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柱算命的具體方法是什麼
方法
第一點:命主的生辰八字
命主的生辰八字就是最為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必要的一點,個人的八字是由「年干,年支」、「月干,月支」、「日干,日支」、「時干,時支」,共八個干支所組成(正好八個字)!
第二點:分析命主八字
生辰八字算命會根據命主給出的八字來看,從一個人的八字可以看出不同的結果!下面舉例說明,旺夫克子的八字。
女人為什麼會旺夫克子呢,這就要從時柱上推算,因為時柱是夫星子星的歸宿,不管怎樣,最後總是要引歸時柱上,而夫星健旺,子星就會微弱,比如這樣一個命:丙戌年丙山月丁巳日辛巳時,自身丁火生於申月,日支又使它處於帝旺的狀態,本身自旺,丁火以壬水為夫星,時支亥又正好是壬水的臨官祿地,而夫星壬水和月支申又處於長生的狀態,又以辛金為財,七月金旺,二丙相比,皆坐夫之財印,故主夫聰秀富貴,丁以戊為子息,引至時上見亥,亥中甲木克戊土,乃子星被克而難得也。故主旺夫克子。
四柱八字其實也就是自己的生辰八字,我們根據自己的生辰八字可以知道自己的命運或者是一些運勢之類的,但是你未來到底是怎樣的,你必須要問你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
2. 四柱結演算法
「四柱結演算法」原理及其發展歷程
「舊管」、「新收」,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會計結算方法——四柱結演算法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它們和「開除」、「見在」一起構成了「四柱結演算法」的基本要素。「舊管」的基本含義即「期初余額(或上期結存)」,「新收」的基本含義即「本期增加額」,「開除」的基本含義即「本期減少額」,而「見在」的基本含義則為「期末余額」。四柱結算的基本公式為「舊管+新收-開除=見在」。因此用現代的話來講,「舊管、新收、開除、見在」就是進行會計核算及會計結算的四大要素。古人形象地把它們比喻為支撐大廈的四根支柱,缺一而不可,故名「四柱結演算法」。
根據專家的研究考證,在中國唐代中期的官廳會計核算中,已有了「四柱」基本名目的運用[3],開始由「三柱結演算法」向「四柱結演算法」過渡。從後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及長興二年(公元931年)沙州凈土寺編制的年終會計結算賬單中已可以看出「四柱結演算法」在唐代後期業已創立,並在一定范圍內得到運用。沙州凈土寺為唐代傳下來的古老寺院之一,後唐同光三年距李唐王朝滅亡僅十八年,後唐長興二年亦僅隔二十四年,故該寺後唐年間的會計水平及對「四柱結演算法」的運用,可以說與唐代後期的水平基本一致。
由於晚唐時期皇帝對佛教的迷信,當時寺院的規模一般較大。寺院的收入來源復雜,如莊田收入、園稅收入、放債收入,交易收入,以及散施收入等。另外,支出也比較復雜。在唐代的寺院中,每到年終結算之前,一般由寺院的最高領導者——方丈主持全院的會計核算年終工作會議——「算會」,對「直歲」(即寺院里的主管會計)一年來經手的賬目進行全面的審核,並由直歲編制收支會計結算報告,即「錢物賬」。在舊歷年正月寺院眾僧聚會之時,由直歲將其所編賬單在全體僧眾面前當眾宣讀,以解除直歲當年的責任。在考古發現的一份後唐長興二年沙州凈土寺直歲願達所編的會計報告中,已經可以發現運用「四柱結演算法」核算財物的基本思想萌芽。該份會計報告內容總體上分為六個方面:
1.本年(公元930年至931年)寺院財物總況。在報告人本年度經手的全部收入中,包括「承前帳」(即舊管)及「自年新附入」(即新收)兩部分。兩項合計數為1803.005碩[4],合計數之下依次排列各項實物的「舊管+新收」的數量。
2.「承前帳(舊)」(即舊管)部分。依次排列「舊管」各項財物的數量,本項合計數為1549.765碩。
3.「自年新附入」(即新收)部分。這一部分除依次排列各類實物的新收總數之外,還抄錄有各項實物收入的明細數目,並逐項說明本年各項收入之來源,本項合計數為253.24碩。以上「舊管」+「新收」=1803.005碩。
4.破用(即開除)部分。開除之數的排列順序與新收部分相同,亦先總數,後明細數目,各項支出一一交待其開支原因,本項合計數為324.751碩。
5.本年財物結存(即見在)部分。根據以上三柱之間客觀存在的經濟關系,按照「四柱結演算法」的處理方法,對寺院一年來經濟活動結果進行總的結算。其結算公式實際運用情況如下:
