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演算法的流程圖描述
a
>
b
|
|
yes
no
|
|
a-b>c
a,b對調(該步箭頭指向左邊,即從a-b>c繼續)
|
|
yes
no
|
|
輸出不能
a+b>c
|
|
yes
no
|
|
輸出不能
輸出能
『貳』 演算法流程圖怎麼做
第一步解決算術的核心
『叄』 閱讀如圖所示的某一問題的演算法的流程圖,此流程圖反映的演算法功能是() A.求出a,b,c三個數中的
如圖的流程圖中是條件結構疊加,程序執行時需依次對「a>b?」、「a>c?」、…,都進行判斷, 只有遇到能滿足的條件才執行該條件對應的操作. 根據流程圖可知當a>b時,取b,當b>c時取c可知求a,b,c三個數中最小的數. 故選B. |
『肆』 張力的代表論文
1. 張力,韋崗,閉環圖像水印技術. 中國圖象圖形學報,2002,7(9),pp:968-974
2. 張力,韋崗,一種基於圖像內容的小波域自適應魯棒數字水印技術. 中國圖象圖形學報,2002,7(9), pp:975-979
3. 張 力,肖薇薇,張基宏,基於原始圖像矩的仿射不變性水印演算法. 深圳大學學報,2003,vol.20,no.2,pp:16-21
4. 張 力,韋崗 ,張基宏,一種小波域自適應魯棒閉環數字盲水印技術. 電子學報,2003年10月: 1476-1480
5. 張力,肖薇薇,錢恭斌,紀震,基於Tchebichef不變矩的多比特抗幾何攻擊圖像盲水印演算法,信號處理
6. 張力,肖薇薇,錢恭斌,紀震,基於Krawtchouk不變矩的局部幾何攻擊不變水印演算法,電子學報
7. 張力,肖薇薇,紀震,張基宏,智能水印檢測器的設計及應用. 信號處理,2004,137-140
8. 張力,肖薇薇,紀震,基於秘密共享和高階譜的仿射不變性水印演算法,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
9. 張力,肖薇薇,紀震,張基宏,基於ICA的智能數字水印技術.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05年3期
10. 張力,錢恭斌,肖薇薇,紀震,基於雙通道檢測的多比特盲水印最優檢測器的設計,電子與信息學報
11. 張力,韋崗,一種DCT域的圖像閉環數字水印技術. 通信學報,2002,23(4):1-10
12. 張力,韋崗,張基宏,Tchebichef矩在圖像數字水印技術中的應用. 通信學報,2003,24(9):10-18
13. 張力,錢恭斌,紀震,李霞,復倒譜域自適應音頻盲水印技術,計算機工程,2007,04
『伍』 des加密演算法流程圖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滿足了國家標准局欲達到的4個目的:提供高質量的數據保護,防止數據未經授權的泄露和未被察覺的修改;具有相當高的復雜性,使得破譯的開銷超過可能獲得的利益,同時又要便於理解和掌握;
DES演算法把64位的明文輸入塊變為64位的密文輸出塊,它所使用的密鑰也是64位,首先,DES把輸入的64位數據塊按位重新組合,並把輸出分為L0、R0兩部分,每部分各長32位,並進行前後置換(輸入的第58位換到第一位,第50位換到第2位,依此類推,最後一位是原來的第7位),最終由L0輸出左32位,R0輸出右32位,根據這個法則經過16次迭代運算後,得到L16、R16,將此作為輸入,進行與初始置換相反的逆置換,即得到密文輸出。
DES演算法的入口參數有三個:Key、Data、Mode。其中Key為8個位元組共64位,是DES演算法的工作密鑰;Data也為8個位元組64位,是要被加密或被解密的數據;Mode為DES的工作方式,有兩種:加密或解密,如果Mode為加密,則用Key去把數據Data進行加密,生成Data的密碼形式作為DES的輸出結果;如Mode為解密,則用Key去把密碼形式的數據Data解密,還原為Data的明碼形式作為DES的輸出結果。在使用DES時,雙方預先約定使用的」密碼」即Key,然後用Key去加密數據;接收方得到密文後使用同樣的Key解密得到原數據,這樣便實現了安全性較高的數據傳輸。
『陸』 演算法流程圖怎麼畫
