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處理好計算教學中算理和演算法的關系
當學生進行了一定量的練習以後,發現了計算的規律:個位數只能與個位數直接相加、十位數只能與十位數直接相加、百位數只能與百位數直接相加,也就是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最後再把幾個得數合並,這是學生感悟算理的過程;最後進行優化計算過程,為了便於計算一般寫成豎式形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出普遍適用的計演算法則:把相同數位對齊列出豎式,再從個位加起,滿十向前一位進一,這就是演算法。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算理與演算法有這些關系:算理是客觀存在的規律,演算法卻是人為規定的操作方法;算理為計算提供了正確的思維方式,保證了計算的合理性和正確性,演算法為計算提供了快捷的操作方法,提高了計算的速度;算理是演算法的理論依據,演算法是算理的提煉和概括,演算法必須以算理為前提,算理必須經過演算法實現優化,它們是相輔相成的。
2. 如何促使算理與演算法的有效結合活動方案9月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正確、 熟練、靈活的計算能力一直是計算教學的重要任務。然而,在實 際計算教學中我們只注重計算結果和計算速度,一味強化演算法演 練,忽視算理的推導,教學方式「以練代想」 ,學生「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導致教學偏向「重演算法、輕算理」的極端。而 新課標的實施,也引起了我們的重視,但在一節課中,過分強調 算理,忽視了學生對演算法的掌握,過分強調學生對算理的體驗與 學習,忽略了對演算法的歸納總結,那麼,如何有效地實施計算教 學,處理好算理和演算法的關系,實現算理和演算法的有效結合,就 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和主題。 活動目的: 1、探討計算教學中處理算理與演算法的關系。 2、在計算教學中,如何實現算理與演算法的有效結合,提高 學生的計算能力。 3、使計算教學在算理、演算法、技能這三方面得到和諧的發 展和提高。 活動時間:2012 年 9 月 28 日 活動形式:課例研討 活動過程: 1、研究准備,確定主題。 2、教師選定課題,講課教師進行個人相關教學設計。 結合主題,評議交流,選定課題。圍繞「如何促使算理與算 法的有效結合」 ,新課改理念下的計算教學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通 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討論探究等形式,讓學生確實理解算理,自 主掌握計算方法,形成技能。 3、執教研討課例,四年級牟永麗老師執教《三位數乘兩位 數》的筆算乘法位,五年級的王昕老師執教《循環小學》兩節課。 在具體的課例教學中,進一步探討讓學生經歷構建演算法的過程, 實現算理和演算法的內在統一,實現算理與演算法的有效結合,提高 學生的計算能力。 4、課後評議,再次探討 通過聽課教師的課後評議,再次進行研討交流,總結教學實 踐的情況。 5、活動總結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