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計算用電負荷
計算公式:
主要計算公式有: 有功功率: P30 = Pe·Kd 無功功率: Q30 = P30 ·tanφ
視在功率: S3O = P30/Cosφ
計算電流: I30 = S30/√3UN
其中:Pe為設備容量,Kd為需要系數,即用電設備組的需要系數,為用電設備組的半小時最大負荷與其設備容量的比值。cosφ為用電設備組的平均功率因數 ,Un為用電設備組的額定電壓。
計算方法:
負荷計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數法、利用系數法、單位指標法等幾種。
1、需要系數法。用設備功率乘以需要系數和同時系數,直接求出計算負荷。這種方法比較簡便,應用廣泛,尤其適用於配、變電所的負荷計算。
2、利用系數法。採用利用系數求出最大負荷班的平均負荷,再考慮設備台數和功率差異的影響,乘以與有效台數有關的最大系數得出計算負荷。這種方法的理論根據是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因而計算結果比較接近實際。適用於各種范圍的負荷計算,但計算過程稍繁。
3、單位面積功率法、單位指標法、單位產品耗電量法。前兩者多用於民用建築,後者用於某些工業建築。在用電設備功率和台數無法確定時,或者設計前期,這些方法是確定設備負荷的主要方法。
4、除採用以上的方法外,還有二項式法以及近年國內出現的abc法、變值需要系數法等。這些方法有的已被其他方法代替,有的是利用系數法的簡化,還有的實用數據不多,未能推廣。
單位面積功率法、單位指標法和單位產品耗電量法多用於設計的前期計算,如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設計階段;需要系數法、利用系數法多用於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拓展資料:
計算負荷計算負荷也稱需要負荷或最大負荷。計算負荷是一個假想的持續負荷,其熱效應與同一時間內實際變動負荷所產生的最大熱效應相等。在配電設計中,通常採用30分鍾的最大平均作為按發熱條件選擇電器或導體的依據。
2. 知道了總電量如何算開機率
按照一段時間算,全部開,要多少電量。
然後用實際電量除以總電量,出來的百分比就是開機率。
3. 某車間只有5台同型號機床,每台機床開動時所消耗的電功率皆為15單位,每台機床開動的概率皆為2/3
設10台機床中實際開動的機床數為隨機變數ξ,由於機床類型相同,且機床的開動與否相互獨立,因此ξ~B(10,p).其中p是每台機床開動的概率,由題意p= 12 60 = 1 5 .從而P(ξ=k)=C 10 k ( 1 5 ) k ( 4 5 ) 10-k ,k=0,1,2,…,10. 50kW電力同時供給5台機床開動,因而10台機床同時開動的台數不超過5台時都可以正常工作.這一事件的概率為P(ξ≤5), P(ξ≤5)=C 10 0 ( 4 5 ) 10 +C 10 1 ? 1 5 ?( 4 5 ) 9 +C 10 2 ( 1 5 ) 2 ?( 4 5 ) 8 +C 10 3 ( 1 5 ) 3 ( 4 5 ) 7 +C 10 4 ( 1 5 ) 4 ?( 4 5 ) 6 +C 10 5 ( 1 5 ) 5 ?( 4 5 ) 5 ≈0.994.在電力供應為50kW的條件下,機床不能正常工作的概率僅約為0.006,從而在一個工作班的8h內,不能正常工作的時間只有大約8×60×0.006=2.88(min),這說明,10台機床的工作基本上不受電力供應緊張的影響.
