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間圖形建模估計其面積問題
可以用分割法,將中間空白部分分割成規則圖形,剩下的兩個點之間的連線為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一條斜邊,分割成數個直角三角形。或者是,根據坐標,模擬出兩條曲線方程,然後根據微分方程計算。
2. 空間譜估計均勻線陣music演算法matlab程序 急求!!!!!!
先用特徵值分解估計出信號個數,
然後MUSIC演算法中找出對應信號或信號雜訊的特徵向量,建立子空間。
S'*En*En'*S, 找最小值,譜搜索就好了。S是array manifold,En是雜訊的特徵向量。
函數照這個格式編就行 function output=MUSIC(array,Rxx,M)
array是線陣坐標矩陣,Rxx是接收數據的二階統計量,M是信號個數。
自己編吧,不難。。
3. 演算法課作業:構造一個圖形,然後將其從三維空間映射到二維空間。
總覺得用matlab可能會方便一點
是否必須要用c++實現,個人認為c++的三維可視化模塊有點欠缺。
4. slam演算法是什麼
slam演算法是實現機器人定位、建圖、路徑規劃的一種演算法。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原本是Robotics領域用來做機器人定位的,最早的SLAM演算法其實是沒有用視覺camera,Robotics領域一般用Laser Range Finder來做SLAM。
其中一個原因是SLAM對實時性要求比較高,而要做到比較精確、穩定、可靠、適合多種場景的方案一般計算量相對較大,目前移動式設備的計算能力還不足夠支撐這么大的計算量,為了達到實時性能,往往需要在精確度和穩定性上做些犧牲。
演算法:
指解題方案的准確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演算法代表著用系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
也就是說,能夠對一定規范的輸入,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所要求的輸出。如果一個演算法有缺陷,或不適合於某個問題,執行這個演算法將不會解決這個問題。不同的演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時間、空間或效率來完成同樣的任務。一個演算法的優劣可以用空間復雜度與時間復雜度來衡量。
5. 建立空間圖形方程的思想方法是
學習一門知識,究其核心,主要是學其思想和方法,這是學習的精髓。學數學亦如此,分學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
數學思想是指客觀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反映到人們的意識之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數學思想是對數學事實與理論經過概括後產生的本質認識。
數學方法是指用數學語言表述事物的狀態、關系和過程,並加以推導、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對問題的解釋、判斷和預言的方法。
高中數學的四種思想方法:
1.函數與方程思想
1.1 函數思想是指用運動變化的觀點去分析和研究數學中的數量關系,建立函數關系或構造函數,再運用函數的圖像與性質去分析、解決相關的問題。
函數思想是對函數內容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概括與提煉。在研究方程、不等式、數列、解析幾何等其他內容時,起著重要作用。
1.2 方程思想是分析數學中的等量關系,去構建方程或方程組,通過求解或利用方程的性質去分析解決問題。
方程思想是解決各類計算問題的基本思想,是運算能力的基礎。
2.數形結合思想
數學研究的對象是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即數與形兩個方面。
數與形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化,數形結合的思想對問題的解決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某些代數問題、三角問題往往有幾何背景,可以藉助幾何特徵去解決相關的代數三角問題。而某些幾何問題也往往可以通過數量的結構特徵用代數的方法去解決。
在一維空間,實數與數軸上的點建立一一對應關系。在二維空間,實數對與坐標平面上的點建立一一對應關系。
數形結合中,選擇、填空題側重考查數到形的轉化。在解答題中,考慮推理論證嚴密性,突出形到數的轉化。
3.分類與整合思想
分類討論思想是對數學對象進行分類尋求解答的一種思想方法。
分類的原則:分類不重不漏。
分類的步驟:①確定討論的對象及其范圍;②確定分類討論的分類標准;③按所分類別進行討論;④歸納小結、綜合得出結論。
分類討論問題的關鍵是化整為零,通過局部討論以降低難度。常見的類型:
3.1 由數學概念引起的的討論,如實數、有理數、絕對值、點(直線、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等概念的分類討論;