「承前賬(舊管)」+「新附入」(新收)-破用(開除)=見在
即: 1549.765+253.24-324.715=1478.29碩
「見在」各類實物的數量,亦按照「四柱結演算法」公式逐項計算之後,依次排列。
6.會計報告的結尾。按照當時官方、民間大體通行的報告格式,說明以上賬目已經過「算會」審核無誤,現將其結果公諸於眾,以待批准核銷。
這份會計報告以「四柱」為基本格式,以「四柱結演算法」為基本方法,系統地反映了寺院一年來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及其結果。既有總括反映,也有明細反映,且以總合控制明細。收入有源,支出有因,且計算結果正確,條理比較分明。可以說這已是一份比較完善的四柱式會計報告清單。
不過,從「四柱」的名目方面考察,在唐末和後唐時期,「四柱」的名稱還比較凌亂,除「見在」一柱外,其餘三柱尚無統一的名稱。說明這一時期的「四柱結演算法」尚處於創立、運用的初期階段,還顯得比較粗陋,還有待於在實際運用中不斷加以改進。
「四柱結演算法」在宋代得到了普遍運用,並走向成熟。目前所見到的關於宋代「四柱」記載的最早文獻記錄源於《文獻通考》卷二十三《國用一》:「止齋陳氏[5]曰……淳化五年十二月,初置諸州應在司,具元管、新收、已支、見在錢物申省。」淳化是宋太宗的年號,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所以,可以肯定地說,早在10世紀末「四柱結演算法」就在宋代官廳會計核算中得到了普遍的運用。而且名目劃一,簡明扼要,在實踐中「四柱結演算法」不斷得到發展,逐步趨於完善。止齋陳氏所講淳化五年編制「四柱」式會計報告呈送中央,並非第一次,而是「四柱結演算法」運用的繼續。止齋陳氏所講「元管」、「已支」、「見在」為我國「四柱」名目由不定稱到定稱的過渡階段的提法。根據現有史料考察,到宋哲宗統治時期,「四柱」的名目就已經發生了變化,「元管」改作「舊管」,「已支」改為「開除」,四柱名目劃一,也基本上成為後來通用的「四柱」名目。
「舊管+新收-開除=見在」的公式在宋代開始定型,並得到普遍運用。由於這一公式自「四柱結演算法」產生之日起便在官廳與民間會計中得到普遍運用,人們通過它計算一定時期的經濟活動的結果——見在結存數,故後世之人把這一公式稱之為「四柱結演算法」的基本公式,或基本方程式。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出於管理經濟的實際需要,人們在「四柱結演算法」基本公式運用的基礎上,逐步取得了新的進展。為了比較財政收支,掌握國家的財政收支狀況,當時的人們逐漸學會運用「四柱」之間的平衡關系,作為考核和檢查的手段,在「四柱結演算法」基本平衡公式的基礎上,通過移項又產生了以下兩個平衡公式:
四柱平衡公式:舊管+新收=開除+見在
四柱差額平衡公式:新收-開除=見在-舊管
上列公式的運用,標志著我國「四柱結演算法」已經發展到了成熟階段,也代表了宋代會計核算的最高水平。
宋代要求各級官吏按照 「四柱」格式向中央政府和皇帝編制會計報告,包括年報、季報和月報,分別反映各種物資的「原」(元),「入」、「出」、「存」情況。南宋時,對各部門所編制的「四柱」式會計報告,還統一頒行了專門的格式,要求各部門必須遵照格式編報,不得違反章法。如各倉申報錢帛、糧草的會計報告一律採用「四柱」式,各轉運司所編制的會計報告,亦須採用「四柱」式;負責飼養官馬的部門,每季所編會計報告,必須按「舊管若干」、新收若干」、「死失若干」(即「開除若干」)和「見管若干」列示各類馬匹數目。更有意思的是,當時呈報的各種名籍,也規定用「四柱」式,如關於各州和尚、道土的名籍,也必須用「舊管若干」、「新收若干」、「開除若干」和「見在若干」的格式編報。宋代這種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編報格式、編報內容和明確提出編報要求的作法,不僅體現了在「四柱結演算法」運用方面的顯著進步,而且體現了我國官廳會計編報制度、會計報告方法的顯著進步。這也是前所未有的進步。
到元、明、清時代,不僅「四柱結演算法」的運用和影響擴大到會計核算的各個方面,而且出現了對這種專門方法的總結,人們開始把會計核算方法方面的問題上升到理論上加以認識。在元代,手工業者、商業經營者在結算賬簿時,各會計科目須按「四柱」列示數據,並按「四柱結演算法」的基本公式求計本期余額。年報、月報也必須按「四柱」歸類。明代從賬簿到各種會計、統計報表,以及各種名籍的編制,均以「四柱」為基本格式。清代時「四柱」法已普及到憑證、盤點清單等各個方面;光緒年間,出現了會計報告的最新格式——「四柱報告表」。在官廳會計中,凡考核財政收支是否平衡,必然採用四柱平衡公式和四柱差額平衡公式。
