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台钓子线双钩间距多少最合适
台钓钩距一般选择在1-3厘米范围,也可继续加大,但是4-5厘米基本就是极限了。
垂钓中见过10厘米左右钩距的,没发现有什么优势。
台钓的钩距一般根据对象鱼大小、钓法、季节、鱼情的条件变化。
对象鱼个体大,钩距可放大;
钓浮、玩跑铅,钩距可适当放大;
夏天,钩距也是放大的趋势;
鱼情快,可适当放大;
一般情况下推荐2厘米作为钩距。
Ⅱ 钓鲤鱼时鱼钩的钩距怎么搭配
一般玩台钓的钓友都喜欢使用双钩垂钓,但是这两个鱼钩之前的间距真的是不好把握啊,钓友们通常都想间距差不多就行,其实不然。
甚至有的钓友连“钩距”的定义都不理解,所谓钩距指的是:从下钩的钩柄圆头到上钩的钩底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钩距的大小主要是和鱼钩的大小、所钓鱼种,在哪里垂钓,鱼情状况等相关的。
Ⅲ 台钓中双钩的间距最佳距离是多少
按照楼主的说法,上下钩之间的间距是6厘米,钩距是按照垂钓对象来调整的,一般钓鲫鱼小鱼钩距在2-3个钩长,钓大鱼,钩距3-4个钩长。
Ⅳ 台钓双钩钓鱼时的间距要多大
钩距由以下三因素决定
1、鱼钩大小。:
鱼钩大小决定目标鱼大小,大钩本身就大,钩距随之变大,小钩钩距也小。一枚3号白袖整体高度是0.8厘米,钩距乘以2是1.5厘米左右;一枚伊势尼10号钩,整体高度是1.5厘米,钩距可以是3厘米。
2、目标鱼习性。:
鱼小钩距小,鱼大钩距大,钓大鱼时拉大钩距。
钓鲢鱼钩距大是为适应鲢鱼吃下方溶散饵料的习性。
钓小鲫要保证2条鱼分别吞钩时不会相互干扰。
钓鲤鱼钩距一般2个钩高度就够了。
钓鳊鱼钩距是根据所用钓饵来决定的,如饵料以商品饵或颗粒饵类为主,2个钩距足够;以草类浮钓,钩距可放大至10~30厘米。
钓青鱼和草鱼的钩距也不复杂,只要在两个钩高的距离上放大半个就行,也可没有钩距,增加稳定性。浮钓草鱼也可采用钓鳊鱼的钩距。很多钓友底钓青鱼和草鱼时,大都是放大钩距。
3、上鱼速度和调标:
这方面在比赛中使用较多,鱼情越快钩距越大,最大时可达3~4个钩距。慢则不用减小钩距,钓底时要适当缩小钩距以方便调漂。
悬坠双钩钓法钩距的调整:
总原则是钓口大且生,钩距相对大一些;钓口小口猾且慢,钩距小一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正常钩距为1.5~2个钩高,浮钓钩距可略大,2-3个钩高;底钓猾口鱼时可相应小一些,1~1.5个。
2、钓生口快鱼钩距可大一些,2~3厘米为宜,因双钩距离大,钩饵在水底自然张开宽阔,饵目标明显,中双鱼几率提高,但不是越大越好,钓鲫鱼钩距超过3厘米易出现假口。
3、钓慢而猾的鱼正常钩距(1.5~2厘米)为宜,或缩小一点钩距,如钩距太大,易出现下钩太钝,上钩太灵的现象。
4、钓混合鱼可钩距拉大,用1.5到3个钩高。考虑因素主要是饵团大,鱼嘴大。如钩距太小,双饵可能同时卧底,如遇淤泥底,双饵会陷泥中。钓混合鱼时,在钩距拉大的同时,要同时将浮漂的目数调高一些,让较大浮力能承托起大饵团,使下钩刚触底,上钩悬浮,提高浮标的灵敏度。双钩距离大能避免鱼把双饵同时吞入口中。
5、底钓合理钩距,一般1.5到2个钩高。浮钓快鱼时拉大钩距,提高速度追求双尾,以2~3个钩高为好,鱼越大钩距越应适当拉大。
Ⅳ 台钓子线的长短和钩距是多少
钩距基本上一个半钩距,子线长短跟据鱼情,小鱼闹钩要减短子线,鱼口不好,就要加长子线。我十五厘米到40厘米的都有。你可以到渔人部落钓鱼网论坛上去看,记得里面有一个视频讲了这些的。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Ⅵ 台钓中铅坠与鱼钩的距离多远合适
