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间图形建模估计其面积问题
可以用分割法,将中间空白部分分割成规则图形,剩下的两个点之间的连线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斜边,分割成数个直角三角形。或者是,根据坐标,模拟出两条曲线方程,然后根据微分方程计算。
2. 空间谱估计均匀线阵music算法matlab程序 急求!!!!!!
先用特征值分解估计出信号个数,
然后MUSIC算法中找出对应信号或信号噪声的特征向量,建立子空间。
S'*En*En'*S, 找最小值,谱搜索就好了。S是array manifold,En是噪声的特征向量。
函数照这个格式编就行 function output=MUSIC(array,Rxx,M)
array是线阵坐标矩阵,Rxx是接收数据的二阶统计量,M是信号个数。
自己编吧,不难。。
3. 算法课作业:构造一个图形,然后将其从三维空间映射到二维空间。
总觉得用matlab可能会方便一点
是否必须要用c++实现,个人认为c++的三维可视化模块有点欠缺。
4. slam算法是什么
slam算法是实现机器人定位、建图、路径规划的一种算法。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原本是Robotics领域用来做机器人定位的,最早的SLAM算法其实是没有用视觉camera,Robotics领域一般用Laser Range Finder来做SLAM。
其中一个原因是SLAM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而要做到比较精确、稳定、可靠、适合多种场景的方案一般计算量相对较大,目前移动式设备的计算能力还不足够支撑这么大的计算量,为了达到实时性能,往往需要在精确度和稳定性上做些牺牲。
算法:
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
也就是说,能够对一定规范的输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输出。如果一个算法有缺陷,或不适合于某个问题,执行这个算法将不会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时间、空间或效率来完成同样的任务。一个算法的优劣可以用空间复杂度与时间复杂度来衡量。
5. 建立空间图形方程的思想方法是
学习一门知识,究其核心,主要是学其思想和方法,这是学习的精髓。学数学亦如此,分学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是指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
数学方法是指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
高中数学的四种思想方法:
1.函数与方程思想
1.1 函数思想是指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再运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去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
函数思想是对函数内容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与提炼。在研究方程、不等式、数列、解析几何等其他内容时,起着重要作用。
1.2 方程思想是分析数学中的等量关系,去构建方程或方程组,通过求解或利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解决问题。
方程思想是解决各类计算问题的基本思想,是运算能力的基础。
2.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即数与形两个方面。
数与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数形结合的思想对问题的解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某些代数问题、三角问题往往有几何背景,可以借助几何特征去解决相关的代数三角问题。而某些几何问题也往往可以通过数量的结构特征用代数的方法去解决。
在一维空间,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在二维空间,实数对与坐标平面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数形结合中,选择、填空题侧重考查数到形的转化。在解答题中,考虑推理论证严密性,突出形到数的转化。
3.分类与整合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是对数学对象进行分类寻求解答的一种思想方法。
分类的原则:分类不重不漏。
分类的步骤:①确定讨论的对象及其范围;②确定分类讨论的分类标准;③按所分类别进行讨论;④归纳小结、综合得出结论。
分类讨论问题的关键是化整为零,通过局部讨论以降低难度。常见的类型:
3.1 由数学概念引起的的讨论,如实数、有理数、绝对值、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概念的分类讨论;
3.2 由数学运算引起的讨论,如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正数还是负数的问题;
3.3 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条件引起的讨论,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应用引起的讨论;
3.4 由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如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中的相关问题引起的讨论。
3.5 由某些字母系数对方程的影响造成的分类讨论,如二次函数中字母系数对图象的影响,二次项系数对图象开口方向的影响,一次项系数对顶点坐标的影响,常数项对截距的影响等。
4.化归与转化思想
化归与转化思想是一切数学思想方法的核心。
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了数与形的转化。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相互转化。
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
所以,以上三种思想也是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具体呈现。
转化包括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
等价转化要求在转化的过程中前因和后果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
不等价转化就只有一种情况,因此,结论要注意检验、调整和补充。
转化的原则:将不熟悉和难解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易解的和已经解决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和直观的问题。将复杂的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一般的转化为特殊的问题。将实际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的问题等等,使问题易于解决。
常见的转化方法:
4.1 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
4.2 换元法:运用“换元”把式子转化为有理式或使整式降幂等,把较复杂的函数、方程、不等式问题转化为易于解决的基本问题。
4.3 数形结合法:研究原问题中数量关系(解析式)与空间形式(图形)关系,通过互相变换获得转化途径。
