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根管治疗用的针怎么区分 圆形 方形 三角形 都叫什么
1 器械标准化和非标准化
1950年以前,根管预备器械没有统一的大小、规格。1958年Ingle和Levine在牙髓病学第二次国际会议上建议将根管器械的设计和制造标准化。 在这之前,根管预备器械大多采用碳钢制造,只有1~6号,在美国学者们的推动下,1968年正式制造了根管预备器械ISO标准。标准化器械多为不锈钢材质,2002年最新修订标准为器械从6~160号,以尖端直径确定号数(D0,1/100mm)锥度为0.02mm/mm。 随着根管治疗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近些年来现代根管治疗学理论日趋成熟,结合临床中各种复杂情况和疑难病症,根管预备器械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标准化器械,非标准化(非ISO)根管预备器械的出现使根管治疗术的发展达到新的层次。非ISO器械多为镍钛合金,以机用器械多见。其刃部长度比ISO标准器械短,不是以尖端直径确定号数,不同的非ISO器械的尖端直径不同。ISO器械锥度规定为0.02mm,根管预备时要达到理想的锥度形态,不仅要用到较多的器械,而且操作步骤也繁多。非ISO器械基本上是大锥度的(0.04,0.06,0.08锥度),使根管预备简单化,节省了根管预备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1]。这样的设计还可以充分地扩大根管冠部,利于根管充填。 2 手用不锈钢锉
K锉:K锉是应用频率最高的根管预备器械。1915年由Kerr公司首先制造。 K锉由不锈钢丝扭曲而成螺旋状,其工作端由螺旋切嵴组成,螺旋切嵴有切割作用。螺旋切嵴与器械长轴所成角角度为切割角。K锉号越大,切割角越小,其螺旋纹越密,切割效率越高[2]。K锉的尖端呈棱锥形,也具有切割作用,尖部的切割效率明显高于切削刃。 K锉的横截面形状有三角形和正方形两种,在做根管壁切削运动时,三角形截面的K锉因为与根管壁接触角小,且因其切缘较厚,可产生较大的切削力量。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截面K锉比正方形截面K锉的扩锉效果好。
H锉:H锉主体由圆形不锈钢杆构成,工作端由尖部向根部叠压环绕,形成相交的锥体构成的切割面。H锉横截面呈逗点状,切割刃锋利,在扩锉根管时切削力量较K锉大。H锉的韧性好,但因小锥体间沟槽深使其截面积减少,导致了脆性增加,故H锉易折断,尤其作旋转运动时,所以H锉只适用于提拉运动。 H锉可以和K锉合用于根管预备中,K锉用于根尖1/3预备,H锉用于扩大修整根管冠方的外形,以利于充填。H锉除了用于根管预备外,还可用于去除根管充填物,如牙胶尖、根管内折断器械等。此外笔者在临床中用H锉去除残留牙髓,效果不错。
改良设计锉:①K-flex锉:1981年由Kerr公司设计,集K锉和H锉设计特点而制成。K-flex是第一代弹性根管锉,其横截面为菱形,减小了直径,显着提高了弹性[3]。因K-flex菱形横截面的特点,使其螺旋切缘与长轴形成一定的高度和角度,同时两种角度的螺旋切削端交替排列,提高了切削能力和清洁能力。②K-Flexofile:横截面为三角形,尖端无切削能力,工作端切削能力强,柔韧性好,适用于弯曲根管预备。③Flex-R锉:横截面为三角形,其工作端切割缘是通过器械磨削而成,这样可人为控制刃口和螺旋槽的角度,使锉的柔韧性和切割效率提高。 Flex-R锉最大特点是器械尖端的变化。在弯曲根管预备时,器械在根管弯曲处弯曲变形,器械有一种回到原来直的状态的趋势的力称为回复力。K锉的尖端切削能力很强,在预备弯曲根管时,因回复力的存在,使其对根管近尖端的外侧壁牙本质过度切削,甚至可以形成根管内台阶及根管侧穿[4]。而Flex-R锉将K锉尖端磨成圆钝的抛物线形,使尖端失去了切割作用,在根管预备中引导器械沿根管走行进入,有效地减少根管预备并发症的发生。④Unifile锉:横截面为S形,在圆锥形金属坯上磨制出沟槽而成,制作方法类似H锉,沟槽深度较H锉浅,所以横截面积增大,不易折断。 3 镍钛合金预备器械
