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C语言 函数功能是计算x的n次方
C语言中计算x的n次方可以用库函数来实现。具体的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int main( ) {printf("%f",pow(x,n));return 0;}
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语言,它有着清晰的层次,可按照模块的方式对程序进行编写,且c语言的处理和表现能力都非常的强大,依靠非常全面的运算符和多样的数据类型,可以轻易完成各种数据结构的构建,通过指针类型更可对内存直接寻址以及对硬件进行直接操作。
(1)程序员快速算幂扩展阅读:
如果一个变量声明时在前面使用 * 号,表明这是个指针型变量。换句话说,该变量存储一个地址,而 *(此处特指单目运算符 * ,下同。C语言中另有 双目运算符 *) 则是取内容操作符,意思是取这个内存地址里存储的内容。指针是 C 语言区别于其他同时代高级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
指针不仅可以是变量的地址,还可以是数组、数组元素、函数的地址。通过指针作为形式参数可以在函数的调用过程得到一个以上的返回值,不同于return(z)这样的仅能得到一个返回值。
② win7自带计算器切换到“程序员”模式时为什么无法进行计算
计算器想必大家都用过,不过大多停留在简单的加减乘除上,不过对于那些经常要和数字打交道的同学们肯定不仅仅限于此,例如三角函数、求和等计算肯定会经常用到,对于这类计算往往有专业的计算器支持,不过价格不菲,也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其实这类专业的计算器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眼前,就是正版Win7中自带的计算器。而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Win7自带计算器的功能。
首先在附件中我们可以找打“计算器”程序,打开后发现,Win7自带的计算器与之前的版本相比还是有些差别的,精致的视觉效果,显得更为简洁大方。
外观的变化只是Win7计算器中最简单的一面,而更深层的变化在于其除了有“标准型”和“科学型”两种计算模式之外,还有“程序员”、“统计信息”等模式,而且值得一提的是,Win7自带的计算器还具有日期计算、单位转换、工作表等多种实用计算工具。
那么如何切换我们想要的计算模式呢?一种方法是直接从“查看”菜单中选择,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快捷方式“Alt+数字1/2/3/4”来更快速的切换,非常方便。
科学计算器
在科学模式下使用计算器,可以精确到32位数,并可使用运算符来控制优先级,另外,对于数学函数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三角函数:主要包含了正弦、余弦等快速计算,另外,按INV功能键后,还可以计算其反函数等。
代数函数:这里可以计算我们高中时学过的幂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等。
其他:其余的函数则相对用的比较少一些,比如取整(Int)、圆周率等。
注意事项:
对于需要一个输入值的函数值时,一般先要输入参数,再按相应的函数进行计算,而对于有两个参数需要输入的情况,则一般先输入第一个参数,按函数之后再输入第二个参数之后,按=获得记过。
程序员计算器
在这个模式下,结果可以精确到64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下仅支持整数模式,小数则被舍弃。而进制在这里也可以自由更改,而且每一个数字都会在下方用二进制来表示,十分贴心。
工作表计算器
相信有一些用户日常还会用到汽车租金、油耗等方面的问题,Win7自带的计算器都能解决,只要切换到工作表模式,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工作表,就可以相应的计算了。
这里我们以油耗计算为例,选择油耗工作表后(记得选择公里为单位的模式),只需要输入相应的公里数和已经使用的燃料,就可以快速的算出每百公里需要的油耗了。