3.2 由數學運算引起的討論,如不等式兩邊同乘一個正數還是負數的問題;
3.3 由性質、定理、公式的限制條件引起的討論,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應用引起的討論;
3.4 由圖形位置的不確定性引起的討論,如直角、銳角、鈍角三角形中的相關問題引起的討論。
3.5 由某些字母系數對方程的影響造成的分類討論,如二次函數中字母系數對圖象的影響,二次項系數對圖象開口方向的影響,一次項系數對頂點坐標的影響,常數項對截距的影響等。
4.化歸與轉化思想
化歸與轉化思想是一切數學思想方法的核心。
數形結合的思想體現了數與形的轉化。
函數與方程的思想體現了函數、方程、不等式之間的相互轉化。
分類討論思想體現了局部與整體的相互轉化。
所以,以上三種思想也是轉化與化歸思想的具體呈現。
轉化包括等價轉化和非等價轉化。
等價轉化要求在轉化的過程中前因和後果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
不等價轉化就只有一種情況,因此,結論要注意檢驗、調整和補充。
轉化的原則:將不熟悉和難解的問題轉化為熟知的、易解的和已經解決的問題。將抽象的問題轉化為具體的和直觀的問題。將復雜的轉化為簡單的問題。將一般的轉化為特殊的問題。將實際的問題轉化為數學的問題等等,使問題易於解決。
常見的轉化方法:
4.1 直接轉化法:把原問題直接轉化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圖形問題。
4.2 換元法:運用「換元」把式子轉化為有理式或使整式降冪等,把較復雜的函數、方程、不等式問題轉化為易於解決的基本問題。
4.3 數形結合法:研究原問題中數量關系(解析式)與空間形式(圖形)關系,通過互相變換獲得轉化途徑。
4.4 等價轉化法:把原問題轉化為一個易於解決的等價命題,達到化歸的目的。
4.5 特殊化方法:把原問題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轉化,並證明特殊化後的問題,使結論適合原問題。
4.6 構造法:「構造」一個合適的數學模型,把問題變為易於解決的問題。
4.7 坐標法:以坐標系為工具,用計算方法解決幾何問題也是轉化方法的一個重要途徑。
學習高中數學,從總體上分為兩個層次:
表層知識:如知識點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公理、定理等等基本內容。
深層知識:主要指數學思想和方法。
在學習概念、性質、公式的過程中應不斷滲透相關的數學思想方法。題海戰術只會事倍功半,如果題目條件一變化,你就不知所措,說明你忽視了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
6. 建築面積與藍圖面積那種演算法多
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GB-T50353-2013中陽台的定義:「附設於建築物外牆,設有欄桿或欄板,可供人活動的室外空間。」 3.0.21規定:在主體結構內的陽台(內陽台),應按其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全面積;在主體結構外的陽台(外陽台),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1/2面積。從圖上看,該陽台為內陽台的可能性大(最好查一下結施圖,是否包含在主體結構內),應該算全面積。
7. 數據結構中圖的建立及演算法實現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MaxSize 20
struct ArcNode
{
int adjvex;
struct ArcNode *nextarc;
};
struct Vnode
{
int data;
struct ArcNode *firstarc;
};
struct Vnode AdjList[MaxSize];
int m,n,v,cord;
void main()
{
void creatgraph(struct Vnode A[MaxSize]);
void dfs(struct Vnode A[MaxSize]);
do
{
printf("\n 主菜單");
printf("\n 1 建立無向圖的鄰接表");
printf("\n 2 按深度遍歷圖");
printf("\n 3 結束程序運行");
printf("\n-----------------------------------");
printf("\n 請輸入您的選擇 1, 2, 3 -->");
scanf("%d",&cord);
switch(cord)
{
case 1:
creatgraph(AdjList);
break;
case 2:
dfs(AdjList);
break;
case 3:
exit(0);
}
}while(cord<=3);
}//main end
void creatgraph(struct Vnode A[MaxSize])
{
int i,j,k;
struct ArcNode *p;
printf("input arces and vexes:");
scanf("%d %d",&m,&n);
for(k=0;k<n;k++)
{