「四柱結演算法」的歷史地位
「四柱結演算法」的創立和運用,是我國唐宋時代在中式會計方法上的重大突破,是我國古代的會計工作者在管理社會經濟實踐中創造的科學結算方法,它的產生、運用和發展完善,在會計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宋代到清代,「四柱結演算法」在實際運用中,已成為系統反映王朝經濟活動或私家經濟活動全過程的科學方法,成為中式會計方法的精髓。它集中歸結了中式會計的基本原理,是中式會計方法的精髓。
「四柱結演算法」的發展完善與普及運用,不僅為我國會計分析方法的產生創造了基本條件,而且為我國由單式記賬發展到復式記賬奠定了基礎。在「四柱結演算法」的影響之下,我國明末清初,出現了中國固有復式記賬法的早期形態——「龍門賬」;也是由於「四柱結演算法」和「四柱」式會計報告編制方法的影響,這個時期在民間會計中產生了中國固有的復式記賬法——「四腳賬」。
「四柱結演算法」的創立、運用,是中國會計對世界會計方法發展的一個重要貢獻,它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會計核算,都曾有過重要影響。1494年盧卡·帕喬利在其《數學大全》一書中列示出「一人所有財物=其人所有權總值」的平衡公式,標志著西式平衡結演算法的創建完成。西式平衡結演算法與中式「四柱結演算法」的形式雖然不同,但原理和作用卻大致相同。如果把西式平衡結演算法產生的時間確定在13世紀的話,那麼,我國「四柱結演算法」的創立和運用,比西式平衡結演算法的出現要早好幾百年,在世界會計發展史上,這一方法一度處於領先地位。我國的「四柱結演算法」,不僅得到世界會計史學家的肯定,而且普遍受到世界會計學者和研究者的重視。
3. 四柱大運怎樣推算呢
八字喜用木火
4. 四柱清冊的「四柱結演算法」原理及其發展歷程
根據專家的研究考證,在中國唐代中期的官廳會計核算中,已有了「四柱」基本名目的運用,開始由「三柱結演算法」向「四柱結演算法」過渡。從後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及長興二年(公元931年)沙州凈土寺編制的年終會計結算賬單中已可以看出「四柱結演算法」在唐代後期業已創立,並在一定范圍內得到運用。沙州凈土寺為唐代傳下來的古老寺院之一,後唐同光三年距李唐王朝滅亡僅十八年,後唐長興二年亦僅隔二十四年,故該寺後唐年間的會計水平及對「四柱結演算法」的運用,可以說與唐代後期的水平基本一致。
由於晚唐時期皇帝對佛教的迷信,當時寺院的規模一般較大。寺院的收入來源復雜,如莊田收入、園稅收入、放債收入,交易收入,以及散施收入等。另外,支出也比較復雜。在唐代的寺院中,每到年終結算之前,一般由寺院的最高領導者——方丈主持全院的會計核算年終工作會議——「算會」,對「直歲」(即寺院里的主管會計)一年來經手的賬目進行全面的審核,並由直歲編制收支會計結算報告,即「錢物賬」。在舊歷年正月寺院眾僧聚會之時,由直歲將其所編賬單在全體僧眾面前當眾宣讀,以解除直歲當年的責任。在考古發現的一份後唐長興二年沙州凈土寺直歲願達所編的會計報告中,已經可以發現運用「四柱結演算法」核算財物的基本思想萌芽。該份會計報告內容總體上分為六個方面:
1.本年(公元930年至931年)寺院財物總況。在報告人本年度經手的全部收入中,包括「承前帳」(即舊管)及「自年新附入」(即新收)兩部分。兩項合計數為1803.005碩,合計數之下依次排列各項實物的「舊管+新收」的數量。
2.「承前帳(舊)」(即舊管)部分。依次排列「舊管」各項財物的數量,本項合計數為1549.765碩。
3.「自年新附入」(即新收)部分。這一部分除依次排列各類實物的新收總數之外,還抄錄有各項實物收入的明細數目,並逐項說明本年各項收入之來源,本項合計數為253.24碩。以上「舊管」+「新收」=1803.005碩。
4.破用(即開除)部分。開除之數的排列順序與新收部分相同,亦先總數,後明細數目,各項支出一一交待其開支原因,本項合計數為324.751碩。
5.本年財物結存(即見在)部分。根據以上三柱之間客觀存在的經濟關系,按照「四柱結演算法」的處理方法,對寺院一年來經濟活動結果進行總的結算。其結算公式實際運用情況如下:
「承前賬(舊管)」+「新附入」(新收)-破用(開除)=實在
即: 1549.765+253.24-324.715=1478.29碩
