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藍牙廣播動態碼演算法

藍牙廣播動態碼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5-10 14:25:16

㈠ 藍牙音質差是什麼原因

現今藍牙通訊的技術被多方面的使用在手機、家居、穿戴等等,多種通訊裡面都可以看見它的存在,進幾年來,也在「無線」的普及之下,藍牙又再度出現在市面上,被人們所知,特別是消費者,對藍牙的音頻編碼,都會感到很好奇,有一些人認為音質表現不好,那麼又是什麼在影響著它的音質呢?今天就一同來看看吧!
說到藍牙的音質,我們可以先看看音頻技術的發展史,現今主流常見的藍牙技術,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是為5.0與4.2,最早的1.0的帶寬也就只有每秒723.1Kbit/s,而且那時候的藍牙因為帶寬速度比較低,是會影響到大多數的音質,因此1.0之後的2.0,數據寬頻也已經往上提升到了每秒2.1Mbit(EDR),就已這樣的標准來說,常見的AAC以及MPS等等的壓縮編碼之音頻文件,想來也已經足以。
真正的音質因素,也是因為藍牙無線標准下,傳輸音頻的協議,還有編碼技術等等,現今市面上也已經可以看到編碼技術已經達到了四種,分別是AAC、SBC、APTX、LDAC,大家應該都能知道他們的不同,但是具體不同在哪呢?

首先第一種「SBC」,這一個也就是人們說的子帶編碼,也可以說是最早的一個編碼格式,早在先前的1.1時代的藍牙協議A2DP,在此協議誕生之後,藍牙組織了強制規定的編碼格式,也就是這種SBC,除此之外,因為出現的比較早,所有的藍牙也都支持了這一種編碼格式。
但是因為SBC的編碼演算法,不是太好,在一樣的數據量之下,音質表現還不比MP3以及AAC還要好,這主要致使這樣的因素,是在於這種藍牙的傳輸過程,是需要經過轉碼的,但是在每一次的轉碼之下,都會耗損掉一些細節部分,就拿MP3來說,本身音檔是MP3的,但是因為需要的是SBC,那麼就得經過轉碼,而轉碼過程必須要先轉換為PCM,在來才會轉到SBC,這兩次的轉碼,都會耗損掉一定的音質細節,這也是為什麼MP3聽起來的質感還不錯,但轉到SBC之後,整體落差就很大的原因了。

第二個「AAC」,屬於高級音頻的編碼,說起這個大家應該就比較熟悉了,它是杜比實驗室為了音樂社區,所研發提供的技術,也是屬於一種高壓縮比的編碼演算法,但當藍牙支持AAC格式的文件時,自然也支持AAC的傳輸,且AAC編碼的音感比起SBC以及MP3來說,相差實在太大,好上太多了,有聽過這三者音質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其中差距。現今就以蘋果是使用這種編碼技術,同時也兼容MP3,不難看出AAC是屬於一種相當好用的音頻格式,擁有128Kbps的AAC對比MP3的224Kbps的空間來看,雖說空間小了快近達一半,不過空間以及結構方面,AAC以及MP3的編碼出來之後,風格還是有些許不一樣的。

第三個「apt-X」這一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是屬於一種子帶ADPCM的數字音頻壓縮,原本是在CSR的公司,後面被高通收購了,目前廣泛使用在安卓程式中,這也是為什麼能夠廣泛的看到它在各個手機廠牌中,有「apt-X」的標簽了。從官方網站可以看到,它總共有三種模式,分別是aptX、aptX HD以及aptX Low Latency。

依照其名字不難看出apt-X屬於傳統,aptX HD屬於高品質,而最後一種也就是低時間延遲的aptX了,不過我們最常接觸到的,就是apt-X了,它所使用的大概是300Kbps左右的數據,也實現了更高品質的傳輸,在音質方面,有益於高效的編碼,這也讓聲音保留的細節更多,聽感也好過於AAC、SBC以及MP3了。