4.4 等价转化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达到化归的目的。
4.5 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问题,使结论适合原问题。
4.6 构造法:“构造”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把问题变为易于解决的问题。
4.7 坐标法:以坐标系为工具,用计算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也是转化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习高中数学,从总体上分为两个层次:
表层知识:如知识点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等基本内容。
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学习概念、性质、公式的过程中应不断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题海战术只会事倍功半,如果题目条件一变化,你就不知所措,说明你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6. 建筑面积与蓝图面积那种算法多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中阳台的定义:“附设于建筑物外墙,设有栏杆或栏板,可供人活动的室外空间。” 3.0.21规定: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内阳台),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在主体结构外的阳台(外阳台),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从图上看,该阳台为内阳台的可能性大(最好查一下结施图,是否包含在主体结构内),应该算全面积。
7. 数据结构中图的建立及算法实现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MaxSize 20
struct ArcNode
{
int adjvex;
struct ArcNode *nextarc;
};
struct Vnode
{
int data;
struct ArcNode *firstarc;
};
struct Vnode AdjList[MaxSize];
int m,n,v,cord;
void main()
{
void creatgraph(struct Vnode A[MaxSize]);
void dfs(struct Vnode A[MaxSize]);
do
{
printf("\n 主菜单");
printf("\n 1 建立无向图的邻接表");
printf("\n 2 按深度遍历图");
printf("\n 3 结束程序运行");
printf("\n-----------------------------------");
printf("\n 请输入您的选择 1, 2, 3 -->");
scanf("%d",&cord);
switch(cord)
{
case 1:
creatgraph(AdjList);
break;
case 2:
dfs(AdjList);
break;
case 3:
exit(0);
}
}while(cord<=3);
}//main end
void creatgraph(struct Vnode A[MaxSize])
{
int i,j,k;
struct ArcNode *p;
printf("input arces and vexes:");
scanf("%d %d",&m,&n);
for(k=0;k<n;k++)
{
printf("\ninput arc:");
scanf("%d%d",&i,&j);
p=(struct ArcNode*)malloc(sizeof(struct ArcNode));
p->adjvex=j;
p->nextarc=A[i-1].firstarc;
A[i-1].firstarc=p;
p=(struct ArcNode*)malloc(sizeof(struct ArcNode));
p->adjvex=i;
p->nextarc=A[j-1].firstarc;
A[j-1].firstarc=p;
}
printf("\n");
for(k=0;k<n;k++)
{
printf("%d",A[k].data);
p=A[k].firstarc;
while(p)
{
printf("%d",p->adjvex);
p=p->nextarc;
}
printf("\n");
}
}///creatgraph end
void dfs(struct Vnode A[MaxSize])
{
struct ArcNode *p,*ar[MaxSize];
int x,i,y,top=-1;
int visited[MaxSize];
for(i=0;i<n;i++)
visited[i]=0;
printf("\ninput x:");
scanf("%d",&x);
printf("%d",x);
visited[x-1]=1;
p=A[x-1].firstarc;
while((p)||(top>=0))
{
if(!p)
{
p=ar[top];
top--;
}
y=p->adjvex;
if(visited[y-1]==0)
{
visited[y-1]=1;
printf("->%d",y);
p=p->nextarc;
if(p)
{
top++;
ar[top]=p;
}
p=A[y-1].firstarc;
}
else p=p->nextarc;
}
}
8. 平面图怎么算建筑面积,求分析,谢谢。
1、单层建筑物
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勒脚是指建筑物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高度是指室内地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勒脚
单层建筑物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围护结构是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
2、多层建筑物
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不同的层高划分界限分别计算.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这里我将这种算法简称为“层高界限计算法”.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或地面至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中,最上一层的层高是其楼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3、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
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其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至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设计不利用时不应计算面积.这里我将这种算法简称为“净高界限计算法”.净高是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屋面板)底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如图2:第(1)部分净高<1.2m,不计算面积;第(2)、(4)部分1.2m≤净高≤2.1m,计算1/2面积;第(3)部分净高>2.1m,应全部计算面积.
4、地下建筑、架空层
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永久性顶盖是指经规划批准设计的永久使用的顶盖.