「見在」各類實物的數量,亦按照「四柱結演算法」公式逐項計算之後,依次排列。
6.會計報告的結尾。按照當時官方、民間大體通行的報告格式,說明以上賬目已經過「算會」審核無誤,現將其結果公諸於眾,以待批准核銷。
這份會計報告以「四柱」為基本格式,以「四柱結演算法」為基本方法,系統地反映了寺院一年來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及其結果。既有總括反映,也有明細反映,且以總合控制明細。收入有源,支出有因,且計算結果正確,條理比較分明。可以說這已是一份比較完善的四柱式會計報告清單。
不過,從「四柱」的名目方面考察,在唐末和後唐時期,「四柱」的名稱還比較凌亂,除「見在」一柱外,其餘三柱尚無統一的名稱。說明這一時期的「四柱結演算法」尚處於創立、運用的初期階段,還顯得比較粗陋,還有待於在實際運用中不斷加以改進。
「四柱結演算法」在宋代得到了普遍運用,並走向成熟。目前所見到的關於宋代「四柱」記載的最早文獻記錄源於《文獻通考》卷二十三《國用一》:「止齋陳氏[5]曰……淳化五年十二月,初置諸州應在司,具元管、新收、已支、見在錢物申省。」淳化是宋太宗的年號,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所以,可以肯定地說,早在10世紀末「四柱結演算法」就在宋代官廳會計核算中得到了普遍的運用。而且名目劃一,簡明扼要,在實踐中「四柱結演算法」不斷得到發展,逐步趨於完善。止齋陳氏所講淳化五年編制「四柱」式會計報告呈送中央,並非第一次,而是「四柱結演算法」運用的繼續。止齋陳氏所講「元管」、「已支」、「見在」為我國「四柱」名目由不定稱到定稱的過渡階段的提法。根據現有史料考察,到宋哲宗統治時期,「四柱」的名目就已經發生了變化,「元管」改作「舊管」,「已支」改為「開除」,四柱名目劃一,也基本上成為後來通用的「四柱」名目。
「舊管+新收-開除=見在」的公式在宋代開始定型,並得到普遍運用。由於這一公式自「四柱結演算法」產生之日起便在官廳與民間會計中得到普遍運用,人們通過它計算一定時期的經濟活動的結果——見在結存數,故後世之人把這一公式稱之為「四柱結演算法」的基本公式,或基本方程式。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出於管理經濟的實際需要,人們在「四柱結演算法」基本公式運用的基礎上,逐步取得了新的進展。為了比較財政收支,掌握國家的財政收支狀況,當時的人們逐漸學會運用「四柱」之間的平衡關系,作為考核和檢查的手段,在「四柱結演算法」基本平衡公式的基礎上,通過移項又產生了以下兩個平衡公式:
四柱平衡公式:舊管+新收=開除+見在
四柱差額平衡公式:新收-開除=見在-舊管
上列公式的運用,標志著我國「四柱結演算法」已經發展到了成熟階段,也代表了宋代會計核算的最高水平。
宋代要求各級官吏按照 「四柱」格式向中央政府和皇帝編制會計報告,包括年報、季報和月報,分別反映各種物資的「原」(元),「入」、「出」、「存」情況。南宋時,對各部門所編制的「四柱」式會計報告,還統一頒行了專門的格式,要求各部門必須遵照格式編報,不得違反章法。如各倉申報錢帛、糧草的會計報告一律採用「四柱」式,各轉運司所編制的會計報告,亦須採用「四柱」式;負責飼養官馬的部門,每季所編會計報告,必須按「舊管若干」、新收若干」、「死失若干」(即「開除若干」)和「見管若干」列示各類馬匹數目。更有意思的是,當時呈報的各種名籍,也規定用「四柱」式,如關於各州和尚、道士的名籍,也必須用「舊管若干」、「新收若干」、「開除若干」和「見在若干」的格式編報。宋代這種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編報格式、編報內容和明確提出編報要求的作法,不僅體現了在「四柱結演算法」運用方面的顯著進步,而且體現了我國官廳會計編報制度、會計報告方法的顯著進步。這也是前所未有的進步。
到元、明、清時代,不僅「四柱結演算法」的運用和影響擴大到會計核算的各個方面,而且出現了對這種專門方法的總結,人們開始把會計核算方法方面的問題上升到理論上加以認識。在元代,手工業者、商業經營者在結算賬簿時,各會計科目須按「四柱」列示數據,並按「四柱結演算法」的基本公式求計本期余額。年報、月報也必須按「四柱」歸類。明代從賬簿到各種會計、統計報表,以及各種名籍的編制,均以「四柱」為基本格式。清代時「四柱」法已普及到憑證、盤點清單等各個方面;光緒年間,出現了會計報告的最新格式——「四柱報告表」。在官廳會計中,凡考核財政收支是否平衡,必然採用四柱平衡公式和四柱差額平衡公式。