最後一種「LDAC」也是索尼所研發推出的一種「無線」編碼技術,最早在15年的時候,於CES消費設備有出現過一次,它總共有三種傳輸,以質量最優的990Kbps、默認的660Kbps普通版本,以及最後的標准330Kbps,主要是為了保有連接的質量。

綜合上述來看,在這么高的傳輸速度之下,也已經盡可能減少了音質細節的損耗,也已經真正做到了無損音樂,不過因為索尼LDAC的特殊,現今在市面上的兼容設備也已經少了很多,不過不得不說,在這么多的測試之下,測試者表示LDAC加持過的藍牙音質聽感,要好過其他幾種編碼。除此之外需要多加註意的,索尼所推出的LDAC雖說是標榜無損,但是仍舊有相當的音損存在,即便仍舊有損耗音頻細節,但相比其他編碼形式,還是強上許多了。

㈡ 藍牙技術原理

藍牙無線技術是一種短距離通信系統,旨在取代連接便攜設備和/或固定電子設備的纜線。藍牙無線技術的主要特點在於功能強大、耗電量低、成本低廉。核心規格的許多功能均為可選功能,以實現產品多樣性。藍牙核心系統包括射頻收發器、基帶及協議堆棧。該系統可以提供設備連接服務,並支持在這些設備之間交換各種類別的數據。操作概覽藍牙射頻(物理層)在無需申請許可證的 2.4GHz ISM 波段運行。系統採用了跳頻收發器來防止干擾和衰落,並提供多個 FHSS(跳頻擴頻)載波。射頻操作採用了成形的二進制頻率調制,降低了收發器復雜性。符率為每秒 1 兆符 (Msps),支持每秒 1 兆位 (Mbps) 的比特率;對於增強的數據率,可支持 2 或 3Mb/s 的總空氣比特率。這些模式分別稱為「基本速率」和「增強數據率」。在一般操作情況下,同步至共用時鍾及跳頻圖的一組設備將共享一個物理無線電信道。提供同步基準的設備稱為主設備。所有其它設備稱為從設備。以此方式同步的一組設備形成了一個微微網 (piconet)。這就是 藍牙無線技術通信的基本形式。微微網中的設備使用特定跳頻圖,該圖由 藍牙規格地址中的特定欄位和主設備時鍾依據特定演算法來確定。基本跳頻圖是對 ISM 波段中的 79 個頻率進行偽隨機排序。跳頻圖可以調整以排除干擾設備使用的一部分頻率。自適應跳頻技術改善了 藍牙技術與靜態(非跳頻)ISM 系統的共存狀態(當兩者共存時)。物理信道被復分為稱作時隙的時間單位。數據以時隙中數據包的形式在啟用 藍牙的設備之間傳送。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將多個連續時隙分配給一個數據包。跳頻發生在傳輸或接收數據包時。藍牙技術通過使用時分雙工 (TDD) 方案提供全雙工傳輸效果。物理信道上方有一個鏈路、信道及相關控制協議層。物理信道以上的信道及鏈路層級為物理信道、物理鏈路、邏輯傳輸、邏輯鏈路及 L2CAP 信道。 在物理信道內,任意兩個傳輸設備之間可以形成物理鏈路,並且可雙向傳輸數據包。在微微網物理信道中,對哪些設備可以形成物理鏈路有一些限制。每個從設備和主設備間有一個物理鏈路。微微網中的從設備之間不會直接形成物理鏈路。物理鏈路可作為一個或多個邏輯鏈路的傳輸層,支持單播同步、非同步和等時通信量及廣播通信量。邏輯鏈路上的通信量可通過佔有資源管理器中的調度功能分配的時隙分化到物理鏈路上。除用戶數據外,邏輯鏈路還負載了基帶和物理層的控制協議。即鏈路管理協議 (LMP)。微微網中的活動設備具有默認的面向非同步連接的邏輯傳輸,用於傳輸 LMP 協議信令。由於歷史原因,這被稱作為 ACL 邏輯傳輸。每次有設備加入微微網時都會創建默認的 ACL 邏輯傳輸。可在需要時創建附加邏輯傳輸以傳輸同步數據流。鏈路管理功能採用 LMP 控制微微網中的設備的操作,並提供服務來管理架構中的較低層(無線電層和基帶層)。LMP 協議只可以負載在默認的 ACL 邏輯傳輸及默認的廣播邏輯傳輸上。在基帶層以上,L2CAP 層為應用和服務提供了基於信道的提取。它可以執行應用數據的分割和重組,並通過一個共享邏輯鏈路執行多個信道的復用或解復用。L2CAP 有一個協議控制信道,負載於默認的 ACL 邏輯傳輸中。提交至 L2CAP 協議的應用數據可以負載於支持 L2CAP 協議的任意邏輯鏈路上。

