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保密協議如何撰寫
給你一份樣板,供參考:
數據保密協議
甲方:
乙方:
雙方經平等協商同意,自願簽訂本協議,共同遵守本協議所列條款。
1.保密的內容和范圍
(1) 涉及甲方具體的信息,包括甲方使用EOMS保存在乙方伺服器上的數據。
(2) 凡以直接、間接、口頭或書面等形式提供涉及保密內容的行為均屬泄密。
2. 雙方的權利與義務
(1)乙方應自覺維護甲方的利益,嚴格遵守本委託方的保密規定。
(2)乙方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泄露所掌握的商業秘密事項;
(3)乙方不得利用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牟取私利;
(4)乙方了解並承認,通過系統甲方會將有具有商業價值的業績資料(保密信息)保存於EOMS的伺服器上,並且由於技術服務等原因,乙方有可能在某些情況下訪問這些數據。乙方承認,如果這些數據未經許可披露給他人,有可能使甲方蒙受損失。
(5)乙方同意並承諾,對所有保密信息予以嚴格保密,在未得到甲方事先許可的情況下不披露給任何其他人士或機構。
(6)乙方同意並承諾,無論任何原因,服務終止後,乙方不可恢復地刪除伺服器上的任何保密信息,並不留存任何副本。同時,如甲方需要,乙方保證退回甲方保存在乙方伺服器上的任何含有保密信息的文件或資料(如有)。
3. 本《協議》項下的保密義務不適用於如下信息:(i)非由於乙方的原因已經為公眾所知的;(ii)由於乙方以外其他渠道被他人獲知的信息,這些渠道並不受保密義務的限制;(iii)由於法律的適用、法院或其他國家有權機關的要求而披露的信息。此協議至簽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法定代表人或
甲方代表人(簽名):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乙方法定代表人或
乙方代表人(簽名):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貳』 保密協議範本
請到網路文庫搜索。有很多範本。
http://wenku..com/view/a17d866aa98271fe910ef97f.html
http://wenku..com/view/af4faf7301f69e314332944f.html
『叄』 保密協議翻譯! 請教高手,急!!!分都給了....
四)披露法律所要求的。如果在任何保密信息的要求披露的法律或命令的任何政府機構擁有管轄權的接收方(包括在必要時為當事人主張的債權具有司法管轄權的法院) ,任何該等披露之前,接受黨將提供通知披露方合理足夠的允許泄露黨機會申請保護令或其他限制等方面的披露。如果在這種機密信息的披露在這種情況下,如機密信息應繼續構成保密信息在所有其他情況下根據本協定。
3 。中期和生存。
(一)詞彙。本協議期限內, (連同任何更新, 「期限」 )開始生效日期和期限( 1 )一年以後。任何延長任期應相互同意由當事人以書面方式提出。
(二)生存。下面的章節標題生存任何終止,到期或不續簽這一協議: 「保密和用途」 (只用於符合「歸還機密信息」的規定) ,並只為30 ( 30 )天或更長期限必要時,以符合保留要求,另外,如果任何人員的接收方保留在記憶的任何具體內容泄露黨的機密信息,例如具體內容可能從未被披露給任何第三方,除非根據「披露要求的法「 ) , 」歸還機密信息「 , 」法律要求的披露「 , 」生存「和」一般「 。
『肆』 保密的基本信息
【詞目】:保密
【拼音】:bǎo mì
【注音】ㄅㄠˇ ㄇㄧˋ
【定義】:保護秘密不被泄露,稱為保密。
『伍』 中國古代是怎麼做到讓傳遞的信息保密的呢求解答
古代信息大部分就是信函了,所使用的保密方式就是火漆封緘,其實仔細一想除了封的嚴實點也沒別的辦法。
封緘形式的演變
(一)竹簡封:簡,是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製成狹長的竹片和木片,竹片稱簡,木片稱札或牘,統稱為簡;稍寬的長方形木片叫方;若干簡編綴在一起的叫策(冊)。竹簡封是指將方或策(冊)卷好用繩子把它捆紮、封泥固封的一種形式。封泥,是指鈐有印章的土塊,也稱「泥封」:是將繩端或交叉結扎處放入挖有方槽的「檢木」,封以粘土,蓋上印章,作為信驗,以防私拆。
