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战过程中日本在中国战场死亡了多少士兵
怎么可能,日本在太平洋伤亡除外,还有同其他国家作战所伤亡的人数。
比如:东南亚诸多国家,苏联等等。
并且日本出国作战的士兵还有投降的。
所以日本在中国伤亡的人数不足百万!
别听教科书上的瞎扯
B. 二战日军飞行员在中国战场被击毙多少
现在较为流行的说法就是:日本军人出国作战死亡的总数,减去在太平洋战争中死亡的人数,得到的就是被中国军队消灭的人数,即:1984000名日军被打死在中国战常 根据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血祭太阳旗》一书(该书的许多资料都是从日本方面...8066
C. 中日哪国战死的高级军官多
中国 日本军人出国作战死亡的总数, 减去在太平洋战争中死亡的人数,得到的就是被中国军队消灭的人数,即:一百九十八万四千日军死在中国战场。
根据中华民国国防部保存的史料,共有二百零六位国军将领在抗战中捐躯。从如此多的高级将领牺牲在与日本军队的正面战斗中,可以推测阻击日本军队的艰难激烈程度。
根据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血祭太阳旗》一书(该书的许多资料都是从日本方面的文献直接翻译的),在华毙命的日军将领共有一百二十九名,其中大部分是被击毙的。被八路军击毙的有三个,包括阿部规秀中将。
要知道,日本当时是世界一流军事强国,装备的精良,训练的有素,远远非中国军队能够相比。但是,竟然有那么多的高级将领战死在国民政府军队手中,可见中国国民政府军队以血肉之躯抵抗之英勇,战斗之惨烈。
在抗战条件最为艰苦的1944年,仍有如下的日军将领被中国国民政府军队击毙:4月19日,陆军中将下川义忠在湖北被击毙;6月1日,陆军中将横山武彦被击毙;6月10日,日军的木村千代太中将在河南被地雷炸死;在7月21日,和尔隆基少将在长沙会战中,被飞来的炮弹炸死;7月23日,大桥彦四郎少将在湖南作战时被击毙;8月6日,志摩源吉中将战死在衡阳城下;8月20日,大西洋少将在空战中被中美联合空军击毙。
国军高级将领在抵抗日本的“一号作战”中,竟然有九位将军壮烈牺牲,他们是李家钰将军、陈绍棠将军、周鼎铭将军、王剑岳将军、王甲本将军、阚为雍将军、陈济恒将军、史蔚馥将军和吕邡蒙将军。同期在其他地方牺牲的还有吕广伟将军和张景南将军。有的将军虽然没有战死,但是仍然可歌可泣,例如衡阳保卫战就非常壮烈。在所有援军被日军击退的情形下,方先觉率领的第十军坚守了四十多天,全军绝大部分伤亡,无一退却。在日军突入衡阳城以后,国军逐街逐户进行防守时,方先觉给蒋委员长拍发了如下电报:“敌人今晨由城北突入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军伤亡殆尽,刻再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绝不负钧座平生作育之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此战役令日本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伤亡一万九千多人,几个将军战死,连参加此战役的日本军人都佩服方先觉等中国将士的献身精神。
关于日军在中国的伤亡人数,各种记载不一致。
何应钦在他的《八年抗战》中,记载日军在华的死伤人数是二百四十一万八千零二十八人,其中死亡四十八万三千二百零八人,受伤的是一百九十三万四千八百二十人。何应钦的数字很谨慎。
黎东方教授是现在海峡两岸都接受的着名史学家,他所用的日军在华伤亡的数字,没有用国民党的统计,也不用**的统计,而用日本陆军部的部分统计,这就避免了政治宣传的夸大缩小的可能。关于日军死伤总数,黎东方说:“伊藤正德在他的《军阀兴亡史》中,列了七十八万九千三百七十人,作为在华日军的死伤总数。他不曾把桂黔会战和湘鄂赣会战的日军死伤人数包括进去。倘若包括进去,则在华日军死伤人数总数可能超过八十万人。”他根据日本统计的日军伤亡数字,但是只有几次具体战役,材料不够。
北京中央编译局根据日本的数字,在《血祭太阳旗》的最后有“侵华日军伤亡统计表”,从1931年开始,每一年的伤亡数字如下:
时间(年) 伤(人) 亡(人)
1931 4,800 3,000
1932 1,800 1,500 1933 2,400 2,100
1934 1,000 800
1935 2,700 1,900
1936 2,500 2,700
1937 170,000 160,000
1938 240,000 250,000
1939 88,000 57,000
1940 103,000 83000
1941 113,000 68,000
1942 76,000 27,000
1943 123,000 77,000
1944 158,000 147,000
1945 86,000 74,000
总计 1,172,200 1,055,000
将以上伤和亡的数字加起来,就是二百二十二万七千二百人。
显然,何应钦和黎东方的数字比这都太小!