传统的不锈钢根管预备器械虽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但基于钢性特征,随着器械的直径增大其弹性下降,硬度增大,易折断。在根管预备中不锈钢器械显示出不足之处,尤其是在预备弯曲根管时,产生的较大回复力易造成根尖孔敞开、根管内台阶、根管偏移、根管壁穿孔等并发症,所以学者们努力改造根管锉制造材料以提高弹性。1988年Walia等报道了镍钛合金是一种记忆金属,弹性为不锈钢锉的2~3倍,不易折断,良好的抗腐蚀性[5]。 3.1 手用镍钛器械
手用镍钛K锉类、H锉类种类繁多,设计模式与不锈钢K锉基本相同,但因镍钛合金柔韧性好,不易折断等优点,决定了镍钛K锉的预备效果好于不锈钢K锉。手用GT锉和手用Protaper锉均是新型非ISO大锥度镍钛合金预备器械。手用GT锉有0.06 、0.08、0.10、0.12四种锥度,尖端直径均为0.02mm,刃部最大直径均为1.00mm。手用GT锉有良好的弹性及韧性,尖端无切割作用,锐利的三角形刀刃,切割刃螺纹走向与正常根管锉相反,在根管预备中采用反向平衡力技术,也有学者建议采用逐步后退法[6]。手用ProTaper锉与机用ProTaper锉除了手用和机用的区别外,其它完全相同,所以ProTaper锉在机用镍钛器械中叙述。 3.2 机用镍钛器械
应用手用根管锉预备,术者可以通过手感和临床经验切实感受到根管预备状态,但有时因为预备牙数多或根管形态情况复杂使得预备时间延长,医患疲劳,影响了预备效果。随着镍钛合金根管预备器械相继问世,近几年来机用镍钛器械的种类增多,并且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和青睐。机用镍钛器械工作效率高,节省了预备时间,根管形成快而好。
3.2.1 机用镍钛器械的种类及设计特点 ProFle锉属于大锥度非ISO器械,有三个锥度:ProFle.04(0.04锥度)、ProFle.06(0.06锥度)、ProFle.OS(0.05~0.08锥度)。其设计特点为:①ProFle刃部横截面为U形,留有足够空间保证器械工作时带出牙本质碎屑,防止碎屑阻塞或被推出根尖孔。②尖端圆钝,无切割能力,可预防弯曲根管预备时并发症的发生。③切缘以放射状平面与根管壁接触,削弱了器械的切削力量。④大锥度,简化了预备步骤而达到理想的根管形态,便于充填。建议使用冠根向深入法(crown-down technique)。
Lightspeed独特的设计是它有22种大小不同的锉针,含有9个半号器械,设计特点:①圆钝的锉尖和U形横截面,锉尖无切削能力。②不同型号器械头部形状不同,头部有圆柱形、圆锥形、斜方形。③杆部直径恒定,但小于头部,通常使用逐步后退技术[7]。
ProTaper锉是一种新型非ISO器械,由三根成形锉(Sx,S1,S2)和三根修形锉(F1,F2,F3)组成。它是唯一在根管器械上实现多锥度变化的器械,每一根锉的工作面针对根管的不同位置,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保持预备后的根管形态,又避免了根管内壁牙本质切削过量。器械的螺纹因锥度的变化也是连续变化的,利于牙本质碎屑的溢出。ProTaper锉的横截面为凸三角形,切削力较强,尖端是有部分切削能力的引导性尖,可以引导器械沿着根管形态顺势进入,防止过量切削牙本质壁[8]。 2007年最新推出ProTaper Universal是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减少了中心钢量,而提高了弹性,针对于根尖周病时根尖孔因吸收变大的情况增加了F4、F5修形锉。
Hero642锉的设计思路来源于不锈钢H锉,机用镍钛扩大针包括0.06、0.04、0.02三个锥度和3种型号。有3个弧形切刃,工作端螺旋间隙由锉尖至上逐渐变大,可使牙本质碎屑快速被排出,尖端为不具有切削功能的圆弧形引导性尖。Kucukay[9]等报道Hero642机用镍钛根扩系统结合冠向下预备技术预备根管效率高。
