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在校學生,務必要在學好基礎(比如計算機系統、演算法、編譯原理等等)的前提下,再考慮去進行下面的學習。第一部分:對於尚未做過Java工作的同學,包括一些在校生以及剛准備轉行Java的同學。
一、Java基礎首先去找一個Java的基礎教程學一下,這里可以推薦一個地址,或者你也可以參照這個地址上去找相應的視頻。學習Java基礎的時候,應該盡量多動手,很多時候,你想當然的事情,等你寫出來運行一下,你就會發現不是這么回事兒,不信你就試試。學完以上內容以後,你應該對Java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了,你可以用Java語言寫出一些簡單的程序,並且你用的是最簡單的編輯器,比如記事本。這個時候,不要急於進入下一部分,留下幾天好好寫一些程序,盡可能熟悉這些基礎內容。
二、Web開發等你寫上幾天程序以後,你往往會比較迷茫,因為你寫的東西似乎看起來毫無用處,比如實現一個簡單的計算器,讀取一個文件等。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去學著寫一些讓你覺得有意思的東西了,所以你應該學習更多的知識。這些內容主要是Web開發相關的內容,包括HTML/CSS/JS(前端頁面)、Servlet/JSP(J2EE)以及Mysql(資料庫)相關的知識。它們的學習順序應該是從前到後,因此最先學習的應該是HTML/CSS/JS(前端頁面),這部分內容你可以去上面的那個runoob網站上找。
你可以試著自己寫一些頁面,當然,你可以盡你最大的努力讓它變得最漂亮。這部分內容對於後端Java來說,理論上不是特別重要,但至少要達到可以自己寫出一些簡單頁面的水平。接下來,你需要學習的是Servlet/JSP(J2EE)部分,這部分是Java後端開發必須非常精通的部分,因此這部分是這三部分中最需要花精力的,而且這個時候,你要學會使用開發工具,而不能再使用記事本了,可以選擇eclipse。當你下載安裝好eclipse以後,請視頻中的教程一步一步去學習,一定要多動手。關於Servlet/Jsp部分視頻的選擇,業界比較認可馬士兵的視頻,因此推薦給大家。
當然了,我本人並沒有看過他的視頻,所以不好說的太絕對,如果大家自己有更好的選擇,可以堅持自己的,不要被我干擾。原本我也是打算出教學視頻的,但是由於時間問題,還是決定放棄了。但是如果你看視頻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歡迎來我的交流群提問,或者去斗魚觀看我的直播提出你的問題,直播地址和群號都在我的個人博客左側。最後一步,你需要學會使用資料庫,mysql是個不錯的入門選擇,而且Java領域里主流的關系型資料庫就是mysql。這部分一般在你學習Servlet/Jsp的時候,就會接觸到的,其中的JDBC部分就是資料庫相關的部分。你不僅要學會使用JDBC操作資料庫,還要學會使用資料庫客戶端工具,比如navicat,sqlyog,二選一即可。
三、開發框架當你學會以上內容以後,這個時候你還不足以參加工作,你還需要繼續深造。公司里為了提高開發的效率,會使用一些Java Web框架,因此你還需要學習一些開發框架。目前比較主流的是SSM框架,即spring、springmvc、mybatis。你需要學會這三個框架的搭建,並用它們做出一個簡單的增刪改查的Web項目。你可以不理解那些配置都是什麼含義,以及為什麼要這么做,這些留著後面你去了解。
但你一定要可以快速的利用它們三個搭建出一個Web框架,你可以記錄下你第一次搭建的過程,相信我,你一定會用到的。還要提一句的是,你在搭建SSM的過程中,可能會經常接觸到一個叫maven的工具。這個工具也是你以後工作當中幾乎是必須要使用的工具,所以你在搭建SSM的過程中,也可以順便了解一下maven的知識。在你目前這個階段,你只需要在網路上了解一下maven基本的使用方法即可,一些高端的用法隨著你工作經驗的增加,會逐漸接觸到的。
關於學習SSM框架的地址給大家推薦一個,這裡面有視頻,大家可以去觀看。四、找工作當你完成開發框架的學習以後,你就該找工作了,在校的找實習,畢業的找全職。與此同時,在找工作的同時,你不應該停下你的學習,准確的說,是你在以後都不能停下學習。上面這些內容你只是囫圇吞棗的學會了使用,你可以逐步嘗試著去了解更多的東西,網路是你最重要的老師。
第二部分:對於參加工作一年以內的同學。恭喜你,這個時候,你已經擁有了一份Java的工作。這個階段是你成長極快的階段,而且你可能會經常加班。但是加班不代表你就可以鬆懈了,永遠記得我說的那句話,從你入行那一刻起,你就要不停的學習。在這一年裡,你至少需要看完《Java編程思想》這本書。這本書的內容是幫助你對於Java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是Java基礎的升級版。這本書很厚,當初看這本書,我花了整整三個月。正常速度的話,應該可以在半年左右看完。我這里不要求過高,只要你在一年以內把這本書看完即可。當然了,我所說的看完,是充分吸收,而不是讀一遍就完事了,因此有些內容你可能會看不止一遍。總而言之,這個階段的核心學習思想就是,在工作中實踐,並且更加深入的了解Java基礎。
第二部分:對於參加工作1年到2年的同學。這部分時間段的同學,已經對Java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但是對於面向對象的體會可能還不夠深刻,編程的時候還停留在完成功能的層次,很少會去考慮設計的問題。於是這個時候,設計模式就來了。我當時看的是《大話設計模式》這本書,並且寫了完整版的設計模式博客。因此,我要求大家,最多在你工作一年的時候,必須開始寫博客,而設計模式就是你博客的開端。
