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网信办规定关闭算法推荐

网信办规定关闭算法推荐

发布时间:2022-07-06 22:37:39

1. 国家网信办出台公众账号管理新规,增加了哪些内容

国家网信办1月22日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比2017年10月8日起施行的原规定,此次发布的新规定条目增加至23条,特别针对部分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和生产运营者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自律和他律意识淡漠、缺乏内容审核把关机制等问题,增加了相应监管内容

据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网上信息内容低俗庸俗、恶意炒作、情绪宣泄、恶意攻击、抄袭剽窃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网络生态、破坏网络文明。

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少数“自媒体”恶意编造传播网络谣言、随意散布他人隐私等,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该负责人表示,当前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在信息流、算法推荐、群圈分享、平台分发等网络传播新技术新应用驱动下,加速呈现专业化生产、组织化传播、商业化运营等新特征,但同时网络水军、恶意营销、敲诈勒索、盗版侵权等顽疾毒瘤屡治不绝,严重影响舆论生态、扰乱传播秩序。

为此,新规定进一步明确扶持和保护责任,引导和鼓励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和生产运营者大力生产向上向善、求真求美的优质信息内容。

(1)网信办规定关闭算法推荐扩展阅读

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更好落实主体责任的规定:

新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新增了生态治理、数据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管理等平台主体责任。

在此基础上,新规定针对账号分类注册、真实身份注册、主体资质核验、账号交易买卖、打击网络谣言、账号运营规范、数据流量造假等突出问题新增了多个条款。此外,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还应当加强对本平台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违规信息或者行为。

而对于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既是内容生产者,又是账号运营者,具有一定的舆论生成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应当对其内容安全生产和账号合法合规运营负责。

新规定指出,在内容安全方面,生产运营者建立健全编辑策划、制作发布等全过程审核机制,加强内容导向性、真实性、合法性等“三个把关”,以维护良好传播秩序。

2. 国家网信办拟规定用户可选择关闭算法推荐,你赞成吗

对于这个措施我是十分赞成的,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也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隐私。

3. 网信办打击虚假信息流量造假,新规当众明确规定了哪些内容

国家网信办1月22日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自2月22日起施行,重点强调打击虚假信息、虚假流量等违法违规行为。

新规定指出,在内容安全方面,生产运营者建立健全编辑策划、制作发布等全过程审核机制,加强内容导向性、真实性、合法性等“三个把关”,以维护良好传播秩序。

在账号运营方面,生产运营者建立健全公众账号注册使用、运营推广等全过程安全管理机制,依法文明、规范运营公众账号,以维护良好社会形象。

在禁止行为方面,生产运营者不得从事虚假冒名注册、违规采编新闻、制造虚假舆论、恶意营销诈骗、抄袭伪原创、煽动网络暴力、非法买卖账号等违法违规行为,以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国家信息中心2020年4月13日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媒体社会价值白皮书》指出,我国互联网传媒占据了传媒业市场的八成,网络媒体深刻地影响着人们信息获取方式以及思维、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网络媒体承担社会责任、体现社会价值的意义也日益凸显。

新规定的发布和施行,有利于规范和引导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和生产运营者更加自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更加积极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壮大网上主流舆论,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4. 网信办专项整治APP弹窗

是的,记者从国家网信办召开的清朗·移动应用程序PUSH弹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部署会上获悉:针对网民反映强烈的移动应用程序PUSH弹窗违规推送、过滥推送等扰乱网络传播秩序问题,国家网信办决定8月27日启动“清朗·移动应用程序PUSH弹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突出问题靶向施策,推动PUSH弹窗传播秩序短期内实现明显好转。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移动应用程序PUSH弹窗环节问题多发频发,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推送来源不明或由“自媒体”违规生产的所谓“新闻”,造成虚假信息扩大传播;

二是扎堆推送、渲染炒作恶性案件、灾难事故等,诱发社会恐慌情绪;

三是片面追求流量,大肆炒作娱乐八卦、明星绯闻、血腥暴力、低俗恶俗等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传递错误价值取向;

四是滥用算法推荐进行个性化PUSH弹窗,加剧“信息茧房”;

五是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违规PUSH弹窗推送新闻信息。

网信部门的整改要求

国家网信办此次专项整治,重点面向新闻客户端、手机浏览器、公众账号平台、工具类应用等4类移动应用程序,分类施策,明确六项整改要求:

一是禁止PUSH弹窗推送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账号违规采编发布、转载的新闻信息,推送新闻信息必须采用规范稿源。

二是PUSH弹窗推送新闻信息不得渲染炒作舆情热点,断章取义、篡改原意吸引眼球、误导网民。

三是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工具类应用不得PUSH弹窗推送新闻信息。

四是禁止PUSH弹窗推送娱乐八卦、明星绯闻、血腥暴力、奇闻异事、低俗恶俗等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五是禁止通过PUSH弹窗渠道放大传播失德艺人、负面争议人物的有关言论。

六是遇突发事件、灾难事故,不得渲染血腥现场、过度强调案件血腥细节等,不得扎堆PUSH弹窗推送相关信息。

5. 主播说算法得有价值观是怎么回事

近日,央视主播评互联网用户画像整治时表示:用数据给用户画像,然后精准推送,这是算法的一项重要应用。国家网信办近日发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意见稿)》。新规明确,平台不得将违法和不良信息作为关键词给用户画像,更不得向其推送相关信息。也就是说,即便用户搜索过这样的信息,算法也不能据此就不断推荐此类信息。