Quantec按尖端有无切割能力分为Quantec SC(切割型)和Quantec LX(非切割型)。Quantec 的锥度介于0.02~0.06,横截面呈不对称状。GT Rotary File系统有GT Rotary File,锥度为0.06~0.12,GT Rotary File.04锥度为0.04,GT Accessory File,锥度为0.12。K3设计不对称,有正向倾斜角度,所以切割能力极好,这种不对称设计便于牙医更好地触觉控制。K3锉凹槽很深,尖部金属部分更多,抗折断力强。K3通过增大尖部中轴直径的比例增强尖部的力量,从而有效防止折断[10]。
⑵ 摔断门牙一定要抽牙神经吗
发育完全的恒牙当露髓孔直径>0.5MM时,一般要做根管治疗(即俗话说的抽牙神经);如果是年轻恒牙(牙根未达到应有长度或根尖孔呈喇叭口状),应该先做牙髓切断术,待根尖孔闭合后,再行根管治疗术。当露髓孔小于0.5mm,可行直接盖髓术。
所以处理前,应该拍x-ray片,检查根尖孔是否闭合以及牙齿有无根折。正常恒牙萌出后,一般2-3年牙根达到应有的长度,3-5年根尖孔闭合。楼主的儿子应该是上前门牙摔了吧,这两颗一般是7岁萌出。
牙齿后期修复,18岁之前,可以用树脂修复。成年骨骼定型之后,可以考虑烤瓷融附金属冠或全瓷牙冠修复。有牙根不用做种植牙。
在经济不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前牙一般推荐全瓷牙冠(分3种材料:氧化铝全瓷、氧化锆全瓷、铸瓷,价格也不一样)。早期树脂修复都一样的,没有什么可选择的。
现在小孩在学校都买了保险,经济赔偿方面,建议楼主问问学校。
⑶ 毛髓腔是什么
1、概念:髓腔分为两部分:髓室通常是指位于牙冠内的部分;根管是指位于牙根内的部分。根管末端开口处,称为根尖孔,此孔为牙髓神经、血管、淋巴管的通道。
因为牙齿的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所以髓腔的形态也是这样,呈卵圆形横截面。根管的直径向根尖孔方向逐渐减小,最狭窄处在离根尖孔1.0一1.5 mm处,这一点称之为根尖狭窄区,恰好位于根管内牙本质与根管内牙骨质交界之处。
2、根尖孔的位置和形态:根尖孔为根管内血管、神经、淋巴与牙周的通道,一般多在根管的末端,但有的是在根尖的唇、舌、近中、远中侧,与牙体长轴成一定角度。在进行根管预备时,根尖区预备的界限是根据根尖狭窄区的位置而定的,在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时,只要不超出这一区域就不会损伤根尖周组织。大量研究表明,根尖孔的位置极少是在解剖学的根尖处。根尖孔和根尖最末端一般相距0.20一2.00 mm。根尖狭窄区一般离根尖孔0.5一1 mm。理论上来说,它是根管治疗的自然终止点。要保证根管治疗的远期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保证根尖狭窄区的完整。
⑷ 牙齿的开髓方法
1 恒牙髓腔解剖特点及开髓方法
1. 上颌前牙
髓腔解剖特点:一般为单根管,髓室与髓腔无明显界限,根管粗大,近远中纵剖面可见进远中髓角突向切方,唇舌向纵剖面可见髓室近舌隆突部膨大,根管在牙颈部横断面呈圆三角形.
开髓方法:在舌面舌隆突上方垂直与舌面钻入,逐层深入,钻针应向四周稍微扩展,以免折断.当有落空感时,调整车针方向与牙体长轴方向一致进入髓腔,改用提拉动作揭去髓室顶,形成一顶向根方的三角形窝洞.
2.下颌前牙
髓腔解剖特点:与上颌前牙基本相同,只是牙体积小,髓腔细小.
开随访法:开髓时车针一定要局限于舌隆突处,勿偏向近远中,开髓外形呈椭圆形,进入髓腔方向要与根管长轴一致,避免近远中侧穿.
3.上颌前磨牙
髓腔解剖特点:髓室呈立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有两个细而突的髓角分别伸入颊舌尖内,分
为颊舌两个根管,根分歧部比较接近根尖1/3部,从洞口很难看到髓室底.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两个根管,上颌第二前磨牙可为一个根管,约40%为双根管.
