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乘:
要求:給定一個數值,計算出它的階乘值,例如5的階乘為5*4*3*2*1
實現:
[html] view plain
<span style="font-size:12px;"> // 利用遞歸實現一個數的階乘值 private static BigDecimal getNum(BigDecimal inNum) { if (inNum.compareTo(BigDecimal.ONE) == 0) { return inNum; } return inNum.multiply(getNum(inNum.subtract(BigDecimal.ONE))); }</span>
(2)Fibonacci數列:1,1,2,3,5,8,13……
要求:找出數列中指定index位置的數值
實現:
[html] view plain
<span style="font-size:12px;"> // 利用遞歸實現了Fibonacci數列 private static int fab(int index) { if (index == 1 || index == 2)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fab(index - 1) + fab(index - 2); } }</span>
(3)漢諾塔
要求:漢諾塔挪動
實現:
[html] view plain
<span style="font-size:12px;">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DISK_B = "diskB";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DISK_C = "diskC";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DISK_A = "diskA";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static String from=DISK_A;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static String to=DISK_C;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static String mid=DISK_B;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String input=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the disks you want me move.");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int num=Integer.parseInt(input);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move(num,from,mid,to);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span>
[html] view plain
<span style="font-size:12px;"> // 利用遞歸實現漢諾塔 private static void move(int num, String from2, String mid2, String to2) { if (num == 1) { System.out.println("move disk 1 from " + from2 + " to " + to2); } else { move(num - 1, from2, to2, mid2); System.out.println("move disk " + num + " from " + from2 + " to " + to2); move(num - 1, mid2, from2, to2); } }</span>
(4)排列組合
要求:將輸入的一個字元串中的所有元素進行排序並輸出,例如:你給出的參數是"abc",
則程序會輸出
abc
acb
bac
bca
cab
cba
實現:
[html] view plain
<span style="font-size:12px;"><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public static void permute(String str) {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char[] strArray = str.toCharArray();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 permute(strArray, 0, strArray.length - 1); <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span>
[html] view plain
<span style="font-size:12px;"> // 利用遞歸實現,將輸入的一個字元串中的所有元素進行排序並輸出 public static void permute(char[] list, int low, int high) { int i; if (low == high) { String cout = ""; for (i = 0; i <= high; i++) { cout += list[i]; } System.out.println(cout); } else { for (i = low; i <= high; i++) { char temp = list[low]; list[low] = list[i]; list[i] = temp; permute(list, low + 1, high); temp = list[low];
❷ 演算法入門的話看什麼書比較好
原理 入門:《編碼:隱匿在計算機軟硬體背後的語言》
這是一本講述計算機工作原理的書。
不過,你千萬不要因為「工作原理」之類的字眼就武斷地認為,它是晦澀而難懂的。作者用豐富的想像和清晰的筆墨將看似繁雜的理論闡述得通俗易懂,你絲毫不會感到枯燥和生硬。 更重要的是,你會因此而獲得對計算機工作原理較深刻的理解。這種理解不是抽象層面上的,而是具有一定深度的,這種深度甚至不遜於「電氣工程師」和「程序員」的理解。
不管你是計算機高手,還是對這個神奇的機器充滿敬畏之心的菜鳥,都不妨翻閱一下《編碼:隱匿在計算機軟硬體背後的語言》,讀一讀大師的經典作品,必然會有收獲。
實戰 晉升:《編程珠璣》
正如自然界里珍珠出自細沙對牡蠣的磨礪,計算機科學大師 Jon Bentley 以其獨有的洞察力和創造力,從磨礪程序員的實際問題中凝結出一篇篇不朽的編程「珠璣」,成為世界計算機界名刊《ACM通訊》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專欄,最終結集為兩部不朽的計算機科學經典名著,影響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程序員和計算機科學工作者。