請記住,我所提的基本都是最低要求,因此不要有任何鬆懈的心理,否則五年後,你不要去羨慕別人高於你的工資,也不要去羨慕別人進入了某公司。這一年,你必須對於設計模式了如指掌,《大話設計模式》可以作為你的開端。此外,設計模式並不是你這一年唯一的任務,你還需要看一些關於代碼編寫優化的書。比如《重構 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effective java》。總而言之,這個階段,你的核心任務就是提高你的代碼能力,要能寫出一手優雅的代碼。
第三部分:對於參加工作2年到3年的同學有的同學在這個時候覺得自己已經很牛逼了,於是忍不住開始慢慢鬆懈。請記住,你還嫩的多。這個階段,有一本書是你必須看的,它叫做《深入理解Java虛擬機》。這本書絕對是Java開發者最重要的書,沒有之一。在我眼裡,這本書的重要性還要高於《Java編程思想》。這本書的內容是幫助你全面的了解Java虛擬機,在這個階段,你一定已經知道Java是運行在JVM之上的。所以,對於JVM,你沒有任何理由不了解它。
另外,在過去2年的工作當中,你肯定或多或少接觸過並發。這個時候,你應該去更加深入的了解並發相關的知識,而這部分內容,我比較推薦《Java並發編程實戰》這本書。只要你把這本書啃下來了,並發的部分基本已經了解了十之六七。與此同時,這個階段你要做的事情還遠不止如此。這個時候,你應該對於你所使用的框架應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於Java的類庫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因此,你需要去看一些JDK中的類的源碼,也包括你所使用的框架的源碼。這些源碼能看懂的前提是,你必須對設計模式非常了解。否則的話,你看源碼的過程中,永遠會有這樣那樣的疑問,這段代碼為什麼要這么寫?為什麼要定義這個介面,它看起來好像很多餘?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些學習的過程是環環相扣的,如果你任何一個階段拉下來了,那麼你就真的跟不上了,或者說是一步慢步步慢。而且我很負責的告訴你,我在這個階段的時候,所學習的東西遠多於這里所羅列出來的。
因此千萬不要覺得你已經學的很多了,我所說的這些都只是最低要求,不光是我,很多人在這個時間段所學習的內容都遠超本文的范圍。如果你不能跟上節奏的話,若干年後,如果不是程序猿市場還不錯的話,你很可能不僅僅是工資比別人低,公司沒別人好,而是根本就找不到工作。總而言之,這個階段,你需要做的是深入了解Java底層和Java類庫(比如並發那本書就是Java並發包java.concurrent的內容),也就是JVM和JDK的相關內容。而且還要更深入的去了解你所使用的框架,方式比較推薦看源碼或者看官方文檔。另外,還有一種學習的方式,在2年這個階段,也應該啟用了,那就是造輪子。不要聽信那套「不要重復造輪子」的論調,那是公司為了節省時間成本編造出來的。重復造輪子或許對別人沒有價值,因為你造的輪子可能早就有了,而且一般情況下你造出來的輪子還沒有現存的好。
但是對別人沒有價值,不代表對你自己沒有價值。一個造輪子的過程,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對你進行系統的鍛煉,它不僅考察你的編碼能力,還考察你的框架設計能力,你需要讓你的輪子擁有足夠好的擴展性、健壯性。而且在造輪子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這些難題往往又是你學習的契機。當你把輪子造好的時候,你一定會發現,其實你自己收獲了很多。所以,這個階段,除了上面提到的了解JVM、JDK和框架源碼以外,也請你根據別人優秀的源碼,去造一個任何你能夠想像出來的輪子。
第四部分:參加工作3年到4年的同學這個階段的同學,提升已經是很難了,而且這個階段的學習往往會比較多樣化。因為在前3年的過程中,你肯定或多或少接觸過一些其它的技術,比如大數據、分布式緩存、分布式消息服務、分布式計算、軟負載均衡等等。這些技術,你能精通任何一項,都將是你未來面試時巨大的優勢,因此如果你對某一項技術感興趣的話,
這個時候可以深入去研究一下。這項技術不一定是你工作所用到的,但一定是相關的。而且在研究一門新技術時,切忌朝三暮四。有的同學今天去整整大數據,搞搞Hadoop、hbase一類的東西。過不了一段時間,就覺得沒意思,又去研究分布式緩存,比如redis。然後又過不了一段時間,又去研究分布式計算,比如整整Maprece或者storm。結果到最後,搞得自己好像什麼都會一樣,在簡歷上大言不慚的寫上大數據、分布式緩存、分布式計算都了解,其實任何一個都只是浮於表面。到時候面試官隨便一問,就把你給識破了。
一定要記住,作為一個程序猿,平日里所接觸的技術可能會很多,但是想要讓一門技術成為你的優勢,那麼一定是你對這門技術的了解強過絕大多數人才行。因此在這個階段,你就不能再簡單的去學習前3年的內容了,雖然前面的學習如果還不夠深入的話依舊要繼續,但這個時候你應該更多的考慮建立你的優勢,也可以稱為差異性。差異性相信不難理解,就是讓你自己變得與眾不同。你前面三年的學習足夠你成為一名基本合格的Java開發者,但你離成為一名優秀的Java開發者還有很大的距離。
所謂優秀,即能別人所不能。而你前三年所學習的內容,是很多做過幾年的Java開發都能夠掌握的。那麼為了讓自己有差異性,你就需要另闢蹊徑,找一個方向深入研究下去,以期在將來,你能夠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比如分布式計算領域的專家,大數據領域的專家,並發領域的專家等等。此外,你除了建立你的差異性之外,還要去彌補你基礎上的不足,直到現在,我都沒有提及基礎知識。原因是基礎是很枯燥無味的,學的太早不僅容易懵逼,而且懵逼的同時還容易產生心理陰影,以至於以後再不想去研究這些基礎。但基礎又是你深入研究一些領域時所必須掌握的,比如你去研究分布式計算,你不懂演算法你玩個毛毛?比如你去做分布式緩存,你對計算機系統的內存不了解,你如何去做緩存?