5. 四柱結演算法經歷了三個階段,後一階段對前一階段分別進行了哪方面的改進
四柱結演算法經歷了三個階段,
後一階段對前一階段分別進行了哪方面的改進
6. 求四柱中日柱最簡單的推算方法
日柱指的是我們農歷干支出生的那一天,通過日柱我們可以看出自己命運的軌跡和走向,從風水學上來講日柱是八字算命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那麼如何知道自己的日柱呢?通過本期的四柱預測,給大家介紹一種最簡便的推算口訣和日柱計算方法。
口訣: 乘五除四九加日,雙月間隔三十天。一二自加整少一,三五七八十尾前。
口訣解密:
1、能被4整除年份:
單月(1、3、5、7、9、11月) A=0、0、1、2、4、5。
雙月(2、4、6、8、10、12月 B=1、1、2、3、4、5。
2、不能被4整除年份:
單月(1、3、5、7、9、11月) a=1、0、1、2、4、5。
雙月(2、4、6、8、10、12月 b=2、1、2、3、4、5。
3、單月:(年數×5、25+09+日數+A或a)÷60=商+余 雙月:(年數×5、25+39+日數+B或b)÷60=商+余
舉例:
例一:能被4整除年份
1996年1月16日,(96×5+96÷4+9+16)÷60=8餘49,49即為六十甲子序數。9對應天干壬,49除12餘1對應地支子,對應干支為「壬子」。
1—12月16日情況:
01、(96×5+96÷4+9+16+0)÷60=8餘49 壬子
02、(96×5+96÷4+9+16+30+1)÷60=9餘20 癸未
03、(96×5+96÷4+9+16+0)÷60=8餘49 壬子
04、(96×5+96÷4+9+16+30+1)÷60=9餘20 癸未
05、(96×5+96÷4+9+16+1)÷60=8餘50 癸丑
06、(96×5+96÷4+9+16+30+2)÷60=9餘21 甲申
07、(96×5+96÷4+9+16+2)÷60=8餘51 甲寅
08、(96×5+96÷4+9+16+30+3)÷60=9餘22 乙酉
09、(96×5+96÷4+9+16+4)÷60=8餘53 丙辰
10、(96×5+96÷4+9+16+30+4)÷60=9餘23 丙戌
11、(96×5+96÷4+9+16+5)÷60=8餘54 丁巳
12、(96×5+96÷4+9+16+30+5)÷60=9餘24 丁亥
註:(96×5、25+9+16+30+5)÷60=9餘24 見六十甲子表24為丁亥
例二:不能被4整除年份
1997年2月16日,(97×5+97÷4+9+16+30+2)÷60=9餘26,26即為六十甲子序數。6對應天干己,26除12餘2對應地支丑,對應干支為「己丑」。
1—12月16日情況:
01、(97×5+97÷4+9+16+1)÷60=8餘55 戊午
02、(97×5+97÷4+9+16+30+2)÷60=9餘26 己丑
03、(97×5+97÷4+9+16+0)÷60=8餘54 丁巳
04、(97×5+97÷4+9+16+30+1)÷60=9餘25 戊子
05、(97×5+97÷4+9+16+1)÷60=8餘55 戊午
06、(97×5+97÷4+9+16+30+2)÷60=9餘26 己丑
07、(97×5+97÷4+9+16+2)÷60=8餘56 己未
08、(97×5+97÷4+9+16+30+3)÷60=9餘27 庚寅
09、(97×5+97÷4+9+16+4)÷60=8餘58 辛酉
10、(97×5+97÷4+9+16+30+4)÷60=9餘28 辛卯
11、(97×5+97÷4+9+16+5)÷60=8餘59 壬戌
12、(97×5+97÷4+9+16+30+5)÷60=9餘29 壬辰
註解: 第三句中的「整少一」,4整為能被除之年一二月份比其他三年都要少加一;第四句反映的是大月規律,即8月加3、11月加5,依此類推,(公歷一年十二個月中七個月是大月,五個月是小月,即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為大月,其餘五個月為小月)。
7. 四柱結演算法的詳細介紹
所謂四柱是指舊管、新收、開除、見在四個部分。分別相當於現代的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和期末余額。它們之間的關系是舊管+新收-開除=見在
8. 求四柱中日柱最簡單的推算方法是什麼
具體公式如下: (年的後兩位*5+年的後兩位/4+9+陽歷日子數+單月(0)+雙月(30)+月調度數)/60=?
