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教孩子算數掰手指頭
你見過10歲的孩子掰著手指頭算數的嗎?沒有吧?所以說這只是寶寶某個階段的表現,等到對數字熟練了,自己就不用掰手指了。
❷ 小孩子愛掰手指算數學算式,請問有什麼辦
答:這不一定是壞事。如果正確引導,可以讓他學習速算;可以學習史豐收速演算法。用左手一隻手來算:所有的10以內的數字都是以拇指為准,拇指收起來就是1;拇指食指同時收起來為;,依此類推,全收起來握成拳頭,就是5。從拳頭開始伸出拇指為6;伸出拇指和食指為7;依此類推,手指全部伸出為10。有一些計算口訣,我在1979年看過。書名《史豐收速演算法》在網路查孔夫子舊書網或其它舊書網,應該有賣。
孩子一旦養成習慣,不容易改,如果強行改過,孩子可能從此會放棄這門功課。那就適得其反了。中國式的教育主張改變孩子的習慣,而美國人的教育方式是尊重孩子的習慣;從引導方面下功夫,既滿足了孩子的習慣,又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使其能夠按照自己的長處發展,使短處變為長處。其實掰手指算數有為法之處嗎?沒有!影響誰了嗎?也沒有!無非是家長覺得自己臉面不好看罷了。如果將來你的孩子成為了數學家,又有誰不佩服您呢?走自己的路,我們是為自己為孩子而生活,不是活給那些說三道四的人看的。培養孩子要經常表揚和鼓勵,不要擺出家長的架子,孩子的一切必須服從你;那樣的話,你的孩子會學成四不像。他不會有成就的。
如果孩子長期遭受批評,將來他什麼都不敢自己做,凡事都要依靠父母,就會成為一個無所事事的人。你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這樣的人嗎?
再強調一遍,孩子的成長是在鼓勵的聲中逐步發展的,批評只能打消孩子的積極性,正確引導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才是家長該做的。等到孩子成長起來了,別人只會羨慕你,不會其實你的。與從不同,就會有人說長道短,走自己的路,讓他們說去吧!
提醒注意:給孩子買書一定要買最新版的,孩子就是你們夫妻最大的資本。
❸ 四年級的小朋友數學算術還要用手指掰,怎樣提高小朋友
四年級的孩子按理說應該已經開始學習乘除法了,手指明顯已經不夠用了。。
現在需要做的首先是幫孩子補缺補漏,加減法先熟練掌握。
四則運算的熟練運用是需要大量做題的,下個啄木鳥查查,一鍵檢查。
檢查後針對不會的題型用app帶的口算練習功能針對性練習。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一定的幫助。
❹ 掰手指算數學題,真的科學嗎
我覺的挺科學的。
雖然我們有很多讓孩子算題的簡單方法,拜手指算數學題,有的家長覺的是很老土的教學方法。
其實拜手指算數有很多優點的:
1.拜手指算數,可以手腦並用,可以鍛煉腦筋,又可以鍛煉手的靈活性。
2.拜手指計算的過程,讓孩子有個數量的概念,比如一個手指和十個手指在數量上有多大區別,也有用小玩具或小棒來進行教學的,孩子們會對數量在大腦中有個直觀的印象,比如1個和10個多多少、還是少多少呢,只用數字寫在紙上可能會計算,理解上就差一個層次了。
3.我們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他們的老師反對孩子小時候就用簡便方法計算算數題,說那樣算題速度是快了,但孩子的邏輯思維就沒有鍛煉的機會了,把算數的動腦筋題搞成寫答案題了,這也是為什麼學校一般不讓孩子們用計數器做題的原因。
這只是我的一點看法,大家怎麼想的呢?歡迎留言!