㈢ 藍牙配對時的PIN是什麼東東

藍牙匹對時出現的PIN就是密碼的意思。需要輸入密碼,一般藍牙耳機的PIN密碼是:0000或8888,可根據藍牙說明書上指示的PIN密碼連接。

PIN碼(PIN1) ,全稱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就是SIM卡的個人識別密碼,手機的PIN碼是保護SIM卡的一種安全措施,防止別人盜用SIM卡,如果啟用了開機PIN碼,那麼每次開機後就要輸入4位數PIN碼。

(3)藍牙廣播動態碼演算法擴展閱讀

通訊連接

藍牙主設備最多可與一個微微網(一個採用藍牙技術的臨時計算機網路)中的七個設備通訊, 當然並不是所有設備都能夠達到這一最大量。

設備之間可通過協議轉換角色,從設備也可轉換為主設備(比如,一個頭戴式耳機如果向手機發起連接請求,它作為連接的發起者,自然就是主設備,但是隨後也許會作為從設備運行。)

藍牙核心規格提供兩個或以上的微微網連接以形成分布式網路,讓特定的設備在這些微微網中自動同時地分別扮演主和從的角色。

數據傳輸可隨時在主設備和其他設備之間進行(應用極少的廣播模式除外)。主設備可選擇要訪問的從設備;典型的情況是,它可以在設備之間以輪替的方式快速轉換。

因為是主設備來選擇要訪問的從設備,理論上從設備就要在接收槽內待命,主設備的負擔要比從設備少一些。主設備可以與七個從設備相連接,但是從設備卻很難與一個以上的主設備相連。規格對於散射網中的行為要求是模糊的。

許多USB藍牙適配器或「軟體狗」是可用的,其中一些還包括一個IrDA適配器。

查詢PUK碼方法

1、如果PIN碼被鎖且不知道PUK碼,千萬不要隨便輸入,此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致電手機卡所屬運營商的服務熱線查詢,或帶機主本人有效證件到當地運營商營業廳查詢PUK碼來解鎖。該項服務是免費的。

2、自助查詢PUK碼

1、我們在辦卡的時候,卡套背面就附有puk碼。所以,如果保留這個卡的話,以後就可以直接在卡套上面獲得。

2、打開手機營業廳,登錄後,搜索PUK碼查詢,就會出現當前手機號的PIN碼&PUK碼信息。

PIN2 碼是為特定的手機功能提供第二層保護的 PIN 碼。其作用方式與 PIN 碼相同。

PIN2碼

是設定手機計費時使用的。手機上如果顯示「PIN2碼限制通話」,可能是由於您開啟了PIN2碼的相關功能,但由於網路暫不支持PIN2碼的相關功能,即便開啟也不能使用其功能。

傳輸與應用

藍牙的波段為2400–2483.5MHz(包括防護頻帶)。這是全球范圍內無需取得執照(但並非無管制的)的工業、科學和醫療用(ISM)波段的 2.4 GHz 短距離無線電頻段。

藍牙使用跳頻技術,將傳輸的數據分割成數據包,通過79個指定的藍牙頻道分別傳輸數據包。每個頻道的頻寬為1 MHz。藍牙4.0使用2 MHz 間距,可容納40個頻道。

第一個頻道始於2402 MHz,每1 MHz一個頻道,至2480 MHz。有了適配跳頻(Adaptive Frequency-Hopping,簡稱AFH)功能,通常每秒跳1600次。

