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進行K8S存儲系統
在K8S運行的服務,從簡單到復雜可以分成三類:無狀態服務、普通有狀態服務和有狀態集群服務。下面分別來看K8S是如何運行這三類服務的。
無狀態服務,K8S使用RC(或更新的Replica Set)來保證一個服務的實例數量,如果說某個Pod實例由於某種原因Crash了,RC會立刻用這個Pod的模版新啟一個Pod來替代它,由於是無狀態的服務,新啟的Pod與原來健康狀態下的Pod一模一樣。在Pod被重建後它的IP地址可能發生變化,為了對外提供一個穩定的訪問介面,K8S引入了Service的概念。一個Service後面可以掛多個Pod,實現服務的高可用。
普通有狀態服務,和無狀態服務相比,它多了狀態保存的需求。Kubernetes提供了以Volume和Persistent Volume為基礎的存儲系統,可以實現服務的狀態保存。
有狀態集群服務,與普通有狀態服務相比,它多了集群管理的需求。K8S為此開發了一套以Pet Set為核心的全新特性,方便了有狀態集群服務在K8S上的部署和管理。具體來說是通過Init Container來做集群的初始化工作,用Headless Service來維持集群成員的穩定關系,用動態存儲供給來方便集群擴容,最後用Pet Set來綜合管理整個集群。
要運行有狀態集群服務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狀態保存,另一個是集群管理。我們先來看如何解決第一個問題:狀態保存。Kubernetes有一套以Volume插件為基礎的存儲系統,通過這套存儲系統可以實現應用和服務的狀態保存。
K8S的存儲系統從基礎到高級又大致分為三個層次:普通Volume,Persistent Volume和動態存儲供應。
1.普通Volume
最簡單的普通Volume是單節點Volume。它和Docker的存儲卷類似,使用的是Pod所在K8S節點的本地目錄。
第二種類型是跨節點存儲卷,這種存儲卷不和某個具體的K8S節點綁定,而是獨立於K8S節點存在的,整個存儲集群和K8S集群是兩個集群,相互獨立。
跨節點的存儲卷在Kubernetes上用的比較多,如果已有的存儲不能滿足要求,還可以開發自己的Volume插件,只需要實現Volume.go里定義的介面。如果你是一個存儲廠商,想要自己的存儲支持Kubernetes上運行的容器,就可以去開發一個自己的Volume插件。
2.persistent volume
它和普通Volume的區別是什麼呢?
普通Volume和使用它的Pod之間是一種靜態綁定關系,在定義Pod的文件里,同時定義了它使用的Volume。Volume是Pod的附屬品,我們無法單獨創建一個Volume,因為它不是一個獨立的K8S資源對象。
而Persistent Volume簡稱PV是一個K8S資源對象,所以我們可以單獨創建一個PV。它不和Pod直接發生關系,而是通過Persistent Volume Claim,簡稱PVC來實現動態綁定。Pod定義里指定的是PVC,然後PVC會根據Pod的要求去自動綁定合適的PV給Pod使用。
㈡ 如何學習kubernetes,學習kubernetes需要代碼基礎嗎
一:學習kubernetes
學習 kubernetes要從了解,動手,思考三個方面入手, kubernetes基礎設施即代碼,因此學習kubernetes需要代碼基礎
kubernetes,又稱K8s,是用8代替8個字元“ubernete”而成的縮寫。是用於管理雲平台中多個主機上的容器化的應用,它支持可移植,可擴展,自動化的容器化管理,這樣一個復雜的東西,學習起來也復雜,我認為學習kubernetes需要三個步驟,一了解它,二動手操作它,三學習思考它的用處,其一了解它,Kubernetes 提供了構建開源平台的基礎,同時保留了用戶的選擇和靈活性。kubernetes可以服務發現和負載均衡,存儲編排,自動部署和回滾,這是kubernetes的優點所在,所以我們要了解kubernetes的整個技術前景,其二學習 Kubernetes 技術,動手實踐是非常關鍵的,要學會深入研究kubernetes技術細節,最後要學會思考總結這些技術細節後面的本質,要學會通過表面看本質。
kubernetes的出現,體現出現代人們在不斷更新換代新技術,試圖用科技方便我們的生活。
㈢ kubernetes 提供什麼功能
Kubernetes,是開源容器應用自動化部署技術,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k8s。
Kubernetes(k8s)是自動化容器操作的開源平台,這些操作包括部署,調度和節點集群間擴展。如果你曾經用過Docker容器技術部署容器,那麼可以將Docker看成Kubernetes內部使用的低級別組件。Kubernetes不僅僅支持Docker,還支持Rocket,這是另一種容器技術。
使用Kubernetes可以:
自動化容器的部署和復制
隨時擴展或收縮容器規模
將容器組織成組,並且提供容器間的負載均衡
很容易地升級應用程序容器的新版本
提供容器彈性,如果容器失效就替換它,等等...