如果你的基礎本來就非常強,那麼恭喜你,相信你在之前的工作中已經充分體會到了這些基礎對你的幫助。但我相信大部分人的基礎都很薄弱,哪怕是科班畢業的人,很多人也不敢說自己當初的基礎學的多麼強大,比如演算法、計算機系統原理、編譯原理這些。但是每個人時間都是有限的,而且這些基礎的書籍每一本讀下來,沒個一年半載的,還真拿不下來,因此還是要有所抉擇的。雖然藝多不壓身,但問題是藝多是有代價的,是需要你付出時間和精力的,而我個人更贊成在同等代價的情況下獲取最大的收獲。
首先,我比較推崇的基礎書籍有三本,分別是《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tcp/ip詳解 卷一、二、三》,《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其中TCP/IP有三本書,但我們這里把這三本看成是一本大書。這三本分別適合三種人,《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比較適合一直從事Java Web開發和APP後端開發工作的人群。《tcp/ip詳解 卷一、二、三》比較適合做網路編程的人群,比如你使用netty去開發的話,那麼就要對TCP/IP有更深入的了解。而《數據結構與演算法》這本書,則比較適合做計算研究工作的人,比如剛才提到的分布式計算。另外,我要強調的是,這里所說的適合,並不是其它兩本對你就沒有用。比如你做Java Web和APP後端開發,《tcp/ip詳解 卷一、二、三》這本書對你的作用也是很大的。這里只是分出個主次關系而已,你要是時間足夠的話,能把三本都精讀那當然最好不過了。
但如果時間有限的話,那麼就先挑對你幫助最大的書去讀。理論上來講,這一年你能把這三本其中一本精讀下來,就已經非常厲害了。有了基礎,有了前面的工作經驗,你就可以去開拓屬於你的領域了。在這一年裡,一定要規劃好自己的領域,建立好自己的優勢,製造出差異性。如果你對自己的領域不夠清晰的話,隨著你工作的時間日益增多,你接觸的技術會越來越多,這個時候,你很容易被淹死在技術的海洋里,看似接觸的技術越來越多,會用的也越來越多,但你毫無優勢。有的同學可能會問,「我,我也不知道我的領域是什麼啊?怎麼辦呢?」對於這種人,我只想說,「卧槽,這還問我?要不幹脆我替你學習得了,好不好?」
第五部分:參加工作4年到5年的同學經過前面一年的歷練,相信你在自己所鑽研的領域已經有了自己一定的見解,這個時候,技術上你應該已經遇到瓶頸了。這個時候不要著急提高自己的技術,已經是時候提高你的影響力了,你可以嘗試去一些知名的公司去提高你的背景,你可以發表一些文章去影響更多的人。當然,你也可以去Github創建一個屬於你的開源項目,去打造自己的產品。
這次的開源項目不同於之前的造輪子,你這個時候是真的要去盡量嘗試造出來真正對別人有價值的輪子。技術學到這個階段,很容易遇到瓶頸,而且往往達到一定程度後,你再深入下去的收效就真的微乎其微了,除非你是專門搞學術研究的。然而很可惜,大部分程序猿做不到這一步,那是科學家做的事情。這個時候提高影響力不僅僅是因為技術上容易遇到瓶頸,更多的是影響力可以給你創造更多的機會。程序猿在某種程度上和明星很像,一個好的電視劇和電影就可以成就一批明星,程序猿有的時候也是,一個好的項目就可以成就一群程序猿。比如國內幾個膾炙人口的項目,像淘寶、支付寶、QQ、網路、微信等等。這每一個項目,都成就了一批程序猿。我敢說,這裡面任何一個項目,如果你是它的核心開發,光是這樣一個Title,就已經是你非常大的優勢。更何況還不止如此,Title說到底也是個名頭,更重要的是,這種項目在做的時候,對你的歷練一定也是非常給力的。
而你如果想要參與這樣的項目,除了靠運氣之外,影響力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手段。比如你在分布式計算領域有一定的影響力,那麼如果有什麼好的關於分布式計算的項目,對方就很可能會邀請你。就算人家不邀請你,你自己主動去面試的時候,對方如果知道你在這個領域的影響力,也肯定會起到很大的作用,而這個作用,甚至可能會超過你現在的技術能力。所以,在這個階段,你最大的任務是提高自己的影響力,為自己未來的十年工作生涯那一天做准備。如果你能夠靠你的影響力和以前積累的技術,參與到一個偉大的項目當中,那麼你後面的五年也就有著落了。當然了,我現在滿打滿算,做程序猿也就4年半不到,因此關於4年到5年這一部分,我的見解不一定是對的,就算是對的,也不一定是適合任何人的。
所以,希望大家自己有的判斷力,去決定到底該如何度過這一年。結語本文到此就基本結束了,整篇文章很長,但其實主要就說了兩部分內容,一個是社招面試的准備,一個是Java生涯的學習。關於這兩部分,我已經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但是還是那句話,每個人吸收知識的時候,都要有抽取精華,去除糟粕的能力。我所說的,可能有些是對的,有些是錯的,有些是適合你的,有些是不太適合你的,你要自己能夠判斷。其實你在生活和工作當中也是一樣的,你身邊的人形形色色,有的人你喜歡,有的人你很討厭。但其實你喜歡的人也有缺點,你討厭的人也有優點。你要學會從你討厭的人身上學會他的優點,千萬不要一棒子打死,這只會讓你失去很多學習成長的機會。好了,說了這么多了,就到此為止吧
