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程序员的悲哀是什么
“码农”这个词,不管是不是从事IT工作的人,都略有耳闻。这个词的诞生无从考究,不知是程序员的自嘲,还是外行带有颜色的嘲讽。总之,对于这个词,我是既无奈又无力反驳。确实,工作中,我们大多数底层程序员每日做的工作相当于流水线的作业。
大部分程序员是悲哀的,不是情商、衣着、自黑之类,悲哀的是没有决策权。项目做成什么样,那是领导和产品经理的事;用什么技术框架,那是架构师的事;数据库的设计,业务那是项目经理和产品的事;而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底层码农,我们只需要拿到需求,然后等设计给图子,流水化的写出实现代码。我们只是一个执行者,别人叫你干啥就干啥。最后项目做坏了,裁员的是谁?程序员。
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码农”。读书那会,我的老师跟我说,“如果从业十年,你依旧在写最基础的代码,做一个码农,那么就不要做程序员了,转行吧”。现实中,每个公司存在最多的就是这些“码农”,那种掌握核心技术,产于项目设计,技术架构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程序员都处于被动接受,按需求完成代码的任务。
做程序员越久,越是感到:我们就是新时代的手工艺者。只有少数的人,从手工艺者,变成了发明手工艺制作机器的人,少部分人变成了设计手工艺品的人,少部分人变成了车间主任罢了。
“码农”这个词有着深深地悲哀。
见过太多刚入行的菜鸟,像极了曾经那个满怀激情,梦想的自己。当第一次接触Java的面向对象思想时,那种兴奋,仿佛能用Java描述整个世界,仿佛自己就是上帝一般,在现实世界,创造出另一个虚拟世界。而现实中,一两年的流水化作业,冲淡了一切。
对于产品,仿佛是自己的孩子,从无到有,一点一滴,看着一个网站,产品,在自己的手下,满满长大,那种满足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最后你希望它变得更优秀时,却发现它不受你控制,仿佛养了好几年的儿子,被人教唆去做坏事,你不能说任何话,因为抚养费不是你出的。
决定你有没有决策权的是你的纵向位置,也就是在本行业金字塔的位置,出类拔萃者说话就响。过惯了咸鱼生活,但谁又甘心做一个“码农”,我们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那个有权利选择的人,这一切需要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作为支持。在国外,程序员被称为程序设计师,而国内“码农”,区别可想而知。
Ⅱ 为什么程序员在35岁的时候,会遇到自己职业的瓶颈
Ⅲ 颓废没有那么容易 为什么程序员容易颓废
因为一个人变得对生活没有希望了看淡了一切就没有生活的希望了做什么都没有动力了,再从泥瓦里爬出来就很难了,除非让他有生活的希望方可让他为此上进但是能让他重新充满希望
Ⅳ 为何程序员都说他们平时的工作很枯燥
职场中,有一个职位是程序员。作为程序员,他们经常会觉得工作特别的枯燥。其实在工作中很多的工作都是枯燥无味的,感觉到工作枯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不论为生活还是职场中大部分的人都是日复一日的工作,这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心态好了觉得做什么事都不觉得枯燥无味。
Ⅳ 程序员35岁后就淘汰,为啥不是越老越香
程序员这份工作并不是越老越吃香的一个职业。因为自己了解和从事过这个行业,在这方面有着非常深刻地体会。
程序员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但是高收入的背后往往有着非常惨痛的代价,尤其是年龄上的问题,让很多程序员不得不面临转业或者是选择第二职业的考虑。
其实从整个中国互联网的行业以及包括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也肯定会出现大龄程序员,这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因为专业人才和技术上的沉淀才是老程序未来的发展优势,也是整个互联网行业所要解决的人才问题。
Ⅵ 做程序员久了为何越来越孤独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长期和电脑打交道的原因吧,毕竟程序员的工作就是开发程序和维护程序,每天都是重复机械的工作,虽说不上有多繁重,但是却也很辛苦,他们平时甚至连话都很少,因为身边的同事也都很忙,只顾着埋头工作,彼此之间除了工作上的事情几乎不会怎么交流。
