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总铁结合力32.5是正常吗
正确答案:A 解析:转铁蛋白是血清中铁的转运蛋白 。总铁结合力是指每升血清中的转铁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铁量,实际反映转铁蛋白的水平 。但由于总铁结合力实际上是铁离子和各种蛋白的非特异结合,所以不能依据转铁蛋白的分子量将二者相互转换 。
‘贰’ 总铁含义高了如何处理
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f)是血清中铁(Iron)的转运蛋白。总铁结合力(Total?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是指每升血清中的转铁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铁量,实际反映转铁蛋白的水平。 影响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的原因 正常人静脉血清铁的含量男性10.7—26.9μmol/L;女性9.0—23.3μmol/L;儿童9.0—32.3μmol/L;老年7.2—14.4μmol/L;总铁结合力为48.3—68.0μmol/L。 血清铁增高常见于:红细胞破坏增多和红细胞的再生或成熟发生障碍,如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的利用率降低,体内储存铁释放增多或铁的吸收量增加;急性肝细胞坏死,储存铁从受损的肝细胞中释放出来;反复多次地输血;血红蛋白及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恶性贫血;慢性肝炎(血清铁升高的程度与病程相平行)。阿胶是我国传统的补血配方,乳酸亚铁是很好的二价补铁制剂,市场上很多补血产品将它们单独作为配方来用。 血清铁降低常见于:体内总铁不足,如营养不良;铁摄入不足或胃肠道病变;缺铁性贫血;铁丢失增加,如泌尿道、生殖道、胃肠道的慢性长期失血;铁的需要量增加,如妊娠及婴儿生长期;感染、尿毒症、恶液质等疾病;体内储存于网状系统的铁释放减少。 总铁结合力降低多见于遗传性运铁蛋白缺乏症,运铁蛋白合成不足;肾病、尿毒症运铁蛋白丢失;肝硬化、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贮存铁蛋白缺乏。总铁结合力升高多见于各种缺铁性贫血、运铁蛋白合成增强;肝细胞坏死等贮存铁蛋白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释放入血液增加。
‘叁’ 什么是血清铁总结合力
血清总铁结合力
铁从肠道吸收后经血流运送到红细胞生成系统,这一过程是由铁与β—球蛋白结合生成的转铁蛋白来完成的,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就代表血清转铁蛋白的含量。
[英文缩写]TIBC
[参考值]48.3~68.0μmol/L(270~379μg/d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升高:口服避孕药、妊娠晚期。
2.病理性升高:缺铁性贫血。
3.病理性降低:
(1)转铁蛋白的丢失,如肾病、尿毒症等;
(2)转铁蛋白的合成不足,如遗传性转铁蛋白缺乏症;
(3)铁蛋白减少,见于肝硬化、血色沉着症;
(4)其他疾病,如慢性感染贫血、恶性肿瘤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中毒等。
[要求]空腹12小时取静脉血。
‘肆’ 总铁结合力的介绍
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f)是血清中铁(Iron)的转运蛋白。总铁结合力(Total?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是指每升血清中的转铁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铁量,实际反映转铁蛋白的水平。
‘伍’ 铁的饱和度怎么计算
铁是人体内最丰富的微量元素。它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由于缺铁,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铁在氧的摄取、释放和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铁在氧化还原反应、质子和电子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呼吸链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应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指甲、舌、口、食道及精神上皮组织中与缺铁有关的异常症状和体征,及时对症治疗。最好吃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液、肾脏、蛋黄、牛羊肉、猪肉和新鲜水果蔬菜等。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所以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也有助于纠正缺铁,如柿子辣椒、羽衣甘蓝、花椰菜、苋菜、沙棘、刺梨、猕猴桃、橘子、山楂、草莓等,严重缺铁的不能只靠饮食铁,要及时治疗。
‘陆’ 血清总铁结合力的正常值
男性:50-77μmol/L;女性:54-77μmol/L;婴儿:18-72μmol/L。
‘柒’ 总铁结合力的测定
建立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铬天青B血清总铁结合力的直接测定法。方法 在pH4.5的条件下,结合铁从转铁蛋白释放,铬天青B与血清中的铁和过量的铁标准液发生显色反应,再加入碱性缓冲液,在pH7.8的条件下,转铁蛋白从铁和铬天青B复合物中吸引铁与其结合,溶液的吸光度值下降与血清总铁结合力浓度呈正比。对反应条件和方法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显色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30nm,线性可达130.0μmol/L,回收率为98.3%~99.2%,批内变异系数为2.7%,批间变异系数为3.8%,与碳酸镁作吸附剂的手工比色法比较有良好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0.994X+0.40,r=0.993。70例健康成人血清总铁结合力含量为51.3~76.3μmol/L。结论 该法试剂稳定,具有操作快速、灵敏、简便和结果准确等优点,适宜于血清总铁结合力的手工测定和自动化分析。
‘捌’ 总铁结合力的结合力
(一)血清铁测定
【参考值】
亚铁嗪显色法:男性11~30μmol/L,女性9~27μmol/L。
【临床意义】
1.血清铁增高 ①肝细胞损害;②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③血液病,包括非缺铁性贫血、再障及白血病。
2.血清铁降低:主要为缺铁性贫血。
(二)血清总铁结合力
【参考值】
亚铁嗪显色法:男性50~77μmol/L,女性54~77μmol/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新生儿降低,女青年和孕妇增高。
2.病理性变化 ①降低:转铁蛋白合成减少,如肝硬化、转铁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肿瘤及非缺铁性贫血等;②增高:转铁蛋白合成增加,如缺铁性贫血和妊娠后期;转铁蛋白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炎和肝细胞坏死。
‘玖’ 血清铁(IRN)检验结果是21结果单位是ug/dl参考值是50-175
[参考值]
血清铁
14.3—26.9umol/L
(80—l50ug/d1)
总铁结合力
男性
44.6—69.3umol/L(249—387ug/d1)
女性
35.5—76.8umol/L(204—4297ug/d1)
[临床意义]
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的高低受铁的吸收、贮存和利用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疾病时也可有相应的变化
不同疾病时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变化
疾
病
血清铁
总铁结合力
缺铁性贫血
明显降低
增高
溶血性贫血
增高
降低或正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
增高
降低
巨幼细胞性贫血
增高
降低
铅
中
毒
增高
降低
红细胞增多症
降低或正常
增高
肾病综合征
降低
明显降低
肝
炎
明显增高
增高
肝
硬
化
降低或正常
降低或正常
慢性感染性贫血
降低或正常
降低或正常
肿瘤性贫血
降低或正常
降低或正常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明显增高
正常
1.血清铁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或恶性肿瘤、慢性感染、肝硬化等;也可见于饮食中长期缺铁或铁的吸收障碍,如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后、脂肪泻等。
2.血清铁增高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肝炎(因转铁蛋白合成及铁贮存障碍)、铅中毒(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等。
3.血清铁降低而总铁结合力增高提示缺铁;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均增高。提示慢性感染、肾脏疾病或肝硬化的可能:贫血病人若血清铁升高而总铁结合力降低。则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