printf("\ninput arc:");
scanf("%d%d",&i,&j);
p=(struct ArcNode*)malloc(sizeof(struct ArcNode));
p->adjvex=j;
p->nextarc=A[i-1].firstarc;
A[i-1].firstarc=p;
p=(struct ArcNode*)malloc(sizeof(struct ArcNode));
p->adjvex=i;
p->nextarc=A[j-1].firstarc;
A[j-1].firstarc=p;
}
printf("\n");
for(k=0;k<n;k++)
{
printf("%d",A[k].data);
p=A[k].firstarc;
while(p)
{
printf("%d",p->adjvex);
p=p->nextarc;
}
printf("\n");
}
}///creatgraph end
void dfs(struct Vnode A[MaxSize])
{
struct ArcNode *p,*ar[MaxSize];
int x,i,y,top=-1;
int visited[MaxSize];
for(i=0;i<n;i++)
visited[i]=0;
printf("\ninput x:");
scanf("%d",&x);
printf("%d",x);
visited[x-1]=1;
p=A[x-1].firstarc;
while((p)||(top>=0))
{
if(!p)
{
p=ar[top];
top--;
}
y=p->adjvex;
if(visited[y-1]==0)
{
visited[y-1]=1;
printf("->%d",y);
p=p->nextarc;
if(p)
{
top++;
ar[top]=p;
}
p=A[y-1].firstarc;
}
else p=p->nextarc;
}
}
8. 平面圖怎麼算建築面積,求分析,謝謝。
1、單層建築物
單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應按其外牆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單層建築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勒腳是指建築物外牆與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觸部位牆體的加厚部分;高度是指室內地面至屋面(最低處)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
勒腳
單層建築物設有局部樓層者,局部樓層的二層及以上樓層,有圍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圍護結構是指圍合建築空間四周的牆體、門、窗等.
2、多層建築物
多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應按不同的層高劃分界限分別計算.首層應按其外牆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二層及以上樓層應按其外牆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這里我將這種演算法簡稱為「層高界限計演算法」.層高是指上下兩層樓面(或地面至樓面)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其中,最上一層的層高是其樓面至屋面(最低處)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
3、單(多)層建築物的坡屋頂內空間
單(多)層建築物的坡屋頂內空間,當設計加以利用時,其凈高超過2.1m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1.2m至2.1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凈高不足1.2m的部位不應計算面積.設計不利用時不應計算面積.這里我將這種演算法簡稱為「凈高界限計演算法」.凈高是指樓面或地面至上部樓板(屋面板)底或吊頂底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如圖2:第(1)部分凈高<1.2m,不計算面積;第(2)、(4)部分1.2m≤凈高≤2.1m,計算1/2面積;第(3)部分凈高>2.1m,應全部計算面積.
4、地下建築、架空層
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相應的有永久性頂蓋的出入口)建築面積,應按其外牆上口(不包括採光井、外牆防潮層及其保護牆)外邊線所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房間地平面低於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2者為地下室;房間地平面低於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3,且不超過1/2者為半地下室;永久性頂蓋是指經規劃批准設計的永久使用的頂蓋.