开髓方法:在颌面作成颊舌向的椭圆形窝洞,先穿通颊舌两髓角,不要将刚穿通的两个髓角误认为根管口,插入裂钻向颊舌方向推磨,把颊舌两髓角连通,便可揭开髓室顶.
4.下颌前磨牙
髓腔解剖特点:单根管,髓室和根管的颊舌径较大,髓室和根管无明显界限,牙冠向舌侧倾斜,髓腔顶偏向颊侧.
开髓方法:在颌面偏颊尖处钻入,切勿磨穿近远中壁和颊舌侧壁,始终保持车针与牙体长轴一致.
5.上颌磨牙
髓腔解剖特点:髓腔形态与牙体外形相似,颊舌径宽,髓角突入相应牙尖内,其中近中颊髓角最高,颊侧有近远中2个根管,根管口距离较近.腭侧有一粗大的根管.上颌第二磨牙可出现2个颊根融合为一个较大的颊根.
开髓方法:开髓洞形要和牙根颈部横断面根管口连线一致,作成颊舌径长,近远中径短的圆三角形,三角形的顶在腭侧,底在颊侧,其中一边在斜嵴的近中侧与斜嵴平行,另一边与近中边缘嵴平行.
6.下颌磨牙
髓腔解剖特点:髓腔呈近远中大于颊舌径的长方体.牙冠向舌侧倾斜,髓室偏向颊侧.髓室在颈缘下2mm,髓室顶至底的距离为2mm,一般有近远中两根,下颌第一磨牙有时有三根,近中根分为颊舌两根管,远中根可为一粗大的根管,也可分为颊舌两根管.下颌第二磨牙有时近远中两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也在颊侧融合,根管横断面呈”C”形.
开髓方法:在颌面近远中径的中1/3偏颊侧钻入.开髓洞形为近远中边捎长,远中边捎短,颊侧洞缘在颊尖的舌斜面上,舌侧洞缘在中央沟处.开髓洞形的位置应在颊舌向中线的颊侧,可避免造成舌侧颈步部侧穿和髓底台阶
⑸ 根管预备至F1什么意思
指使用原始直径小的根管,一般是20#锉。
当牙齿的根尖狭窄区原始直径小的时候,用F1锉即20#锉或20#牙胶尖测试根尖孔直径,如果能达到工作长度且有撮住感,说明根管预备已经完成并可以根充。
如果根尖狭窄去原始直径大,就需要使用F2锉进行根尖区预备,需要25#牙胶尖进行填充。
⑹ 根管治疗用的像小针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它是怎么测量什么什么活动的长度的
1
那个针是根管扩大针,用来清除根管内的残留物质。同时扩大根管的直径
以便冲洗消毒和填充根管。
2
根管越到尖端就越狭窄,根管扩大针有粗细不同的型号。测量通过根管测量仪X光拍照,还有针刺到刺不动患者感觉疼痛(因为已经刺到了牙根尖孔外的部分)等方式来判断是否已经刺到了牙根尖,从而测量了根管工作长度,准确的测量根管长度对根管治疗效果非常重要。根管填充应该是恰充
就是填充深度正好在距离牙尖端1毫米处超充,会刺激牙周组织诱发炎症,欠充易引发牙髓腔的再度感染,只有恰充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那一个叫拔髓针,一个叫扩大针。前者是把神经取出来,后者是用来扩大根管和清理一些残髓的作用。根管的长度是要根据你牙齿的X片来测量的,单纯用它是测量不准的。
⑺ 牙髓组织与牙周组织解剖关系是什么
根尖孔:是主要通道,血管、神经、淋巴管通过根尖孔相连,而炎症和感染也相互扩散
侧支根管:是根管通向根表面的通道,直径约10~250μm,主要分布于根尖1/3处,占17%,而近冠部占1.6%。
副根管:髓室底通向根分叉表面的通道, 约28%的根分叉出现副根管。
牙本质小管:釉-牙骨质界部位,约5~10%的牙其牙骨质与牙釉质不相连,此处牙本质暴露,细菌的毒性产物等通过牙本质小管在牙髓与牙周之间相互渗透。
⑻ 根管填充用什么材料
根管填充材料有三大类:
固体类
其中又分为冷牙胶和热牙胶两种的牙胶尖、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的银尖、通常由聚丙烯或聚苯乙烯组成的塑料尖;
糊剂类
其中分为麝香草酚糊剂、碘仿糊剂、氢氧化钙糊剂、根管糊剂、氧化锌丁香油根管充填材料;
液体
主要为酚醛树脂。
(8)根尖孔直径算法扩展阅读:
根管充填材料用于根管治疗术中充填根管,消除死腔,防止根管内再感染的材料。
根管填充物的性能:
1.不刺激根尖周组织,能促进病变愈合;
2.体积不收缩,与根管壁无间隙;
3.具有X线阻射性;
4.操作简便,必要时能从根管中取出;
5.能长期保存在根管中而不被吸收;
6.不使牙体变色;
根管充填方法
单尖法
单尖法采用主尖+糊剂充填,主要在20世纪60年代流行。主尖包括牙胶尖、银尖、钛尖,主尖与根管的适配性是决定该方法成功的关键。但根据ISO标准,器材直径误差范围为:标准不锈钢锉±0.02 mm、牙胶尖±0.05 mm,如果取极端值,最大误差将达0.07 mm。
冷牙胶侧方加压法
冷牙胶侧方加压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根管充填方法,同时还是评价一种新根充方法的标准阳性对照方法。侧方加压的目的是减少糊剂量,增加牙胶量,密封根管,要求根管预备时做到根管口直径最大,根尖孔最小,呈连续锥度的漏斗状结构。但牙胶尖是圆形的,所以主尖与副尖、牙胶尖与根管壁之间始终存在缝隙,很难达严密充填,而细菌可以通过这些通道到达根尖周组织。
热牙胶垂直加压法
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由赫伯特·席尔德(Herbert Schilder)提出,在3D充填概念产生后才逐渐得到大力应用和推广。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的核心是加热软化根管充填材料,然后采用足够的垂直压力将牙胶压入整个根管系统。其技术敏感性非常高,要求根管预备时采用连续锥度预备、维持根管原有走向、维持原根尖孔位置且根尖孔直径越小越好。可以在根管的根尖末端预备出一个根尖基台,既能有效清除根管内感染,又能不改变根尖孔原有位置和形态。且热牙胶充填时的压力既能将整个根管充填,又尽量减少根充材料超出根尖孔。
核载体充填技术
核载体充填技术是在树脂或金属核心外包裹一层α相牙胶,形成根管充填体(Thermafil),加热后直接插入根管内。要求根管预备时形成连续的大锥度漏斗状根管、外形与Thermafil相适应。但即使用核载体充填技术,对于根管的凹陷部位也很难完全充填。因此,根管的预备形态和根管的清洁状态非常关键,决定了最后根管充填的形状和充填的质量。
⑼ 简述桩核冠的设计要求
1、桩的长度:对桩的长度有如下要求:
(1)桩的长度至少应与冠长相等;
(2)桩的长度应达到根长的2/3~3/4;
(3)牙槽骨内的桩的长度应大于牙槽骨内根长的1/2;
(4)桩的末段与根尖孔之间应保留3~5mm的根尖封闭区。
2、桩的直径:桩周围的根管壁要求至少有1mm的厚度,所桩的直径取决于根径的大小,理想桩的直径为根径的1/3。
3、桩的形态:桩的形态主要有柱形和锥形。根据桩的表面形态又可分为光滑柱形、槽柱形、锥形、螺纹形等。
4、桩的材料:材料选择一要考虑最终全冠的美观要求,二是要考虑对牙根抗力的影响。当最终全冠是全瓷冠时,由于其半透明性好,金属桩容易暴露金属色,影响最终美学效果,建议选择瓷桩或纤维桩。
(9)根尖孔直径算法扩展阅读:
桩核冠的设计注意事项:
桩核冠修复的前提是患牙必须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尖周无炎症或炎症已完全控制,无骨质吸收或骨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且骨吸收已稳定。
要注意把握根管治疗后做桩冠修复的时机,一般在经过成功的根管治疗后1~2周,确定无临床症状时,才可以做桩冠修复。如果有瘘管,需要瘘管完全闭合后,而且无根尖周症状时才开始做桩冠修复。尖周病变较大者需做较长时间的观察。
在残留牙体上做铸造桩冠,优点是牙体组织得到尽量保留,铸造桩与牙根管密合,力的分布均匀,抗脱位力及强度大为增强,保留的牙体组织不易折裂,使许多原本需拔除的残冠、残根经过治疗后被保留下来并恢复功能和美观。
⑽ 根管治疗术的根管解剖