这里简单介绍了下Win7自带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虽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计算器,也让Win7增色不少,同时为大家带来了更为全面、人性化的使用效果。
③ 学生计算器怎么玩
1.打开计算器后,先按MR,显示为0,因为计算器默认存储为0
(3)程序员快速算幂扩展阅读:
计算机记忆键的使用方法范例:
当用计算器计算(2x3)+(5x6)-(2x4)这些数字时,就可以利用M+、M-的功能快速分离操作,最后再计算结果。先将2x3=6运算出来后,按“M+”将当前的数字记忆储存起来,再按C(Clear)删除掉。
单词M出现在计算机的顶部,表示它已经记住了这个数字;接着计算5x6=30,再按“M+”记忆起来。此时计算机中已经储存了“6+30”的数字,然后再按一次C。
“M-”的用法是先计算2x4=8后,按“M-”,这意味着计算机记忆的数字变成了“6+30+(-8)”,最后再按“MR”键,就会得出28的答案。计算完成后可以按一下“MC”,就是删除刚刚存储的所有数据。
计算器的种类有:
①算术型计算器——可进行加、减、乘、除等简单的四则运算,又称简单计算器。一般都是实物计算器。
②科学型计算器——可进行乘方、开方、指数、对数、三角函数、统计等方面的运算,又称函数计算器。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实物。
③程序员计算器——专门为程序员设计的计算器,主要特点是支持And,Or,Not,Xor:最基本的与或非和异或操作,移位操作Lsh,Rsh:全称是LeftShift和RightShift,也就是左移和右移操作。
④统计计算器--为有统计要求的人员设计的设计的计算器,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实物。
④ win10 程序员 计算器 怎么用
方法/步骤打开计算器:
打开计算器有很多种方法,这里只演示最简单的方式。在图中箭头所指出直接输入“计算器”或拼音“jsq”或英文缩写“calc”,系统里面给给你查找这个应用,并且显示在窗口的最上方。点击“计算器”即可打开。
切换计算器模式:
计算器包含了三种模式,分别是:标准、科学、程序员。默认是标准模式,最简单也最常用,如果你需要进行科学运算可以使用科学型,如果你是程序员可以是用程序员模式。
点击左侧 三个横线的图标,会出现模式选择界面,点击相应的名称就切换到对应的模式。比如点一下“科学” 界面就变成科学模式了。
标准模式的使用:
标准模式一般是用来计算加、减、乘、除的。
第二排图标分别表示 求百分比,求根号,求评分,求倒数,使用方法都是先按一个数字,然后按对应的图标。比如 :2%10=20 2 1/X=0.5 。
第一排的图标很多人比较陌生,下面详解下MC:清除存储的数据MR:读取存储的数据MS:将所显示的数存入存储器中,存储器中原有的数据被覆盖M+:将输入的数加上存储器中的数,所得结果存入存储器M-:将存储器中的数减去输入的数,所得结果存入存储器
CE:在数字输入期间按下此键,将清除输入寄存器中的值并显示"0",可重新输入C:清除全部数据结果和运算符
举个例子,用计算器算出2*3+4*5的结果。按2*3=,显示6,按MS将数据结果6存入存储器。再按4*5=,显示20,按M+将数据结果20加上存储器中的数值6,再按MR,得到结果26
科学模式的使用:
复杂的数学运算需要用到这个模式,这是标准模式的扩展,主要是添加了一些比较常用的数学函数,我觉得可以分为三组:
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 等函数的运算
代数函数:高中代数里学过的幂函数(x2, x3, x1/3, xy, x1/y),对数函数(In, log),阶乘(n!),指数函数(10x)
其他:这里有些函数在编程的时候用的会比较多,比如取整(Int),圆周率(Pi),取模(Mod),以及其他一些表示函数如度分秒表示(dms),科学计数法表示(F-E),和科学计数法输入(Exp)
举例求:5的2次方,如图。
有两个变量的算法一般是先按一个数字,然后再按运算符号,最后输入一个数字,比如 x的y次方
一个变量的算法是输入一个数字,然后按运算符结束,比如根号
还有获取常量的,直接点一下运算符就可以了,比如 π
程序员模式的使用:
这种模式主要是为程序员设计的,里面主要包括进制转换和逻辑运算。
进制转换,比如把十进制的16转换成二进制的16。
