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
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風險水平
(一)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比率:計算方法為流動性資產余額除以流動性負債余額,乘以100%,反映了銀行在短期內滿足客戶提取需求的能力。
超額准備金率:分為人民幣超額准備金率和外幣超額備付金率,分別計算銀行在中國人民銀行的超額准備金存款和庫存現金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准備金,除以相應的存款期末余額,乘以100%,衡量銀行的流動性准備金水平。
核心負債比率:計算方法為銀行核心負債期末余額除以總負債期末余額,乘以100%,反映核心負債在總負債中的佔比。
流動性缺口率:通過計算流動性缺口與到期流動性資產的比例,反映銀行在短期內的流動性狀況。
(二)信用風險
不良貸款比率:計算方法為次級類、可疑類和損失類貸款之和除以各項貸款余額,乘以100%,反映貸款質量。
不良資產比率:計算方法為不良資產期末余額除以總資產期末余額,乘以100%,反映不良資產的比重。
單一客戶授信集中度:通過最大一家客戶授信總額除以資本凈額,乘以100%,衡量對單一客戶的風險集中度。
關聯授信比例:計算方法為全部關聯方授信總額除以資本凈額,乘以100%,反映關聯授信在資本中的佔比。
(三)市場風險
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計算方法為累計外匯敞口頭寸除以資本凈額,反映銀行外匯風險敞口。
市值敏感性比率:通過計算修正持續期缺口與年利率的乘積,反映銀行對市場利率變動的敏感度。
(四)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損失率:計算方法為操作風險損失當期發生額除以前三期凈利息收入與非利息收入之和的平均值,反映操作風險損失的頻率。
二、風險遷徙
關注「風控大魚」公號,回復「監管指標」獲取完整版《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口徑說明,包括公式和指標定義。
三、風險抵補
(一)盈利能力
資產收益率:計算方法為稅後凈利潤除以平均資產總額,反映資產的盈利能力。
資本收益率:計算方法為稅後凈利潤除以平均凈資產,衡量資本的使用效率。
(二)准備金充足程度
信貸資產准備充足率:計算方法為信貸資產實際計提准備除以信貸資產應提准備,反映信貸資產准備的充分性。
非信貸資產准備充足率:計算方法為非信貸資產實際計提准備期末余額除以非信貸資產預計損失,反映非信貸資產准備的充足程度。
(三)資本充足程度
核心資本充足率:計算方法為核心資本凈額除以(風險加權資產+12.5倍的市場風險資本)的乘積,乘以100%,反映核心資本在資本總額中的佔比。
資本充足率:計算方法為資本凈額除以(風險加權資產+12.5倍的市場風險資本)的乘積,乘以100%,衡量資本的充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