最初,高斯頻移鍵控(Gaussian frequency-shift keying,簡稱GFSK) 調制是唯一可用的調制方案。然而藍牙2.0+EDR 使得 π/4-DQPSK和 8DPSK 調制在兼容設備中的使用變為可能。

運行GFSK的設備據說可以以基礎速率(Basic Rate,簡稱BR)運行,瞬時速率可達1Mbit/s。增強數據率(Enhanced Data Rate,簡稱EDR)一詞用於描述π/4-DPSK 和 8DPSK 方案, 分別可達2 和 3Mbit/s。在藍牙無線電技術中,兩種模式(BR和EDR) 的結合統稱為「BR/EDR射頻」

藍牙是基於數據包、有著主從架構的協議。一個主設備至多可和同一微微網中的七個從設備通訊。所有設備共享主設備的時鍾。

㈣ cordic.演算法什麼時候作用到藍牙中

Cordic演算法是坐標旋轉數字計算方法,之前是用來進行坐標變換的演算法。之後經過發展可以進行很多其他的數學運算。Cordic的可以用迭代計算很多數學運算。但是真正cordic比較牛的地方,是可以用硬體來實現。從以上的偽代碼,可看出,x和y的運算有個乘以2^(-i)的這個因子。而這個因子,在硬體中,只要是乘以2,或者除以2,都是通過簡單的右移和左移來實現的。這樣,迭代就簡單的用移位,加法實現了。而atan(1/2^i),這個因子,因為i的值是固定從整數0到我們需要迭代次數的值。因此,對於確定的每個迭代i,這個atan(1/2^i)是個確定的值。因此,我們可以將這些預先知道的值存進一個rom裡面,然後再調用的時候在用就行了。這樣的話,就發現,cordic演算法,用硬體來實現就很簡單了。只需要移位,加法,查表,然後再迭代,就可以得出我們想要的結果了。

㈤ 藍牙3.0的AMP射頻技術原理

Bluetooth 3.0的核心技術是Generic Alternate MAC/PHY (AMP),這是一個全新的交替射頻技術,他允許藍牙協議棧針對任何一個任務動態的選擇正確的射頻。Generic AMP決定了藍牙功能和協議,使之具有可以使用一個或多個交替高速廣播技術的高碼率的優勢。
AMP修改了標准藍牙核心架構以便在L2CAP層下使用多重交替廣播,同時使用標准藍牙射頻(標注基本碼率(BR)和擴展碼率(EDR)分別為1 Mbps和3 Mbps)實現復原和連接以及匹配。
其通俗一點的原理是允許消費類設備使用已有的藍牙技術,同時通過使用第二種無線技術來實現更快的吞吐量。藍牙模塊僅僅是用來創建兩台設備之間配對,數據傳輸本身是通過Wi-Fi射頻來完成,如果兩部手機中有一部沒有內建Wi-Fi模塊的話,藍牙傳輸的速度就會降到Bluetooth 2.0的速率。
藍牙3.0能否打破僵局?藍牙802.11 AMP支持802.11a,b,g標准
擁有互操作性的藍牙技術標准需要選擇802.11標准,為了被納入藍牙802.11 AMP特性,它已經被廣泛測試和認可。因為這個原因,藍牙802.11 AMP認可的802.11a,b和g,所有這些標准都經證實而且很可靠,它們可以滿足今天的生產商和消費者的以娛樂為主所需求的碼率。為了確保所有使用802.11 AMP的設備的互操作性和高碼率,對802.11g的支持是強制性的。並且特別興趣小組還計劃在IEEE批准802.11n以後,將其納入802.11AMP。
有關藍牙3.0規范的更多細節,包括藍牙3.0晶元製造商的名單,會在4月21日正式向外界公布。