按键:(DEC)下输入(16),切换到(BIN) 得到结果(10000)。
win10的进制转换比较人性化,你只要输入一个数字,里面会显示所有进制的值。
逻辑运算: 比如 1 or 0 =1 1 and 0 =0 。
逻辑运算一般都是针对二进制的处理。
单位换算的使用:
个人觉得这个功能超级实用,win10计算器重总共有12单位换算。
1、体积:立方毫米、立方厘米、立方米、升、小勺、大勺、夸脱、加仑……
2、长度:纳米、微米、毫米、厘米、米、千米、英寸、英尺……
3、重量:克、十克、百克、千克、公吨、盎司、磅、英石……
4、温度: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温标……
5、能量:焦耳、电子伏特、千焦、卡路里、大卡、尺磅、英制热量单位……
6、面积: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平方英寸、平方英尺……
7、速率:厘米每秒、米每秒、千米每秒、英尺每秒、英里每秒、节数、马赫数……
8、时间:微秒、毫秒、秒、分钟、小时、天、周、年……
9、功率:瓦特、千瓦、马力、尺磅、BTU每秒……
10、数据:KB(千字节)、MB、GB、TB……
11、压力:帕斯卡、磅每平方英寸(PSI)、巴、大气压力(毫米汞柱)……
12、角度:角度、弧度……
⑤ 二的十二次方怎么计算
一个数的12次方,12个系数相乘得到的,例如:10的12次方=1000000000000。
解答过程如下:
10的12次方=10的6次方×10的6次方=10的3次方×10的3次方×10的3次方×10的3次方。
10的3次方=1000。
所以10的12次方=1000×1000×1000×1000=1000000000000。
(5)程序员快速算幂扩展阅读:
次方的计算方法:
1、直接用乘法计算,例:3⁴=3×3×3×3=81
2、用次方阶级下的数相乘,例:3⁴=9×9=81
一个数的零次方
任何非零数的0次方都等于1。原因如下:
通常代表3次方
5的3次方是125,即5×5×5=125;
5的2次方是25,即5×5=25;
5的1次方是5,即5×1=5;
由此可见,n≧0时,将5的(n+1)次方变为5的n次方需除以一个5,所以可定义5的0次方为:
5 ÷ 5 = 1。
⑥ 汇编基础次方的算法
计算机编程人员,特别是汇编语言编程人员,一般都要熟记2的2~16次方的值。没有口诀,窍门倒是有:你只需要记住几个常用的:2^4=16(这是半个字节能表达的数字个数),2^8=256(这是1个字节能表达的数字个数),2^10=1024(这是经常说的兆M)。
如果计算2^12,就用1024*4口算就能很快得到4096。
⑦ 编写函数m求任一整数m的n次方
1、使用VB编程,程序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n As Integer,i As Integer,s As Single,m As Integer
n = Val(Text1.Text)
For m = 1 To n
i = 3 ^ (m - 1)
s = s + i
Exit For
Next m
Text2.Text = s
End Sub
2、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如下:
int mn(int m,int n)
{
if(n==1)
return m;
else
return m*mn(m,n-1);
}
main()
{
printf("%d",mn(3,6));
getch();
}
3、使用C++编写,程序如下:
#include<iostream.h>
void main(void)
{
int m,n,t=1;
cout<<"输入m=";
cin>>m;
cout<<"输入n=";
cin>>n;
for(int i=0;i<n;i++)
{
t*=m;
}
cout<<'m^n='<<t;
}
(7)程序员快速算幂扩展阅读:
Visual Basic 语言具有不支持继承、无原生支持多线程、异常处理不完善等三项明显缺点,使其有所局限性。
1、不支持继承
VB 5.0 和 VB 6.0 都是基于对象的编程语言,但是不包含继承特性。VB 中提供了特殊的类的功能,但是还是不能满足程序员的需求。
2、无原生支持多线程
