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火车过桥问题的全部公式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② PV操作,一个独木桥逆向时只可以通过一个人通向时可以多个,桥的中间有个亭子可以容纳两人。
(1)解
设信号量 MUTEX=1 P (MUTEX) 过桥 V (MUTEX)
(2)解
设信号量:
MUTEX=1 (东西方互斥)
MD=1 (东向西使用计数变量互斥)
MX=1 (西向东使用计数变量互斥)
设整型变量:
CD=0 (东向西的已上桥人数)
CX=0 (西向东的已上桥人数)
从东向西:P (MD) IF (CD=0) {P (MUTEX) CD=CD+1 V (MD)
过桥 P (MD) CD=CD-1 IF (CD=0) {V (MUTEX) V (MD)
从西向东: P (MX) IF (CX=0) {P (MUTEX) CX=CX+1 V (MX)
过桥 P (MX) CX=CX-1 IF (CX=0) {V (MUTEX) V (MX) } } } }
(3) 解:从东向西的,和(2)相同;从西向东的和(1)相同。
③ 4人过桥问题
1 甲和乙过去 2
2 甲回来 1
3 丁和丙过去 7
4 乙回来 2
5 甲和乙过去 2
一共14分钟
④ 五年级奥数所有公式有哪些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平均数问题)来源:奥数网整理 2010-05-19 13:18:59
基本公式: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
基本算法:
①求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数,利用基本公式①进行计算.
②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基本公式②
综合行程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主要方法:画线段图法
基本题型:已知路程(相遇路程、追及路程)、时间(相遇时间、追及时间)、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
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②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③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基本思路:
①假设工作总量为“1”(和总工作量无关);
②假设一个方便的数为工作总量(一般是它们完成工作总量所用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利用上述三个基本关系,可以简单地表示出工作效率及工作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间的两两对应关系。
经验简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⑤ 请教个PV操作题
经典过桥算法最后要有个判定 一方过桥的人数为0了 允许另一方过桥 这个变量是一辆车上桥+1下桥-1的 反映的是同时在桥上的车数现在再用一个变量 只在上桥时候+1 下桥时候不减 判定是否为200,是200就释放桥 可以了》
⑥ 信号量P V操作,编程。两队伍过桥问题!
设信号量: MUTEX=1 (东西方互斥)
MD=1 (东向西使用计数变量互斥)
MX=1 (西向东使用计数变量互斥)
设整型变量: CD=0 (东向西的已上桥人数)
CX=0 (西向东的已上桥人数)
从东向西:
P (MD)
IF (CD=0)
{P (MUTEX) }
CD=CD+1
V (MD)
过桥
P (MD)
CD=CD-1
IF (CD=0)
{V (MUTEX) }
V (MD)
从西向东:
P (MX)
IF (CX=0)
{P (MUTEX) }
CX=CX+1
V (MX)
过桥
P (MX)
CX=CX-1
IF (CX=0)
{V (MUTEX) }
V (MX)
⑦ 怎样证明哈密顿回路问题是NP完全的
在图中找出一条包含所有结点的闭路,并且,出来起点和重点重合外,这条闭路所含结点是互不相同的 可以在多项式时间类判断一个回路是否是哈密顿回路 但目前没有算法直接解出哈密顿回路
天文学家哈密顿(William Rowan Hamilton) 提出,在一个有多个城市的地图网络中,
寻找一条从给定的起点到给定的终点沿 途恰好经过所有其他城市一次的路径。
这个问题和着名的过桥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某些城市之间的旅行不 一定是双向的。比如A→B,但B→A是不允许的。
换一种说法,对于一个给定的网络,确定起点和终点后,如果存在一条路径,穿过这个网络,我们就说这个网络存在哈密顿路径。哈密顿路径问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终于被证明是“NP完备”的。据说具有这样性质的问题,难于找到一个有效的算法。实际上对于某些顶点数不到100的网络,利用现有最好的算法和计算机也需要比较荒唐的时间(比如几百年)才能确定其是否存在一条这样的路径。
⑧ 操作系统信号量和PV操作问题,求大神,不要复制
bridge=1,mutex1=1,mutex2=1,s1=1,s2=1
Process 东(){
P(mutex2)
P(bridge)
{过桥}
s2=0
if(s1==0){
V(mutex1)
s1=1
}
V(bridge)
}
Process 西(){
P(mutex1)
P(bridge)
{过桥}
s1=0
if(s2==0){
V(mutex2)
s2=1
}
V(brid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