Ⅱ 後端和前端程序員的區別在哪裡那個就業前景跟好
前端開發和後台開發是有區別的,工作的內容和負責的東西是完全的不同的
後端:入門難,深入更難,枯燥乏味,沒有太大成就感,看一堆業務邏輯代碼。
前端:入門簡單,先易後難,能看到自己做出來的展示界面,有成就感。
1、前端開發
前端開發現在一般指的就是web前端開發工程師,其負責是網站前端頁面也就是網頁的頁面開發,簡單的說網站前端負責是東西是網站用戶可見的東西,如網頁上的特效、網頁的布局、圖片、視頻等內容。網站前端工程師的工作內容就是將美工設計的效果圖的設計成瀏覽器可以運行的網頁,並和後端開發工程師配合做網頁的數據顯示和交互。
2、後端開發
後端開發一般也叫做後台,其負責是網站後台邏輯的設計和實現還有用戶及網站的數據的保存和讀取。比如一般網站都是有用戶注冊和登錄的,用戶的注冊的信息通過前端發送給後端,後端將其保存在資料庫中,用戶登錄網站的時候,後端需要通過用戶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是否與資料庫中的一致來判斷用戶是否有許可權登錄,這是後台開發中的一個最簡單的功能。
前端工程師的需求量很大,幾乎所有提供互聯網服務的企業都需要,最近需求量比較大的一個方向就是HTML5前端開發。HTML5是HTML標准,它本身是一項標准化協議,HTML5開發這個名詞本身就是不專業的稱呼,通常意義上指使用HTML5等較為潮流的技術進行前端開發。
與Web前端開發不同的是,使用HTML5不僅僅可以開發前端,還有網頁游戲,手機APP,使用瀏覽器進行3D渲染等一系列建立在HTML5標准與搭載其標准瀏覽器上的開發,而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功能分支並入HTML5標准,
前端技術可以說是越來越成熟了,Web前端開發工程師已經成為發展中的職業香饃饃。說起來幾乎是整個互聯網行業都需要Web前端工程師,無論是剛起步的創業公司,還是上市公司乃至巨頭,都有一定需求。只要你夠優秀,Web開發前端就業前景簡直不要再好!
前端的發展其實還是那句話,有需求才會有市場,為什麼那麼多人參加想進入Web前端的行列呢,還不是因為Web開發有市場,企業需要量大。所以與其費盡心思的想Web前端今後的發展,還不如用那個時間好好學習一些Web前端技能將來對就業更添保障。
Ⅲ 前後端程序員工作內容是什麼
前端負責頁面效果,後端處理頁面請求和數據並操作資料庫
Ⅳ 前端入門應該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路徑
給你幾點建議和學習路線,參考一下:
1、作為一個初學者,你必須明確系統的學習方案,我建議一定有一個指導的人,全靠自己學,放棄的幾率非常大,在你對於web前端還沒有任何概念的時候,需要一個人領進門,之後就都靠自己鑽研,第一步就是確定web前端都需要哪些內容,並且在多少時間內學完,建議時間6個月保底。
2、視頻為主,書為輔。很多初學者在學習前端的時候非常喜歡去買書,但是最後的結果是什麼?看來看去什麼都不會寫,所以在這里給大家提醒,書可以看,但是是在建立於你已經對於某個知識點有了具體操作的執行後,在用書去鞏固概念,這樣更加利於你對於知識的理解。
3、對於學習技術來講,掌握一個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對於學習web前端來講,學習方法確實很多都是相通的,一旦學習方法不對,可能就會造成「方法不對,努力白費」。其實關於這方面還是很多的,我就簡單說個例子,有的人邊聽課邊跟著敲代碼,這樣就不對,聽課的時候就專心聽,做題的時候就專心做題,這都是過來人的經驗,一定要聽。根據每個人的不同,可能學習方法也會有所出路,找到適合你自己的學習法方法是學習的前提。
4、不建議自己一個人瞎學,在我了解學習編程的這些人來看,從零基礎開始學並且最後成功做這份工作的其實並沒有幾個,我覺得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都不了解web前端是干什麼的,學什麼的,就盲目的買書看,到處找視頻看,最後看著看著就放棄了,所以我建議初學者在沒有具體概念之前,還是找有經驗的人請教一下,聊過之後你就會知道web前端具體是干什麼的,該怎麼學,這是我個人的小建議,可以不採納。
《Vue.js權威指南》
Vue作為現在前端的主流框架,在國內應用最為廣泛,所以了解Vue原理必須要啃一本Vue的書籍。我之所以推薦這本,是因為這本書對於引導初用Vue的開發者有著質的提升。從基礎知識到主流打包以及源碼解析,還有很多實踐的案例,都是一本不錯的實用性書籍。主要內容包括數據綁定、指令、表單控制項綁定、過濾器、組件、表單驗證、服務通信、路由和視圖、vue-cli、測試開發和調試、源碼解析及主流打包構建工具等。該書內容全面,講解細致,示例豐富,適用於各層次的開發者。
《編程之美》
無論是什麼崗位的程序員,必讀的一本書籍,沒有讀過這本書的程序員幾乎都是假程序員。這本書有60道演算法和程序設計題目,這些題目大部分在近年的筆試,面試中出現過,或者是被微軟員工熱烈討論過。作者試圖從書中各種有趣的問題出發,引導讀者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尋找更優的解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自己的編程思維和對於這個行業的深入思考,最終變成技術大牛。