㈥ 什麼是動態口令

動態口令是根據專門的演算法生成一個不可預測的隨機數字組合,每個密碼只能使用一次,目前被廣泛運用在網銀、網游、電信運營商、電子商務、企業等應用領域。

動態口令是根據專門的演算法生成一個不可預測的隨機數字組合,每個密碼只能使用一次,目前被廣泛運用在網銀、網游、電信運營商、電子商務、企業等應用領域。
1. 動態口令作為最安全的身份認證技術之一,目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行業所應用。由於它使用便捷,且與平台無關性,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動態口令技術已成為身份認證技術的主流,被廣泛應用於企業、網游、金融等領域,國內外從事動態口令相關研發和生產的企業也越來越多,其優勢在於與各種業務系統快速無縫互操作,其完全自主研發的號令動態口令身份認證軟體系統穩定、高效、支持多種認證模式,其解決方案可以服務不同規模企業。

2. 動態口令是根據專門的演算法生成一個不可預測的隨機數字組合,每個密碼只能使用一次,目前被廣泛運用在網銀、網游、電信運營商、電子商務、企業等應用領域。

3.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深入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網路化已經成為企業信息化的發展大趨勢。人們在享受信息化帶來的眾多好處的同時,網路安全問題已成為信息時代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網路信息安全問題成為當務之急。為了解決這些安全問題,各種安全機制、策略和工具被研究和應用。然而,即使在使用了現有的安全工具和機制的情況下,網路的安全仍然存在很大隱患。

㈦ 藍牙的安全機制有哪些

藍牙採取的安全機制適用於對等通信的情況,即雙方以相同的方式實現認證與加密規程。主要的安全機制為使用密鑰。它的鏈路層使用4個實體提供安全性,一個公開的藍牙設備地址,長度為48比特;認證密鑰,長度為128比特;加密密鑰,長度為8~128比特;隨機數,長為128比特。藍牙安全管理器存貯著有關設備和服務的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器將決定是否接收數據,斷開連接或是否需要加密和身份認證,它還初始化一個可信任的關系以及從用戶那裡得到一個PIN碼。

藍牙設備有兩種信任級別,即可信任和不可信任。可信任級別有一個固定的可信任關系,可以得到大多數服務。可信任設備是預先得到鑒別的。而不可信任設備所得到的服務是有限的,它也可以具有一個固定的關系,但不是可信任的。一個新連接的設備總是被認為是未知的,不可信任的。

對藍牙協議本身的攻擊可以分為兩類:主動攻擊和被動攻擊。主動攻擊是沒有被認證的第三方對傳輸過程中的數據流進行修改。主動攻擊包括偽裝、中繼、信息修改以及拒絕服務。被動攻擊可以是對傳輸內容進行竊聽,也可以是對通信模式進行監聽獲取相關信息。




2.1字管理機制

藍牙鏈字是長度為128位的隨機數,它是藍牙系統鑒權和加密的基礎。為了支持不同階段、模式的要求,藍牙系統在鏈路層上用了4種不同的字來保證系統的安全性。包括單元字KA組合字是KAB,臨時字Kmaster及初始化字Kinit。單元字KA與組合字KAB僅產生方式不同,執行的功能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說,KAB是由兩個單元A,B共同產生的,而KA僅由一個單元A產生,因此KA在初始化階段產生後就基本不變了。系統的內存比較小時通常選擇KA,而系統對穩定性要求比較高時選擇KAB。臨時字Kmaster只是臨時取代原始字。例如,當主機想與多個子機通信時主機將用同一個加密字,因此把它存放在臨時字中,以便於使用。初始化字Kinit僅僅在初始化階段有效,也主是單元字KA,KAB產生的階段,它不僅僅是初始化階段的一個臨時字,其產生需要一個PIN。半永久性的鏈接字在特定的時間內被稱作當前鏈接字。當前鏈接字和其它

鏈接字一樣,用於鑒權和加密過程。

此外,還用到了加密字KC,加密字被LM的命令激活後將自動被改變。

另外,鑒權字和加密字在不同的階段執行不同的功能。例如:在兩個單元沒有建立連接的階段和已經建立連接的階段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必須首先產生加密字,而後者可以繼續使用上次通信的加密字。相應地不同的階段對字的管理是不一樣的。此外當主機想廣播消息,而不是一個一個地傳送消息時,需要特殊的字管理方法。正是藍牙系統有力的字管理機制,才使得系統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而且支持不同的應用模式。