9. 推四柱的推算方法
推年柱的干支,有以下三種方法:
1、 查萬年歷:用萬年歷確定年柱干支最可靠。但萬年歷必選用正確無誤的版本。
2、 由六十甲子表反推。
六十甲子表起於甲子,終於癸亥,六十年一循環。因此,只要知道當年的干支,就能推出其它年的干支。
3、掌上定位手指速查法(以左手為例)。 每月的月支是固定不變的,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但其天干不固定,必由年干推出。
推月干必須以24節氣中的節為基礎。正月為立春、二月驚蟄、三月清明、四月立夏、五月芒種、六月小暑、七月立秋、八月白露、九月寒露、十月立冬、十一月大雪、十二月小寒。只要出生那天進入該節令,即按該月月支推。
如:此人是1966年陰歷5月初5生,因1966年芒種節是5月16日,他生的5月5日,沒交芒種節,所以就得按陰歷4月推,即為巳月生人。
以誰為准很重要,推算時必須嚴格掌握,絕不能因查錯節令,而推錯了月份。
推月柱必須從年干推出其歌決: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
丙辛之歲尋庚上,丁壬壬寅順水流。
若問戊癸何處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為方便查閱,列下表 寅一 卯二 辰三 巳四 午五 未六 申七 酉八 戌九 亥十 子十一 丑十二 甲己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乙庚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丙辛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丁壬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戊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1、日干支是從《萬年歷》中查得。2、用陰陽干來推算日柱干支。需說明的是:一天是從頭天晚11時起至今晚11時為今日,即子時為日的分界線。例:
1998年農歷7月12日23時10分出生人的年月日干支為:
戊寅 庚申 癸丑 時干支中地支也是固定不變的。即23——1時為子時,1——3時為丑時,3——5時為寅時,5——7時為卯時,7——9時為辰時,9——11時為巳時,11—13時為午時,13——15時為未時,15——17時為申時,17——19時為酉時,19——21時為戌時,21——23時為亥時。時干因日干不同而有異,時干求法有以下口決:
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10. 排四柱是怎麼算出來的
怎樣排年柱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如果你是1987年出生的,個位是7,那你的年干就是「丁」
上中下3元,每元管60年:
上元 1864(甲子)年~1923(癸亥)年
中元 1924(甲子)年~1983(癸亥)年
下元 1984(甲子)年~2043(癸亥)年
每60年循環往復
1987-1984=3 3÷12=0……3 余數3+1=4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酉 戌 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那麼,你的年支就是4是卯
1987年的年柱就為「丁卯」
1987年是兔年,兔對應「卯」
怎樣排月柱
月柱中的地支固定不變。月與月的分界線以節令來定:
一月寅月(立春~驚蟄)二月卯月(驚蟄~清明)三月辰月(清明~立夏)
四月巳月(立夏~芒種)五月午月(芒種~小暑)六月未月(小暑~立秋)
七月申月(立秋~白露)八月酉月(白露~寒露)九月戌月(寒露~立冬)
十月亥月(立冬~大雪)冬月子月(大雪~小寒)臘月丑月(小寒~立春)
月柱的天乾和地支排法在各類命書中都有這樣的口訣: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歲戊為頭,
丙辛歲首尋庚起,
丁壬壬位順行流,
若言戊癸何方發,
甲寅之上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