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乘数125速算法

乘数125速算法

发布时间:2022-07-07 06:55:44

1. 史丰收速算法26句口决个举一例

乘数为2时,口诀为:满五进1; 乘数为3时,口诀为:超3进1,超6进2; 乘数为4时,口诀为:满25进1,满50进2,满75进3; 乘数为5时,口诀为:满2进1,满4进2,满6进3,满8进4; 乘数为6时,口诀为:超16进1,超3进2,满5进3,超6进4,超83进5; 乘数为7时,口诀为:超142857进1,超285714进2,超428571进3,超571428进4,超714285进5,超857142进6; 乘数为8时,口诀为:满125进1,满25进2,满375进3,满5进4,满625进5,满75进6,满875进7; 乘数为9时,口诀为:超1进1,超2进2,超3进3,……超8进8 0847536×2=1695072 乘数为2的进位规律是“2满5进1” 0×2本个0,后位8,后进1,得1 8×2本个6,后位4,不进,得6 4×2本个8,后位7,满5进1, 8十1得9 7×2本个4,后位5,满5进1, 4十1得5 5×2本个0,后位3不进,得0 3×2本个6,后位6,满5进1, 6十1得7 6×2本个2,无后位,得2

希望采纳

2. 乘法巧算有哪些方法

十几乘以十几是头乘头、尾相加、尾相乘。比如12×13=156。而到了二十几乘以二十n 几,则任意两位数乘以任意两位数,其方法是头乘头、尾乘尾、头乘以后面的尾,尾乘以后 面的头,两个得数相加再补加个0。比如:24×25它用2×2=44×5=202×4=82×5= 1010+8=18然后补0也就是180(实际是24×25=420+180=600)
2
/10
不信你试试看!:)
3
/10
一、十位数是1的两位数相乘
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相加,得数为前积,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
例:15×17
15 + 7 = 22
5 × 7 = 35
---------------
255
即15×17 = 255
解释:
15×17
=15 ×(10 + 7)
=15 × 10 + 15 × 7
=150 + (10 + 5)× 7
=150 + 70 + 5 × 7
=(150 + 70)+(5 × 7)
为了提高速度,熟练以后可以直接用“15 + 7”,而不用“150 + 70”。两位数乘法的巧算技巧
例:17 × 19
17 + 9 = 26
7 × 9 = 63
连在一起就是255,即260 + 63 = 323
4
/10
二、个位是1的两位数相乘
方法:十位与十位相乘,得数为前积,十位与十位相加,得数接着写,满十进一,在最后添上1。
例:51 × 31
50 × 30 = 1500
50 + 30 = 80
------------------
1580
因为1 × 1 = 1 ,所以后一位一定是1,在得数的后面添上1,即1581。数字“0”在不熟练的时候作为助记符,熟练后就可以不使用了。两位数乘法的巧算技巧
例:81 × 91
80 × 90 = 7200
80 + 90 = 170
------------------
7370
1
------------------
7371
原理大家自己理解就可以了。两位数乘法的巧算技巧
5
/10
三、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相乘
被乘数加上乘数个位,和与十位数整数相乘,积作为前积,个位数与个位数相乘作为后积加上去。
例:43 × 46
(43 + 6)× 40 = 1960
3 × 6 = 18
----------------------
1978
例:89 × 87
(89 + 7)× 80 = 7680
9 × 7 = 63
----------------------
7743
6
/10
四、首位相同,两尾数和等于10的两位数相乘两位数乘法的巧算技巧
十位数加1,得出的和与十位数相乘,得数为前积,个位数相乘,得数为后积,没有十位用0补。

3. 125乘以125如何进行速算

像这种特别的数字乘法有特定的算法。
125×125,第一位的数字一定是1,25+25=50,取5为第二位的数字,2×2+2为第三位的数字,后两位的数字一定为25,所以答案为15625.
再举个例子:
115×115,第一位的数字一定是1,15+15=30,取3为第二位的数字,1×1+1为第三位的数字,后两位的数字一定为25,所以答案为13225.

再举个例子:
35×35,前两位为12(3×3+3),所以35×35=1225。

像这些数字确实有速算的方法,我原本有一张介绍方法的纸,后来不知道哪儿去了,55.

4. 与5,25,125有关的乘法规律 比如说速算啊什么的 记住要5、25、125啊

您好!

一个数乘以5就相当于乘以10再除以2,速算方法:在这个数后面先添上0,再除以2
类似地
一个数乘以25的速算方法:在后面添两个0,再除以4
一个数乘以125的速算方法:在后面添三个0,在除以8

如果认为讲解不够清楚,请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
祝:学习进步!

5. 三位数的乘法速算

三位数的乘法速算

1、个位数上下相乘。

2、个位数和十位数交叉相乘积相加(有进位的加进位)。

3、个位数和百位数交叉相乘加上十位数上下相乘(有进位的加进位)。

4、十位数和百位数交叉相乘积相加(有进位的加进位)。

5、百位数上下相乘(有进位的加进位)。

比如:125 X 125,尾数相乘5X5=25直接写在十位和个位上,首数12加上1为13,再两数相乘13X12=156。两计算结果相连:15625。

(5)乘数125速算法扩展阅读

1、三位数与两位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十位数要跟十位数对齐。

2、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在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

3、三位数的乘法先用数a的个位依次与数b的各位(个、十、百)相乘,再用数a的十位依次与数b的各位(个、十、百)相乘,然后用数a的百位依次与数b的各位(个、十、百)相乘,最后把三次的乘积相加。

6. 小学数学巧算和速算方法

巧算例子:125×19×8
解题思路:四则运算规则(按顺序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有乘方先算乘方)即脱式运算(递等式计算)需在该原则前提下进行

解题过程:
125×19×8

=125×8×19

=1000×19

=19000

(6)乘数125速算法扩展阅读-计算过程:先将两乘数末位对齐,然后分别使用第二个乘数,由末位起对每一位数依次乘上一个乘数,最后将所计算结果累加即为乘积,如果乘数为小数可先将其扩大相应的倍数,最后乘积在缩小相应的倍数;

解题过程:
步骤一:8×125=1000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相加为1000

存疑请追问,满意请采纳

7. 多位数乘一位数速算方法

乘数为2时,满5进1;乘数为3时,超3进1,超6进2;乘数为4时,满25进1,满50进2,满75进3;乘数为5时,满2进1,满4进2,满6进3,满8进4;乘数为6时,超16进1,超3进2,满5进3,超6进4,超83进5;乘数为7时,超142857进1;

超285714进2,超428571进3,超571428进4,超714285进5,超857142进6;乘数为8时,满125进1,满25进2,满375进3,满5进4,满625进5,满75进6,满875进7;乘数为9时,超1进1,超2进2……超几进几。

(7)乘数125速算法扩展阅读:

比如:931684乘以2这道题,在做的时候,先给被乘数前面加个0,然后依次从最高位算起。另外,要注意一点,当被乘数的首位大于或等于5时,积的首位是1,如果小于5,积的首位是0(忽略不写)。像这道题被乘数是9,因此积的首位就是1。

接下来的每一位积,都是由被乘数的这一位数乘以2所得出的个位数,再加上后一位所进的数。

再举个例子,因为可以更加详细地说明,这种多位数乘法的速算方法是如何运用的。以5839042乘以8为例吧,8的速算法是乘数为8时,满125进1,满25进2,满375进3,满5进4,满625进5,满75进6,满875进7。