Visual Basic 对于多线程无原生支持,只能通过Windows API的调用实现,且极其的不稳定。因为在API创建的线程中,并没有自动初始化运行时库,导致部分的函数无法使用。一般的,在VB6等早期的VB开发环境下,使用API创建线程的目的是完成容易使程序假死的大量数据或者逻辑的计算。
3、异常处理不完善
Visual Basic 中内置异常处理,即使未写异常处理代码,一旦用户出错也会弹出一个明确写出出错原因对话框,接着程序终止。
Visual Basic 中可以使用 Err.Raise抛出异常。对系统及用户抛出的异常的处理常用两种模式:一是使用 On Error Resume Next 处理错误;另一种是使用 On Error Goto 将运行引入错误处理代码。但相对 C++ 等语言而言,这样的异常处理破坏了代码的结构。
⑧ 2的n次方python代码是什么
Python中的n次方用pow()方法来表示。
语法:math.pow( x, y )。
内置的 pow() 方法pow(x, y[, z])。
函数是计算x的y次方,如果z在存在,则再对结果进行取模,其结果等效于pow(x,y) %z。
注意:pow() 通过内置的方法直接调用,内置方法会把参数作为整型,而 math 模块则会把参数转换为 float。
语言特点
1、优点:
简单:Python是一种代表简单主义思想的语言。阅读一个良好的Python程序就感觉像是在读英语一样。它使你能够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搞明白语言本身。
易学:Python极其容易上手,因为Python有极其简单的说明文档 。
易读、易维护:风格清晰划一、强制缩进、用途广泛
速度快:Python 的底层是用 C 语言写的,很多标准库和第三方库也都是用 C 写的,运行速度非常快。
免费、开源:Python是FLOSS(自由/开放源码软件)之一。使用者可以自由地发布这个软件的拷贝、阅读它的源代码、对它做改动、把它的一部分用于新的自由软件中。FLOSS是基于一个团体分享知识的概念。
高层语言:用Python语言编写程序的时候无需考虑诸如如何管理你的程序使用的内存一类的底层细节。
可移植性:由于它的开源本质,Python已经被移植在许多平台上(经过改动使它能够工作在不同平台上)。
2、缺点:
单行语句和命令行输出问题:很多时候不能将程序连写成一行,如import sys;for i in sys.path:print i。而perl和awk就无此限制,可以较为方便的在shell下完成简单程序,不需要如Python一样,必须将程序写入一个py文件。
给初学者带来困惑:独特的语法,这也许不应该被称为局限,但是它用缩进来区分语句关系的方式还是给很多初学者带来了困惑。即便是很有经验的Python程序员,也可能陷入陷阱当中。
运行速度慢:这里是指与C和C++相比。Python开发人员尽量避开不成熟或者不重要的优化。一些针对非重要部位的加快运行速度的补丁通常不会被合并到Python内。
所以很多人认为Python很慢。不过,根据二八定律,大多数程序对速度要求不高。在某些对运行速度要求很高的情况,Python设计师倾向于使用JIT技术,或者用使用C/C++语言改写这部分程序。可用的JIT技术是PyPy。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python
⑨ 电脑里科学计算器和程序员的区别是什么
科学计算器和市面上卖的科学计算器一样的功能,可以计算幂、三角函数、根号,对数等,支持多项式,支持小数;
程序员计算器是辅助编程使用的,最主要的功能是2/8/10/16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与或非模等操作,只支持整型,不支持浮点数。
⑩ 这么简单都错 莫名其妙!!!!!!!!!
楼主好..
根据你错误,我把你的程序在VC上运行,按照你的输入2 6 11 ,结果正确的输出了9,所以证明程序并没有错误。可能是由于其它的错误引起的不能执行吧!另外我还写了个关于这个例子的程序,你看是否可以在你的编译器上运行:
程序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void main()
{
long a,b,c,d;
printf("input a b and c:");
scanf("%ld%ld%ld",&a,&b,&c);
d=pow(a,b);
printf("%ld\n",d%c);
}
这个你可能容易理解,同样可以实现你想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