(二)木牘封:是木牘信函的封緘形式,是指先在木板上寫好文字,再在木板上復蓋一塊木板,或另用兩塊相似木板,稱「外木板」,兩面夾住;木板上雕有3條線槽,用繩子在線槽上捆紮3圈,穿過一個方孔,把木板縛牢,然後在木板外側封上粘土,蓋上印章,防止私拆。如今信封落款的「緘」,最初就是指用繩子捆紮木牘的方式。
上述兩種信函封緘形式,主要流行於秦、漢、魏時期,但都以「粘土」封口,若以封口材質來說,應該統稱「粘土封」。晉後,紙帛盛行,簡牘封緘逐漸廢止,當然,也就不用「粘土封口」了。
(三)棉紙封:是紙帛盛行時期信函封緘的常用形式,普遍用於平常信函與家書。信封由多層薄紙裱糊成型,形似當代直式信封。棉紙封使用方便,原意是專指信封上下封舌之處,加貼棉紙鈐印封口,以資保護,同時也泛指紙質信封。
(四)火漆封:是用以防範信封被拆的主要封緘形式,特別用於機要信函的保護。
火漆,亦名「封蠟」,又叫「封口漆」。以松脂、石蠟、焦油加顏料混合加熱製成塊條狀,一般呈紅色或棕紅色,也可按要求製成藍、白等特殊顏色,遇熱則軟,面粘,專供瓶口、信件封粘之用。封粘時,用燭火引燃火漆,於熔成稠狀瞬間滴注於需要封粘之處,在將待凝固之前加蓋印章,冷卻後留下清晰鈐記圖案。既美觀又能有效地防止私拆。此外,火漆還應用於雞毛信的雞毛粘合,以防雞毛脫落。
火漆封是相對於「粘土封」的封緘形式,火漆章是適用於火漆封緘條件的一種鈐記,為便於觀察與檢驗,常以機關單位名稱或標志陰文鐫制。奧博會標志選擇「祥雲火漆章」就是火漆封條件下的特定產物。
棉紙封隨著制紙工藝的發展和紙質的提高,信封由多層改為單層,沿用至今。火漆封明、清時期官民之間均皆盛行;民國時期沿用於政府機關,民間則較少使用。
封泥是我國古代封緘簡牘、封存財物所使用的蓋有印章的泥塊,和印章一樣是一種憑信物,它的用途是作為封緘憑信,封泥在古書中不乏記載,如《後漢書·百官志》載,少府的屬官中有守宮令一人,「主御紙筆墨及尚書財用諸物及封泥」;衛宏《漢舊儀》「有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後稱皇帝詔書為紫泥封或紫泥;李白《玉壺吟》詩有「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鳳凰指鳳凰詔,即是皇帝詔書,紫泥即縈色封泥,用來封詔書。這兩句詩寫李白奉詔進京,皇帝賜宴的隆遇;《東觀漢記·鄧訓傳》:「知訓好以青泥封書……載青泥一穙,至上谷遺訓」即知道鄧訓喜歡用青泥作書信的封泥,於是用車送去青泥一堆,至上谷送與鄧訓。既然古書有眾多的記載,為什麼後人反而不明白呢?因為封泥之法在古代是人人都明白的常識,古書中一般不加註釋,隋唐以後,封泥的方法不再使用,到明清時人們對「封泥」是怎麼一回事,就不甚瞭然了。
封泥主要用途是用於封緘公文、書信。
古代公文書信大多寫在竹簡木牘上,為了保密和防止偽造,要嚴密封藏起來。封緘的方法是在竹木簡扎外面加一鑿有小方槽的木片,再用繩子將它和簡牘一起捆縛好,將繩結置於木槽,然後將一團軟泥捺入木槽將繩結蓋住,再用印章在泥上蓋印,這個有小方槽的木片就叫檢(後人把裝有封泥的檢叫封泥匣),封緘的全過程叫檢封,在封泥上加印叫檢署或封印、封記,公文送到後要查驗封泥是否完好、封印是否真實,這叫檢驗,這種作法很象過去郵政局的火漆封,可以防止傳遞過程中私拆。1973年甘肅省博物館在發掘金塔縣漢代「肩水金關」遺址時,出土了一個封緘文書的「封泥匣」,封泥上有「居延右尉」的四字封記。若一份文書的簡牘較多,還可以放在絹囊中,口上用繩扎住加檢封緘。據《漢舊儀》載,在東漢時,群臣給皇帝上奏章,如果事及機密,皆「封以皂囊」。《後漢書》公孫瓚傳中載有他彈劫袁紹的奏章,說袁紹「矯刻金王玉,以為印璽,每有所下,輒皂囊施檢,文稱詔書」,指責袁紹私自刻制玉璽,下發公文時,用黑絹口袋檢封,人們稱為詔書。由此可知,古代封城公文書信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封檢,一種是用口袋封檢。
火漆,又稱為 封蠟,英文名:SEALING WAX
火漆(即封蠟,用於郵政信件,文件或密件封口,以防止被他人打開),
