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SG151CDNA7BT能用什么型号压缩机代替
ASG133CDNA7AT,制冷剂:R410A,电源电压:额定电压变频器输入,制冷量:5Kw,提供Highly/日立G系列R410A变频压缩机ASG133CDNA7AT型号、规格、参数、图片、价格等数据。 Highly/日立压缩机G系列可用于2300W
2. 冰箱压缩机哪个什么牌子做工质量比较好,海立青岛三洋变频压缩机怎么样
三洋压缩机算是不错的了,跟恩布拉克没法比,人家是世界第一。不过还可以,大部分国产 日系冰箱都用三洋
3. 汉德空压机质量怎么样
汉德空压机质量还可以,更推荐天水巨丰的固定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并且运行成本经济实惠,性价比高。
天水巨丰的固定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设计特点:
1、完全实现“曲面对曲面”啮合,从而有助于形成流体动力润滑膜,降低通过接触带的横向泄漏,提高压缩机效率;以及改善转子的加工,检验性能,
2、采用“大转子、大轴承、低转速”的设计思路,转速比其他品牌低30-50%,可以降低噪声和振动,降低排气温度,提高转子刚性、延长使用寿命,减小对杂质和油碳化物敏感性。
3、功率范围4-355KW,其中18.5-250KW均为不带齿轮箱直联。200KW和250KW更为4极电机直联,转速低至14804/分
4,全面符合甚至超越GB19153-200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国家标准的要求。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空压机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天水巨丰。天水巨丰将立足今天,把握明天,不断超越和进取,提升天水巨丰竞争力与品牌知名度,树立给每一位客户良好的信誉形象。天水巨丰凿岩机械是一家专业生产凿岩机及配件的专业品牌,注重与国际大客户的密切合作,在为每一位客户的竭诚服务中赢得了信赖和赞誉。天水巨丰质量上乘,库存也充裕,是一家有实力的厂家。【点击了解更多型号凿岩机报价,实力厂家极速发货。】想要了解更多产品优惠报价,欢迎大家联系我们!
4. 艾高(ECOAIR)空压机怎么样
先说说艾高这个品牌吧
艾高是由一个德国人在19世纪末时创办的,到20世纪80年代时,和德国曼恩汽车部件公司一起合二为一,组成曼恩集团。从此,艾高与英格索兰,寿力,阿特拉斯,昆西同为世界着名空压机品牌,为欧洲第一品牌。
不过,目前市场上的艾高空压机是由广州市艾高压缩机有限公司(其前身就是德国艾高在中国组建的公司)生产的,由于在技术力量、资本等方面的变化,艾高属于中上的二流品牌,一流的当然属于英格索兰、阿特拉斯等这样的大品牌。就目前的国产空压机来说,艾高凭借其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产品质量,还是站在国产的前列。
再说说艾高空压机这个产品
排气量:小的有不足1个立方每分钟的,大的有近百个立方每分钟的,当然还得看机器当时的排气压力。如果还不够用,那就用多台了,这应该是目前唯一的方法了吧。
功率:有小至几个千瓦的,比如5kW,大功率的有好几百个千瓦,比如450kW。不过,如果你想买450kW这样大功率的空压机,恐怕交付时间要长些,不止艾高,其他品牌一样。
噪音:噪音方面当然不能和什么实验室用静音空压机、医用静音空压机相比,这毕竟是用于工业的,所以嘛,有的声音小,有的要大声点,这要看具体型号了。不过,都是按照行业标准生产的,所以在噪音方面不用过多担心。
节能:目前,全国都在搞节能减排,所以艾高也不甘落后。在这个方面,艾高生产的空压机都是经过权威机构检测的,之前我了解到的是他们的能源效率等级是2级,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提高。不过想在这方面提高,不太容易,毕竟不是阿特拉斯那样的大企业。
寿命:像这样的机械设备,大家都希望是越长越好,最好是长生不老。不过,这样的理想空压机,就像是物理上说的永动机,不可能的。使用寿命不仅需要看零部件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运行环境,运行环境太差,质量再好,寿命也短。艾高空压机的寿命其实和阿特拉斯差不多。在这一点上,艾高和那些大品牌是平等的。
冷却方式:有风冷,有水冷。从空压机市场的实际需求来看,可能水冷的比风冷的生产量小。
最后说说艾高的服务
还记得自己是上帝吗?我想他会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上帝,也为他自己。
其实,买空压机,首先看自己的需求,同比条件下,能用活塞的就用活塞的,毕竟螺杆的成本高嘛;其次,再看性价比,大品牌不一定适合自己,小品牌不一定差;最后,看服务态度,当然,如果第一次接触某品牌,不了解他的服务态度如何,可以问问用过他产品的朋友。