2.2鏈接字的產生

初始化字Kunit的值以申請者的藍牙設備地址、一個PIN碼、PIN碼的長度和一個隨機數作為參數,通過E22演算法產生。而申請者相對校驗者而言是需要通過驗證的一方。因此,申請者需要正確的PIN碼和PIN碼的長度。一般來講,由HCI決定誰是申請者,誰是校驗者。當PIN的長度少於16個八進制數時,可以通過填充藍牙設備地址的數據使其增大,因此如果循環使用E22可以使鏈接字的長度增長為128位。初始化鏈接字Kint產生後,該單元將產生一個半永久字KA或KAB。如果產生的是一人KAB,則該單元將用一個隨機數LK_RAND周期性地加密藍牙設備地址,加密後的結果為LK_KA,而各自產生的LK_RAND與當前的鏈接字進行異或運算後,分別產生新值,永為CA和CA,然後互相交換,從而得到了對方的LK_RAND,並以對方的LK_RAND和藍牙設備地址作為參數,用E21函數產生新值LK_KB的異或運算得到組合字KAB。當KAB產生後,首先單向鑒權一次,看KAB變為當前鏈接字,而丟棄原先的鏈接字K。E22的工作原理與E21類似。

㈧ HADM藍牙定位演算法

演算法:
//位置結構
structPoint{
floatx;
floaty;
Point(floatx0=0,floaty0=0){
x=x0;
y=y0;
};
};
//顯示位置
staticPointp;
//藍牙位置
staticPointbt;
//藍牙定位演算法所需數據
staticvectorps;//坐標
staticvectords;//距離
staticvectorts;//時間
staticlongpretime=0;
//指南針方向
staticfloatangle=0;
//藍牙定位演算法,簡單,每次傳入藍牙的距離坐標即可
//演算法保留過去4秒內的藍牙數據
//time,系統時間(單位:ms)
//距離dis,坐標x,y(單位:m)
voidBlueTooth(longtime,floatdis,floatx,floaty){
if(time==0||dis==0)
return;
ps.push_back(Point(x,y));
ds.push_back(dis);
ts.push_back(time);
//刪除存在超過四秒的數據
while(time-ts[0]>4000){
ps.erase(ps.begin());
ds.erase(ds.begin());
ts.erase(ts.begin());
}
//每隔5秒更新一次藍牙信息
if(time-pretime>5000){
pretime=time;
//計算藍牙定位點,用權值分配法
floatsum=0;
vectorw(ds);
for(inti=0;iw[i]=pow(2,-w[i]/2);
sum+=w[i];
}
Pointp0;
for(inti=0;ip0.x+=ps[i].x*w[i]/sum;
p0.y+=ps[i].y*w[i]/sum;
}
bt.x=p0.x;
bt.y=p0.y;
//初始位置以藍牙為准
if(p.x==0&&p.y==0){
p.x=bt.x;
p.y=bt.y;
}
}
}

//獲取指南針方向
voidDirection(floatangle0){
angle=angle0;
}
//刷新計步數據
voidSteps(intstep){
//判斷位置是否初始化,指南針數據是否刷新
if(!(p.x==0&&p.y==0)&&angle!=0){
//0.7為步長
p.x+=0.7*cos(angle)*(float)step;
p.y+=0.7*sin(angle)*(float)step;
}
}
//獲取位置信息,建議0.5秒查詢一次
PointgetPosition(){
Pointre;
//判斷位置是否初始化
if(!(p.x==0&&p.y==0)){
//判斷是否超過藍牙10米半徑
if(sqrt((p.x-bt.x)*(p.x-bt.x)+(p.y-bt.y)*(p.y-bt.y))>10){
p.x=bt.x;
p.y=bt.y;
}else{
//緩慢向藍牙定位點移動(可忽略)
p.x+=(bt.x-p.x)/100;
p.y+=(bt.y-p.y)/100;
}
re.x=p.x;
re.y=p.y;
}
returnre;
}