8. 速算方法和技巧

第一步:整体观察,若有线性趋势则走思路A,若没有线性趋势或线性趋势不明显则走思路B。*
*注:线性趋势是指数列总体上往一个方向发展,即数值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且直观上数值的大小变化跟项数本身有直接关联(别觉得太玄乎,其实大家做过一些题后都能有这个直觉 )

第二步思路A:分析趋势
1, 增幅(包括减幅)一般做加减。
基本方法是做差,但如果做差超过三级仍找不到规律,立即转换思路,因为公考没有考过三级以上的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1:-8,15,39,65,94,128,170,()
A.180 B.210 C. 225 D 256
解:观察呈线性规律,数值逐渐增大,且增幅一般,考虑做差,得出差23,24,26,29,34,42,再度形成一个增幅很小的线性数列,再做差得出1,2,3,5,8,很明显的一个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5+8=13,因而二级差数列的下一项是42+13=55,因此一级数列的下一项是170+55=225,选C。
总结:做差不会超过三级;一些典型的数列要熟记在心

2, 增幅较大做乘除
例2:0.25,0.25,0.5,2,16,()
A.32 B. 64 C.128 D.256
解:观察呈线性规律,从0.25增到16,增幅较大考虑做乘除,后项除以前项得出1,2,4,8,典型的等比数列,二级数列下一项是8*2=16,因此原数列下一项是16*16=256
总结:做商也不会超过三级

3, 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
例3:2,5,28,257,()
A.2006 B。1342 C。3503 D。3126
解:观察呈线性规律,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最大数规律较明显是该题的突破口,注意到257附近有幂次数256,同理28附近有27、25,5附近有4、8,2附近有1、4。而数列的每一项必与其项数有关,所以与原数列相关的幂次数列应是1,4,27,256(原数列各项加1所得)即1^1,2^2,3^3,4^4,下一项应该是5^5,即3125,所以选D
总结:对幂次数要熟悉

第二步思路B:寻找视觉冲击点*
*注:视觉冲击点是指数列中存在着的相对特殊、与众不同的现象,这些现象往往是解题思路的导引
视觉冲击点1:长数列,项数在6项以上。基本解题思路是分组或隔项。
例4:1,2,7,13,49,24,343,()
A.35 B。69 C。114 D。238
解:观察前6项相对较小,第七项突然变大,不成线性规律,考虑思路B。长数列考虑分组或隔项,尝试隔项得两个数列1,7,49,343;2,13,24,()。明显各成规律,第一个支数列是等比数列,第二个支数列是公差为11的等差数列,很快得出答案A。
总结:将等差和等比数列隔项杂糅是常见的考法。

视觉冲击点2:摇摆数列,数值忽大忽小,呈摇摆状。基本解题思路是隔项。
20 5
例5:64,24,44,34,39,()
10
A.20 B。32 C 36.5 D。19
解:观察数值忽小忽大,马上隔项观察,做差如上,发现差成为一个等比数列,下一项差应为5/2=2.5,易得出答案为36.5
总结:隔项取数不一定各成规律,也有可能如此题一样综合形成规律。

视觉冲击点3:双括号。一定是隔项成规律!
例6:1,3,3,5,7,9,13,15,(),()
A.19,21 B。19,23 C。21,23 D。27,30
解:看见双括号直接隔项找规律,有1,3,7,13,();3,5,9,15,(),很明显都是公差为2的二级等差数列,易得答案21,23,选C

例7:0,9,5,29,8,67,17,(),()
A.125,3 B。129,24 C。84,24 D。172,83
解:注意到是摇摆数列且有双括号,义无反顾地隔项找规律!有0,5,8,17,();9,29,67,()。支数列二数值较大,规律较易显现,注意到增幅较大,考虑乘除或幂次数列,脑中闪过8,27,64,发现支数列二是2^3+1,3^3+2,4^3+3的变式,下一项应是5^3+4=129。直接选B。回头再看会发现支数列一可以还原成1-1,4+1,9-1,16+1,25-1.
总结:双括号隔项找规律一般只确定支数列其一即可,为节省时间,另一支数列可以忽略不计

视觉冲击点4:分式。
类型(1):整数和分数混搭,提示做乘除。
例8:1200,200,40,(),10/3
A.10 B。20 C。30 D。5
解:整数和分数混搭,马上联想做商,很易得出答案为10

类型(2):全分数。解题思路为:能约分的先约分;能划一的先划一;突破口在于不宜变化的分数,称作基准数;分子或分母跟项数必有关系。
例9:3/15,1/3,3/7,1/2,()
A.5/8 B。4/9 C。15/27 D。-3
解:能约分的先约分3/15=1/5;分母的公倍数比较大,不适合划一;突破口为3/7,因为分母较大,不宜再做乘积,因此以其作为基准数,其他分数围绕它变化;再找项数的关系3/7的分子正好是它的项数,1/5的分子也正好它的项数,于是很快发现分数列可以转化为1/5,2/6,3/7,4/8,下一项是5/9,即15/27

例10:-4/9,10/9,4/3,7/9,1/9
A.7/3 B 10/9 C -5/18 D -2
解:没有可约分的;但是分母可以划一,取出分子数列有-4,10,12,7,1,后项减前项得
14,2,-5,-6,(-3.5),(-0.5)与分子数列比较可知下一项应是7/(-2)=-3.5,所以分子数列下一项是1+(-3.5)= -2.5。因此(-2.5)/9= -5/18

视觉冲击点5:正负交叠。基本思路是做商。
例11:8/9, -2/3, 1/2, -3/8,()
A 9/32 B 5/72 C 8/32 D 9/23
解:正负交叠,立马做商,发现是一个等比数列,易得出A

视觉冲击点6:根式。
类型(1)数列中出现根数和整数混搭,基本思路是将整数化为根数,将根号外数字移进根号内
例12:0 3 1 6 √2 12 ( ) ( ) 2 48
A. √3 24 B.√3 36 C.2 24 D.2 36
解:双括号先隔项有0,1,√2,(),2;3,6,12,(),48.支数列一即是根数和整数混搭类型,以√2为基准数,其他数围绕它变形,将整数划一为根数有√0 √1 √2 ()√4,易知应填入√3;支数列二是明显的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因此答案为A

类型(2)根数的加减式,基本思路是运用平方差公式:a^2-b^2=(a+b)(a-b)
例13:√2-1,1/(√3+1),1/3,()
A(√5-1)/4 B 2 C 1/(√5-1) D √3
解:形式划一:√2-1=(√2-1)(√2+1)/(√2+1)=(2-1)/ (√2+1)=1/(√2+1),这是根式加减式的基本变形形式,要考就这么考。同时,1/3=1/(1+2)=1/(1+√4),因此,易知下一项是1/(√5+1)=( √5-1)/[( √5)^2-1]= (√5-1)/4.

