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年法定節假日一共幾天
中國的法定節假日一年累計有多少天
一年中法定假日包括周六周日一共有115天或116天。
計算方法:我國共有法定節假日11天(包括春節、國慶兩個假期各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一年有52周餘1天。若余出來的那天處於雙休日,則一年有52*21=105天,若處於工作日則是52*2=104天。兩者合計,即115天或116天。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條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一)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第四條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
第五條二七紀念日、五卅紀念日、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植樹節等其他節日、紀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條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第七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⑵ 國家一年法定假日是多少天
法律分析:我國現行法定年節假日標准為11天。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有:新年,放假一天;春節,放假三天;清明節,放假一天;勞動節,放假一天;端午節,放假一天;中秋節,放假一天;國慶節,放假三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⑶ 中國法定節假日一年有多少天
法律分析:一年中法定假日包括周六周日一共有115天或116天。計算方法:我國共有法定節假日11天(包括春節、國慶兩個假期各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一年有52周餘1天。若余出來的那天處於雙休日,則一年有52乘21=105天,若處於工作日則是52乘2=104天。兩者合計,即115天或116天。
法律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⑷ 一年法定假日一共有多少天
11天。一年中法定假日包括周六周日一共有115天或116天。計算方法:共有法定節假日11天(包括春節、國慶兩個假期各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一年有52周餘1天。若余出來的那天處於雙休日,則一年有52*2 1=105天,若處於工作日則是52*2=104天。兩者合計,即115天或116天。法定節假日共有11天,分別如下:(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⑸ 一年共有多少天法定節假日
法律分析:國家法定假日和休息日一年總共是115天或116天。
我國共有法定節假日11天(包括春節、國慶兩個假期各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一年有52周餘1天。若余出來的那天處於雙休日,則一年有52*2+1=105天,若處於工作日則是52*2=104天。兩者合計,即115天或116天。
法律依據:
1.國家的法定節假日是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來實施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職工依法享有休息休假的權利,其中包括國家法定節假日。
3.只是未按規定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的的話,還達不到坐牢這個等級的懲罰,只要補給勞動者加班報酬就不會有事了。
⑹ 一年法定假日多少天
法律分析:一年中法定假日包括周六周日一共有115天或116天。計算方法:共有法定節假日11天(包括春節、國慶兩個假期各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一年有52周餘1天。若余出來的那天處於雙休日,則一年有52*2 1=105天,若處於工作日則是52*2=104天。兩者合計,即115天或116天。
法律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⑺ 一年有幾天法定節假日
國家規定法定節假日一年累計有11天。
包括:
元旦:規定在1月1日放假1天;
春節:規定在陰歷除夕至正月初二放假3天;
清明節:規定在清明當日放假1天;
勞動節:規定在5月1日當日放假1天;
端午節:規定在端午當日放假1天;
中秋節:規定在中秋當日放假1天;
國慶節:規定在10月1日至3日放假3天。
所謂放三天,七天,都是調休過來的假期,不算是法定節假日。
法定節假日是指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法定節假日制度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經濟社會的多個方面,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法定節假日的休假安排,為居民出行、購物和休閑提供了時間上的便利,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平時也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甚至很多單位的人事部門也存在誤區——很多企業認為勞動者未提出休假申請,理所當然不安排;或企業有內部規定,當年年假必須當年休,否則過期作廢。
實際上,按照法律規定,帶薪年假可跨年度安排,而且用人單位要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和勞動者的意願統籌安排,而不是以勞動者提出申請作為必要條件。如果勞動者因本人原因放棄休年假的,必須書面提出申請。如果勞動者應休而未休,用人單位應按照勞動者日工資的300%支付其未休假報酬。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⑻ 法定假日一年一共有幾天
法律分析:1.一年中法定假日包括周六周日一共有115天或116天。
2.計算方法:我國共有法定節假日11天 (包括 春節 、國慶兩個假期各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一年有52周餘1天。
3.若余出來的那天處於雙休日,則一年有105天,若處於工作日則是104天。兩者合計,即115天或116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⑼ 一年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共多少天
一年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共十一天。
我國法定節假日一共11天。國家規定法定節假日三倍工資的有:元旦一天,春節三天,清明節一天,五一勞動節一天,端午節一天,中秋節一天,國慶節三天,共計十一天。
法律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第二條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⑽ 一年多少天法定節假日
法律分析:現行法定年節假日標准為11天。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是新年放假1天;春節放假3天;清明節放假1天;勞動節放假1天;端午節放假1天;中秋節放假1天;國慶節放假3天。
法律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條 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一)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