5. highly-kh145vllc压缩机是几匹电容用多大的
40-45微法的电容。
6. 请问各位同行 海尔BCD248WBSV压缩机(HIGHLY)是什么牌子
对于迅速成为家庭必需品的空调器,许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有格力、海尔、美的、春兰、科龙、海信等。但是,对直接影响空调器质量的“心脏”——空调压缩机,普通消费者关心、所知甚少。不过,从今年开始,爱听广播的人每天早晚都能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了解到有关空调压缩机的信息。
事实上,随着空调器覆盖率提升,市场竞争白热化,空调压缩机也正在从幕后走向前台,正如电脑业的“英特尔”一样,大众将通过各种渠道,不断获知空调压缩机行业的品牌故事。在中国空调器行业开风气之先的,就是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毫无疑问有着日资背景,确实,她也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外资品牌,其实,“上海日立”是一个国有控股的合资企业。
创建于1993年1月的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由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75%%、日本日立家用电器公司投资25%%合资组建而成,专业生产空调压缩机。十多年来,“上海日立”坚定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在同行业内取得了规模最大、效益最佳的领先业绩。“上海日立”拥有七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制冷量覆盖0.3匹-5匹,是国内规格品种最为齐全的制冷压缩机供应商,客户网络覆盖海尔、格力、美的、Carrier、Whrlpool、Elec-trox、Fedders等知名家电企业。“海立”品牌空调压缩机自2001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海立”品牌的名牌效应已开始在市场显现,2004年曾被其他厂家恶意使用,后通过司法渠道被认定为驰名商标。
10年合资“珍珠换玛瑙”
1992年成立之初,“上海日立”引进了日本日立90年代先进技术和SG、SH两个系列共7个空调压缩机机种,使用“日立/HITACHI”品牌,顺利打开市场。当时空调企业在销售的时候会强调“使用的是进口的日立压缩机”、“国际名牌压缩机”。日立品牌的使用支撑了上海日立发展的起步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快速发展的中国空调产业直接面对跨国集团的品牌挑战。“上海日立”认识到,未来的竞争是知识产权和品牌的竞争,虽然在合资合同中允许公司使用“日立”商标,日立的品牌效应也帮助公司开拓了市场,但公司必须坚持科技创新,走创立品牌的“华山天险一条路”。
为创建“海立”品牌,2000年8月,“上海日立”的中方控股方上海冰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月,针对出口北美市场的机会,“上海日立”在美国AHR制冷展上一举推出“HIGHLY”牌压缩机,其技术、性能、质量服务内涵被国外客户所认可,标志着“海立”“HIGHLY”品牌从商标成功变成商品。
10年合资,“海立”在自有技术中渐渐立起。在拥有自己技术产权和管理创新的基础上,“上海日立”相继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注册成功“海立”“HIGHLY”商标。到目前为止,“海立”“HIGHLY”品牌压缩机已累计销售近1500万台,更为可喜的是,2004年“上海日立”出口海外的70多万台压缩机中,其中出口巴西开利的压缩机全部用“海立”商标。
不心安于做别人的加工车间
创立海立——一个中国压缩机行业的自主品牌,这一愿景由来已久。
“海立”,从何而来?沈建芳告诉记者,1996年考虑自创品牌时,一次他到青岛走访客户,从海尔集团出来后脑海里有了一个闪念——海尔,海信,海立——唔,海立也蛮好。
沈建芳说:“我一直深深感到,没有自己的品牌,再大的企业也不是成功的企业。做大海立品牌,很久以来,一直是我的心愿。”
作为海立集团的当家人,总经理沈建芳很清楚当初创建自主品牌的无奈。而如今,看着日渐强大的海立品牌,他庆幸自己当年的选择:在实施做世界空调业的英特尔的宏伟计划中,海立品牌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合资之初,按约定,“上海日立”每卖一台贴有“日立”商标的空调压缩机,需付给日方一定的商标使用费。“每到年底结算,大笔的支出让人心痛。空调行业的情况也类似,组装一台空调卖50美元,而跨国公司、海外经销商贴上商标后拿到欧美销售,每台就能卖93美元!”沈建芳说。