㈨ iBeacon到底是什麼定位技術

iBeacon技術指的是通過使用低功耗藍牙技術,iBeacon基站便可以自動創建一個信號區域,當設備進入該區域時,相應的應用程序便會提示用戶是否需要接入這個信號網路。

通過能夠放置在任何物體中的小型無線感測器和低功耗藍牙技術,用戶便能使用智能設備來傳輸數據。

類似於在車展上布控一套iBeacon,進行互動游戲,進行基於位置的精準推送等等,現在這類型的實例還是有的。

拓展資料

iBeacon是蘋果公司2013年9月發布的移動設備用OS(iOS7)上配備的新功能。其工作方式是,配備有 低功耗藍牙(BLE)通信功能的設備使用BLE技術向周圍發送自己特有的ID,接收到該ID的應用軟體會根據該ID採取一些行動。

比如,在店鋪里設置iBeacon通信模塊的話,便可讓iPhone和iPad上運行一資訊告知伺服器,或者由伺服器向顧客發送折扣券及進店積分。

此外,還可以在家電發生故障或停止工作時使用iBeacon向應用軟體發送資訊。

蘋果 WWDC 14 之後,對 iBeacon 加大了技術支持和對其用於室內地圖的應用有個更明確的規劃。蘋果公司公布了 iBeacon for Developers 和 Maps for Developers 等專題頁面。

iBeacon技術作為利用低功耗藍牙技術研發者,有不少團隊對其進行研究利用。

Ibeacon一項低耗能藍牙技術,工作原理類似之前的藍牙技術,由iBeacon發射信號,IOS設備定位接受,反饋信號。根據這項簡單的定位技術可以做出許多的相應技術應用。

Ibeacon技術作為利用低功耗藍牙技術研發者,有不少團隊對其進行研究利用。包括,必肯科技的「逛兌啦 」和「Beacon盒子 」、beacool的貓鈴、Sensoro的「雲子」、尋息電子的「Seekcy Beacon」、智石科技的「Bright Beacon」、四月兄弟的」April Beacon」、雨滴的」Drop Beacon」以及 ebeoo的「ebeoo Beacon」和iBeacon CS公共服務平台。

其中,」Bright Beacon」率先在國內推出了整體解決方案,為商家、旅遊景點、博物館等提供完整的Beacon基站、App應用以及SDK。

ebeoo專注於iBeacon藍牙信標的硬體提供。其在國內率先推出"ebeoo Beacon"達到三防標准,配備TI CC2541 藍牙晶元、CR2477 紐扣電池 和 電路穩壓晶元 等。

iBeacon CS是國內首家面向所有開發者使用的iBeacon專業解決方案平台;iBeacon CS平台提供的不僅僅是技術方案,更為重要的是面向終端業務用戶提供了業務整合方案。

參考資料:網路-iBeacon

閱讀全文

與藍牙廣播動態碼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盒馬app買東西怎麼送 瀏覽:119
編譯原理國產 瀏覽:691
在線用pdf轉word 瀏覽:424
咪咕app怎麼發表文章 瀏覽:209
phpsftp上傳 瀏覽:936
php可以幹嘛 瀏覽:879
梁箍筋加密區需要滿綁扎嗎 瀏覽:330
程序員半個月工資多少 瀏覽:821
雲伺服器租賃還是私有 瀏覽:752
php七牛視頻上傳 瀏覽:14
php五星 瀏覽:311
使用api訪問外部文件夾 瀏覽:220
自來水加密閥能控制水量嗎 瀏覽:351
移動花卡定向app怎麼訂 瀏覽:429
php調用txt 瀏覽:260
西安軟體公司程序員鼓勵師 瀏覽:135
預制樁的加密區怎麼區分 瀏覽:86
ea安裝游戲選擇文件夾 瀏覽:873
linuxapache負載均衡配置 瀏覽:651
pac文件編譯軟體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