视觉冲击点7:首一项或首两项较小且接近,第二项或第三项突然数值变大。基本思路是分组递推,用首一项或首两项进行五则运算(包括乘方)得到下一个数。
例14:2,3,13,175,()
A.30625 B。30651 C。30759 D。30952
解:观察,2,3很接近,13突然变大,考虑用2,3计算得出13有2*5+3=3,也有3^2+2*2=13等等,为使3,13,175也成规律,显然为13^2+3*2=175,所以下一项是175^2+13*2=30651
总结:有时递推运算规则很难找,但不要动摇,一般这类题目的规律就是如此。

视觉冲击点8:纯小数数列,即数列各项都是小数。基本思路是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考虑,或者各成单独的数列或者共同成规律。

例15:1.01,1.02,2.03,3.05,5.08,()
A.8.13 B。 8.013 C。7.12 D 7.012
解:将整数部分抽取出来有1,1,2,3,5,(),是一个明显的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8,排除C、D;将小数部分抽取出来有1,2,3,5,8,()又是一个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13,所以选A。
总结:该题属于整数、小数部分各成独立规律

例16:0.1,1.2,3.5,8.13,( )
A 21.34 B 21.17 C 11.34 D 11.17
解:仍然是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拆分开来考虑,但在观察数列整体特征的时候,发现数字非常像一个典型的和递推数列,于是考虑将整数和小树部分综合起来考虑,发现有新数列0,1,1,2,3,5,8,13,(),(),显然下两个数是8+13=21,13+21=34,选A
总结:该题属于整数和小数部分共同成规律

视觉冲击点9:很像连续自然数列而又不连贯的数列,考虑质数或合数列。
例17:1,5,11,19,28,(),50
A.29 B。38 C。47 D。49
解:观察数值逐渐增大呈线性,且增幅一般,考虑作差得4,6,8,9,……,很像连续自然数列而又缺少5、7,联想和数列,接下来应该是10、12,代入求证28+10=38,38+12=50,正好契合,说明思路正确,答案为38.

视觉冲击点10:大自然数,数列中出现3位以上的自然数。因为数列题运算强度不大,不太可能用大自然数做运算,因而这类题目一般都是考察微观数字结构。
例18:763951,59367,7695,967,()
A.5936 B。69 C。769 D。76
解:发现出现大自然数,进行运算不太现实,微观地考察数字结构,发现后项分别比前项都少一位数,且少的是1,3,5,下一个缺省的数应该是7;另外缺省一位数后,数字顺序也进行颠倒,所以967去除7以后再颠倒应该是69,选B。

例19:1807,2716,3625,()
A.5149 B。4534 C。4231 D。5847
解:四位大自然数,直接微观地看各数字关系,发现每个四位数的首两位和为9,后两位和为7,观察选项,很快得出选B。

第三步:另辟蹊径。
一般来说完成了上两步,大多数类型的题目都能找到思路了,可是也不排除有些规律不容易直接找出来,此时若把原数列稍微变化一下形式,可能更易看出规律。

变形一:约去公因数。数列各项数值较大,且有公约数,可先约去公约数,转化成一个新数列,找到规律后再还原回去。
例20:0,6,24,60,120,()
A.186 B。210 C。220 D。226
解:该数列因各项数值较大,因而拿不准增幅是大是小,但发现有公约数6,约去后得0,1,4,10,20,易发现增幅一般,考虑做加减,很容易发现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下一项应是20+10+5=35,还原乘以6得210。

变形二:因式分解法。数列各项并没有共同的约数,但相邻项有共同的约数,此时将原数列各数因式分解,可帮助找到规律。
例21:2,12,36,80,()
A.100 B。125 C 150 D。175
解:因式分解各项有1*2,2*2*3,2*2*3*3,2*2*2*2*5,稍加变化把形式统一一下易得1*1*2,2*2*3,3*3*4,4*4*5,下一项应该是5*5*6=150,选C。

变形三:通分法。适用于分数列各项的分母有不大的最小公倍数。
例22:1/6,2/3,3/2,8/3,()
A.10/3 B.25/6 C.5 D.35/6
解:发现分母通分简单,马上通分去掉分母得到一个单独的分子数列1,4,9,16,()。增幅一般,先做差的3,5,7,下一项应该是16+9=25。还原成分母为6的分数即为B。

第四步:蒙猜法,不是办法的办法。
有些题目就是百思不得其解,有的时候就剩那么一两分钟,那么是不是放弃呢?当然不能!一分万金啊,有的放矢地蒙猜往往可以救急,正确率也不低。下面介绍几种我自己琢磨的蒙猜法。
第一蒙:选项里有整数也有小数,小数多半是答案。
见例5:64,24,44,34,39,()

A.20 B。32 C 36.5 D。19
直接猜C!

例23:2,2,6,12,27,()
A.42 B 50 C 58.5 D 63.5
猜:发现选项有整数有小数,直接在C、D里选择,出现“.5”的小数说明运算中可能有乘除关系,观察数列中后项除以前项不超过3倍,猜C
正解:做差得0,4,6,15。(0+4)*1.5=6 (2+6)*1.5=12 (4+6)*1.5=15 (6+15)*1.5=31.5,所以原数列下一项是27+31.5=58.5

第二蒙:数列中出现负数,选项中又出现负数,负数多半是答案。
例24:-4/9,10/9,4/3,7/9,1/9,( )
A.7/3 B.10/9 C -5/18 D.-2
猜:数列中出现负数,选项中也出现负数,在C/D两个里面猜,而观察原数列,分母应该与9有关,猜C。

第三蒙:猜最接近值。有时候貌似找到点规律,算出来的答案却不在选项中,但又跟某一选项很接近,别再浪费时间另找规律了,直接猜那个最接近的项,八九不离十!
例25:1,2,6,16,44,()
A.66 B。84 C。88 D。120
猜:增幅一般,下意识地做了差有1,4,10,28。再做差3,6,18,下一项或许是(6+18)*2=42,或许是6*18=108,不论是哪个,原数列的下一项都大于100,直接猜D。

例26:0.,0,1,5,23,()
A.119 B。79 C 63 D 47
猜:首两项一样,明显是一个递推数列,而从1,5递推到25必然要用乘法,而5*23=115,猜最接近的选项119

第四蒙:利用选项之间的关系蒙。
例27:0,9,5,29,8,67,17,(),()
A.125,3 B129,24 C 84,24 D172 83
猜:首先注意到B,C选项中有共同的数值24,立马会心一笑^_^,知道这是阴险的出题人故意设置的障碍,而又恰恰是给我们的线索,第二个括号一定是24!而根据之前总结的规律,双括号一定是隔项成规律,我们发现偶数项9,29,67,()后项都是前项的两倍左右,所以猜129,选B

例28:0,3,1,6,√2,12,(),(),2,48
A.√3,24 B。√3,36 C 2,24 D√2,36
猜:同上题理,第一个括号肯定是√3!而双括号隔项成规律,3,6,12,易知第二个括号是24,很快选出A

好了 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加快解题速度,提高正确率!加油!!!
这里面当然不可能包含所有的方法,因为题是无穷的,欢迎大家踊跃分享更多好方法~

PS:网上找到的:十 大 速 算 技 巧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

要点:
"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

要点: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一、 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二、 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一、 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 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 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速算技巧三:截位法】