9. 如何根據隨機森林模型做空間分布圖
分類模型——隨機森林
用於數據分析演算法的分類模型有很多種,比如決策樹、人工神經網路、樸素貝葉斯,隨機森林等。本次我們重點介紹「隨機森林」模型如何繪製成圖形。隨機森林(Random Forest)是一種由決策樹構成的集成學習演算法,基本單元是決策樹,通過建立多個決策樹模型的組合來解決預測問題。單個的決策樹模型如下:
第五步:繪制完成後,點擊左上角「文件」選項卡,可以選擇保存、另存為其他格式:網路、圖片、矢量圖、PDF、word、PPT……也可以保存在雲盤(億圖圖示自帶雲盤),也可以選擇「導出(各類格式),或者發送(鏈接到電腦郵件,直接發送)。輸出的選擇很多,具體看自己的需要了。
10. 如何根據平面圖來計算建築物的總建築面積
1、單層建築物
單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應按其外牆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單層建築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勒腳是指建築物外牆與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觸部位牆體的加厚部分(圖1);高度是指室內地面至屋面(最低處)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
圖1 勒腳單層建築物設有局部樓層者,局部樓層的二層及以上樓層,有圍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圍護結構是指圍合建築空間四周的牆體、門、窗等。
2、多層建築物
多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應按不同的層高劃分界限分別計算。首層應按其外牆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二層及以上樓層應按其外牆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這里我將這種演算法簡稱為「層高界限計演算法」。層高是指上下兩層樓面(或地面至樓面)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其中,最上一層的層高是其樓面至屋面(最低處)結構標高之間的垂直距離。
3、單(多)層建築物的坡屋頂內空間
單(多)層建築物的坡屋頂內空間,當設計加以利用時,其凈高超過2.1m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1.2m至2.1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凈高不足1.2m的部位不應計算面積。設計不利用時不應計算面積。這里我將這種演算法簡稱為「凈高界限計演算法」。凈高是指樓面或地面至上部樓板(屋面板)底或吊頂底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如圖2:第(1)部分凈高<1.2m,不計算面積;第(2)、(4)部分1.2m≤凈高≤2.1m,計算1/2面積;第(3)部分凈高>2.1m,應全部計算面積。
4、地下建築、架空層
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相應的有永久性頂蓋的出入口)建築面積,應按其外牆上口(不包括採光井、外牆防潮層及其保護牆)外邊線所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房間地平面低於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2者為地下室;房間地平面低於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3,且不超過1/2者為半地下室;永久性頂蓋是指經規劃批准設計的永久使用的頂蓋。
圖2 坡屋頂下空間利用坡地建築物吊腳架空層和深基礎架空層的建築面積,設計加以利用並有圍護結構的,按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設計加以利用、無圍護結構的建築吊腳架空層,應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積的1/2計算; 設計不利用的建築吊腳架空層和深基礎架空層,不應計算面積。
圖3 地下室示意圖 5、建築物的門廳、大廳、迴廊
建築物的門廳、大廳按一層計算建築面積。門廳、大廳內設有迴廊時,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迴廊是指在建築物門廳、大廳內設置在二層或二層以上的回形走廊。
6、高低聯跨的建築物、變形縫
高低聯跨的建築物應以高跨結構外邊線為界分別計算建築面積;其高低跨內部連通時,其變形縫應計算在低跨部分的面積內。(圖4)
建築物內的變形縫應按其自然層合並在建築物面積內計算。
圖4 高低聯跨的廠房示意圖 7、室內樓梯、井道
建築物內的室內樓梯間、電梯井、觀光電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風排氣豎井、垃圾道、附牆煙囪應按建築物的自然層計算,並入建築物面積內。自然層是指按樓板、地板結構分層的樓層。如遇躍層建築,其共用的室內樓梯應按自然層計算面積;上下錯層戶室共用的室內樓梯,應選上一層的自然層計算面積。(圖5)
8、建築物頂部
建築物頂部有圍護結構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間房等,按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無圍護結構的不計算面積。
9、以幕牆作為圍護結構的建築物,應按幕牆外邊線計算建築面積。建築物外牆外側有保溫隔熱層的建築物,應按保溫隔熱層外邊線計算建築面積。
圖5 戶室錯層剖面示意圖 10、外牆(圍護結構)向外傾斜的建築物