熟练掌握牙齿根管解剖系统基础知识是保证根管治疗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为了完成根管清理、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必须充分地掌握牙根的形态和根管的解剖,尤其是要了解根管形态上的变异。
髓腔形态
1、概念:髓腔分为两部分:髓室通常是指位于牙冠内的部分;根管是指位于牙根内的部分。根管末端开口处,称为根尖孔,此孔为牙髓神经、血管、淋巴管的通道。
因为牙齿的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所以髓腔的形态也是这样,呈卵圆形横截面。根管的直径向根尖孔方向逐渐减小,最狭窄处在离根尖孔1.0一1.5 mm处,这一点称之为根尖狭窄区,恰好位于根管内牙本质和根管内牙骨质交界处。
2、根尖孔的位置和形态:根尖孔为根管内血管、神经、淋巴与牙周的通道,一般多在根管的末端,但有的在根尖的唇、舌、近中、远中侧,与牙体长轴成一定角度。在进行根管预备时,根尖区预备的界限是根据根尖狭窄区的位置而定的,在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时,只要不超出这一区域就不会损伤根尖周组织。大量研究表明,根尖孔的位置极少是在解剖学的根尖处。根尖孔和根尖最末端一般相距0.20一2.00 mm。根尖狭窄区一般离根尖孔0.5一1 mm。理论上来说,它是根管治疗的自然终止点。要保证根管治疗的远期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保证根尖狭窄区的完整。
在临床操作中,可能存在根尖狭窄区缺失,这种情况可能是发育未完成的牙齿根尖狭窄区尚未形成,或是因长期存在的根尖周损害而吸收造成。另外,根尖狭窄区可能因医源性的因素而被破坏(如工作长度确定得不准)或是被术者有目的的扩大(如促进根尖脓肿从根管途径排脓)。 与髓腔的增龄变化一样,根尖区也有着同样的增龄变化。根尖区由于继发性牙骨质的形成,使根尖孔、根尖狭窄区与根尖端的距离增大。
根管的应用解剖
了解了髓腔解剖后,医生在进行牙体、牙髓和根尖周病的治疗时,必须牢牢记住髓腔的解剖形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上颌前牙应用解剖:首先是上颌前牙的髓腔在牙颈部最大,开髓时从舌面窝入手,颈方向钻入。其次是上颌前牙根管粗大,很少弯曲,根管治疗时操作便利,效果极好。
2、上颌前磨牙应用解剖:先确定根管数目时,可采用斜行方向投照,应用颊侧物体投影规则协助诊断。然后双根管者其根管分支较低,做根管治疗时,应注意寻觅根管口。特别是髓角发育较好的第一前磨牙,切不可将两髓角的穿髓孔误认为两根管口。
3、上颌磨牙应用解剖1.近中颊根根管窄小弯曲,且常有双根管。做根管治疗时,应准确探寻根管口,并应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异。2.近中颊根多向远中弯曲,操作比较困难,远中颊根多向近中弯曲,两根形状同牛角样。
下颌前牙应用解剖
1、下颌前牙的双根管多分布在唇舌向,在正面的X线片上,很难辨出双根管,因此,可以改变投照方向加以辨别。在根管治疗时,必须想到根管的数目,检查根管的数目。
2、下颌切牙牙根细小,近远中径小,根管壁薄,根管治疗时,应防止侧穿根管的近中、远中壁。
下颌前磨牙应用解剖
1、下颌第1前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度大,颊尖位于牙冠中分,颊髓角突入颊尖,根管长轴通向颊尖,故开髓时,窝洞入口应在温面偏向颊尖处,才能保证与各根管形成近直线的通路。
2、下颌第1前磨牙的根管,其尖端部分细小,根管治疗时,器械不易达到,必须坚持从小号器械到大号器械的原则进行根管预备。
下颌磨牙应用解剖
1、髓室顶和髓室底相距很近,开髓时要防止磨伤或磨穿髓室底。
2、根管形态变化较大,根管治疗时,要仔细确定根管形态和根管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