对于程序员来说,电脑应该算是他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东西。其实不只是工作时期,现在的程序员在上大学以及读研究生的时期何尝不是天天与电脑接触,时间一长,难免会觉得厌倦和孤独。电脑是机械而冰冷的,它不像人那样有温度,有感情,所以跟电脑接触的时间长了甚至会感到麻木,而且人的性格也是会发生变化的,长时间的沉默可能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孤僻,从而也就越来越孤独。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程序员的社交圈子太小吧。他们每天工作都很辛苦,而且还要经常加班,基本上就是家和公司来回跑,周末不加班的话还想着可以好好补个觉,所以他们是没有太多时间社交的,他们把自己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面,平时接触的人就只是自己的同事和老板,缺少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样一来就更容易感到孤独了。
但是其实也不是所有的程序员都是这样,我有个室友的男朋友就是程序员,他每天也很辛苦,但是他仍然会抽出时间和女朋友出去约会,而且他也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所以我觉得主要还是看人的心态吧,一个再孤独的职业也可以让人活出温暖的姿态。
Ⅶ 程序员编程时心力交瘁,失去工作热情怎么办
心力交瘁中
导读:程序员在编程的时候因为心力交瘁,从而失去工作热情的现象并不罕见。很多文章都可以成为这一方面的证据,证明这已经是IT行业一个普遍现象。因为我已经有处理过职业倦怠的经验,所以我想要更深入地探索这个问题,帮助大家解决甚至预防它。
倦怠发生的原因
程序员比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我认为有四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是生理原因。每天坐在办公桌前,面对着电脑,是不健康的,会让人更加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嗜睡还可能导致其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吃零食,抽烟,熬夜等。然后最终导致郁结于心,产生倦怠感。
第二个原因是,编程是认知高度密集并且压力非常大的工作,会导致心理疲劳和损伤。
第三,有可能你现在已经精疲力竭了,因为正在做的工作耗尽了你的力量,并且收获甚微。对此,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离开一段时间,好好反省下――如果不考虑钱的因素,你希望做什么样的工作。
第四个原因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我在《Hacker News》的评论部分发现的。有一个人准确地描述了,“职业倦怠是由反复做大量牺牲,或努力完成高风险问题最后却以失败告终而导致的。这是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负面预测落差的结果。你的大脑需要理智地应对失败。这一条说得真的太对了。在创建软件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一天不是处在各种失败和挫折中。
我本身也经历过好几次职业倦怠。虽然我没有一次放弃编程,但偶尔我也会怀疑我选择的职业是否正确。所以,从那时起,我开始注重策略化的工作方法,以保持长效的动力和生产力。我将在这篇文章中介绍我的一些开发习惯,以及一些可以预防或甚至消除倦怠的技术手段。
先从基本的开始。
吃好。不要以为做个素食主义者就万事大吉了。试着逐渐用白开水代替苏打,低糖饮食,多吃蔬菜,不要吃得过饱。还有最重要的是要持续下去。
睡好。这包括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充足的睡眠时间。更好的睡眠环境,能够让我们一觉醒来倍感清爽。具体的一个技巧就是减少会让人彻夜难眠的蓝光照射。这可以通过安装Flux,来调整计算机显示器的色彩。
不要劳累过度。已经有很多证据表明,生产效率,即输出,会在经过4个小时聚精会神的工作之后,急剧降低。像程序员这类认知高度密集的职业,要想长期保持高效,那是不可能的。
番茄工作法。这对于既要保持生产力,又要获得一些必要休息的程序员,是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番茄工作法,即集中精神工作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然后循环。如果在每次的工作时间都有一个特定目标,效果会更好。理想情况下,在休息时间里,应该去做一些远离计算机的活动。如散步,俯卧撑等。当然你还可以在三次番茄工作法后,休息个30分钟,效果也很好。
保持活性,保持前进。我本来想说的是――运动,但很多人有一种误解就是,认为运动必须包括去健身房,或其他。但是在现实中,保持活性也可以通过用爬楼梯代替乘电梯,或者将汽车停放在一角,而选择骑车上班,总之,其他在日常中就能运动的方式更易于实现,而不是让人整天沉溺在电脑前。
更具体化的要点
实验,玩,学,原型。这些事情能让你在短期内获益匪浅,并且迅速输出。例如,以同样的你惯用的方式,不断地建立网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逐渐变得乏味,让人提不起一点兴趣。编程有部分也是工程,需要使用经过充分验证的技术用于生产软件。但它也可以让你玩乐、实验和尝试新想法。将20%的时间消磨在技术上是避免职业倦怠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所谓消磨在技术上可以是尝试新的库,也可以是创造一些有趣的但与工作无关的东西,又或是学习一些自己以前不曾涉猎的内容,如函数式编程。