它有這些特點:
可移植:支持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多重雲 multi-cloud
可擴展:模塊化,插件化,可掛載,可組合
自動化:自動部署,自動重啟,自動復制,自動伸縮/擴展
如果還有想要了解的可以到官網或是相關教程視頻中看看,比如B站這個視頻教程:
㈣ 如何入門k8s
Kubernetes(簡稱K8S) 是Google開源的分布式的容器管理平台,方便我們在伺服器集群中管理我們容器化應用。
節點(Master node and Worker node)
節點通常指的就是伺服器,在k8s中有兩種節點:管理節點(Master Node)和工作節點(Worker Node)
管理節點(Master Node):負責管理整個k8s集群,一般由3個管理節點組成HA的架構。
工作節點(Worker Node):主要負責運行容器。
命名空間(Namespace)
k8s命名空間主要用於隔離集群資源、隔離容器等,為集群提供了一種虛擬隔離的策略;默認存在3個名字空間,分別是默認命名空間 default、系統命名空間 kube-system 和 kube-public。
Object
k8s 對象(Object)是一種持久化存儲並且用於表示集群狀態的實體。k8s 對象其實就是k8s自己的配置協議,總之我們可以通過定義一個object讓k8s根據object定義執行一些部署任務、監控任務等等。
POD
Pod是 Kubernetes 部署應用或服務的最小的基本單位。一個Pod 封裝多個應用容器(也可以只有一個容器)、存儲資源、一個獨立的網路 IP 以及管理控制容器運行方式的策略選項。
副本集(Replica Set,RS)
是一種控制器,負責監控和維護集群中pod的副本(replicas)數,確保pod的副本數是我們期望的樣子。
部署(Deployment)
表示對k8s集群的一次更新操作,是k8s集群中最常用的Object,主要用於部署應用。支持滾動升級。
服務(service)
是對應用的抽象,也是k8s中的基本操作單元,一個服務背後由多個pod支持,服務通過負載均衡策略將請求轉發到容器中。
Ingress
是一種網關服務,可以將k8s服務通過http協議暴露到外部。
無狀態應用 & 有狀態應用
無狀態應用指的是應用在容器中運行時候不會在容器中持久化存儲數據,應用容器可以隨意創建、銷毀;如果一個應用有多個容器實例,對於無狀態應用,請求轉發給任何一個容器實例都可以正確運行。例如:web應用
有狀態應用指的是應用在容器中運行時候需要穩定的持久化存儲、穩定的網路標識、固定的pod啟動和停止次序。例如:mysql資料庫
㈤ k8svault原理
k8s架構原理分為master節點和node節點,master節點負責整個集群的調度,node節點負責應用容器的運行。
K8s中所有的配置都是通過API對象的spec去設置的,也就是用戶通過配置系統的理想狀態來改變系統,這是k8s重要設計理念之一,即所有的操作都是聲明式Declarative的而不是命令式。
多容器pod的工作原理我們先來了解Kubernetes上pod和容器之間的區別,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底層是如何工作的。
㈥ 如何用Jenkins和Kubernetes搭建可伸縮持續集成系統
目前市場主流持續集工具
例 CruiseControLhudson jenkinsapacheContinuum 等 源持續集工具,
CruiseControl :簡稱 CC 持續集工具主要提供基於版本管理工具 ( CVS、VSS、SVN) 知變化或每定持續集並提供持續集報告、 Email 、 Jabber 等等式通知相關負責其要求需要進行構建項目已編寫全自項目編譯腳本 ( 基於 Maven 或 Ant) 由於該工具配置及部署麻煩 且版本久沒更新
hudson 由於oracle收購 前源東西 能ORACLE私化
HudsonJenkins前身基於Java發種持續集工具用於監控程序重復工作包括:
1、持續軟體版本發布/測試項目
2、監控外部調用執行工作
-
㈦ 如何學習,了解kubernetes
Kubernetes的名字來自於希臘語,意思是「舵手」或「領航員」。K8S是將「ubernate」替換為「8」的縮寫。