中国抗日战争史丛书编辑委员会主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大年教授,他引用的数字是:一百九十八万四千日军死在中国战场。他是利用日本军人出国作战死亡的总数, 减去在太平洋战争中死亡的人数,得到的就是被中国军队消灭的人数。这个数字与上面提到的日本人的数字相差不大,也就是被中国军队击毙的日军人数实际上是两百万人。
参考资料:bbs.zjut.com/archiver/?tid-932579.html
D. 在二战中日本死的将军有那些
一、钢盔送了他的命:饭冢国五郎
饭冢国五郎,1909年5月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同年被授予下士官军衔。1937年晋升步兵大佐,任一O一师团一O一联队联队长。陆军少将。
这饭冢国五郎,参加过武汉会战,面目狰狞可怖,满脸大胡子,凶狠的很在日本国内,他的名气可不比阿部规秀小多少。有段日子,东京各大影院一个劲地播他的战场录影,被称之为“军神饭冢国五郎”,你说牛吧。
可谁会想到,堂堂“军神”,来中国战场1个多月就被打死了,而送他命的,竟然是一顶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钢盔。
钢盔嘛,我们在抗战片里看都不爱看了,绿色的,和半个西瓜一样,它的目的嘛,我想大家都清楚,减少横飞的弹片对人脑部的伤害,而且它的表面是弧形的,子弹要打偏一点,可就从上面滑过去了。
可有的时候钢盔对日本人来说,却不是守护神,反而成了催命鬼。因为钢盔并不是打不穿的,特别是正中,是最脆弱的。诺门坎一战,苏军神枪手专往日本人钢盔正中那个小红日打,因为红色在太阳照耀下最耀眼嘛,于是戴钢盔的日兵可全成苏联人的活靶子了,死伤要比不戴钢盔的多上N倍,弄得日军此后不得不取消了那个红太阳。当然,这饭冢将军虽然是被钢盔送的命,但是我说了,他是送的窝囊命,自然不是那红太阳搞的,而是钢盔面。
这又是咋个名堂呢?却说庐山一战,饭冢联队对上国军160师,这也是国军的精锐部队,庐山地势又险,守方大占便宜,饭冢虽勇,却也无可奈何,双方对峙了好久,都死伤惨重,却没个结果。饭冢正郁闷着呢,富士山来了几个日本记者,要拍下军神大人的英姿回国内宣传那,饭冢杀红了眼,头脑又简单,给他们一吹,头昏到不知所以,居然挑了个离160师指哨所不远的地方作为拍摄地点。
要说单哨所在附近还不严重,毕竟阵地目标多了去了,但那些个记者为了突出饭冢“酷哥”形象,给他扣了顶代表“大日本荣光”的头盔,偏偏那天太阳又大,头盔上的光给一照,折射的厉害,刚好射进了对面哨所国军士兵的眼内。
这饭冢将军这时真是不知死活,居然在记者的摄象机面前又挥刀又哇哇怪叫,显得我是鬼子我怕谁的样儿,对面的国军哨兵可气歪了鼻子了,你个小鬼子就在我们眼皮底下装B装成这样,明摆着不把我们国军士兵放在眼里嘛。枪打出头鸟,崩了丫的。
要是那天那哨所就那几个哨兵倒也罢了,他们的手里的老式步枪射程不够,正干生气呢。也是这饭冢该死,刚好几个国军老兵经过,也看到了那二五八万的鬼子联队长,他们手里拿的可都是日本造的三八大盖,射程和准心都好着呢。看你这叼样,没得说,马上举枪,瞄准,“砰”的一下,那饭冢正得意洋洋地背对哨所那,子弹打他后心钻进去,穿过了他的心脏,“帝国军神”还没明白咋回事就见阎王去了。
俗话说,军人该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还”,这饭冢军神是“马革裹尸还”了,可却是在摆酷的时候死的,还是被一顶日本钢盔和一支同样是日本制造的三八式要了命去,你说这算不算死的最窝囊的一个“军神”?
二、怕死判官偏找你:酒井直次
酒井直次,1911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3期,1920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第32期,1937年来华参加作战。这家伙执行三光政策是不遗余力,他甚至怂恿部下奸淫中国妇女,按其“功力”评选3个等级,真是不折不扣的畜生!
这家伙是死在进攻途中的,按理来说应该算死在前线,为什么说他死的窝囊?很简单,按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来看,他是个十足的怕死鬼!但死神却偏偏“关照”他!