参加聚会,会议和收听播客。编程会让人感到孤单。和其他开发人员碰面,或在播客上听他们的经验,能让你更在意和注重自己的工作。没有人喜欢抱怨,但是分享或聆听来自于其他程序员的奋斗经历,以及他们如何克服困难的过程,能够激励你继续前进。
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千万不要在工具上吝啬。能快速编译的PC,能让你的时间不必浪费在没有必要的等待上。确保有一个舒适的椅子、桌子和显示器以及设置。如你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那么买一个高品质的耳机,将噪音隔离开来。
掌握工具。良好的工具可以使得编程更加愉快,掌握这些工具能让工作更加高效。这是众所周知的一点,但我还是要再重复一遍。了解工具,如编辑器,操作系统,命令行中的所有快捷方式,可以为你节省很多时间。自动化日常任务可以加快进程,进一步远离倦怠。
休息,涉猎其他方面。除了编程之外,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例如:体育运动,文化活动,sex,阅读,乐高积木,社交活动,钓鱼,烘焙,摄影等。如果你总是持续做一件事,如编程,那么总有一天你会不可避免地心力交瘁。所以,做一些看似无关但实际可以重新点燃激情的工作,这些工作或许还能激发你新的想法和思路,就像那位传奇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理乍得费曼学习板摆动一样。
考虑更换工作或启动一个不同的项目。职业倦怠也有可能是因为你总是在做无趣,又耗费心力的工作,如整天微调现有的代码库。也有可能是因为你现在工作的项目已经不符合你的兴趣,或你的价值标准。此外,如果你发现编码再也激发不了你的激情,那么也可以考虑相关领域,如信息架构,系统管理等,也许可以再次点燃你的激情。
将那些你可以顺利完成的工作,整合为日常任务。这些工作包括测试代码,写注释,改善变量命名等等,这些都可以释放内啡肽,有助于恢复工作行为。这条技巧意在让我们的大脑对我们做的工作更有积极性。
结论
世上并没有治愈职业倦怠的仙丹妙药,而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所以,希望我上面列出来的这些我觉得有效的小贴士也能为你所用。
诚然,我们需要时间来培养新的习惯。但是吃得好,睡得好,锻炼和好好照顾自己,能让你感觉更好,从而帮助你在完成工作的时候做得更好,并保持对编程的热爱。
Ⅷ 作为程序员,在哪一瞬间你感觉自己做不下去了
加班到凌晨一点的时候,突然不想干了。太累了,加班累成狗,天天写代码,修bug,怕会猝死。
Ⅸ 中年程序员面临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精力与体能的下降造成的工作效率降低,这应该是一个老程序员最大的危机了。
都说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其实这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在程序设计公司干了半年左右,单位里几乎没有年纪太大的程序员,30岁往上的程序员好像一个都没有,要么是其他岗位,要么就已经是领导了。
程序开发这项技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技术的更新淘汰速度非常快,因此不断的学习是一件必需的事情,而且学习还不能和工作冲突,也就是说要保证工作完成的前提下,还得自己去努力跟上时代的潮流,没有精力与体力,这件事是不好办的。而有了妻儿之后的程序员,恐怕就很难还有那么大的精力与热情了。
工作强度,其实很多工作都有这个问题,只不过要是单独提到程序员,那他们的工作基本上就是闲的时候什么事都没有,忙起来很可能要24小时连轴转,一方面是我上班那时候程序设计很多都是开发周期中时间安排不明确,所以项目前期都不紧张,然后项目快结束了才开始突击加班敲代码。而且上线测试的时候还得有人24小时盯着,随时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BUG,那个时候还是很辛苦的。
不知道中年的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年轻的时候连续几天熬夜或者通宵第二天照样可以活力四射,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晚上只要稍微熬点夜,可能好几天都缓不过来神,这其实就是年纪增长带来的必然结果,人不服老不行啊。
人到中年,还是考虑一下转做管理岗,或者换一份别的工作吧,程序员恐怕不再适合你了。
Ⅹ 作为一个两年的程序员,很迷茫,应该怎么办
盐商总会经历一段时间的迷茫,不知所措。
其实作为程序员做了两年,那么一定是技术很不错的,也适应了这种生活和工作,就这个阶段就需要在进一步的努力突破,现在的技术水平有新的提升,像我那个时候做程序员也有迷茫的时候,后来我又报了一个专业班,进行全方位的进行和学习,从而突破了自己,那么就从这种迷茫期慢慢的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