❺ 幼兒在算數過程中掰手指頭好嗎
幼兒在算數過程中掰手指是不太好的,可是你又剋制不了他,因為這是小朋友學算數的一個必經過程。他們下意識地就會想要用手指頭去算數,這是他們自己都控制不住的,但是怎麼改掉小孩子這種習慣呢?這有點難度,我們改不掉他們的習慣,那就得學會用另一種方法。
小孩子的思維方式是行為性的,但算數這種東西又是抽象性的,所以他們在做算數題的時候,才會不自覺想要掰手指。因為他們需要用一種現實的行動來把抽象變得現實,從而得到答案。所以父母老師在教小孩子算數的時候可以嘗試用小木棍,小石頭,小方塊等具體實物來教他們,畢竟手指頭也有不夠用的時候。用這些小玩意,不僅可以給他們一個形象具體的東西來將抽象變成現實,更可以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忘掉掰手指頭這回事。小孩子還太小所以他們的思維方式相比於成年人來說還比較落後,他們的思維方式比較一成不變,所以需要家長老師的引導,才可以讓他們學得更好,才可以讓他們從小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想要教好小孩子真的是一件很費力的事,因為他們真的是好難教,他們認為對的一般都不好糾正。可是要是你現在不糾正過來,等以後就麻煩了。所以我們需要重視兒童教育,從小就給他們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這樣對他們以後的一些行為習慣是很好的,有句話說得好,凡事都要從娃娃抓起,掰手指算數也是一樣。
❻ 10-2=( ) 1年紀水平 老師讓掰手指的計算方法 誰能視頻演示下、財富很高
先把十根手指伸出來,兩只手都把大指彎過去就是10-2=?再數有幾根手指。
最後得出10-2=8
❼ 由掰手指談起如何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
很多媽媽問過我,為什麼孩子學習計算總是掰手指呢?怎樣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呢?面對這些計算問題,在多年的教學中,我總結了一些的經驗,現在來和大家分享。根據孩子的認知特點來說,學前兒童計算掰手指是正常的,因為孩子的計算啟蒙是依靠動作來計算的,需要的是直觀形象先看,然後是動作上的思維。不久,隨著孩子計算經驗的積累,就不需要動手了,而是想著動手的過程就可以心算了,這個時候是孩子思維的一個飛躍,說明孩子會心算了,但這只是形象思維的心算。更高層次的心算是無形的,根據數之間的邏輯關系去推算的,這用的是抽象思維。這時,孩子的思維水平就更高了。 其實計算最難的是會,快就容易多了。快沒有好辦法,快的方法孩子知道,不信你問孩子他一定會告訴你。那是唯一的方法。因為快速計算是一種技能,技能形成的原來很簡單,就是那個方法,不說也明白的那個方法,哈哈! 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掰手指計算,家長應該意識到問題的實質不是孩子的抽象思維比較弱,而是孩子練習量達不到,一道簡單的計算沒有上千遍的練習,孩子是難以理解難以達到心算狀態的。對此,不應該強制撤銷掰手指,也不能任其停留於掰手指。解決問題的出路是:要順應孩子直觀形象思維的特點,讓孩子積極藉助「拐棍」來促進抽象思維的發展(不要讓孩子因此而羞慚、內疚),藉助的「拐棍」要逐漸由很具象過度到逐漸抽象,為了讓孩子對數的概念更清楚,我們研發團隊研發了專利的教具計數器,它的道理和掰手指,數小棒有相同的道理,但比數小棒和掰手指會讓孩子更加直觀的理解數的概念,還可以幫助孩子解決手指頭不夠的問題。嘻嘻 在生活中掰手指計算——數小棒計算——數圖畫計算——數點子計算——數字計算。這些方法都能促使孩子「水到渠成」地甩掉「拐棍」,讓孩子的抽象思維發展起來了。 從直觀上先進行第一步的感知理解,第二步讓孩子進行動手操作,這一步是孩子學好計算很重要的過程,在動手數和擺的過程中,孩子會對數的概念非常的清楚。再說說計數器對孩子學好計算能起到怎樣的效果,計數器上的珠子,一顆珠子就表示一,在課堂上我會先要求孩子按順序1到10的撥入和撥去。然後我會報數孩子進行撥珠練計算,例如3+2+1+4+5-3-2-4-1等於幾一系列的練習,這一步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自信心和對計算的興趣會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有了這樣的自信心,下一步就可以脫離計數器,孩子用眼睛看著撥,最後是不看計數器老師報數孩子也能很快的說出答案。在課堂上,每到這個環節,家長們都會感到非常神奇,沒有用任何的口訣和方法。家長們算不出來的題孩子們一下子都會了。除了這些練習孩子們還可以在計數器上練習10以內的分解組合,在動手撥的過程中,10以內的分解組合孩子們會練的特別熟練,那麼計算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20以內100以內的計算家長都是不用擔心的。學好計算除了在計數器上練習分解組合,還可以讓孩子拿物品動手來擺分解組合,先按順序來擺,再打亂順序來擺,最後在讓孩子來說。這個環節對孩子學習計算也會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