相關的視頻教程需要的話,留言告訴我。
Ⅳ 如何規劃自己的程序員人生
第一個階段: 實現
在這階段我們只在乎功能的實現,不會考慮性能優化,我們會覺得一些功能不會做,一些功能自己沒做,我們只要實現了功能,就覺得很有成就感。在這個階段中,我們要多去做事,沒做過的就去做。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全面能力,前端、後端、伺服器等要去接觸。其實,這個階段就好比人類的居住環境,原始人的時候只考慮實現遮風避雨就行了,不考慮住得舒不舒服,所以找個山洞住就可以了。在這個階段會學很多東西,遇到問題就可能需要學習,所以要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這個階段一般經歷2-3年左右,會遇到第一個瓶頸,覺得自己市面上流行的功能都能做了,感覺技術沒有挑戰性了,這時候不要自滿, 要知道這只是第一個瓶頸, 突破這個瓶頸,後面要經歷的階段還很多。
第二階段:借鑒
而要突破第一個瓶頸,最好的方法就是借鑒別人的代碼,多看開源程序,能學到很多東西,這時候進入第二個階段, 看開源程序源碼, 能發現以前沒有用過的一些程序的用法,能學習到很多編程思想。或許有人認為別人能實現的自己也能實現,不屑於看別人的東西,這是重復造輪子的思想,這顯然阻礙了自己進步的空間! 有的人別說是開源程序的源碼, 就連團隊其他人寫的代碼都看不進去, 這樣的人我認為他沒有進入第二階段,可能還在第一階段。 分析開源程序要掌握分析代碼的方法,我之前總結過分析代碼的5種方法,優才的學員都聽我講過,我這里不多講,這些方法回也在我們今年要出版的《程序員聊人生》這本書裡面。 這個階段我還是拿人類居住環境來做比喻:人類在一定階段後, 好像能借鑒鳥搭鳥窩的形式,自己能「搭建」茅草屋了。
第三個階段:優化。
當我們功能都能實現了,也借鑒了許多別人的東西時候,借鑒階段也是有瓶頸的,當我們看了一兩年開源代碼後, 再看新的程序,已經看不出新的編程思想了,感覺編程思想都是以前看過的。這個時候,我們的重心會想著怎麼優化我們的代碼:我們會考慮代碼的可讀性、安全性、可擴展性。這時候建議大家可以看一些設計模式、編程思想、安全方面的書。 這個階段拿人類居住環境來做比喻:就相對於人類不斷的優化,後面可以建樓房,讓居住更加的舒適。
Ⅵ 程序員,如何少走彎路,成為一名技術專家或者架構師
#1 專業技能
@首先當然基礎知識要扎實,一些經典的專業書籍一定要看。比如,設計模式,演算法,數據結構,所在領域的編程語言的專業書籍等.關於不同的能力階段,需要讀取什麼類型的書籍,請參考ThoughtWorks(中國)程序員讀書雷達,每年都有更新。
@作為架構師,review別人的代碼並給出合理的建議是基本功,比如變數或者方法命名的規則;所以代碼大全,重構,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Clean code 等等肯定需要看。
@ 對於某一個技術領域或者業務領域,一定要有一門技術是精通的,因為這樣你才能體會到以後遇到自己不懂的技術的時候,如何能夠快速成為這一方面的行家。
@ 平常有時間一定要多多進行代碼的訓練,也就是Martin Flower常說的Kata練習,這個比喻來自於跆拳道,跆拳道選手一般每天都會找一些基本的招式,進行反復的練習,從而訓練肌肉的條件發射,那麼對於我們程序員來說,一定也要進行持續的編程訓練,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位同事,給的建議是,雖然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溝通和協調上面,沒有機會寫代碼,但是自己一定要利用業余時間,自己找一些例子來聯系,比如,參與開源項目,或者到網上去搜索一些大師的經典Kata聯系的例子;或者看工作裡面是否有一些小工具,是否能夠提升自己的溝通效率,當然已經天天寫代碼的童鞋們除外。請參考我轉發的另外一篇文章和另外一篇介紹能在線練習Kata code的文章.
@ 最好能夠在精通一門語言的基礎之上,學習其他的語言,從而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對於程序語言有一個更高層次的抽象認識,比如,學了Java之後,可以學學Ruby,Groovy,C#等等,其實語言之間都是相互借鑒的,比如Lamba表達式,連java也慢慢的向函數式編程方向靠攏。
@ 如果有時間,一定要自己維護一個博客,既然選擇了架構師,就決定了自己以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專家,同時也要成為一個佈道師,為企業組織或者社會上的其他IT同行們貢獻自己的一些微薄之力。
@ 多參加一些社會上舉辦的軟體專業會議或者活動,了解當前比較流行的技術和框架。
@ 這條不提倡,我以前有一個同事,幾乎每年都要更新簡歷1~2次,目的不是真正的換工作,而是通過面試得到當前市場上大部分公司正在使用什麼技術和框架。對於這條,請慎用!!!!
