議棧裡面吧。
在用Lisp語言編程十年之後,1990年我開始學習使用新的面向對象編程語言C++。僅僅幾年之後,網路大爆炸出現,我又進入了網路開發領域,開始使用HTML/JavaScript等新技術。學習,不斷的是學習,是我在這么多年職業生涯中實現轉變的關鍵。
我觀察到很多和我年紀一樣的程序員轉入了管理崗位,或者爬上領導崗位,或者完全轉行到和編程無關的新領域。在我早期的大多數工作中,我的經理都會注意到我是一個有天賦的編程員,然後不怎怎的就得出這樣的結論:我應該成為一名經理。如果沒有更好的機會,我可能會接受這樣的提升,但是很快我就發現我討厭當經理。我喜歡軟體開發——這就是我想從事的事情。當我的經理走到我的辦公室,看見我在專注編程的時候對我說:「你為什麼在編程?你現在是一名經理了!」一切都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