9. 如何根据随机森林模型做空间分布图
分类模型——随机森林
用于数据分析算法的分类模型有很多种,比如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朴素贝叶斯,随机森林等。本次我们重点介绍“随机森林”模型如何绘制成图形。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是一种由决策树构成的集成学习算法,基本单元是决策树,通过建立多个决策树模型的组合来解决预测问题。单个的决策树模型如下:
第五步:绘制完成后,点击左上角“文件”选项卡,可以选择保存、另存为其他格式:网络、图片、矢量图、PDF、word、PPT……也可以保存在云盘(亿图图示自带云盘),也可以选择“导出(各类格式),或者发送(链接到电脑邮件,直接发送)。输出的选择很多,具体看自己的需要了。
10. 如何根据平面图来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
1、单层建筑物
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勒脚是指建筑物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图1);高度是指室内地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图1 勒脚单层建筑物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围护结构是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
2、多层建筑物
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不同的层高划分界限分别计算。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这里我将这种算法简称为“层高界限计算法”。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或地面至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中,最上一层的层高是其楼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3、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
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其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至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设计不利用时不应计算面积。这里我将这种算法简称为“净高界限计算法”。净高是指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屋面板)底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如图2:第(1)部分净高<1.2m,不计算面积;第(2)、(4)部分1.2m≤净高≤2.1m,计算1/2面积;第(3)部分净高>2.1m,应全部计算面积。
4、地下建筑、架空层
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永久性顶盖是指经规划批准设计的永久使用的顶盖。
图2 坡屋顶下空间利用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和深基础架空层的建筑面积,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构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1/2计算; 设计不利用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和深基础架空层,不应计算面积。
图3 地下室示意图 5、建筑物的门厅、大厅、回廊
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回廊是指在建筑物门厅、大厅内设置在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回形走廊。
6、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变形缝
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应以高跨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其高低跨内部连通时,其变形缝应计算在低跨部分的面积内。(图4)
建筑物内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
图4 高低联跨的厂房示意图 7、室内楼梯、井道
建筑物内的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囱应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并入建筑物面积内。自然层是指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如遇跃层建筑,其共用的室内楼梯应按自然层计算面积;上下错层户室共用的室内楼梯,应选上一层的自然层计算面积。(图5)
8、建筑物顶部
建筑物顶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间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无围护结构的不计算面积。
9、以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应按幕墙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建筑物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建筑物,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图5 户室错层剖面示意图 10、外墙(围护结构)向外倾斜的建筑物
设有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图6)
如遇到向建筑物内倾斜的墙体,则应视为坡屋顶,应按坡屋顶内空间有关条文计算面积。
图6 某楼层剖面二、房屋建筑的附属部分
1、挑廊、走廊、檐廊
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挑廊、走廊、檐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有永久性顶盖但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走廊是指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挑廊是指挑出建筑物外墙的水平交通空间;檐廊是指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图7)
图7 檐廊示意图2、架空走廊
建筑物之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有永久性顶盖但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不计算面积。架空走廊是指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在二层或二层以上专门为水平交通设置的走廊。
3、门斗、橱窗
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门斗、落地橱窗,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有永久性顶盖但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门斗是指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建筑过渡空间,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图8);落地橱窗是指突出外墙面根基落地的橱窗。
4、阳台、雨篷
建筑物阳台,不论是凹阳台、挑阳台、封闭阳台、敞开式阳台,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阳台是供使用者进行活动和晾晒衣物的建筑空间。
雨篷,不论是无柱雨篷、有柱雨篷、独立柱雨篷,其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m者,应按其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宽度在2.1m及以内的不计算面积。雨篷是指设置在建筑物进出口上部的遮雨、遮阳篷。
5、室外楼梯
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无永久性顶盖,或不能完全遮盖楼梯的雨篷,则上层楼梯不计算面积,但上层楼梯可视作下层楼梯的永久性顶盖,下层楼梯应计算面积(即少算一层)。
6、舞台灯光控制室
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三、特殊的房屋建筑
1、立体库房
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应按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2、场馆看台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场馆看台下空间,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图9),其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至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设计不利用时不应计算面积。如图9:第(1)部分净高<1.2m,不计算面积;第(2)部分1.2m≤净高≤2.1m,计算1/2面积;第(3)部分净高>2.1m,应全部计算面积。
注:这里所谓“场馆”实质上是指“场”(如足球场、篮球场等),看台上有永久性顶盖部分;“馆”应是有永久性顶盖和围护结构的,应按单层或多层建筑物相关规定计算面积。
3、站台、车(货)棚、加油站、收费站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站台、车棚、货棚、加油站、收费站等,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在站台、车棚、货棚、加油站、收费站内设有有围护结构的管理室、休息室等,另按相关条文计算面积。
四、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其他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除上述已提到的除外):
1、建筑物通道,包括骑楼、过街楼的底层。建筑物通道是指为道路穿过建筑物而设置的建筑空间;骑楼是指楼层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临街楼房;过街楼是指有道路穿过建筑空间的楼房。
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
3、建筑物内分隔的单层房间,舞台及后台悬挂的幕布、布景的天桥、挑台等。
4、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装箱或罐体的平台。
5、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6、屋顶水箱、花架、凉棚、露台、露天游泳池。
7、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设置在建筑物墙体外起装饰作用的装饰性幕墙、空调室外机搁板(箱)、飘窗、构件、配件、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装饰性阳台、挑廊。
8、用于检修、消防等的室外钢楼梯、爬梯。
9、独立烟囱、烟道、地沟、油(水)罐、气柜、水塔、贮油(水)池、贮仓、栈桥、地下人防通道、地铁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