設有圍護結構不垂直於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築物,應按其底板面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圖6)
如遇到向建築物內傾斜的牆體,則應視為坡屋頂,應按坡屋頂內空間有關條文計算面積。
圖6 某樓層剖面二、房屋建築的附屬部分
1、挑廊、走廊、檐廊
建築物外有圍護結構的挑廊、走廊、檐廊,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有永久性頂蓋但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1/2計算。
走廊是指建築物的水平交通空間;挑廊是指挑出建築物外牆的水平交通空間;檐廊是指設置在建築物底層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間。(圖7)
圖7 檐廊示意圖2、架空走廊
建築物之間有圍護結構的架空走廊,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有永久性頂蓋但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1/2計算。無永久性頂蓋的架空走廊不計算面積。架空走廊是指建築物與建築物之間,在二層或二層以上專門為水平交通設置的走廊。
3、門斗、櫥窗
建築物外有圍護結構的門斗、落地櫥窗,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有永久性頂蓋但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1/2計算。門斗是指在建築物出入口設置的建築過渡空間,起分隔、擋風、禦寒等作用(圖8);落地櫥窗是指突出外牆面根基落地的櫥窗。
4、陽台、雨篷
建築物陽台,不論是凹陽台、挑陽台、封閉陽台、敞開式陽台,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陽台是供使用者進行活動和晾曬衣物的建築空間。
雨篷,不論是無柱雨篷、有柱雨篷、獨立柱雨篷,其結構的外邊線至外牆結構外邊線的寬度超過2.1m者,應按其雨篷結構板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寬度在2.1m及以內的不計算面積。雨篷是指設置在建築物進出口上部的遮雨、遮陽篷。
5、室外樓梯
有永久性頂蓋的室外樓梯,應按建築物自然層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
無永久性頂蓋,或不能完全遮蓋樓梯的雨篷,則上層樓梯不計算面積,但上層樓梯可視作下層樓梯的永久性頂蓋,下層樓梯應計算面積(即少算一層)。
6、舞台燈光控制室
有圍護結構的舞台燈光控制室,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
三、特殊的房屋建築
1、立體庫房
立體書庫、立體倉庫、立體車庫,無結構層的應按一層計算,有結構層的應按結構層面積分別計算。層高在2.2m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m者應計算1/2面積。
2、場館看台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場館看台,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
場館看台下空間,當設計加以利用時(圖9),其凈高超過2.1m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1.2m至2.1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凈高不足1.2m的部位不應計算面積。設計不利用時不應計算面積。如圖9:第(1)部分凈高<1.2m,不計算面積;第(2)部分1.2m≤凈高≤2.1m,計算1/2面積;第(3)部分凈高>2.1m,應全部計算面積。
註:這里所謂「場館」實質上是指「場」(如足球場、籃球場等),看台上有永久性頂蓋部分;「館」應是有永久性頂蓋和圍護結構的,應按單層或多層建築物相關規定計算面積。
3、站台、車(貨)棚、加油站、收費站
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站台、車棚、貨棚、加油站、收費站等,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在站台、車棚、貨棚、加油站、收費站內設有有圍護結構的管理室、休息室等,另按相關條文計算面積。
四、不計算建築面積的范圍
其他不計算建築面積的范圍(除上述已提到的除外):
1、建築物通道,包括騎樓、過街樓的底層。建築物通道是指為道路穿過建築物而設置的建築空間;騎樓是指樓層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臨街樓房;過街樓是指有道路穿過建築空間的樓房。
2、建築物內的設備管道夾層。
3、建築物內分隔的單層房間,舞台及後台懸掛的幕布、布景的天橋、挑台等。
4、建築物內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裝箱或罐體的平台。
5、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
6、屋頂水箱、花架、涼棚、露台、露天游泳池。
7、勒腳、附牆柱、垛、台階、牆面抹灰、裝飾面、鑲貼塊料面層、設置在建築物牆體外起裝飾作用的裝飾性幕牆、空調室外機擱板(箱)、飄窗、構件、配件、與建築物內不相連通的裝飾性陽台、挑廊。
8、用於檢修、消防等的室外鋼樓梯、爬梯。
9、獨立煙囪、煙道、地溝、油(水)罐、氣櫃、水塔、貯油(水)池、貯倉、棧橋、地下人防通道、地鐵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