@如果有結對編程的機會一定要好好珍惜,特別是和高手大拿一起結對的時候。
@如果大家上面都已經做的非常的好了,這個時候可以看看架構設計方面的書籍,比如企業應用架構模式,架構之美等等。
@ 去51Job上搜索架構師這個職位標簽,看看不同行業的企業對於架構師的技術要求和標准,然後結合自己當前所處的行業和你自己的技術特點,比如擅長前段或者後端,有選擇性的學習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技術或者方法。
@ 關於常用的網站,沒有定論,筆者主要是根據搜索的結果去發現適合自己的網站,所以需要讀者掌握一定的搜索的技巧,筆者一般喜歡用英文搜索,這樣的話資料比較全也比較新;如果下載電子書的話或者查看博客的話 一般會首選CSDN;如果是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的話,在StackOverFlow上面被解答的概率是最大的,此外平常自己也需要去積累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技術的人氣比較旺的網站列表,比如一般和Window相關的就是MSDN;如果對Java入門比較感興趣,可以看看這個網站。對於一些開源的框架,一般都會有想對應的社區,google一搜索,很快就能找到。另外一個德國人寫的博客的非常的精緻,如果對Eclipse插件開發特別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參考它。
@大家如果時間和精煉允許,最好能在Github開源和分享自己平常寫的代碼。這樣一方面可以熟悉git用法,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把自己平常練手的代碼免費保存,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大家平常遇到什麼問題,可以到StackOverFlow上面去尋找答案;當然,如果你能自己注冊一個StackOverFlow賬號那是最好不過的,這樣不但可以提問,還可以幫助別人,同時上面還有很多工作簽證的工作機會。
#2 軟技能(現代社會,一個合格科學家不僅僅是某一個行業的技術專家同時也是一名專業的社會活動家)
@遇到問題,一定要多想,遇到一個問題,如果解決了,就要反思為什麼能夠解決,如果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
如何更快速的解決。
@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現在很多新技術的框架的中文文檔非常的少,即使翻譯成中文,也是二手的了(國內自己的開發的一些開源框架除外)
@ 有時間的話,看一些溝通方面的書籍,如果有參與溝通的機會的時候,一定要想如何把溝通做的更好更舒暢。
@ 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參加PMP的考試,關於如何備考PMP,請大家參閱另外一篇文章:如何備考PMP,但是如果不想參加的話,也沒有關系,至少要涉獵到項目管理方面的書籍,否則以後如果成為架構師之後,客戶或者管理者給你說一些項目管理上一些專業術語時,到時候就會一頭霧水。
@架構師其實從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角色,而不是一種職位。一定要時時刻刻保持空杯心態。
@一定要有一顆保持飢渴學習和耐得住寂寞的赤子之心。
@當前的技術節湊是非常快的,特別是結婚以後又有小孩了。一定要好好的利用自己碎片時間,對於一些技術,當時讀不懂不要緊,但是一定要記住和了解其關鍵詞,這個主要是為了拓寬自己的視野。比如,當前你想自己開發一個系統,結果已經有一個開源框架實現了,而且還很穩定,這個時候,自己就沒有必要重復發明輪子了。
@與不同的技術、編程語言、設計模式和結構等(甚至是它並沒有在日常中給予你直接的幫助)打交道。你永遠都不知道這些知識是否會在未來派上用場,但是對你絕對是有益無害。
@在工作中,能夠幫助到別人解決技術難題,一定要盡量全力以赴,因為這不但可以贏得同事的好感和口碑,同時也能增長你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提高你的技術思維能力
@ 一定要掌控好自己的時間,對工作沒有幫助的會議,能不參加盡量不要參加,當然,企業安全,公司規章制度如果是強制性的,該參加還得參加,但是如果沒有工作效率和扯皮的會議,盡量避免參加。
@程序員要耐得住寂寞,要在自己的領域深挖,不能看啥火,就學啥,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判定,如果決定不了,可以向資深的同事或者朋友溝通。
@盡量參與到項目中的編碼,因為架構師不能與項目脫離。
@ 如果有機會可以鍛煉一下自己在大眾環境下的演講和PTT的能力。
@有機會多做知識分享,因為你一旦分享了知識,你就會對這門技術有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能樹立在同事中的良好的技術形象,從而贏得更多的專家影響力而不是職位影響力。
上面只是我當前能想到的,知易行難,知道了上面的一些經驗,並不代表年輕程序員們就能馬上成功,畢竟這需要一個鳳凰涅槃和實踐的過程,但是肯定能幫助有志於於此的年輕程序員們少走一些彎路,限於筆者水平,如有總結不恰當或者不到位的地方,還望批評指正。
Ⅶ 作為一名學軟體的,我該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
介紹一個職業生涯規劃工具
個人職業生涯的PPDF法
PPDF的英文全稱是:Personal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File。
中文是:個人職業表現發展檔案,也可譯成個人職業生涯發展道路。
在發達國家的不少企業里都有一種稱為PPDF的東西。這個東西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作用卻非常大。有不少的企業、公司靠它將自己的員工形成了一種合力,形成了團隊,為了單位的目標去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為什麼它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呢?主要是它將所有員工的個人發展,同企業的發展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它為每個員工都設計了一條經過努力可以達到個人目標的道路,使他明確只有公司發展了,他個人的目標也就可以實現了。這實際上是一種極有效的人力資源開發的方法。正因為如此,許多企業紛紛效仿。
所謂職業生涯,是一個人一生的工作經歷,特別是職業、職位的變動及工作理想實現的整個過程。職業生涯的管理,就是幫助員工具體設計及實現個人合理的職業生涯計劃。