4.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設至少要供應Q X1,X2,..X400 iid~U[30,36]
則所求為 Q使得 P(X1+X2+..+X400<=Q)=99%
400個已經很多了,用中心極限定理,(X1+..+X400 - 400*33)/sqrt(3*400) 近似服從N(0,1)
然後查正態分布表,得出[Q - 400*33]/20sqrt(3)=2.33 Q=13280.7kW
5. 500KW的用電負荷選用多大的電纜
要看電壓多大,如果電壓10KV,電流就是50A,三相五線電纜按照明負載配用的就行,用3*120+2*70的銅電纜。
計算公式
主要計算公式有: 有功功率: P30 = Pe·Kd 無功功率: Q30 = P30 ·tanφ
視在功率: S3O = P30/Cosφ
計算電流: I30 = S30/√3UN
其中:Pe為設備容量,Kd為需要系數,即用電設備組的需要系數,為用電設備組的半小時最大負荷與其設備容量的比值。cosφ為用電設備組的平均功率因數 ,Un為用電設備組的額定電壓。
(5)電功率概率演算法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負荷計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數法、利用系數法、單位指標法等幾種。需要系數法。用設備功率乘以需要系數和同時系數,直接求出計算負荷。這種方法比較簡便,應用廣泛,尤其適用於配、變電所的負荷計算。
利用系數法。採用利用系數求出最大負荷班的平均負荷,再考慮設備台數和功率差異的影響,乘以與有效台數有關的最大系數得出計算負荷。這種方法的理論根據是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因而計算結果比較接近實際。適用於各種范圍的負荷計算,但計算過程稍繁。
單位面積功率法、單位指標法、單位產品耗電量法。前兩者多用於民用建築,後者用於某些工業建築。在用電設備功率和台數無法確定時,或者設計前期,這些方法是確定設備負荷的主要方法。
除採用以上的方法外,還有二項式法以及近年國內出現的abc法、變值需要系數法等。這些方法有的已被其他方法代替,有的是利用系數法的簡化,還有的實用數據不多,未能推廣。單位面積功率法、單位指標法和單位產品耗電量法多用於設計的前期計算,如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設計階段;需要系數法、利用系數法多用於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6. 請教幾道概率題。
分數不是問題,只不過我想知道你為什麼會想到在網上找答案呢!你知道嗎》這也四有風險的,為什麼自己不能獨立思考問老師呢?
7. 概率論問題
工作時每台機器平均每小時實際開動20min且各機床是否開動相互獨立,所以每台機器開動概率為1/3
則有一台機床工作概率為 C(1,20)*(1/3)*(2/3)^19
兩台概率為 C(2,20)*(1/3)^2*(2/3)^18
三台為 C(3,20)*(1/3)^3*(2/3)^17
四台為 C(4,20)*(1/3)^4*(2/3)^16
五台為 C(5,20)*(1/3)^5*(2/3)^15
6,7.....20台及其工作概率計算同上
綜上可得六台台和七台工作概率相同且最大,所以最可能用電量是多少60kw或70kw,
概率為C(6,20)*(1/3)^6*(2/3)^14=C(7,20)*(1/3)^7*(2/3)^13=0.182128794
8. 電功率為正值電壓為正值電流可能為負值嗎 還有計算電功率時要帶入電壓和電流的正負號計算嗎
一般說的電功率,是指有功功率,有功功率是電壓和電流的瞬時值乘積在一個信號周期內的平均值。因此,有功功率也稱平均功率。
就瞬時功率而言,功率為正值,電壓為正值,電流必然為負值。
就直流電而言,功率為正值,電壓為正值,電流必然為負值。
就交流電而言,平均功率為正值,就某個瞬間而言,電壓為正,電流可能為負。
不論是交流電還是直流電,計算有功功率都需要帶入電壓和電流的符號。注意:交流電是瞬時值相乘再求和平均。
9. 某車間有5台機床,每台機床開動時所消耗的電功率都是15個單位,每台機床開動時的概率都是三分之二,且
1)
5*2的4次方/3的5次方
2)
40/3的5次方+10/3的5次方+1/3的5次方=17/81
3)
0台,概率為1/3的5次方
1台,概率為10/3的5次方
2台,概率為40/3的5次方
3台,概率為80/3的5次方
4台,概率為80/3的5次方
5台,概率為32/3的5次方
所以,台數的期望為 10/3
4)
100/9乘以1/3的5次方+49/9乘以10/3的5次方+16/9乘以40/3的5次方+1/9乘以80/3的5次方+4/9乘以80/3的5次方+25/9乘以32/3的5次方 結果開方即位標准差 為(根號下10)/3
10. 高中概率的所有公式及定義
密度
定義式ρ=m/v
浮力
公式法f浮=ρ液gv排
稱重法f浮=g-f'
漂浮和懸浮f浮=g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產生原因
f浮=f向上-f向下
沉底時f浮=g-n
功率(機械)
定義式p=w/t
汽車功率p=fv
功(機械)
定義式w=fs
總功w總=w有用+w額
杠桿平衡條件
f1l1=f2l2
機械效率
定義式η=w有用/w總
提升重物η=gh/fs
水平移動重物η=fs物/fs
w總=fs
w有用=gh
質量
m
千克
kg
m=p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g=mg
壓強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g
9.8牛頓/千克
(因教材不同,可能有些地方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