前面说过,什么事都不能一概而论,日军也不是百分百的武士,贪生怕死的同样不在少数,酒井直次虽然残忍歹毒,但同样是其中之一,湘赣之战,酒井率部队从萧山出发,向衢州方向进攻,以“摧毁中国东南地区供美军使用的航空基地”。5月27日晨,他向兰溪进军。
没想到,没走出多远,前面“轰”,“轰”响成了一片,中国军队伏击了?NO!NO!是日军最怕的“铁西瓜”阵。当然这绝不是象电影里演的那样是游击队干的,而是正牌国军的杰作。原来国民党第21军军长陈万,预先料到日军的行进路线,派了独立工兵第8营,在步兵的掩护下,强行军赶至兰溪江东岸,埋了几十个地雷群。日军没准备,顿时被炸了个晕头转向。
酒井见势不妙,赶紧派出工兵联队去清扫地雷,哪知这些工兵也不是什么硬骨头,被炸死一大堆后魂都没了,没继续反复检查就报告地雷已经清理完了。酒井信以为真,就继续前进。
怕死鬼往往在战场上想找的是能帮他挡枪子的,菲律宾之战中,日军轰炸机群一次碰上美国舰载机群,象一群羊被赶到老虎群里,被吃掉了一大半,那个空军副联队长为了逃命,居然命令6架零式战斗机保护自己突围,他是逃回去了,可6架战斗机被美军打下5架。5条人命换了他的一条命。这个酒井中将虽然已经接到了工兵报告,可依旧不放心,他的“安全措施”做的更绝:工兵小队在前边开道,尖兵分队跟进,最后才是是师团本部。这还不算,他还命令,日军军官簇拥在他周围,象群星拱月一样,您说保命拉了整支队伍给他做肉垫子,这酒井中将“求生欲望”不可谓不强啊。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你怕死,死它偏找的就是你!上午10点多,日军通过兰溪路口的时候,前面工兵小队和尖兵小队全安安全全的过了,酒井以为没事,也大摇大摆地放马前行,还没踏上两步,只听“轰”的一下,马蹄子不偏不倚,踩铁西瓜上了。
唉,机关算尽,找了一大堆人保你,可就偏偏就是你踩上了地雷,这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么?也真是天亡酒井,疏忽大意的他把队里的军医全派别处去了,附近又没医生,等最近的军医赶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无药可救了。没一会,酒井便就一命归西了。这也算恶贯满盈的他应得的下场吧。
顺带一提,那位拿5个飞行员换自己狗命的日军空军副联队长也没好结果,回到基地他的“事迹”已经传开了,一位参谋长用佩剑结果了他。真是越怕死,判官越找你!
三、反水的马倌:楠木实隆死不瞑目
楠木实隆,日军驻满洲国最高顾问。陆军中将军衔。
要说死法,这3鬼子各有各的特色,可论窝囊程度,还是这位楠木顾问当仁不让,因为好歹前2位饭冢国五郎和酒井直次都是死在前线,而且都是死在正规军手里,这楠木中将却是死在大后方“满洲国”,而且还是死在他们当狗一样使唤的伪军的一个最低贱的马倌手上,可以说死都没脸说是怎么死的!
1943年6月12日,楠木实隆在伪满军事大臣邢事廉的陪同下来到了五顶山。开始了检阅。日本驻满洲最高军事顾问兼陆军中将,这气派可不小,几千鬼子骑兵做他的仪仗队,在前面开路,他耀武扬威好不威风。哪知这里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上午10点,楠木来到了五顶山的小西河子坡,来到半山腰,这马上不去拉,楠木正眼都没看马夫一眼,就示意扶他下去。马夫是照办了,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这个叫常隆基的马夫刚一扶楠木中将下马,立刻反手“啪”一个大嘴巴子扇了过去,楠木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马夫会打他耳光,顿时蒙了。常隆基可没停手,顺手从马粪袋子里抽出了事先藏好的手枪(这藏的可真有创意),对着楠木胸前的金色勋章“砰”“砰”就是两枪,这家伙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打发到地狱里去了。
别说楠木是不知所措,当时在场的所有日伪军可都没想到会突然发生这种情况,一时全楞住了,常隆基乘机飞身上了楠木的马飞奔下山而去。
小小一个马夫怎么会有这样大的胆子呢?原来常隆基本是东北贫苦农民,平日就没少受日本人和狐假虎威的伪军的气。他当兵也不是自愿的,是被抓壮丁强抓来的,那时日本军人对伪军象狗一样对待,打骂是家常便饭,常隆基因为长得比较白,平时就被日本军官看不顺眼,没少挨毒打。日军对伪军考核相当严格,常隆基不笨,可被打怕了,一看到日本军官就腿软,原本准备好的东西一下全忘了,老是不及格,这自然遭到日本兵更加凶狠的暴打,他的长官黄凤祥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常隆基还不给打死啊,于是他赶紧把常调去做了马夫,从此常隆基才摆脱了苦日子,可黄凤祥怎么也没想到,在常隆基的心里,早已深深地埋下了对日本人的无比仇恨。终于借机做出了这件壮举。
常隆基打死楠木实隆后,遭到大批日伪军的围捕,他拼命逃到松花江边。但那里早已被上千日兵包围,常走投无路,为了不被抓住,他毅然投江殉国,有人听见他在跳江前自言自语:“我我就是要扇他一个嘴巴子!我他妈地扇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