演算法流程圖繪制方法:
1、根據具體的步驟先畫出流程圖的形狀,然後在裡面填上事情的發展順序;
2、在紙上的畫法是一樣的,先根據事情的發展順序畫出具體的圖案,然後在裡面填上事情的發展順序;
3、在電腦上操作比較簡單,數據也比較清晰,在紙上畫電腦的流程圖的時候先將具體的數據分析清楚之後在按照步驟畫出來。
流程在畫的時候非常的考驗人的數字總結能力,需要有清晰的邏輯將事物的發展過程敘述清楚,再將整個事件總結成幾個主要的過程,根據過程的條數在電腦上面畫出具體的發展流程。
一般在電腦上的流程圖畫起來比較方便,因為在電腦上操作的時候一些數據可以直接從上面計算。先總結出開始和結尾的具體過程,總結好之後在電腦上面畫出具體的流程圖圖標,將事情的發展經過填到圖標裡面,流程圖在做的時候還要有很好的思維發散能力,根據具體發生的某一件事,做出事情的原因,經過,預測的結果。
手繪流程圖過程和電腦上一樣,都是需要思考過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將發展過程畫在紙上就可以,畫的時候注意事情的發展順序不要出現錯誤。
(6)抗幾何攻擊的演算法流程圖擴展閱讀:
演算法流程圖的基本結構:
1、順序結構
順序結構是最簡單的一種基本結構。
2、選擇結構
根據給定的條件p是否成立而選擇執行A和B。p條件可以是「x>0」或「x>y」等。注意,無論p條件是否成立,只能執行A或B之一,不可能既執行A又執行B。無論走哪一條路徑,在執行完A或B之後將脫離選擇結構。A或B兩個框中可以有一個是空的,即不執行任何操作。
3、循環結構
又稱重復結構,即反復執行某一部分的操作。有兩類循環結構:
當型(While):當給定的條件p成立時,執行A框操作,然後再判斷p條件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執行A框,如此反復直到p條件不成立為止。此時不執行A框而脫離循環結構。
直到型(Until):先執行A框,然後判斷給定的p條件是否成立。如果p條件不成立,則再執行A,然後再對p條件作判斷。如此反復直到給定的p條件成立為止。此時脫離本循環結構。
『柒』 如圖是一個演算法流程圖,則輸出S的值是______
S的初值為0,n的初值為1,滿足進行循環的條件,
經過第一次循環得到的結果為S=1,n=3,滿足進行循環的條件,
經過第二次循環得到的結果為S=4,n=5,滿足進行循環的條件,
經過第三次循環得到的結果為S=9,n=7,滿足進行循環的條件,
經過第四次循環得到的結果為S=16,n=9,滿足進行循環的條件,
經過第五次循環得到的結果為S=25,n=11,不滿足進行循環的條件,
退出循環,故輸出的S值為25
故答案為:25
『捌』 Dijkstra演算法流程圖
定義G=(V,E),定義集合S存放已經找到最短路徑的頂點,集合T存放當前還未找到最短路徑的頂點,即有T=V-S
Dijkstra演算法描述如下:
(1) 假設用帶權的鄰接矩陣edges來表示帶權有向圖,edges[i][j]表示弧<Vi, Vj>上的權值。若<Vi, Vj>不存在則置edges[i][j]=∞(計算機上用一個允許的最大值代替)。S為已經找到的從Vs出發的最短路徑的終點集合,它初始化為空集。那麼,從Vs出發到圖上其餘各頂點(終點)Vi可能達到的最短路徑長度的初值為:D[i]=deges[s][i] Vi∈V
(2) 選擇Vj,使得D[j]=Min{D[i]|Vi∈V-S},Vj就是當前求得的一條從Vs出發的最短路徑的終點。令S=S∪{Vj}
(3) 修改從Vs出發到集合V-S上任一頂點Vk可達的最短路徑長度。如果D[j]+edges[j][k]<D[k]則修改D[k]為D[k]=D[j]+edges[j][k]
重復操作(2)(3)共n-1次。由此求得從Vs到圖上其餘各頂點的最短路徑。
『玖』 C語言演算法流程圖
開始->定義3個變數->輸入3個數->判斷3個數的大小->輸出中間數
『拾』 演算法的流程圖都有什麼功能
演算法的流程圖其實和演算法作用一樣,把完成一件事情的步驟一步一步的列出來,每步驟的語句相對演算法來說比較精簡.他們都是思考的過程,一種方法的體現,以圖形方式有條理地表達工作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