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序員的電腦桌面壁紙都是什麼呢
我的圖就是有些非主流的氣息,這應該是小女生喜歡的壁紙吧。
2. 正在工作的程序員,生活狀態什麼樣
首先說一下目前日常的生活工作安排,每天7點40的鬧鍾,起來洗漱吃飯(如果起不來就不吃了,8點半差不多出門)上班。
因為距離公司比較遠在北京要橫穿半個市區才能到公司,大概10點左右刷公司卡,然後買早飯買水。
上圖是公司大門,那天去的很早(
我不喜歡喝白水,基本每天一瓶快樂水或者氣泡水。然後10:30大概正式開始工作。
上午的工作時間是到12:00整,基本上有1個多小時的時間可以專注工作,上午基本是處理昨天的任務,做當天的工作安排,小本本上列出來一天要乾的事,如果跨部門合作就盡量上午處理完,寫一下郵件之類的。
到了12:00准時去食堂吃飯,12:30吃完,我有午睡的習慣一直睡到1:30,就在工位上。(下面是一般的食堂餐食
1:30到6點整個時間段都是寫代碼的時間,目前因為人不多基本也就沒什麼管理的職責,基本上IM就能解決不用開會,所以下午可以開開心心的喝著快樂水寫自己喜歡的代碼了。
這里就要說一些題外話,因為我個人是非常喜歡寫代碼的那種程序員,是真心的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樂趣的人,所以我整個下午會覺得時間飛快,一般3點多有個節點就是去上廁所或者打水,基本上就可以紋絲不動的寫到6點吃飯。
下午快樂水喝完就換枸杞養養生…
3. 程序員大多都為宅男,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大家會發現,程序員是非常有實力,也是非常優秀的,但是大部分的程序員都是宅男,這也就讓很多的程序員不僅變得十分的邋遢,跟社會脫節,而且也很難找到喜歡的對。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為何程序員大多都是宅男?
其實小編覺得程序員也是非常浪漫的,並不是直男,也並不是宅男,如果真的有多餘的時間,他們為何不會選擇出去看一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呢。因為工作的原因,所以說他們就只能夠呆在家裡面,待在公司裡面去完成工作。大部分的程序員都是需要加班熬夜的,去完成工作,所以他們的社交時間就很短,因此,在很多人的心中,都誤認為這些程序員是宅男。程序員比經常在外面游手好閑的男生會更加的靠譜一些,因為他們身邊全部都是男生,而且他們也沒有時間去出軌。
4. 你見過最水的程序員是什麼樣的
本來是好好的程序員,硬生生讓自己成為了“網管”。
1、公司電腦哪裡出問題了,他就會在那裡。他是工科大學畢業的程序員,編程玩得賊溜,甚至在剛到公司的時候,還曾經在公司的伺服器後台放了一些自己開發的編程小游戲,點擊就能夠運行。那時候我有伺服器許可權,還曾經玩過他做的編程游戲,不管是從界面UI、運行流暢程度來講,他做得都挺好的。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程序員,到了公司之後,卻成為了一個“網管型”的員工:公司里行政辦公人員大概有百來人,幾乎每個人都有配置電腦,不過由於這些電腦都是“久經考驗”的,所以時不時就會發生問題。而這個時候,不管是關機重啟就能解決的問題,還是需要更換內存條、更換cpu之類的硬體問題,大家都會喊他來解決。
一開始的時候,他還會不適應,我一個寫程序的,怎麼讓我來做這種事情呢。不過公司也沒有太多需要編程的任務,所以他只能都接著,都去看看……
其實一個人畢業之後,多數都是難以從事自己之前所學專業的工作。甚至哪怕從事“相關”的工作,也可能與自己原先所學的不符。所以,是否能在先就業再擇業之中做出一個好的決定,能夠保持自己長期的發展潛力,而不被繁瑣、機械的工作所限制,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的。
5. 為什麼很多人後悔學計算機,做程序員很開心嗎
不是開心的問題,就是一種職業選擇,後悔是自己的選擇。問起很多人對程序開發這個行業的感受時,很多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有的人在做了一段時間的程序員之後,他們覺得,既然自己已經入了程序員這個行業,既然這個行業的工資還不錯,那自己就先好好乾吧,趁著自己年輕,趁著自己還能加班熬夜的時候,自己就先多掙點錢,等到以後他們在三四十歲加不動班的時候,等到他們和年輕人拼不起的時候,他們再真正的去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