尽管每卖掉一台压缩机都是对外方品牌的一次宣传,外方在华知名度大增,“但不能心安于做别人的加工车间。”沈建芳说。基于这样的切肤之痛,1996年,上海日立公司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海立”,并暗下决心:从上海立起来。
从承接到超越
尽管中国空调器产量全世界第一,但自上世纪中叶空调快速发展以来,其核心技术——空调压缩机,就一直是日韩品牌的天下。但“上海日立”通过自身努力和对品牌的培育,在众多合资企业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2004年,是中国自主空调压缩机品牌的转折年——在“上海日立”销售的920多万台空调压缩机中,“海立”品牌产品的销量第一次超过了洋品牌。这一事件标志着,在外资品牌占主导地位的空调压缩机领域,长期笼罩在外资核心技术、品牌阴影下的中国空调产业,真正以自身的实力实现了从承接到超越,这是中国自主品牌第一次跻身世界空调压缩机强手之林。
据介绍,“海立”品牌压缩机2001年1月首次投入市场,2001年,“上海日立”授权上海森林电器有限公司使用“海立”商标,迅速扩大“海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拉开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成为压缩机行业销量最大的国有品牌。
2005年上半年,“海立”“HIGHLY”压缩机销量达到600万台,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预计2005年“海立”“HIGHLY”压缩机销量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毫无疑问,这是中国空调压缩机行业乃至中国家电行业的骄傲。
争当空调业的“英特尔”
作为家电业“年轻的元老”,沈建芳深知,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自主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且是支撑国家软实力崛起的“筋骨”。
7. HIGHLY压缩机是什么牌子
HIGHLY压缩机是海立HIGHLY出产的。
199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第一大股东是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主营业务:压缩机、电机、驱动控制、冷暖关联、汽车零部件 (集研发、采购、制造、生产、销售于一体)。
(7)highly压缩机怎么样扩展阅读:
公司主要业务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电机拥有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微特电机节能降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在杭州、眉山建立生产基地,位居压缩机电机专业制造商行业领先,国内市场份额20%以上。
作为一个企业公民,海立始终秉承着“真心奉献”企业理念,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使命贯穿到企业创新体系中,制订了“节能、环保和资源节约”产品发展方向,研发生产和销售变频、新冷媒等绿色环保产品,为节能和舒适的生活提供源源绿色动力。海立相信,持续的创新是创造未来绿色世界的有力驱动,创新的海立将义不容辞地为人类的未来美好而持续努力。
8. 日立海立用的是什么系统的加工中心
对于迅速成为家庭必需品的空调器,许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有格力、海尔、美的、春兰、科龙、海信等。但是,对直接影响空调器质量的“心脏”——空调压缩机,普通消费者关心、所知甚少。不过,从今年开始,爱听广播的人每天早晚都能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了解到有关空调压缩机的信息。
事实上,随着空调器覆盖率提升,市场竞争白热化,空调压缩机也正在从幕后走向前台,正如电脑业的“英特尔”一样,大众将通过各种渠道,不断获知空调压缩机行业的品牌故事。在中国空调器行业开风气之先的,就是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毫无疑问有着日资背景,确实,她也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外资品牌,其实,“上海日立”是一个国有控股的合资企业。