據說Google的數據中心運行著20多億個容器,而且Google十年前就開始使用容器技術。最初,Google開發了一個叫Borg的系統(現在命名為Omega)來調度如此龐大數量的容器和工作負載。在積累了這么多年的經驗以後,Google決定重寫這個容器管理系統,並將其貢獻到開源社區,讓全世界都能受益。這個項目就是Kubernetes,簡單來講,Kubernetes是Google Omega的開源版本。
Kubernetes是一個容器集成管理系統:
☑開發人員只需關注業務代碼
一旦使用Kubernetes技術,開發團隊不需要關心那些和業務沒有關系的底層代碼(通信組件、協議轉換、服務治理等),只需關心項目業務即可。
☑全面擁抱微服務架構
微服務架構主要包含兩個問題:服務架構拆分和服務治理。服務拆分是指將一個完整的服務拆分為多個微服務,拆分後增加服務維護難度。一旦使用Kubernetes雲原生技術後,就不需要關心服務治理問題,一切交給Kubernetes實現。
☑無縫分布新的應用功能
開發、測試、上線都是在同一個環境上。
☑彈性擴縮應用
面對突發性事件,例如搞促銷活動,應用負載爆發,根據CPU和內存指行擴容。促銷活動結束後,再根據CPU和內存指標進行兼容,節約硬體資源的使用。
☑自動化運維平台
以Kubernetes為核心構建一套devops平台,從開發到運維整個流實現自動化開發流程
·快速部署(發布)應用
·負載均衡
·彈性容錯
等等
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公司都在進行企業數字化轉型(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雲原生(以Kubernetes為核心的雲架構體系)是企業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路徑。
最近剛好有這個課程可以推薦給大家,有需要的可以私聊我哈~
㈧ kubernetes 什麼意思
官方是這么聲明的,它是用於自動部署、擴展和容器化應用程序的開源系統,如果我們弄清什麼是Kubernetes,就需要明白容器的概念以及Docker的概念。
Kubernetes是用於自動部署、擴展和容器化應用程序的開源系統,當我們使用的容器服務多了,面臨的訪問量增大後,就需要一種工具把這些容器統一管理起來,需要實現對這些容器的自動部署、擴展和管理,也就是俗稱的容器編排,簡稱為K8S。
㈨ K8S的概念是什麼
k8s全稱kubernetes,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k8s是為容器服務而生的一個可移植容器的編排管理工具,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擁抱k8s,並且當前k8s已經主導了雲業務流程,推動了微服務架構等熱門技術的普及和落地,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想要了解更多,我推薦你去看看時速雲,他們是一家全棧雲原生技術服務提供商,提供雲原生應用及數據平台產品,其中涵蓋容器雲PaaS、DevOps、微服務治理、服務網格、API網關等。大家可以去體驗一下。
希望能給您提供幫助,可以給個大大的贊不。
㈩ 伺服器搭建k8s內存需要多大
你好!2gb或者4gb都行
1.什麼是k8s?
k8s是一個docker容器管理工具
它是一個全新的基於容器技術的分布式架構領先方案,是開源的容器集群管理系統。
在docker的基礎上,為容器化的應用提供部署運行,資源調度,服務發現和動態伸縮等一系列完整功能
2.----k8s的優勢:
a,容器編排
b,輕量級
c,開源
d,彈性伸縮
e,負載均衡
二:k8s的核心功能
1.自愈: 重新啟動失敗的容器,在節點不可用時,替換和重新調度節點上的容器,對用戶定義的健康檢查不響應的容器會被中止,並且在容器准備好服務之前不會把其向客戶端廣播。
彈性伸縮: 通過監控容器的cpu的負載值,如果這個平均高於80%,增加容器的數量,如果這個平均低於10%,減少容器的數量
服務的自動發現和負載均衡: 不需要修改您的應用程序來使用不熟悉的服務發現機制,Kubernetes 為容器提供了自己的 IP 地址和一組容器的單個 DNS 名稱,並可以在它們之間進行負載均衡。
滾動升級和一鍵回滾: Kubernetes 逐漸部署對應用程序或其配置的更改,同時監視應用程序運行狀況,以確保它不會同時終止所有實例。 如果出現問題,Kubernetes會為您恢復更改,利用日益增長的部署解決方案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