要点:
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
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借位),直到得到选项要求精度的答案为止。
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精确,需要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
一、 扩大(或缩小)一个乘数因子,则需缩小(或扩大)另一个乘数因子;
二、 扩大(或缩小)被除数,则需扩大(或缩小)除数。 如果是求"两个乘积的和或者差(即a×b±c×d)",应该注意:三、 扩大(或缩小)加号的一侧,则需缩小(或扩大)加号的另一侧;
四、 扩大(或缩小)减号的一侧,则需扩大(或缩小)减号的另一侧。

到底采取哪个近似方向由相近程度和截位后计算难度决定。

一般说来,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若答案需要有N位精度,则计算过程的数据需要有N+1位的精度,但具体情况还得由截位时误差的大小以及误差的抵消情况来决定;在误差较小的情况下,计算过程中的数据甚至可以不满足上述截位方向的要求。所以应用这种方法时,需要考生在做题当中多加熟悉与训练误差的把握,在可以使用其它方式得到答案并且截位误差可能很大时,尽量避免使用乘法与除法的截位法。

★【速算技巧四:化同法】

要点:
所谓"化同法",是指"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将这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相近,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一、 将分子(或分母)化为完全相同,从而只需要再看分母(或分子)即可;
二、 将分子(或分母)化为相近之后,出现"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大而分子较小"或"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小而分子较大"的情况,则可直接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
三、 将分子(或分母)化为非常接近之后,再利用其它速算技巧进行简单判定。
事实上在资料分析试题当中,将分子(或分母)化为完全相同一般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化同法更多的是"化为相近"而非"化为相同"。

★【速算技巧五:差分法】

要点:
"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它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

两个分数做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

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

"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

1、 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
2、 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3、 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可以通过"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324/53.1>313/51.7。

特别注意:

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

二、"差分法"与"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两个分数相隔非常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速算技巧六:插值法】

要点:
"插值法"是指在计算数值或者比较数大小的时候,运用一个中间值进行"参照比较"的速算方式,一般情况下包括两种基本形式:

一、在比较两个数大小时,直接比较相对困难,但这两个数中间明显插了一个可以进行参照比较并且易于计算的数,由此中间数可以迅速得出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比如说A与B的比较,如果可以找到一个数C,并且容易得到A>C,而B<C,即可以判定A>B。

二、在计算一个数值f的时候,选项给出两个较近的数A与B难以判断,但我们可以容易的找到A与B之间的一个数C,比如说A<C<B,并且我们可以判断f>C,则我们知道f=B(另外一种情况类比可得)。

★【速算技巧七:凑整法】

要点:
"凑整法"是指在计算过程当中,将中间结果凑成一个"整数"(整百、整千等其它方便计算形式的数),从而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凑整法"包括加/减法的凑整,也包括乘/除法的凑整。

在资料分析的计算当中,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凑成"整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由于资料分析不要求绝对的精度,所以凑成与"整数"相近的数是资料分析"凑整法"所真正包括的主要内容。

★【速算技巧八:放缩法】

要点:
"放缩法"是指在数字的比较计算当中,如果精度要求并不高,我们可以将中间结果进行大胆的"放"(扩大)或者"缩"(缩小),从而迅速得到待比较数字大小关系的速算方式。

要点:

若A>B>0,且C>D>0,则有:
1) A+C>B+D
2) A-D>B-C
3) A×C>B×D
4) A/D>B/C

这四个关系式即上述四个例子所想要阐述的四个数学不等关系,是我们在做题当中经常需要用到的非常简单、非常基础的不等关系,但却是考生容易忽略,或者在考场之上容易漏掉的数学关系,其本质可以用"放缩法"来解释。

★【速算技巧九:增长率相关速算法】

要点:
计算与增长率相关的数据是做资料分析题当中经常遇到的题型,而这类计算有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对于迅速解答资料分析题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两年混合增长率公式:
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
r1+r2+r1× r2

增长率化除为乘近似公式:
如果第二期的值为A,增长率为r,则第一期的值A':
A'= A/(1+r)≈A×(1-r)
(实际上左式略大于右式,r越小,则误差越小,误差量级为r^2)

平均增长率近似公式:
如果N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r≈上述各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实际上左式略小于右式,增长率越接近,误差越小)

求平均增长率时特别注意问题的表述方式,例如:
1、"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不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
2、"2004、2005、2006、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

"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缩小型分数"变化趋势判定:
1、A/B中若A与B同时扩大,则①若A增长率大,则A/B扩大②若B增长率大,则A/B缩小;A/B中若A与B同时缩小,则①若A减少得快,则A/B缩小②若B减少得快,则A/B扩大。
2、A/(A+B)中若A与B同时扩大,则①若A增长率大,则A/(A+B)扩大②若B增长率大,则A/(A+B)缩小;A/(A+B)中若A与B同时缩小,则①若A减少得快,则A/(A+B)缩小②若B减少得快,则A/(A+B)扩大。

多部分平均增长率:
如果量A与量B构成总量"A+B",量A增长率为a,量B增长率为b,量"A+B"的增长率为r,则A/B=(r-b)/(a-r),一般用"十字交叉法"来简单计算。
注意几点问题:
1、 r一定是介于a、b之间的,"十字交叉"相减的时候,一个r在前,另一个r在后;
2、 算出来的比例是未增长之前的比例,如果要计算增长之后的比例,应该在这个比例上再乘以各自的增长率。

等速率增长结论:
如果某一个量按照一个固定的速率增长,那么其增长量将越来越大,并且这个量的数值成"等比数列",中间一项的平方等于两边两项的乘积。

★【速算技巧十:综合速算法】

要点:
"综合速算法"包含了我们资料分析试题当中众多体系性不如前面九大速算技巧的速算方式,但这些速算方式仍然是提高计算速度的有效手段。

平方数速算:
牢记常用平方数,特别是11-30以内数的平方,可以很好提高计算速度:
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
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900

尾数法速算:
因为资料分析试题当中牵涉到的数据几乎都是通过近似后得到的结果,所以一般我们计算的时候多强调首位估算,而尾数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资料分析当中的尾数法只适用于未经近似或者不需要近似的计算之中。历史数据证明,国考试题资料分析基本上不能用到尾数法,但在地方考题的资料分析当中,尾数法仍然可以有效的简化计算。

错位相加/减:
A×9型速算技巧: A×9= A×10- A; 如:743×9=7430-743=6687
A×9.9型速算技巧: A×9.9= A×10+A÷10; 如:743×9.9=7430-74.3=7355.7
A×11型速算技巧: A×11= A×10+A; 如:743×11=7430+743=8173
A×101型速算技巧: A×101= A×100+A; 如:743×101=74300+743=75043

乘/除以5、25、125的速算技巧:
A× 5型速算技巧:A×5= 10A÷2; A÷ 5型速算技巧:A÷5= 0.1A×2
例 8739.45×5=87394.5÷2=43697.25
36.843÷5=3.6843×2=7.3686
A× 25型速算技巧:A×25= 100A÷4; A÷ 25型速算技巧:A÷25= 0.01A×4
例 7234×25=723400÷4=180850
3714÷25=37.14×4=148.56
A×125型速算技巧:A×125= 1000A÷8; A÷125型速算技巧:A÷125= 0.001A×8
例 8736×125=8736000÷8=1092000
4115÷125=4.115×8=32.92