每個人對自己的一生都有良好的理想設計,這些設想有的可以實現,有的可能就不會實現。當一個人在一個單位工作時,如果這個單位的管理者能夠為他去進行設計,他就會有一種追求感。管理者給員工進行具體的設計時,要使他們的職業生涯計劃建立在現實的、合理的基礎上,並且通過必要的培訓、職務設計及有計劃的晉升或職務調整,為他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為員工設計職業生涯發展計劃有許多好處:①可以更深地了解員工的興趣、願望、理想,以使他能夠感覺到自己是受到重視的人,從而發揮更大的作用。②由於管理者和員工有時間接觸,使得員工產生積極的上進心,從而為單位的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③由於了解了員工希望達到的目的,管理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安排對員工的培訓。④可以適時地用各種方法引導員工進入單位的工作領域,從而使個人目標和單位的目標更好地統一起來,降低了員工的失落感和挫折感。⑤能夠使員工看到自己在這個單位的希望、目標,從而達到穩定員工隊伍的目的。
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計劃基本上有三個方向:①縱向發展,即員工職務等級由低級到高級的提升;②橫向發展,指在同一層次不同職務之間的調動,如由部門經理調到辦公室任主任。此種橫向發展可以發現員工的最佳發揮點,同時又可以使員工自己積累各個方面的經驗,為以後的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③向核心方向發展,雖然職務沒有晉升,但是卻擔負了更多的責任,有了更多的機會參加單位的各種決策活動。以上這幾種發展都意味著個人發展的機會,也會不同程度地滿足員工的發展需求。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PPDF法。
1.PPDF的主要目的
PPDF是對員工工作經歷的一種連續性的參考。它的設計使員工和他的主管領導,對該員工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員工將來想做些什麼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它既指出員工現時的目標,也指出員工將來的目標及可能達到的目標。它標示出,你如果要達到這些目標,在某一階段你應具有什麼樣的能力、技術及其他條件,等等。同時,它還幫助你在實施行動時進行認真思考,看你是否非常明確這些目標,以及你應具備的能力和條件。
2.怎樣使用PPDF
PPDF是兩本完整的手冊。當你希望去達到某一個目標時,它為你提供了一個非常靈活的檔案。將PPDF的所有項目都填好後,交給你的直接領導一本,員工自己留下一本。領導會找你,你要告訴他你想在什麼時間內,以什麼方式來達到你的目標。他會同你一起研究,分析其中的每一項,給你指出哪一個目標你設計得太遠,應該再近一點兒;哪一個目標設計得太近,可以將它往遠處推一推。他也可能告訴你,在什麼時候應該和電大、夜大等業余培訓單位聯系,他也可能會親自為你設計一個更適合於你的方案。總之,不管怎樣,你將單獨地和你相信的領導一同探討你該如何發展、奮斗。
3.PPDF的主要內容
(1)個人情況
A.個人簡歷:包括個人的生日、出生地、部門、職務、現住址等。
B.文化教育:初中以上的校名、地點、入學時間、主修專題、課題等。所修課程是否拿到學歷,在學校負責過何種社會活動等。
C.學歷情況:填入所有的學歷、取得的時間、考試時間、課題以及分數等。
D.曾接受過的培訓:曾受過何種與工作有關的培訓(如在校、業余還是在職培訓)、課題、形式、開始時間等。
E.工作經歷:按順序填寫你以前工作過的單位名稱、工種、工作地點等。
F.有成果的工作經歷:寫上你認為以前有成績的工作是哪些,不要寫現在的。
G.以前的行為管理論述:寫你對工作進行的評價,以及關於行為管理的事情。
H,評估小結:對檔案里所列的情況進行自我評估。
(2)現在的行為
A.現時工作情況:應填寫你現在的工作崗位、崗位職責等。
B.現時行為管理文檔:寫上你現在的行為管理文檔記錄,可以在這里加一些注釋。
C.現時目標行為計劃:設計一個目標,同時列出和此目標有關的專業、經歷等。這個目標是有時限的,要考慮到成本、時間、質量和數量的記錄。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立刻同你的上司探討解決。
D.如果你有了現時目標。它是什麼?
E.怎樣為每一個目標設定具體的期限?此處寫出你和上司談話的主要內容。
(3)未來的發展
A.職業目標:在今後的3-5年裡,你准備在單位里做到什麼位置。
B.所需要的能力、知識:為了達到你的目標,你認為應該擁有哪些新的技術、技巧、能力和經驗等。
C.發展行動計劃:為了獲得這些能力、知識等,你准備採用哪些方法和實際行動。其中哪一種是最好、最有效的,誰對執行這些行動負責,什麼時間能完成。
D.發展行動日誌:此處填寫發展行動計劃的具體活動安排,所選用的培訓方法。如聽課、自學、所需日期、開始的時間、取得的成果等。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了解工作、了解行為。同時,你還要對照自己的行為和經驗等,寫上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Ⅷ 前端發展方向 職業規劃
端的發展前景是很明朗並且是非常具有潛力的,端開發是創建Web頁面或app等前端界面呈現給用戶的過程,通過HTML,CSS及JavaScript以及衍生出來的各種技術、框架、解決方案,來實現互聯網產品的用戶界面交互。主要發展前景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
近幾年各類互聯網應用產品層出不群,Web前端開發工程師作為實現前端展示的重要一步也越來越受到了企業的青睞,招聘需求呈現遞增趨勢,從前程無憂招聘數據可以看出,Web前端相關崗位24小時之內需求量高達4W+。
從就業方向來看,Web前端工程師所能選擇的就業崗位也是非常對樣的,網頁製作、H5開發、小程序開發、小游戲開發、APP開發等都是可以去選擇的,所以Web前端就業前景還是非常可觀的。
Web前端崗位空缺大,供不應求,那麼薪資待遇同樣呈現不斷上漲趨勢,從第三方統計平台職友集中可以看到北京web前端工程師平均工資:¥ 17280/月,按工作經驗統計,其中應屆生工資¥12920,,3-5年工資¥18030,5-10年工資¥23440。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Web前端就業薪資普遍高於其他行業。
親愛的小夥伴,前端技術大家庭歡迎你的到來:https://sourl.cn/7jnzJp。在這里,不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指導人生的老師,更有看不完的技術教程隨你挑!心動嗎?想學嗎?那就動動你的小手手,加入我們吧!
Ⅸ 程序員最好的職業方向是哪些
現在軟體和互聯網大概有哪些方向?程序員的職業方向又有那些?
首先是需求從哪裡來?
客戶的項目
如果做的是客戶的項目,需求當然是從客戶那裡來的。客戶絕大多數是軟體開發的小白,但我也見過客戶是優秀的軟體人才,他們很難清楚地描述自己真正的業務要求,這時候就需要有個人隆重出場了:業務分析師。對於大公司,業務分析師是專職的,對於小公司,項目經理或者開發骨幹也就硬著頭皮上了。業務分析師需要把需求理理清楚,交給後面的架構人員做設計。
業務分析師如果在某個行業干久了,就會變成業務專家,例如你把國內各大銀行的核心系統項目都做了個遍,那你對銀行業務的熟悉程度甚至可能超過銀行的特定人員,這時候你就超級值錢了,不僅僅能分析業務,更能夠幫助銀行優化業務,你說牛不牛?
問:業務分析師需要懂技術嗎?
