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g等于多少KB2G等于多少GB呢
计算机领域的算法
在电脑上的算法
2GB=2048MB=2097152KB
但是一般没有这么大
说是2G
一般厂商的算法是
2GB=2000MB=2000000KB
Ⅱ 2g等于多少kb
你好!
电脑的计算方法:2G=2097512KB
磁盘(硬盘、优盘)的算法:2G=2000000KB
2G=2048M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Ⅲ 2G网卡的流量算法是不是和3G网卡流量算法一样
流量一直是不变的 !
只不过网速快了以后 相同的时间你可以比以前打开更多网站下载更多数据 客观的增加了流量费用
Ⅳ 目前NSN2G常用的切换算法有哪些
1、上行或下行干扰切换
切换触发条件是:上/下的接收质量差,电平高。目标小区的选
择可以设置为优先小区内还是小区外。
2、上行质量/下行质量切换
切换触发条件是:上/下的接收质量差。
3、上行电平/下行电平切换
切换触发条件是:上/下行的电平差。
4、MS-BS距离
判决流程分服务小区是普通小区、扩展小区两类。
a、如果服务小区是普通小区,则切换触发条件是:TA值超过门限MsRangeMax。可以有三种处理供选择:立即释放呼叫;1~60S内尝试切换,不成功再释放呼叫;仅仅尝试切换。
b、如果服务小区是扩展小区,则还包含两个门限:和,用于扩展小区内的基于TA的切换。当TA小于等于,则会引起从扩展小区的扩展区域到普通区域的切换;当TA大于等于,则会引起从扩展小区的普通区域到扩展区域的切换。
5、快速电平下降
采用原始测量报告。触发条件是接收电平快速下降到一定的门限以下,在p(p〉=1)次比较中都低于该门限。目标小区的选择是所有配置为ChainedAdjacentCell的小区。
6、MS快慢速移动
MS的快慢速移动分为两种情况:
A、BTS可以监测MS的速度。条件是:需要BTS的软硬件上的支持;MS是在TCH信道上且非跳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MS的速度小于等于LowerSpeedLimit,则引发向低层的切换。
如果MS的速度大于等于UpperSpeedLimit,则引发向高层的切换。
B、BTS不能检测速度。此时可以由BSC来估计速度,估计速度的根据是:如果MS在某一低层邻小区保持一定的接收电平且持续一定的时间,则认为MS在该邻小区为慢速。
对于慢速的MS,引发向该低层邻小区的切换。
7、更好小区(PBGT或Umbrella)
PBGT为同层小区切换,伞状为跨层小区切换,从高层到低层。
8、由MSC发起的负荷原因切换
MSC根据资源指示,确定是否需要在小区之间进行负荷分担。如果需要就通过切换候者选查询,将一些呼叫从负荷重的小区切换到负荷轻的小区。由于是MSC发起负荷切换,因此可以跨BSC调整负荷。
9、IUO小区的切换
主要包括同心园小区的高复用频率组和低复用频率组之间的切换以及和别的小区之间的切换。
Ⅳ 2G是多少KB
场商的计算是1G=1000KB,但电脑计算为1G=1024KB。所以通常我们所说的2G都没有真正的2G。这也是为什么内存变小的原因,其实只是算法不同。
Ⅵ 2g到3g的算法的科学家是谁
李世鹤。
在2G和3G之前的算法被打通之前,运营商要维护、建设多套移动通信系统时,比如GSM和WCDMA,运营商需要建设GSM基站,再建设一套WCDMA基站,这样不但要花比较多的设备成本,而且维护成本也比较高,维护起来也很麻烦。
Ⅶ 2G的流量等于多少MB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1PB=1024TB一个月2G的流量,和我一样呀!一个月一百块钱!呵呵!按照中国移动的算法是 2G=2048MB,不太够用呀!你那里的网速怎么样呀?我这时最快8KB每秒,每天上十个小时是够了!一百也就用上100MB左右!如果你在市中心,无线的速度是很快的话,那是不够用的!对了,看电影,和下载是最费流量的,如果下载多的话,还是去网吧吧!2G绝对不够用,我在山东的时候买了一张数据SIM卡,专用来上网的一年才120块钱,每个月有10GB的流量,怎么用都用不完!不过那是2G网络的并且只能在山东省内使用!现在都有3G网络了!一年USB网卡加数据流量SIM卡一共780,每个月15G的流量,注在有3G覆盖的地方速度很快!
Ⅷ 2G等于多少KB
一般情况下,这个问题有两种答案!1.电脑的计算方法:2G=2097512KB。2.磁盘(硬盘、优盘)制造商的算法:2G=2000000KB。
Ⅸ 如何通俗地理解任正非说 2G、3G、4G、5G 是因很多数学家在算法上的突破而实现的
举一个例子:
求和:1+2+3+4+...+100,如果用计算机一个个从头开始计算,要做99次运算,费时间,同时花费很多存储空间来放中间数据。如果用高斯求和,首尾相加和除以二,这也是一个算法,就很省时间,作两次运算一加一除,而且存储结果可以直接存首位数字和结果,省时省空间。
这不过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算法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地图上去某地最短路径、生产活动加工顺序的拓扑图及最短生产时间。
如果数学家能设计一种高效的计算过程,在现有的计算水平上,最大程度利用计算机资源,让小的CPU能够作更多的运算,就是一种突破。
不过任总所说的“从2G到5G的发展过程需要数学突破”,更多的还是指通信编码的突破。
因为从2G到5G,最核心的变化是速度更快,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其他的拓展性功能。
通信速度的上限:
一位英国科学家香农告诉我们,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信道容量Cmax与信道带宽W,信噪比S/N关系为: Cmax=W*log2(1+S/N)。
换句话讲,信道容量是有极限的,这个极限数值与带宽W和信噪比S/N直接相关。
总结如下:
一是简单粗暴地提升信道带宽:比如2G时代带宽为200K,到了4G LTE advance则变成了100M。
另一种则是改变编码方式,从编码角度提升信道中信息本身的有效性。
比如5G时代华为所主导的POLAR码方案,就是这样一种可以极度逼近香农极限的编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