减半相加:
A×1.5型速算技巧: A×1.5= A+A÷2;
例 3406×1.5=3406+3406÷2=3406+1703=5109

"首数相同尾数互补"型两数乘积速算技巧:
积的头=头×(头+1);积的尾=尾×尾

9. 一分钟速算法,多一点方法。

一分钟速算法口诀

第1节 个位数比十位数大1乘以9的运算

方法:前面因数的个位数是几,就把第几个手指弯回来,弯指左边有几个手指,则表示乘积的百位数是几。弯指读0,则表示乘积的十位数是0,弯指右边有几个手指,则表示乘积的个位数是几。

口诀:个位是几弯回几,弯指左边是百位,弯指读0为十位,弯指右边是个位。

例:34×9=306

第2节 个位数比十位数大任意数乘以9的运算

方法:凡是个位数比十位数大任意数乘以9时,仍是前面因数的个位数是几,将第几个手指弯回来,弯回来的手指不读数,作为乘积的十位数与个位数的分界线。前面因数的十位数是几,从左边起数过几个手指,则表示乘积的百位数就是几,弯指左边减去百位数,还剩几个手指,则表示乘积的十位数是几,弯指的右边有几个手指,则表示乘积的个位数是几。

口诀:个位是几弯回几,原十位数为百位。左边减去百位数,剩余手指为十位。弯指作为分界线,弯指右边是个位。

例:13×9=117

第3节 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同乘以9

方法:凡是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同乘以9时,它的个位数是几则将第几个手指弯回来。弯指左边有几个手指则表示乘积的百位数是几。弯回来的手指读9,作为乘积的十位数。弯指右边有几个手指,则表示乘积的个位数是几。

口诀:个位是几就弯几,弯指左边是百位。弯指读9是十位,弯指右边是个位。

例:88×9=792

第4节 个位数比十位数小乘积9的运算

方法:计算时只要将前面因数的十位数减1写在百位上,前面因数的个位数是几,写在乘积的十位上,前面因数于与100的差数,写在乘积的个位即可。

如果是80几乘以9,因80几与100差10几,则在乘积的十位数上加1.如果是70几乘以9,因70几与100差20几,则应在乘积的十位上加2。其他依次类推。

口诀:十位减1写百位,原个位数写十位。与百差几写个位,如差几十加十位。

例:94×9=846 62×9=558

第二章 加法第1节 加大减差法

方法:在一个加式里,如果被加数或加数有一个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等,都以整数来加,然后再减去这个差数(即补数),这样计算起来十分方便。

口诀:用第一个加数加上第二个加数的整十、整百、整千……再减去第二个加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的差,等于和。

第2节 求只是两个数字位置变换两位数的和

方法:在一个两位数的加式里,如果被加数的十位数和加数的个位数相同,而被加数的个位数又和加数的十位数相同,就将被加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相加之和再乘以11,即为这个加式的和。

口诀:(首+尾)×11=和

例:58+85=(5+8)×11=143

第3节 一目三行加法

方法:若三行数在一起相加,未加之前先虚进1,把第一位和末尾第二位之间的数看作中间数,凑9弃掉,剩几写几,末尾一位数凑10弃掉,剩几写几,即为所求三行之和。

口诀:提前虚进1,中间弃9,末尾弃10。

注意三个重点:

相加不够9的用分段法:直接相加,并要提前虚进1;

中间数相加大于19的(弃19),前面多进1;

末位数相加大于20的(弃20),前边多进1.

第三章 减法第1节 减大加差法

方法:在一个减式里,如果被减数的后几位数值较小,而减数的后几位数值较大,往往要向前借好几位时,则应将减数中加上一个数(即补数)变成整数,从被减数中减去,然后再加上这个补数,即得最终差数。

口诀:用被减数减去减数的整十、整百、整千……再加上减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的差,等于差。

第2节 求只是数字位置颠倒两个两位数的差

方法:在一个两位数的减式里,如果被减数的十位数值与减数的个位数值相同,而被减数的个位数值又与减数的十位数值相同时,用被减数的十位数值,减去被减数的个位数值,再乘以9等于差。

口诀:用被减数的十位数减去它的个位数,再乘以9,等于差。

例:74-47=(7-4)×9=27

第3节 求只是首尾换位,中间数相同的两个三位数的差

方法:被减数的百位数减去个位数的差乘以9,分别将乘积的十位数值作为百位数,将乘积的个位数值仍作为个位数,两数中间写上一个9(即十位),便是这个减式的差。

口诀:用被减数的百位数减去它的个位数,再乘以9,得到一个两位数,再在这个数中间写上9,就等于这两个数的差。

例:936-639=(9-6)×9=3×9=27=2(9)7

第4节 求两个互补数的差

如何求一个数的补数?从十位数起向左边,无论有多少位数,都给它凑成9,个位数(即末尾一个数)凑成10即可,这就是它的补数。

互补的概念:两数相加(和)等于整10、整100、整1000……叫互补。

求补数的方法:前凑9,后凑10。

口诀:两位互补的数相减:减50后,再乘以2等于差;

三位互补的数相减:减500后,再乘以2等于差;

四位互补的数相减:减5000后,再乘以2等于差;

……依此类推。

第四章 乘法第1节 十位数相同,个位数互补的乘法运算

方法:在一个两位数的乘式里,凡是十位数相同,个位数互补时,在前面因数的十位数上加上一个1,再和另一个因数的十位数相乘,所得的积写在乘积的前两位。然后个位和个位相乘的积,写在后两位,即为乘式的最终积。

口诀:前面数十位加个1,和另一个数十位乘得积,后写两个个位积,即为所求最终积。

例:67×63=6×(6+1)……7×3=42……21=4221

第2节 十位数互补,个位数相同的乘法运算

方法:在一个两位数的乘式里,如果前面因数和后面因数的十位数互补,它们的个位数相同时计算方法:首先十位数与十位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个位数写前边,后写它们两个数个位相乘之积,即为所求最终积。

口诀:十位相乘加个位,个位相乘写后边。十位数没有要添个0(例2)。

例1:76×36=(7×3+6)……6×6=27……36+2736

例2:83×23=(8×2+3)……3×3=19……(0)9=1909

第3节 一个数十位与个位互补,另一个数相同的乘法运算

方法:在互补的十位数上加个1,和另一数十位乘得积,后面写上两个数个位相乘的积,即为所求的最终积。

注意:

(1)补数在上面还是在下面,必须在互补数十位加个1,上下相乘,即可。

(2)对于多位数都相同的数,中间有几个数(除首尾两个),直接写在积得中间即可。

口诀:互补数十位加个1,和另一数十位乘得积,后续两个个位积,即为所求最终积。

第4节 11的乘法运算

方法:凡任何一个数乘以11时,最高位是几,就向前位进几。最高位数和第二位数相加写在第二位,第二位数和第三位数相加写在第三位。相加超10前面加1,个位是几还写几,依此类推,就是11的乘积。

口诀:高位是几则进几,两两相加挨次写。相加超十前加1,个位是几还是几。

例1:76×11=836
例2:86×11=946

第5节 十位数是1的乘法运算

方法:在一个两位数的乘式里,如果两个数十位都是1,个位是任意数,可将个位与个位相乘,得数写后面;个位与个位相加之和写中间;十位与十位相乘得积,写前边(有进位的加进位),即为这个乘式之积。

