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原碼,反碼,補碼。和他們之間的轉換
是原碼
不是源碼
對於整數:補碼反碼原碼都是一樣的,也就是它本身的二進制
對於負數:
原碼:絕對值的原碼,將最高為變1
反碼:絕對值的原碼按位取反
補碼:絕對值的原碼按位取反再加1
『貳』 java 兩數相加 計算代碼 給個答案唄
public class Operation{
public int operation(int a,int b){
return a+b;
}
}
這是簡單計算兩數方法,先創建這個對象然後調用其中operation這個方法,傳輸你要想要計算的參數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如 new Operation().operation(1,3)得到答案4雖然沒編譯應該沒問題
『叄』 原碼反碼補碼:兩個反碼相加符號位怎麼辦,如果兩個同為負數怎麼辦,以-3-5,-3+5為例
原碼和反碼,是用來求補碼的,不是用來計算的。
樓主把-3-5,-3+5 它們都寫成補碼,然後按照二進制計算就行了。
『肆』 原碼的減法
我是這么理解的:
7-13
數值分別是7,13
所以先數值運算13-7=6
然後原式中13是減數,前面有負號,所以機器算數的被減數符號位為負
綜合結果就是-6
『伍』 計算機原碼反碼補碼怎麼算
計算機原碼反碼補碼計算方法:
1、原碼
原碼就是符號位加上真值的絕對值,即用第一位表示符號,其餘位表示值。比如如果是8位二進制:
[+1]原 = 0000 0001
[-1]原 = 1000 0001
第一位是符號位. 因為第一位是符號位, 所以8位二進制數的取值范圍就是:[1111 1111 , 0111 1111]
即[-127 , 127]
原碼是人腦最容易理解和計算的表示方式。
2、反碼
反碼的表示方法是:正數的反碼是其本身。負數的反碼是在其原碼的基礎上, 符號位不變,其餘各個位取反。
[+1] = [00000001]原 = [00000001]反
[-1] = [10000001]原 = [11111110]反
可見如果一個反碼表示的是負數,人腦無法直觀地看出來它的數值。通常要將其轉換成原碼再計算。
3、補碼
補碼的表示方法是:正數的補碼就是其本身。負數的補碼是在其原碼的基礎上,符號位不變,其餘各位取反,最後+1。(即在反碼的基礎上+1)。
[+1] = [00000001]原 = [00000001]反 = [00000001]補
[-1] = [10000001]原 = [11111110]反 = [11111111]補
對於負數,補碼表示方式也是人腦無法直觀看出其數值的。通常也需要轉換成原碼在計算其數值。
(5)兩個源碼相加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原碼,反碼和補碼是完全不同的。既然原碼才是被人腦直接識別並用於計算表示方式,為何還會有反碼和補碼呢?
首先,因為人腦可以知道第一位是符號位,在計算的時候我們會根據符號位,選擇對真值區域的加減。但是對於計算機,加減乘數已經是最基礎的運算,要設計的盡量簡單。計算機辨別"符號位"顯然會讓計算機的基礎電路設計變得十分復雜。於是人們想出了將符號位也參與運算的方法。我們知道,根據運演算法則減去一個正數等於加上一個負數,即: 1-1 = 1 + (-1) = 0 , 所以機器可以只有加法而沒有減法,這樣計算機運算的設計就更簡單了。
於是人們開始探索將符號位參與運算,並且只保留加法的方法。
『陸』 計算機的原碼,反碼,補碼是怎麼回事可以舉例說明嗎
計算機的原碼,反碼,補碼是怎麼回事?
可以舉例說明嗎?
計算機中,並沒有原碼和反碼。
補碼是怎麼回事?
這得從「補數」談起。
計算機所計算的位數,是固定的,如八位機。。。
位數限定之後,就可以用「補數」代替負數,用加法實現減法運算。
如兩位十進制,-1,就可以用 +99 代替。
25 - 1 = 24
25 + 99 = (一百) 24
舍棄進位,只取兩位,這兩種演算法功能就是相同的。
99,就是-1 的補數。計算公式:補數 = 一百+負數。
一百,是兩位十進制數的計數周期。
-------------------------
計算機用二進制,補數,就改稱為:補碼。
八位二進制:0000 0000 ~ 1111 1111 (十進制 255)。
計數周期是:2^8 = 256。
所以,-1 補碼就是 256 + (-1) = 255 = 1111 1111(二進制)。
用不存在的「原碼反碼取反加一」來求,也是這個結果。
求負數補碼的計算公式: 周期 + 該負數。
正數,不用轉換。也可以說,正數自身就是補碼。
-------------------------
可以舉例說明嗎?
例如: 7-3 = 4。
用補碼的計算過程如下:
7 的補碼=0000 0111
-3的補碼=1111 1101
--相加-------------
得(1) 0000 0100 = 4 的補碼
舍棄進位,只保留八位作為結果,這就實現了 7-3。
『柒』 原碼反碼補碼:兩個符號位不同的八位二進制數(補碼形式)如何相加,說明原因
先把兩個加數都轉換為補碼,不用管符號位是什麼,全部進行相加即可.因為補碼是不區分符號位的,所以補碼的設計目的是:
⑴使符號位能與有效值部分一起參加運算,從而簡化運算規則.
⑵使減法運算轉換為加法運算,
『捌』 對兩個十進制數求和用二進制方法算是用原碼還是用補碼
都可以。補碼與補碼運算得到的是補碼。原碼與原碼運算得到的是原碼。不過是一種編碼方案而已。
而且如果是兩個正數,則原碼和補碼相同。當然了,對於負數的源碼,是不能直接相加的,但肯定也有其運算規則。總之,他們都只不過是一種編碼方式而已。
『玖』 計算機源碼,反碼,補碼之間怎麼計算
1、正整數的原碼、反碼、補碼完全一樣,即符號位固定為0,數值位相同。
2、負整數的符號位固定為1,由原碼變為補碼時,規則如下:原碼符號位1不變,整數的每一位二進制數位求反,得到反碼;反碼符號位1不變,反碼數值位最低位加1,得到補碼。
3、例如正整數的原碼為01110110,則反碼和補碼也為01110110;負整數的原碼為11110110,反碼為10001001,補碼為11110111。
拓展資料:
1、反碼是數值存儲的一種,多應用於系統環境設置,如linux平台的目錄和文件的默認許可權的設置umask,就是使用反碼原理。在計算機內,定點數有3種表示法:原碼、反碼和補碼。
2、在計算機系統中,數值一律用補碼來表示(存儲)。 主要原因:使用補碼,可以將符號位和其它位統一處理;同時,減法也可按加法來處理。另外,兩個用補 碼表示的數相加時,如果最高位(符號位)有進位,則進位被舍棄。
『拾』 原碼是怎麼算
原碼:在數值前直接加一符號位的表示法。
例如: 符號位=數值位
[-7]原=1 0000111 B
注意:a. 數0的原碼有兩種形式:
[+0]原=00000000B [-0]原=10000000B
b. 8位二進制原碼的表示範圍:-127~+127
編碼方式
原碼是有符號數的最簡單的編碼方式,便於輸入輸出,但作為代碼加減運算時較為復雜。
一個字長為n的機器數能表示不同的數字的個數是固定的2^n個,n=8時2^n=256;用來表示有符號數,數的范圍就是 -2^(n-1)-1 ~ 2^(n-1)-1,n=8時,這個范圍就是 -127 ~ +127。
但是在不需要考慮數的正負時,就不需要用一位來表示符號位,n位機器數全部用來表示是數值,這時表示數的范圍就是0~2^n-1,n=8時這個范圍就是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