是一種比較古老的東西,古代人們在重要的文件或信件、密件、包裹等的封口處滴上燒化後的火漆,乘熱蓋上章,這樣任何人訖圖私自打開,都會造成火漆破損。
公元前3000年,亞述人和埃及人的泥版信裝在泥制的外套內,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信封。
後來人們把用動物皮和羊皮紙寫成的信捲成一卷,外邊用窄皮條(經常取自同一張動物皮)捆紮,再用火漆封緘。隨著紙張的出現,信被折疊起來,信紙背面用於書寫姓名、地址和有關的郵寄說明,信紙各邊封口用火漆封緘,這種做法在歐洲一直延續到19世紀60年代,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甚至還要晚一些。
火漆封緘的盛行
火漆是形成火漆封的基礎條件,火漆印是防止火漆封被拆的主要保證。有人說火漆法國人發明於1626年;有人說中國人發明,於公元11世紀,經由印度傳入歐洲,很快就成為歐洲人保守通信秘密的法寶。也有人說,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06——公元前195)用過火漆印,在香港某拍賣會上,以四十萬港幣拍賣成交(《維基網路·火漆起源》)。眾說紛紜,有待查證。然而,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火漆封是替代竹簡封、本牘封的封緘形式,是相對於「粘土封」的延伸與發展,應當在竹簡封之後使用。也就是說,火漆封應該啟用於公元二、三世紀的晉後時期,顯然說法國人發明於1626年,未免過於遲滯了。至於由中國發明經印度傳入歐洲,當然可以查證;但是漢劉邦用過火漆印,應該是不爭的事實,原因是在火漆封之前的「粘土封」是同樣需要鈐印的。所不同的是前者蓋在粘土上,後者鈐在火漆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稱它「火漆印」也無不可。其實,回顧火漆封的存在形態,關鍵還在於認識它在傳遞機要信函和保護信息權益方面的歷史功績。
晉代以來,紙帛盛行,火漆封緘,沿用至今,歷史悠久,並且在各類重要文件、貴重物品、文物出境與文物鑒定保護的應用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開辦國家郵政,規定信封要有紅色條封,用毛筆規矩書寫,蓋上鈐記,貴重的用火漆封口。民國時期雖有變革,但繼延舊制,也廣泛用於政府機要文件。法國人用火漆加封,以火漆顏色區分內容,紅漆為官方文件,棕漆為赴宴請柬,白漆為婚嫁喜慶。值得關注的是,火漆封緘也為萬國郵聯採用,規定用於各國的有價函件,以及貴重文物包裝的封粘。
新中國建立初期,一些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學校個人檔案和重要單證的傳遞,也曾使用過火漆封。然而,隨著郵政運行體系的完善與發展,也為機要信函封緘形式的改革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火漆封」盡管有形似嚴密的保密形式,但是強調火漆封緘,實際上是「見物不見人」,人品不好,(火漆)封有何用。特別是以火漆封緘明白標示信函性質,未免過度暴露。同時火漆封粘封繁瑣,點燃熔化,滴液鈐印,早則模糊,晚則淡漠,也導致火漆封的逐漸消逝。
『陸』 保密協議的主要內容有哪些,保密協議的注意事項
保密協議一般包括保密內容、責任主體、保密期限、保密義務及違約責任等條款。
保密協議可以分為單方保密協議和雙方保密協議。單方保密協議是指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面負有保密義務的協議。保密協議,是指協議當事人之間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書面或口頭信息,約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該等信息的協議。負有保密義務的當事人違反協議約定,將保密信息披露給第三方,將要承擔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柒』 保密協議應包括哪些內容,保密合同的主要內容