创建于1993年1月的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由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75%%、日本日立家用电器公司投资25%%合资组建而成,专业生产空调压缩机。十多年来,“上海日立”坚定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在同行业内取得了规模最大、效益最佳的领先业绩。“上海日立”拥有七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制冷量覆盖0.3匹-5匹,是国内规格品种最为齐全的制冷压缩机供应商,客户网络覆盖海尔、格力、美的、Carrier、Whrlpool、Elec-trox、Fedders等知名家电企业。“海立”品牌空调压缩机自2001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海立”品牌的名牌效应已开始在市场显现,2004年曾被其他厂家恶意使用,后通过司法渠道被认定为驰名商标。
10年合资“珍珠换玛瑙”
1992年成立之初,“上海日立”引进了日本日立90年代先进技术和SG、SH两个系列共7个空调压缩机机种,使用“日立/HITACHI”品牌,顺利打开市场。当时空调企业在销售的时候会强调“使用的是进口的日立压缩机”、“国际名牌压缩机”。日立品牌的使用支撑了上海日立发展的起步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快速发展的中国空调产业直接面对跨国集团的品牌挑战。“上海日立”认识到,未来的竞争是知识产权和品牌的竞争,虽然在合资合同中允许公司使用“日立”商标,日立的品牌效应也帮助公司开拓了市场,但公司必须坚持科技创新,走创立品牌的“华山天险一条路”。
为创建“海立”品牌,2000年8月,“上海日立”的中方控股方上海冰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月,针对出口北美市场的机会,“上海日立”在美国AHR制冷展上一举推出“HIGHLY”牌压缩机,其技术、性能、质量服务内涵被国外客户所认可,标志着“海立”“HIGHLY”品牌从商标成功变成商品。
10年合资,“海立”在自有技术中渐渐立起。在拥有自己技术产权和管理创新的基础上,“上海日立”相继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注册成功“海立”“HIGHLY”商标。到目前为止,“海立”“HIGHLY”品牌压缩机已累计销售近1500万台,更为可喜的是,2004年“上海日立”出口海外的70多万台压缩机中,其中出口巴西开利的压缩机全部用“海立”商标。
不心安于做别人的加工车间
创立海立——一个中国压缩机行业的自主品牌,这一愿景由来已久。
“海立”,从何而来?沈建芳告诉记者,1996年考虑自创品牌时,一次他到青岛走访客户,从海尔集团出来后脑海里有了一个闪念——海尔,海信,海立——唔,海立也蛮好。
沈建芳说:“我一直深深感到,没有自己的品牌,再大的企业也不是成功的企业。做大海立品牌,很久以来,一直是我的心愿。”
作为海立集团的当家人,总经理沈建芳很清楚当初创建自主品牌的无奈。而如今,看着日渐强大的海立品牌,他庆幸自己当年的选择:在实施做世界空调业的英特尔的宏伟计划中,海立品牌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合资之初,按约定,“上海日立”每卖一台贴有“日立”商标的空调压缩机,需付给日方一定的商标使用费。“每到年底结算,大笔的支出让人心痛。空调行业的情况也类似,组装一台空调卖50美元,而跨国公司、海外经销商贴上商标后拿到欧美销售,每台就能卖93美元!”沈建芳说。
尽管每卖掉一台压缩机都是对外方品牌的一次宣传,外方在华知名度大增,“但不能心安于做别人的加工车间。”沈建芳说。基于这样的切肤之痛,1996年,上海日立公司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海立”,并暗下决心:从上海立起来。
从承接到超越
尽管中国空调器产量全世界第一,但自上世纪中叶空调快速发展以来,其核心技术——空调压缩机,就一直是日韩品牌的天下。但“上海日立”通过自身努力和对品牌的培育,在众多合资企业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2004年,是中国自主空调压缩机品牌的转折年——在“上海日立”销售的920多万台空调压缩机中,“海立”品牌产品的销量第一次超过了洋品牌。这一事件标志着,在外资品牌占主导地位的空调压缩机领域,长期笼罩在外资核心技术、品牌阴影下的中国空调产业,真正以自身的实力实现了从承接到超越,这是中国自主品牌第一次跻身世界空调压缩机强手之林。
据介绍,“海立”品牌压缩机2001年1月首次投入市场,2001年,“上海日立”授权上海森林电器有限公司使用“海立”商标,迅速扩大“海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拉开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成为压缩机行业销量最大的国有品牌。
2005年上半年,“海立”“HIGHLY”压缩机销量达到600万台,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预计2005年“海立”“HIGHLY”压缩机销量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毫无疑问,这是中国空调压缩机行业乃至中国家电行业的骄傲。
