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編譯驅動一定要放到內核目錄嗎

編譯驅動一定要放到內核目錄嗎

發布時間:2025-07-21 07:51:29

linux內核設備驅動——將驅動程序編譯進內核

將驅動程序編譯進Linux內核,實際上是將模塊集成到內核的編譯過程中。開發階段通常會先創建.ko文件,然後通過modprobe或insmod載入。modprobe更智能,能處理依賴,而insmod則可能需要開發者自行解決依賴問題。

編譯驅動程序進內核涉及的步驟更為復雜,需要對Linux源碼的編譯規則有深入理解。一般有本機編譯和交叉編譯兩種方式。本機編譯方便,但生成的鏡像無法改動,而交叉編譯則需要在PC上構建編譯環境,針對目標平台進行,以獲取更好的性能。

關鍵步驟包括配置內核(make menuconfig),配置完成後編譯源碼,通過Kconfig文件管理和編譯選項指定驅動源文件。驅動源文件會被添加到內核編譯樹中,只有當相關配置被選中(如CONFIG_CDEV_TEST)時,驅動才會被編譯。最後,生成的模塊需要復制到目標主機的/lib/moles目錄下,並在啟動時進行驗證。

總的來說,將驅動編譯進內核涉及源碼管理、配置、編譯和部署,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需要對Linux內核有深入理解才能完成。

Ⅱ 如何編譯linux驅動ko

本文詳細闡述了Linux驅動KO的編譯方法,重點介紹單編驅動KO的流程與優勢。在Linux系統中,.ko文件即模塊文件,Linux提供了模塊機制,具有不直接影響內核映像大小與載入後功能等同於內核內其他部分的特點。

實驗環境包括MINI2440開發板與基於linux-2.6.32.2的軟體環境。編譯Linux驅動KO主要分為兩種方式:整編內核與單編KO。

整編內核模式下,通過將驅動程序demo_driver.c拷貝至指定目錄,調整Makefile文件,然後在內核源碼頂層目錄執行編譯指令,最終生成demo_driver.ko文件。然而,這種方式涉及整個內核的編譯過程,耗時約20分鍾。

單編KO方法則更簡潔。使用make moles指令編譯內核中所有模塊,或通過增加「M」參數指定單獨編譯某一模塊。單編KO模式下,需要一個特殊的Makefile文件,該文件定義了內核目錄、交叉編譯工具等變數,指定將demo_driver.c編譯成demo_driver.ko文件。通過簡單的make指令,編譯過程只需3秒左右,效率顯著提高。

編譯完成後,將demo_driver.ko文件傳輸至開發板中並載入,通過查看設備與測試驅動,確保其正常運行。單編KO模式優勢在於快速編譯過程,這使得開發者在調試和迭代驅動程序時更為高效。

總結,Linux驅動KO的編譯方法主要包括整編內核與單編KO兩種。單編KO方法以其快速編譯優勢成為一種高效且實用的選擇。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所幫助,請給予支持與反饋,您的認可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

Ⅲ 如何把自己的驅動編譯進內核或模塊

我們知道若要給Linux內核添加模塊(驅動)有如下兩種方式:
(1)動態方式:採用insmod命令來給運行中的linux載入模塊。
(2)靜態方式:修改linux的配置菜單,添加模塊相關文件到源碼對應目錄,然後把模塊直接編譯進內核。
對於動態方式,比較簡單,下面我們介紹如何採用靜態的方式把模塊添加到內核。
最終到達的效果是:在內核的配置菜單中可以配置我們添加的模塊,並可以對我們添加的模塊進行編譯。
一. 內核的配置系統組成
首先我們要了解Linux 2.6內核的配置系統的原理,比如我們在源碼下運行「make menuconfig 」為神馬會出現一個圖形配置菜單,配置了這個菜單後又是如何改變了內核的編譯策略滴。
內核的配置系統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Makefile:分布在Linux內核源代碼中的Makefile,定義Linux內核的編譯規則。
(2)配置文件(Kconfig):給用戶提供配置選項,修改該文件來改變配置菜單選項。
(3)配置工具:包括配置命令解釋器(對配置腳本中使用的配置命令進行解釋),配置用戶界面(提供字元界面和圖形界面)。這些配置工具都是使用腳本語言編寫的,如Tcl/TK、Perl等。
其原理可以簡述如下:這里有兩條主線,一條為配置線索,一條為編譯線索。配置工具根據kconfig配置腳本產生配置菜單,然後根據配置菜單的配置情況生成頂層目錄下的.config,在.config里定義了配置選擇的配置宏定義,如下所示:

如上所示,這里定義的這些配置宏變數會在Makefile里出現,如下所示:

然後make 工具根據Makefile里這些宏的賦值情況來指導編譯。所以理論上,我們可以直接修改.config和Makefile來添加模塊,但這樣很麻煩,也容易出錯,下面我們將會看到,實際上我們有兩種方法來很容易的實現。

二. 如何添加模塊到內核
實際上,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可簡述如下:
(1)將編寫的模塊或驅動源代碼(比如是XXOO)復制到Linux內核源代碼的相應目錄。
(2)在該目錄下的Kconfig文件中依葫蘆畫瓢的添加XXOO配置選項。
(3)在該目錄的Makefile文件中依葫蘆畫瓢的添加XXOO編譯選項。
可以看到,我們奉行的原則是「依葫蘆畫瓢」,主要是添加。
一般的按照上面方式又可出現兩種情況,一種為給XXOO驅動添加我們自己的目錄,一種是不添加目錄。兩種情況的處理方式有點兒不一樣哦。

三. 不加自己目錄的情況
(1)把我們的驅動源文件(xxoo.c)放到對應目錄下,具體放到哪裡需要根據驅動的類型和特點。這里假設我們放到./driver/char下。
(2)然後我們修改./driver/char下的Kconfig文件,依葫蘆添加即可,如下所示:

注意這里的LT_XXOO這個名字可以隨便寫,但需要保持這個格式,他並不需要跟驅動源文件保持一致,但最好保持一致,等下我們在修改Makefile時會用到這個名字,他將會變成CONFIG_LT_XXOO,那個名字必須與這個名字對應。如上所示,tristate定義了這個配置選項的可選項有幾個,help定義了這個配置選項的幫助信息,具體更多的規則這里不講了。

(3)然後我們修改./driver/char下的Makefile文件,如下所示: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前面Kconfig里出現的LT_XXOO,在這里我們就需要使用到CONFIG_XXOO,實際上邏輯是醬汁滴:在Kconfig里定義了LT_XXOO,然後配置完成後,在頂層的.config里會產生CONFIG_XXOO,然後這里我們使用這個變數。
到這里第一種情況下的添加方式就完成了。
四. 添加自己目錄的情況
(1)在源碼的對應目錄下建立自己的目錄(xxoo),這里假設為/drivers/char/xxoo 。
(2) 把驅動源碼放到新建的xxoo目錄下,並在此目錄下新建Kconfig和Makefile文件。然後給新建的Kconfig和Makefile添加內容。
Kconfig下添加的內容如下:

這個格式跟之前在Kconfig里添加選項類似。
Makefile里寫入的內容就更少了:

添加這一句就可以了。
(3)第三也不復雜,還是依葫蘆畫瓢就可以了。
我們在/drivers/char目錄下添加了xxoo目錄,我們總得在這個配置系統里進行登記吧,哈哈,不然配置系統怎麼找到們呢。由於整個配置系統是遞歸調用滴,所以我們需要在xxoo的父目錄也即char目錄的Kconfig和Makefile文件里進行登記。具體如下:
a). 在drivers/char/Kconfig中加入:source 「drivers/char/xxoo/Kconfig」
b). 在drivers/char/Makefile中加入:obj-$(CONFIG_LT_XXOO) += xxoo/
添加過程依葫蘆畫瓢就可以了,灰常滴簡單。

閱讀全文

與編譯驅動一定要放到內核目錄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伺服器sensor干什麼用的 瀏覽:310
抖音app互動信息在哪裡 瀏覽:438
王者榮耀至尊寶什麼時候開伺服器 瀏覽:230
如何導出app上的教學視頻 瀏覽:897
密封壓縮機接線柱 瀏覽:491
phpsockethttps 瀏覽:672
java計算年月日 瀏覽:734
如何把應用加密的密碼改了 瀏覽:542
雲上釘釘加密視頻 瀏覽:958
app推廣在哪裡好做 瀏覽:1001
編譯程序後符號表位置 瀏覽:268
tt伺服器怎麼有狀態 瀏覽:906
解壓館自己開辦還是加盟 瀏覽:846
如何編譯python可執行程序 瀏覽:427
51單片機中斷控制教程 瀏覽:711
解壓筆裡面是什麼的筆 瀏覽:248
java正則表達式匹配括弧 瀏覽:9
門禁加密遙控器可復制嗎 瀏覽:95
中國程序員有多聰明 瀏覽:383
筆記本d盤文件夾怎麼改豎排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