甲方:
乙方:
甲、乙雙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及國家、地方政府有關規定,在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下,就甲方商業秘密保密事項達成如下協議。
一、保密內容
甲、乙雙方確認,乙方應承擔保密義務的甲方商業秘密范圍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
1.技術信息:技術方案、工程設計、技術報告、檢測報告、實驗數據、試驗結果、圖紙、樣品等。
2.經營信息:包括經營方針、投資決策意向、產品服務定價、市場分析、廣告策略等。
3.公司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有關協議的約定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事項。
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1.甲方提供正常的工作條件,為乙方的發明、科研成果提供良好的應用和生產條件,並根據創造的經濟效益給予獎勵。
2.乙方必須按甲方的要求從事經營、生產項目和科研項目的設計與開發,並將生產、經營、設計與開發的成果、資料交甲方,甲方擁有所有權和處置權。
3.乙方不得刺探非本職工作所需要的商業秘密。
4.未經甲方書面同意,乙方不得利用甲方的商業秘密進行新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和撰寫論文向第三方公布。
5.雙方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後,乙方不得向第三方公開甲方所擁有的未被公眾知悉的商業秘密。
6.雙方協定競業限制的,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內乙方不得到生產同類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甲方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
7.乙方必須嚴格遵守甲方的保密制度,防止泄露甲方的商業秘密。
8.甲方安排乙方任職涉密崗位,並給予乙方保密津貼。
三、保密期限
乙方承擔保密義務的期限為下列第____種。
1.無限期保密,直至甲方宣布解密或者秘密信息實際上已經公開。
2.有限期保密,保密期限自離職之日起____年。
四、保密津貼
甲方同意就乙方離職後承擔的保密義務向其支付保密津貼,保密津貼的支付方式為:
五、違約責任
1.乙方如違反本合同任何條款,應一次性向甲方支付違約金××萬元,同時,甲方有權一次性收回已向乙方發放的所有保密費。
2.如果因為乙方的違約行為造成了甲方損失,乙方除支付違約金外,還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六、勞動爭議處理
當事人因本合同產生的一切糾紛由雙方友好、平等地協商解決,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權向本合同簽訂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七、其他
1.乙方確認,在簽署本合同前已仔細審閱過合同內容,完全了解合同各條款的法律含義,並知悉和認可公司《保密管理制度》。
2.本協議如與雙方以前的口頭或書面協議有抵觸,以本協議為准。本協議的修改必須採用雙方同意的書面形式。
3.本協議未盡事宜,按照國家法律或政府主管部門的有關規章、制度執行。
八、本合同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雙方授權代表簽字並蓋公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蓋章) 乙方(簽名或蓋章)
法定代表人簽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