很明确,这是要为算法加装价值瞄准镜。说白了,算法得有价值观。算法决定了供给内容,也在塑造用户。所以算法不能只自动响应或迎合用户,还得主动引领,对违法、低俗需求必须说不。算法必须守法。一是法律、二是法度。这样的算法才能把账算明白。这是一笔事关平台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大账。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的内容

8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优化规则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公示算法推荐原理,设置关闭算法推荐选项。 算法推荐服务者的定期审核义务,建立识别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特征库。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拒绝并改变平台的推荐算法,自己决定自己看到的内容,同时从技术上打击“大数据杀熟”行为。

“征求意见稿通过对平台方的信息分发模式的规制,对算法推荐的所导致的‘信息偏食’进行明晰界定,加大传播领域的信息监管力度,以‘算法透明’为基点,建立‘算法问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借助法规改善用户与平台的信息交互过程,推动双方向阳而生,向善而行。”暨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仲春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6. 国家网信办发文,不得利用大数据杀熟,具体出台了哪些举措

国家网信办发文,不得利用大数据杀熟,具体出台了这些举措:1、应该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而推荐服务的选项;2.不可以利用算法推荐服务去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3.应该要便利老年人去安全使用算法推荐服务;4.不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和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上实施有差别的待遇。

7. 3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3月起一批新规将正式落地实施。一起看看,哪些与你息息相关。

* 四部门:不得利用算法对消费者实施不合理价格差别待遇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屏蔽信息、过度推荐、操纵榜单等干预信息呈现;不得利用算法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

*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将实现全国互认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明确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办法》中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相应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同时,明确了开展互认工作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可以重新检查的具体情况,并要求医务人员加强医患沟通,对于检查检验项目未予互认的,应当做好解释说明,充分告知复检的目的及必要性等。

* 新版医师法将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新版医师法首次将诊疗指南和循证医学下的超说明书用药写入法条。

第二十九条规定:在尚无有效或者更好治疗手段等特殊情况下,医师取得患者明确知情同意后,可以采用药品说明书中未明确但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品用法实施治疗。

* 民事诉讼可在线进行 与线下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此前印发《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2022年3月1日起,经当事人同意,民事诉讼活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在线进行,与线下诉讼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规则》提出,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按照依法、自愿、合理的原则,可将诉讼、调解等环节由线上转为线下,或由线下转为线上进行;人民法院在线运行方式支持部分参与者采用线上、其他参与者采用线下的方式参与诉讼、调解等活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

*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实施

此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对于跨区域发生、事故调查处理情形复杂、舆论关注和群众反响强烈的特种设备事故等情况,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事故调查进行督办,必要时可以直接进行调查。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并对所提供情况和文件、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8.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这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3月1日开始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主要从维护消费者利益、避免“暗箱”操作、理顺管理职责、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防止不良消费、健全监管体系等方面作出了详实的规定。

总之,《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可以让互联网服务交易更加有序、健康运行。

9. 多部门宣布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从事违法活动,具体有何应对措施

在购物或者说是旅行的时候,总是会有平台根据算法推荐出自己可能喜欢的东西,人们也就因此产生了消费行为。不过多部门宣布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从事违法活动,具体的应对措施就是制定了和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条,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4个部门发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而且这个规定在3月1日就开始实施了。并且依据这个规定,会对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打击,并且防范和抵制传播不良信息

总结

法律法规的制定是逐步完善而且与时俱进的,所以说这个法规是非常有效的,而且能够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普通人如果在互联网世界被人办理的话,也可以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 国家网信办拟规定不得利用算法控制热搜,你如何看待这个规定

近日,一则关于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一条新的规定,不允许利用算法来控制热搜这件事情也是引发了很多网友们的关注,因为近几年来,很多人都非常注重所谓的流量,而热搜就是很多人获取流量的一个主要途径,那么怎么样来看待这个规定,接下来可以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抵制恶意流量

很多人都说现在是一个流量世界,处于一个流量时代,几乎人人都认为只要获得了流量,就可以获得更高的知名度,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但这样的一个背景驱动下,也会导致很多人去恶意利用这种流量。

还有值得一提就是现在很多饭圈,文化,饭圈,文化中的流量效应,已经对社会,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都产生了一个不良的影响,所以国家发布这个规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网络风气的一种整治

阅读全文

与网信办规定关闭算法推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喷油螺杆制冷压缩机 浏览:579
python员工信息登记表 浏览:377
高中美术pdf 浏览:161
java实现排列 浏览:513
javavector的用法 浏览:982
osi实现加密的三层 浏览:233
大众宝来原厂中控如何安装app 浏览:916
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 浏览:243
3d的命令面板不见了 浏览:526
武汉理工大学服务器ip地址 浏览:149
亚马逊云服务器登录 浏览:525
安卓手机如何进行文件处理 浏览:71
mysql执行系统命令 浏览:930
php支持curlhttps 浏览:143
新预算法责任 浏览:444
服务器如何处理5万人同时在线 浏览:251
哈夫曼编码数据压缩 浏览:426
锁定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浏览:385
场景检测算法 浏览:617
解压手机软件触屏 浏览: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