争当空调业的“英特尔”
作为家电业“年轻的元老”,沈建芳深知,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自主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且是支撑国家软实力崛起的“筋骨”。
我是设计空调压缩机的,就空调选购给你一些建议:
虽然目前市面上的空调,几乎全部是日资品牌压缩机!但基本上都是合资生产的。
如果你一定要买纯国货的话,请考虑西安庆安压缩机厂、珠海凌达生产的压缩机。
庆安是采用日本大金的技术,国产品牌,不用付给日本人商标使用费,但要付技术使用许可费,年产180万台。凌达似乎是完全国产,我不太清楚,产量不大,不满1百万台。这两个品牌,市场占有率不高,不太常见。但性能也和日货没什么区别。
其余的日系压缩机,基本都是采用日本过时技术,国内合资生产,不但要付给鬼子高额专有技术使用许可费,还要付商标使用费。
这里面,我推荐买日立的(我的确是给日立打工的,但马上辞职了)
因为日立压缩机厂是上海轻工控股75%,日立只占25%,在各大压缩机厂中,算是国有股份比例最高的。而且因为中国技术人员的努力,很多机种是独立研发的,仅使用日立商标,所以付给日本公司的技术使用许可费和商标使用费在各大压缩机场中是最低的,仅1.5%。
而且上海日立压缩机厂也在推自己的品牌“海立”压缩机,因为完全不用付商标使用费,而且为了品牌推广,所以一样的机器,价格要便宜许多,但因为国民的崇洋媚外精神太浓,空调器厂纷纷反映装“海立”牌子的空调不好卖,现在推广得很辛苦。
其实空调器,国产的不比洋牌子差(不包括原装进口的,因为压缩机不一样,价格也差很多,没可比性)。在某些方面国产甚至强于洋牌子,因为洋牌子总是吝于在中国使用最新技术,怕被我们学。而国产品牌的技术人员总是憋口气,拼命想超过洋牌子。
我们公司有焓差法试验室,为各个空调器厂匹配我们的压缩机服务。从试验结果看,同事公认格力、美的是最好的,甚至强于松下、日立、夏普等一系列日系品牌。(从匹配压缩机的合理性上看)
推荐大家买格力,省银子又省电。
当然,如果你有钱,直接买原装进口的采用直流变频涡旋式压缩机的空调也未尝不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么。
但想买什么“日立全开式”“夏普派离克”那还是省省吧,空调不是家具,也不是紫外线消毒灯,它是用来制冷、制热的。
(头回在网上码这么长的字,因为是被楼主感动。)
9. 盛强压缩机怎么样
盛强压缩机质量绝对没问题,我这边用了两年了还没有去维修过一次,用着相当放心的
10. 国内各种空压机质量都怎么样。
BOG压缩机全面质量控制过程
1.BOG压缩机的采购控制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压缩机的全面质量控制确认非常重要,其中短名单的确认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工程公司采购部经过市场调查和对国内厂商的反复筛选。筛选首要条件之一,首先有成功使用此类设备的经验和良好的业绩。并且在类似工况、类似操作条件下,该设备至少曾连续操作三年,并且无主要部件损毁。经过反复筛选最终有四家公司入围,在招标之前对项目组组织工程技术专家进行市场调研,对四家入围的厂商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厂商所产压缩机工作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写出考察报告。经过严格招投标程序,并经过技术、商务评分,最终选择分数最高的厂商中标。
2.BOG压缩机全面控制的难点和重点:低温材料
上述技术条件述及此压缩机为立式迷宫压缩机,一级压缩进口最低温度:-157.9℃。如何选取材料并且最终控制BOG压缩机质量,是控制压缩机质量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国家标准,球墨铸铁QT400,最低温度-20℃左右,已经不能满足此类压缩机的一级气缸工况要求。厂商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研制开发出YDQ-196低温铸铁作为一级气缸的低温材料(气缸、活塞、气缸盖等)。项目组为保证质量,要求厂商对此材料一定要做低温条件的机械性能、化学成分以及低温冲击试验,试验的部门必须是国家权威部门的鉴定机构。厂商在项目组的要求下,将试验件送到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对低温缸体进行了-196℃V型缺口冲击试验,三件试样平均值≥20J,单件试样≥15J的材料低温试验,含机械性能、低温冲击性能试验等,其基本数据均满足要求。经项目组设计部门认定:合格。这样成功的解决了BOG压缩机一级气缸材料的难点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