答:最好是懂一點,你分析出來的東西是要程序員們實現的,如果不考慮現有的技術,一味地迎合用戶,肯定會被程序員們罵死。
如果你是由程序員成長起來的業務專家,技術精湛,那就坐著數錢玩吧。
公司的產品
如果你做的是產品,例如微信、QQ、淘寶、魔獸世界、征途、大話西遊,那需求其實是自己公司的人來定義的。
定義這個需求的現在有個時髦的職業:產品經理。像張小龍就是微信的超級產品經理,史玉柱就是征途的骨灰級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主要根據用戶的心理和體驗來設計產品,讓大家用的爽,好的產品經理現在非常吃香,也屬於緊缺人才。
問:產品經理需要懂技術嗎?
答:需要,最好是從程序員成長起來的,知道一個產品設計實現的難度,不然只顧自己爽,也會被程序員罵死。
設計和開發
架構師
聽起來很高大上的一個職位,但是需要強悍的技術實力和深厚的技術積累。架構師的成長需要歷練,需要技術的廣度和適當的深度。設計優雅、靈活、可擴展的架構是架構師的主要工作。
不能只追求最新、最熱的技術,還需要考慮現有團隊的能力,技術的成熟度。
人員需求:★
難度指數:★★★★★
web 後端程序員
後端程序員主要實現業務邏輯,提供介面給前端使用。
Java 當然是用的最多的,但是也有別的相對小眾的像 Python、ruby on rails 等,還有就是 PHP,簡單粗暴,中小網站常用,無論哪一個,學習起來都不是很難。
這一塊的人員需求是比較大的。
人員需求:★★★★★
難度指數:★★★
web 前端程序員
主要是 Java、CSS、JQuery 等,最近幾年大家重視瀏覽器端用戶體驗,瀏覽器端做得越來越炫,所以也很火。
人員需求:★★★★★
難度指數:★★★
手機端程序員
主要是 Android、iOS,由於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現在很火爆,需求量很大,相對而言 iOS 的門檻高一些,程序員也少一點,不過工資高一點。
人員需求:★★★★
難度指數:★★★★
系統編程程序員
有些需求很簡單,有些需求很復雜,需要支持海量的用戶,海量的並發,像淘寶的「雙十一」, 像微信的春節搶紅包。
需要做雲計算,虛擬化,分布式處理,支持系統水平擴展。對於海量的數據,還需要做大數據分析,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例如 Hadoop。由於需要對操作系統,資料庫,伺服器端系統做定製開發,甚至自己做一套,小公司一般沒有這樣的技術能力,主要是 BAT 這樣的公司在做。人員需求不是很大,對程序員來講,需要在一個領域鑽研得非常深,技術穩定度比較好。
人員需求:★★
難度指數:★★★★★
安全
互聯網時代,你的信息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偷走,安全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單單實現了功能,滿足了性能還不夠,很多公司,尤其是 BAT 對安全非常重視。當然這個方向也需要對技術鑽研得很深才可以。
人員需求:★★
難度指數:★★★★★
測試
這個對技術要求不太高,但也需要測試相關的知識,能夠設計測試用例,准備測試數據,執行測試。
現在敏捷開發流行,對測試也要求懂開發知識,至少能夠開發一些自動化的腳本。很多女生後來轉到了測試崗位,我想主要是因為女生比較細心。我在 IBM 見過一個非常優秀的測試人員:她不僅僅能出色完成上面指派的工作,還可以參與設計開發的討論,經常能從測試角度提出開發人員都沒有想到的問題,極大地幫助提升了軟體的質量。
資料庫管理員
幾乎所有項目都需要資料庫的支持,對於大型、超大型項目,會有一個叫做 DBA 的職位。他對資料庫知識極為精通,平時對資料庫進行管理,開發時能幫助開發團隊設計資料庫,並且找出性能瓶頸,進行性能調優。
美工 / 文檔
美工
主要是對界面進行美化,一般是由美工先出界面原型,大家討論,修改,確定後美工會生成各種界面元素,像圖標、按鈕等。
現在對美工也有一定的技術要求,不僅僅是畫界面,還要把 html 模板做出來,所以美工需要懂得 HTML、CSS,甚至部分 Java。程序員拿到 html 模板後,往上添加業務代碼即可。
文檔編寫人員
小項目一般是團隊中有人兼職做,大的項目、產品會有人專職寫文檔, 我 2003 年的時候參與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項目,看到有個專職的文檔編寫人員寫的 Word,非常專業、精美,完全是可以直接出版的水準。我把它 下來,自己都想山寨一個,但照葫蘆畫瓢都做不出來。
項目管理
項目已經開始了,業務分析師、架構師、開發、測試等一群人如餓狼撲食,勢必要把項目撕個粉碎。可是這么多人怎麼協作? 如何管理?進度能不能按要求完成?這就需要項目經理出馬了。
項目經理,說白了就是帶著大家做項目,主要和人打交道,需要協調各個方面的關系,保證項目的進展順利。
問:項目經理需要懂技術嗎?
答:當然需要,最好是開發出身,要不然你就聽不懂那幫程序員在說什麼,只能在表面漂浮著,無法深入項目,別人也就不服你,團隊肯定是帶不好的。
運營
如果你是在開發自己的產品,開發完成以後,馬上就會遇到一個問題,怎麼推廣?
在互聯網時代,世界是公平的,競爭異常激烈,一個好的軟體、App 或者網站,如果缺乏運營,你的技術再好也不行。
運營其實就是想方設法讓你的產品被人知道,被人用起來,這里邊水很深,例如怎麼寫個軟文?怎麼在社交網路、微信、微博進行營銷?怎麼統計,分析,精準地定位?
這方面,2014 年以前的小米絕對是典範。雷軍的 7 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 黎萬強的《參與感》 都是經典。
好的互聯網運營人才奇缺,當然非常的吃香。對編程不感興趣的同學,不妨看看這個方向。
說了這么多職業方向,你會發現,絕大多數都要求懂一定的技術,所以我其實想說的是:剛參加工作,不妨先從程序員開始,慢慢地再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