做程序員需要的技能
1、基本功
這里說的基本功是會程序語言,程序語法,如果你是java程序員,就需要知道java語言語法,如果你是php程序員就需要知道php語言的語法,如果你是c++程序員就需要知道c++語言的語法,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學習一門計算機語言也是沒問題的。
2、邏輯思維能力
程序中的運算無非就是數值運算和邏輯運算,數值運算無非就是加減乘除,函數,公式什麼的,邏輯運算無非就是滿足什麼條件做什麼事情,90%的邏輯都是因為邏輯if、else什麼的,在什麼情況滿足什麼條件下做什麼事情。還有就是循環邏輯,無非就是做什麼,做幾次,每次有什麼變化,什麼時候終止。
6. 為什麼程序員這么討厭被人問「會不會修電腦」
這個問題可以用一種角度回答,比如攝影師會不會修相機
程序員的職業並不一定與硬體掛鉤
請自學電腦維修,請尊重他人職業,正確認識他人職業屬性是最基本的禮貌
7.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想做程序員了
作為一個在帝都混日子的程序員,經常能看到不少同事轉行。
最開始是一位年紀比較大了(快40歲,在這個行業算老了)的,回家開個小店去了。後面聊了聊,非常慶幸自己做出了辭職的決定,現在日子過得是滋潤得很。
再之後,有回老家小縣城干別的去了的。要准備好回縣城,恐怕就很難找到IT行業的工作,除非是自己干。但小縣城能幹起來的活不多,加上那裡這方面的人才也難找,也就基本認為是已經換行了。
最近,甚至身邊有剛在17年畢業後加入來的成員,都不想幹了,想要考公務員。現在究竟是一些什麼原因,導致這樣了了?
7.要創業了
不能光是說一些不好的,不想幹了的人中,肯定有不少是想要自己出來單乾的。創業也基本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己出來接單,成立公司開始為別的企業做項目。另一種是自己做產品。這兩種其實都比較好起步,特別是第一種,有活就會盈利。而且成本基本只有人力和應酬,機器大部分也都是用戶負責的。第二種則是比較賭的,要麼很成功,要麼很快燒錢結束。不管怎樣,這都是不少程序員不再願意為別人碼代碼的原因。
8. 程序員到底有多累,多辛苦
程序猿有多累,這個問題從三類人的視角進行分析:
一個是作為程序猿本身的自己,程序猿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感觸
上學階段:時間是自己安排的,執拗時自己研究通宵達旦也不覺得累,即使累了也知道自調節,也有時間自己調節,所謂吃了睡,累了睡,想幹啥幹啥,那就是大學,程序猿基本對累沒感知
剛畢業兩三年內:初生牛犢不怕虎,剛畢業,絕大部分工作努力,一方面是工作與學習有很大不同,為了完成任務需要加班加點,剛畢業年少經常加班也不會累,畢竟還有精力;另一方面是為了成長,這種來自內心主動性的驅動力會讓程序猿感覺不到累。本寶寶剛畢業那會,項目上線天天加班到凌晨後,不上線的日子裡白天測試項目,晚上自己學習搞自動化,星期天也是趴在電腦前,完全就是靠著內心的驅動力驅使,那段奮斗的時光並沒有感覺多累
有了兩三年工作經驗後:不得不承認,我現在就是這個階段,連續一周凌晨多回家身體感覺疲憊,身體的每個細胞都在告訴程序猿自己已不再年輕,當你連續加班時,在明亮的辦公室里會感覺很困,不會介意那光的強烈,不會想起自己需要再熄燈的情況下睡著;而當項目終於上線,晚上早點回家,那種積蓄了N久的勞累疲憊感會一下子湧上來,一坐上班車就睡著,到目的後人都走了才醒來,然後走一段到地鐵站,地鐵上站著就能睡著,默默的站著睡著還錯過站,在那一刻你會知道自己有多困,看著地鐵里腳步飛快的人,明白原來這就是北京。回答家,扔下電腦包,啪的一下趴在床上,那種暈乎乎的感覺彷彿一下子就能睡著,但是當身體整體躺在床上的時候,不敢睡,為啥,想起了一個RD leader說的話:真怕一下子睡著了,就永遠起不來了。剛畢業的兩年內我倒頭就睡不會想這些,但是在工作久了,身體不如年輕時,那種累真的會讓自己覺得睡了就不會再起來。每一次項目上線都是這樣,這就是程序猿的累;程序猿經歷了下圖似的進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