口诀:个位相乘写个位,个位相加写十位,有进位的加进位。十位相乘写百位,有进位的加进位。

例:18×16=288

第6节 个位数是1的乘法运算

方法:在一个两位数的乘式里,如果两个数的个位数都是1,而且十位数是任意数时,可按三步计算:(1)将个位数相乘写个位,(2)十位数相加写十位,(3)十位数相乘写百位(有进位的加进位)。即为乘式的最终积。

口诀:个位相乘写个位,十位相加写十位,十位相乘写高位(有进位的加进位)。

例:91×81=7371

第7节 特殊数的乘法运算

方法:在一个乘式里,前面的因数缩小几倍,后面的因数就扩大几倍,其积不变。

口诀:任何数乘以15、35或45,就把这个任何数缩小2倍,再把15、35或45扩大2倍,其积不变。

任何数乘以25,就把这个任何数缩小4倍,再把25扩大4倍,其积不变。

任何数乘以125,就把这个任何数缩小8倍,再把125扩大8倍,其积不变。

例:78×45=(78÷2)×(45×2)=39×90=3510

第8节 任意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万能法

方法:任意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可分三步完成

(1)首先个位数上下相乘

(2)个位数和十位数交叉相乘相加(有进位的加进位)

(3)十位数上下相乘(有进位的加进位)

口诀:个位数上下相乘;个位数和十位数交叉相乘积相加(有进位的加进位);十位数上下相乘(有进位的加进位)。

例:78×45


第9节 任意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万能法

方法:(1)个位数上下相乘

(2)个位数和十位数交叉相乘积相加(有进位的加进位)

(3)后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前面因数的百位数交叉相乘再加上十位数上下相乘(有进位的加进位)

(4)后面因数的十位数和前面因数的百位数交叉相乘(有进位的加进位)。

口诀:个位数上下相乘;

个位数和十位数交叉相乘积相加(有进位的加进位);

个位数和百位数交叉相乘再加上十位数上下相乘(有进位的加进位);

十位数和百位数交叉相乘(有进位的加进位)。

第10节 任意三位数乘以三位数的万能法

方法和口诀相同:

(1)个位数上下相乘;

(2)个位数和十位数交叉相乘积相加(有进位的加进位);

(3)个位数和百位数交叉相乘加上十位数上下相乘(有进位的加进位);

(4)十位数和百位数交叉相乘积相加(有进位的加进位);

(5)百位数上下相乘(有进位的加进位)。

第11节 数值越大越好算

999的平方

方法:只要是同位数9自乘,无论是多少位,只将9的位数减1位剩几个9写几个9,后面写一个8,前面有几个9,后面就写几个0,末位只写一个1,即为乘式最终积。如三个9自乘时,需写两个9,一个8,两个0,一个1.而六位9自乘时,需写五个9,一个8,五个0,一个1。

口诀:先求两数各补数;交叉相减减补数(减一次)写前边;补数相乘写后边。

第12节 数值小了也好算

口诀:百位数乘以百位数写高位;

百位数和个位数相乘的积,扩大两倍写中间;

个位数乘个位写后面;

大于100要进位。第五章 一位数乘任意多位数第1节 2的乘法运算

方法:凡2乘以5以下的数字,应直接写出它的倍数来,遇到大于4的数字如5、6、7、8、9等,都要在前一位上加一个1.在算前一位(即高位)时,必须要看后位(即低位)是否大于5,决定有无进位,大者在前位上加1.

因为2×5=10(个位数是0) 2×6=12(个位数是2) 2×7=14(个位数是4)

2×8=16(个位数是6) 2×9=18(个位数是8)

口诀:1、2、3、4只写倍,后数大5或等于5前加1。5个为0、6个为2、7个为4、8个为6、9个为8要记牢,算前看后莫忘掉。

第2节 3的乘法运算

方法:3的进位律是3的循环小数,无论3后面有几个3,但最后只要出现4或比4大的数,则前边就要进1,无论3循环到几个位数,最后是比3小的数字,都按不进位计算。

67也是一样,大于6的循环小数就进2,即6以后无论循环几位,只要后位有7或比7大的数就进2,6的循环小数是6或小于6以下都按不进2计算,但不进2必能进1。

数字上点圆点的,表示该数是循环小数,而后位数则表示无论前数循环几位,而见到后数即按大者计算,无论循环到几位不见后数,都按小于此数计算。

口诀:1、2、3数直写倍,后大34前加1,大于67要进2,循环小数要记准:4个为2;5个为5;6个为8;7个为1;8个为4;9个为7.算前看后莫忘记。

(3的乘法运算) (4的乘法运算)

第3节 4的乘法运算

方法:凡是用4乘1和2时,应直接写出它的倍数。4的进位律是大25进1,大50进2,大75进3。但必须记住:任何偶数乘以4时,其本个位都是它的补数。如见4是6;见6是4;见2是8;见8是2。而任何奇数乘以4时,其本个位都是它的凑数。如:1+4=5;3+2=5;5+0=5;7+8=15(个位是5);9+6=15(个位是5)。

口诀:1数2数直写倍,后大25前加1,大于5数要进2,后大75将3进,偶数个位皆互补,奇数个位凑5齐。

第4节 5的乘法运算

方法:根据乘法的性质原理:前面因数缩小几倍,后面因数扩大几倍,其积不变。凡是任何数乘以5时,先将前面因数缩小两倍,再乘后面因数5,扩大两倍变成10计算起来,就更简便了。

口诀:任何数乘以5,等于它的半数加零。

例:368×5=(368÷2)×(5×2)=184×10=1840第5节 6的乘法运算

方法:因为6是3的两倍,那么3的进位律是大34进1,大67进2。而6的进位律却是大34进2,大67进4。

口诀:167数要进1;后大34将2进;大5一定要进3;后大67将4进;834数要进5;循环小数要记准。

(6的乘法运算) (7的乘法运算)

第6节 7的乘法运算

方法:7的进律较难记,必须从中找窍门。7的进位律是:

大于进1;大于进2;

大于进3;大于进5;大于进6。

口诀:1428续57。进2、14搬后位。进3,将头按在尾。进4,57移前位。进5,将尾接在首。进6,分半前后移。偶数本个皆2倍,1-7;3-1;5本身;7-9;9-3要记牢,两位三位先相比。

第7节 8的乘法运算

方法:4的两倍,那么4的进位律是大25进1;大50进2;大75进3;而8的进位律是大25进2;大5进4;大75进6。本身加5本个同的意思是:个位数相同。如:

1+5=6(1和6个位相同是8) 2+5=7(2和7个位相同是6)

3+5=8(3和8个位相同是4) 4+5=9(4和9个位相同是2) 5+5=10(5的个位是0)

口诀:125数要进1,后大25将2进。375数要进3,后数大5将4进。625数应进5,后大75将6进。875数要进7,本身加5本个同。1、6个8;2、7-6;3、8个4;4、9-2。

第8节 9的乘法运算

方法:9乘任何数时,要看两位数,才能决定是进几,前位数值小于后位数值时,前位的数值是几则进几(照数进)。如果前位数值大于后位数时,无论是大几,在前位上只减一个1,余数即是应进的数,即称为前大于后要减1。

口诀:前小于后照数进,前大于后要减1。各数本个皆互补,算到末尾必减1。


乘法口诀速算方法:

两位数相乘,在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等于10的情况下,如62×68=4216

计算方法:6×(6+1)=42(前积),2×8=16(后积)。

一分钟速算口诀中对特殊题的定理是:

任意两位数乘以任意两位数,只要魏式系数为“0”所得的积,一定是两项数中的尾乘尾所得的积为后积,头乘头(其中一项头加1的和)的积为前积,两积相邻所得的积。

如(1)33×46=1518(个位数相加小于10,所以十位数小的数字3不变,十位大的数4必须加1)

计算方法:3×(4+1)=15(前积),3×6=18(后积)

两积组成1518

如(2)84×43=3612(个位数相加小于10,十位数小的数4不变 十位大的数8加1)

计算方法:4×(8+1)=36(前积),3×4=12(后积)

两积相邻组成:3612

如(3)48×26=1248

计算方法:4×(2+1)=12(前积),6×8=48(后积)

两积组成:1248

如(4)245平方=

计算方法24×(24+1)=600(前积),5×5=25

两积组成:

ab×cd 魏式系数=(a-c)×d+(b+d-10)×c

“头乘头,尾乘尾,合零为整,补余数。”

1.先求出魏式系数

2.头乘头(其中一项加一)为前积 (适应尾相加为10的数)

3.尾乘尾为后积。

4.两积相连,在十位数上加上魏式系数即可 。

如:76×75,87×84吧,凡是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为11的数,它的魏式系数一定是它的十位数的数 。

如:76×75魏式系数就是7,87×84魏式系数就是8。

如:78×63,59×42,它们的系数一定是十位数大的数减去它的个位数。

例如第一题魏式系数等于7-8=-1,第2题魏式系数等于5-9=-4,只要十位数差一,个位数相加为11的数一律可以采用以上方法速算。

例题1 76×75, 计算方法: (7+1)×7=56 5×6=30 两积组成5630,然后十位数上加上7最后的积为5700。

例题2 78×63,计算方法:7×(6+1)=49,3×8=24,两积组成4924,然后在十位数上2减去1,最后的积为4914

实例:

-如(1)33×46=1518(个位数相加小于10,所以十位数小的数字3不变,十位大的数4必须加1)-

-计算方法:3×(4+1)=15(前积),3×6=18(后积)-

-两积组成1518-

-如(2)84×43=3612(个位数相加小于10,十位数小的数4不变 十位大的数8加1)-

-计算方法:4×(8+1)=36(前积),3×4=12(后积)-

-两积相邻组成:3612-

-如(3)48×26=1248-

-计算方法:4×(2+1)=12(前积),6×8=48(后积)-

-两积组成:1248-

-如(4)245平方=-

-计算方法24×(24+1)=600(前积),5×5=25-

-两积组成:-

(一)十几与十几相乘

十几乘十几,

方法最容易,

保留十位加个位,

添零再加个位积。

证明:设m、n 为1 至9 的任意整数,则

(10+m)(10+n)

=100+10m+10n+mn

=10〔10+(m+n)〕+mn。

例:17×l6

∵10+ (7+6)=23(第三句),

∴230+7×6=230+42=272(第四句),

∴17×16=272。

(二)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互补(和为10)的两位数相乘

十位同,个位补,

两数相乘要记住:

十位加一乘十位,

个位之积紧相随。

证明:设m、n 为1 到9 的任意整数,则

(10m+n)〔10m+(10-n)〕

=100m(m+1)+n(10-n)。

例:34×36

∵(3+1)×3=4×3=12(第三句),

个位之积4×6=24,

∴34×36=1224。 (第四句)

注意:两个数之积小于10 时,十位数字应写零。

(三)用11 去乘其它任意两位数

两位数乘十一,

此数两边去,

中间留个空,

用和补进去。

证明:设m、n 为1 至9 的任意整数,则

(10m+n)×(10+1)=100m+10(m+n)+n。

例:36×ll

∵306+90=396,

∴36×11=396。

注意:当两位数字之和大于10 时,要进到百位上,那么百位数数字就成为m+1,

如:

84×11

∵804+12×10=804+120=924,

∴84×11=924。

10. 快速算出两位数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法速算技巧原理:设两位数分别为10A B,10C D,其积为S,根据多项式展开:S=(10A B)×(10C D)=10A×10C B×10C 10A×D B×D,而所谓速算,就是根据其中一些相等或互补(相加为十)的关系简化上式,从而快速得出结果。注:下文中"--"代表十位和个位,因为两位数的十位相乘得数的后面是两个零,请大家不要忘了,前积就是前两位,后积是后两位,中积为中间两位,满十前一,不足补零.A.乘法速算一.前数相同的:1.1.十位是1,个位互补,即A=C=1,B D=10,S=(10 B D)×10 A×B方法:百位为二,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例:13×17 13 7=2--("-"在不熟练的时候作为助记符,熟练后就可以不使用了)3×7=21---221即13×17=221 1.2.十位是1,个位不互补,即A=C=1,B D≠10,S=(10 B D)×10 A×B方法: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相加,得数为前积,两数的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例:15×17 15 7=22-("-"在不熟练的时候作为助记符,熟练后就可以不使用了)5×7=35---255即15×17=255 1.3.十位相同,个位互补,即A=C,B D=10,S=A×(A 1)×10 A×B方法:十位数加1,得出的和与十位数相乘,得数为前积,个位数相乘,得数为后积例:56×54(5 1)×5=30--6×4=24--3024 1.4.十位相同,个位不互补,即A=C,B D≠10,S=A×(A 1)×10 A×B方法:先头加一再乘头两,得数为前积,尾乘尾,的数为后积,乘数相加,看比十大几或小几,大几就加几个乘数的头乘十,反之亦然例:67×64(6 1)×6=42 7×4=28 7 4=11 11-10=1 4228 60=4288--4288方法2:两首位相乘(即求首位的平方),得数作为前积,两尾数的和与首位相乘,得数作为中积,满十进一,两尾数相乘,得数作为后积。例:67×64 6×6=36--(4 7)×6=66-4×7=28--4288二、后数相同的:2.1.个位是1,十位互补即B=D=1,A C=10 S=10A×10C 101方法:十位与十位相乘,得数为前积,加上101.。--8×2=16--101---1701 2.2.不是很简便个位是1,十位不互补即B=D=1,A C≠10 S=10A×10C 10C 10A 1方法:十位数乘积,加上十位数之和为前积,个位为1.。例:71×91 70×90=63--70 90=16-1--6461 2.3个位是5,十位互补即B=D=5,A C=10 S=10A×10C 25方法:十位数乘积,加上十位数之和为前积,加上25。例:35×75 3×7 5=26--25--2625 2.4不是很简便个位是5,十位不互补即B=D=5,A C≠10 S=10A×10C 525方法:两首位相乘(即求首位的平方),得数作为前积,两十位数的和与个位相乘,得数作为中积,满十进一,两尾数相乘,得数作为后积。例:75×95 7×9=63--(7 9)×5=80-25--7125 2.5.个位相同,十位互补即B=D,A C=10 S=10A×10C B100 B2方法:十位与十位相乘加上个位,得数为前积,加上个位平方。例:86×26 8×2 6=22--36---2236 2.6.个位相同,十位非互补方法:十位与十位相乘加上个位,得数为前积,加上个位平方,再看看十位相加比10大几或小几,大几就加几个个位乘十,小几反之亦然例:73×43 7×4 3=31 97 4=11 3109 30=3139---3139 2.7.个位相同,十位非互补速算法2方法:头乘头,尾平方,再加上头加尾的结果乘尾再乘10例:73×43 7×4=28 92809 (7 4)×3×10=2809 11×30=2809 330=3139---3139三、特殊类型的:3.1、一因数数首尾相同,一因数十位与个位互补的两位数相乘。方法:互补的那个数首位加1,得出的和与被乘数首位相乘,得数为前积,两尾数相乘,得数为后积,没有十位用0补。例:66×37(3 1)×6=24--6×7=42--2442 3.2、一因数数首尾相同,一因数十位与个位非互补的两位数相乘。方法:杂乱的那个数首位加1,得出的和与被乘数首位相乘,得数为前积,两尾数相乘,得数为后积,没有十位用0补,再看看非互补的因数相加比10大几或小几,大几就加几个相同数的数字乘十,反之亦然例:38×44(3 1)*4=12 8*4=32 1632 3 8=11 11-10=1 1632 40=1672--1672 3.3、一因数数首尾互补,一因数十位与个位不相同的两位数相乘。方法:乘数首位加1,得出的和与被乘数首位相乘,得数为前积,两尾数相乘,得数为后积,没有十位用0补,再看看不相同的因数尾比头大几或小几,大几就加几个互补数的头乘十,反之亦然例:46×75(4 1)*7=35 6*5=30 5-7=-2 2*4=8 3530-80=3450--3450 3.4、一因数数首比尾小一,一因数十位与个手脑速算教程位相加等于9的两位数相乘。方法:凑9的数首位加1乘以首数的补数,得数为前积,首比尾小一的数的尾数的补数乘以凑9的数首位加1为后积,没有十位用0补。例:56×36 10-6=4 3 1=4 5*4=20 4*4=16---2016 3.5、两因数数首不同,尾互补的两位数相乘。方法:确定乘数与被乘数,反之亦然。被乘数头加一与乘数头相乘,得数为前积,尾乘尾,得数为后积。再看看被乘数的头比乘数的头大几或小几,大几就加几个乘数的尾乘十,反之亦然例:74×56(7 1)*5=40 4*6=24 7-5=2 2*6=12 12*10=120 4024 120=4144---4144 3.6、两因数首尾差一,尾数互补的算法方法:不用向第五个那么麻烦了,取大的头平方减一,得数为前积,大数的尾平方的补整百数为后积例:24×36 32 3*3-1=8 6^2=36 100-36=64---864 3.7、近100的两位数算法方法:确定乘数与被乘数,反之亦然。再用被乘数减去乘数补数,得数为前积,再把两数补数相乘,得数为后积(未满10补零,满百进一)例:93×91 100-91=9 93-9=84 100-93=7 7*9=63---8463 B、平方速算一、求11~19的平方同上1.2,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相加,得数为前积,两数的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例:17×17 17 7=24-7×7=49---289三、个位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同上1.3,十位加1乘以十位,在得数的后面接上25。例:35×35(3 1)×3=12--25--1225四、十位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同上2.5,个位加25,在得数的后面接上个位平方。例:53×53 25 3=28--3×3=9--2809四、21~50的两位数的平方求25~50之间的两数的平方时,记住1~25的平方就简单了,11~19参照第一条,下面四个数据要牢记:21×21=441 22×22=484 23×23=529 24×24=576求25~50的两位数的平方,用底数减去25,得数为前积,50减去底数所得的差的平方作为后积,满百进1,没有十位补0。例:37×37 37-25=12--(50-37)^2=169--1369 C、加减法一、补数的概念与应用补数的概念:补数是指从10、100、1000…中减去某一数后所剩下的数。例如10减去9等于1,因此9的补数是1,反过来,1的补数是9。补数的应用:在速算方法中将很常用到补数。例如求两个接近100的数的乘法或除数,将看起来复杂的减法运算转为简单的加法运算等等。D、除法速算一、某数除以5、25、125时1、被除数÷5=被除数÷(10÷2)=被除数÷10×2=被除数×2÷10 2、被除数÷25=被除数×4÷100=被除数×2×2÷100 3、被除数÷125=被除数×8÷1000=被除数×2×2×2÷1000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中除法是最麻烦的一项,即使使用速算法很多时候也要加上笔算才能更快更准地算出答案。因本人水平所限,上面的算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心算法其它由速算大师史丰收经过10年钻研发明的快速计算法,是直接凭大脑进行运算的方法,又称为快速心算、快速脑算。这套方法打破人类几千年从低位算起的传统方法,运用进位规律,总结26句口诀,由高位算起,再配合指算,加快计算速度,能瞬间运算出正确结果,协助人类开发脑力,加强思维、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代应用数学的一大创举。这一套计算法,1990年由国家正式命名为"史丰收速算法",现已编入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现代小学数学》课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之为教育科学史上的奇迹,应向全世界推广。史丰收速算法的主要特点如下:⊙从高位算起,由左至右⊙不用计算工具⊙不列计算程序⊙看见算式直接报出正确答案⊙可以运用在多位数据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开方、三角函数、对数等数学运算上速算法演练实例Example of Rapid Calculation in Practice○史丰收速算法易学易用,算法是从高位数算起,记着史教授总结了的26句口诀(这些口诀不需速算法26句口诀死背,而是合乎科学规律,相互连系),用来表示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进位规律,掌握了这些口诀和一些具体法则,就能快速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分数、函数、对数…等运算。□本文针对乘法举例说明○速算法和传统乘法一样,均需逐位地处理乘数的每位数字,我们把被乘数中正在处理的那个数位称为“本位”,而从本位右侧第一位到最末位所表示的数称“后位数”。本位被乘以后,只取乘积的个位数,此即“本个”,而本位的后位数与乘数相乘后要进位的数就是“后进”。○乘积的每位数是由“本个加后进”和的个位数即--□本位积=(本个十后进)之和的个位数○那么我们演算时要由左而右地逐位求本个与后进,然后相加再取其个位数。现在,就以右例具体说明演算时的思维活动。(例题)被乘数首位前补0,列出算式:7536×2=15072乘数为2的进位规律是“2满5进1”7×2本个4,后位5,满5进1,4 1得5 5×2本个0,后位3不进,得0 3×2本个6,后位6,满5进1,6 1得7 6×2本个2,无后位,得2

阅读全文

与乘数125速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喷油螺杆制冷压缩机 浏览:579
python员工信息登记表 浏览:377
高中美术pdf 浏览:161
java实现排列 浏览:513
javavector的用法 浏览:982
osi实现加密的三层 浏览:233
大众宝来原厂中控如何安装app 浏览:916
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 浏览:243
3d的命令面板不见了 浏览:526
武汉理工大学服务器ip地址 浏览:149
亚马逊云服务器登录 浏览:525
安卓手机如何进行文件处理 浏览:71
mysql执行系统命令 浏览:930
php支持curlhttps 浏览:143
新预算法责任 浏览:444
服务器如何处理5万人同时在线 浏览:251
哈夫曼编码数据压缩 浏览:426
锁定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浏览:385
场景检测算法 浏览:617
解压手机软件触屏 浏览: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