本書為第一卷,主要討論計算機科學中最本質的問題:如何正確選擇和高效地實現演算法。
永恆的經典:《代碼大全》
Steve McConnell 的原作《代碼大全》(第1版)是公認的關於編程的最佳實踐指南之一,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本書一直在幫助開發人員編寫更好的軟體。
現在,作者將這本經典著作全新演繹,融入了最前沿的實踐技術,加入了上百個嶄新的代碼示例, 充分展示了軟體構建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McConnell匯集了來自研究機構、學術界以及業界日常實踐的主要知識, 把最高效的技術和最重要的原理交織融會為這本既清晰又實用的指南。
無論您的經驗水平如何,也不管您在怎樣的開發環境中工作,也無論項目是大是小, 本書都將激發您的思維並幫助您構建高品質的代碼。
❸ JAVA程序經常用到「遞歸」,「遞歸」的基本思想是
遞歸的核心思想是分解。把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使用同一個策略將其分解為較簡單的問題,如果這個的問題仍然不能解決則再次分解,直到問題能被直接處理為止。
比如求 1+1/2+1/3+...+1/n的和,如果按照我們正常銀液搏的思維,就會使用一個循環,把所有的表示式的值加起來,這是最直接的辦法。如果使用遞歸的思維,過程就是這樣的,要求1+1/2+1/3+...+1/n的值,可以先求s1=1+1/2+1/3+...+1/(n-1)的值,再用s1加上1/n就是所求的值,而求s1的過程又可以使用上面的分解策略繼續分解,最終分解到求1+1/2的值,而這個問題簡單到我們可以直接解決,自此問題得到解決。
遞歸強調的分治的策略,再舉個例子,有一種排序演算法叫歸並排序,其思想是這樣的:要對一個無序的數組進行排序,可以將這個數組分解為2個小數組,然後對這兩個數組分別排序,再把排好序的兩個數組合並。而埋漏這一過程中只有「對兩個數組分別排序」不是我們能解決的,但是這個問題可以使用上面的策略進行再次的分解,最後這個問題就被分解到對鋒祥2個元素的數組進行排序,而這個問題簡單到我們可以直接處理。
上面提到的分解的策略,或者說演算法,抽象出來就是我們的函數,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同的使用這個策略來不斷的分解問題,所以代碼上就體現為這個函數會不斷的調用自身。還有一點,並不是所有的遞歸都是可以實現的,或者說有意義的。如果在分解的過程中,問題最終不能分解到一個可以直接解決的問題,則這個過程是沒有意義,也就是無限的循環。
具體的代碼都不貼了,有興趣可以網路看看。
❹ java中遞歸演算法是什麼怎麼算的
一、遞歸演算法基本思路:
Java遞歸演算法是基於Java語言實現的遞歸演算法。遞歸演算法是一種直接或者間接調用自身函數或者方法的演算法。遞歸演算法實質是把問題分解成規模縮小的同類問題的子問題,然後遞歸調用方法表示問題的解。遞歸往往能給我們帶來非常簡潔非常直觀的代碼形式,從而使我們的編碼大大簡化,然而遞歸的思維確實跟我們的常規思維相逆的,通常都是從上而下的思維問題,而遞歸趨勢從下往上的進行思維。
二、遞歸演算法解決問題的特點:
【1】遞歸就是方法里調用自身。
【2】在使用遞歸策略時,必須有一個明確的遞歸結束條件,稱為遞歸出口。
【3】遞歸演算法代碼顯得很簡潔,但遞歸演算法解題的運行效率較低。所以不提倡用遞歸設計程序。
【4】在遞歸調用的過程中系統為每一層的返回點、局部量等開辟了棧來存儲。遞歸次數過多容易造成棧溢出等,所以一般不提倡用遞歸演算法設計程序。
【5】在做遞歸演算法的時候,一定把握出口,也就是做遞歸演算法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遞歸結束條件。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其實這個出口就是一個條件,當滿足了這個條件的時候我們就不再遞歸了。
三、代碼示例:
publicclassFactorial{
//thisisarecursivefunction
intfact(intn){
if(n==1)return1;
returnfact(n-1)*n;
}}
publicclassTestFactorial{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TODOAuto-generatedmethodstub
Factorialfactorial=newFactorial();
System.out.println("factorial(5)="+factorial.fact(5));
}
}
代碼執行流程圖如下:
此程序中n=5就是程序的出口。
❺ 如何做一個C語言編程的漢諾塔游戲要有源代碼。
#include<stdio.h>
void move(char x,char y)
{
printf("%c-->%c\n",x,y);
}
void hanoi(int n,char one ,char two,char three)
{
if(n==1) move(one,three);
else
{
hanoi(n-1,one,three,two);
move(one,three);
hanoi(n-1,two,one,three);
}
}
main()
{
int m;
printf("input the number of disks:");
scanf("%d",&m);
printf("the step to moving %3d diskes:\n"咐畝,m);
hanoi(m,'液簡檔A','B','C');
}
演算法介紹:
其實演算法非常簡單,當盤子的個數為n時,移動的次數應等於2^n – 1(有興趣的可以自己證明試試看)。後來一位美國學者發現一種出人意料的簡單方法,只要輪流進行兩步操作就可以了。首先把三根柱子按順序排成品字型,把所有的圓盤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放在柱子A上,根據圓盤的數量確定柱子的排放順序:若n為偶數,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擺放 A B C;
若n為奇數,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擺放 A C B。
(1)按順時針方向把圓盤1從現在的柱子移動到下一根柱子,即當n為偶數時,若圓盤1在柱子A,則把它移動到B;若圓盤1在柱子B,則把它移動到C;若圓盤1在柱子C,則把它移動到A。
(2)鬧亂接著,把另外兩根柱子上可以移動的圓盤移動到新的柱子上。即把非空柱子上的圓盤移動到空柱子上,當兩根柱子都非空時,移動較小的圓盤。這一步沒有明確規定移動哪個圓盤,你可能以為會有多種可能性,其實不然,可實施的行動是唯一的。
(3)反復進行(1)(2)操作,最後就能按規定完成漢諾塔的移動。
所以結果非常簡單,就是按照移動規則向一個方向移動金片:
如3階漢諾塔的移動:A→C,A→B,C→B,A→C,B→A,B→C,A→C
漢諾塔問題也是程序設計中的經典遞歸問題,下面我們將給出遞歸和非遞歸的不同實現源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