子线长短钩距大小,一篇文章讲明白
【上篇:子线】
长子线优点:摆幅大,口好;隐蔽,不易断;
长子线缺点:信号传导损耗大,传导慢。
短子线优点:传导信号快、准、大;
短子线缺点:隐蔽性差,信号多,不易判断。
常见鱼种子线长度选择
1、春钓鲫鱼:
子线20-25cm。越冬后开始索饵,胆小贪食,对活食敏感。这个长度子线摆幅大,上下钩饵与子线有自然夹角,便于鱼吸入,中鱼率较高。
适用钓法:搓饵钓底及搓饵钓接口等。
2、夏初钓鲫:
子线15-20cm。这时鲫鱼吃口极好,把漂调准,中鱼率高且有一定速度。
适用钓法:搓饵钓底或拉饵钓底。
3、拉饵钓鲫:
子线10-12cm。主要考虑鱼密度高、追求速度。
适用钓法:拉饵钓浮(中上层为主)。
4、悬坠跑铅钓鲫:
子线5-8cm。为增强信号传导及灵敏度采用短子线。
5、钓滑口鲫:
子线18-20cm。可避开一些假信号,灵敏度又不太低。
6、钓鲤鱼:
子线20-30cm。鲤鱼个体较大,警惕性高,长子线可降低鱼体碰线等假信号,中鱼后不易断线。
7、钓草鱼:
子线25-30cm,与钓鲤相同。
8、钓鲢:
子线25-50cm。
tips:长子线调标应偏灵,长子线本身偏钝(弯曲大、信号损失多);短子线调标应偏钝,因为短子线本身偏灵。调目钓目上,长子线可钓高钓低;短子线可钓低钓低。
【下篇:钩距】
钩距由以下三因素决定
1、鱼钩大小。:
鱼钩大小决定目标鱼大小,大钩本身就大,钩距随之变大,小钩钩距也小。一枚3号白袖整体高度是0.8厘米,钩距乘以2是1.5厘米左右;一枚伊势尼10号钩,整体高度是1.5厘米,钩距可以是3厘米。
2、目标鱼习性。:
鱼小钩距小,鱼大钩距大,钓大鱼时拉大钩距。
钓鲢鱼钩距大是为适应鲢鱼吃下方溶散饵料的习性。
钓小鲫要保证2条鱼分别吞钩时不会相互干扰。
钓鲤鱼钩距一般2个钩高度就够了。
钓鳊鱼钩距是根据所用钓饵来决定的,如饵料以商品饵或颗粒饵类为主,2个钩距足够;以草类浮钓,钩距可放大至10~30厘米。
钓青鱼和草鱼的钩距也不复杂,只要在两个钩高的距离上放大半个就行,也可没有钩距,增加稳定性。浮钓草鱼也可采用钓鳊鱼的钩距。很多钓友底钓青鱼和草鱼时,大都是放大钩距。
3、上鱼速度和调标:
这方面在比赛中使用较多,鱼情越快钩距越大,最大时可达3~4个钩距。慢则不用减小钩距,钓底时要适当缩小钩距以方便调漂。
Ⅶ 钓鱼上钩与下钩之间相差多少公分
鱼钩的大小决定了所钓鱼的大小,大型钩的本身钩型就大,钩距也会随之变大,而小型钩的小也带来钩距的小,如:一枚3白袖,整体高度是0.8厘米,那钩距乘以2,一般是1.5厘米左右;一枚伊始尼10#钩,整体高度是1.5厘米,那钩距就应是3厘米。
因所钓之鱼品种来决定钩距,鲤鱼的钩距在一般情况下2个就够,鳊鱼的钩距是根据所用钓饵情况来决定的,如用饵料以商品饵或颗粒饵类为主,2个钩距足够了,而以草类浮钓,那它的钩距可尽量放大至10-30厘米之间。
鱼钩的保养:
1.每次钓鱼后无论多累也不要忘记将当天使用过的鱼钩全部摊放到通风处晾、晒干。
2.经常逐个检查鱼钩,若发现有的钩子有锈点或变钝,就用小块细砂纸进行打磨,只几下就可以使其光亮、锋利。实在不能再用的钩子坚决淘汰,决不可惜。
3.无论是炸弹钧、串钩或是盒钩(盒饭),一律经过上述处理后用纸包起来,不用塑料纸或塑料袋装,以免受潮。前者透气而后者不易透气。
水质不算太好,鱼钩容易受腐蚀,所以科学的保养好鱼钩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国外鱼钩还是国产鱼钩无一例外。其实平时保养鱼钩,摆弄渔具也是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