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內的程序員真的只能做到35歲嗎到了35歲或以後就會被公司淘汰嗎我26了,很害怕以後會失業啊!
會不會被淘汰,取決於個人的實力,有實力的人並不怕公司裁員。所以,努力提升自己
② 微軟的中層程序員工資多高
普通人三十左右吧,薪水大概二十萬上下。按單身稅率折算一下,大概相當於灣區二十三四萬。如果把房子和work life balance算上,許多人不去灣區是很理性的。基本大家的共識是薪水要大幅提高(比如翻一倍),否則不值得到灣區去。其實我覺得除非自己打算創業,不然反而是有家有孩子的人適合去灣區。因為這樣政府收不到你多少稅,你賣了本來的房子,灣區買套房子也不難。新畢業打算打工攢錢買房子安家的人最不適合去灣區。輪子的等級是SDE-II,也就是Master畢業的等級,在微軟的地位可想而知,待遇也沒他吹得那高,就是個中等偏下可有可無的碼農職位,不過他們周圍的熟人都了解,他們一家人過得還是蠻樂觀的,怎麼說的,在美國還算能養活自己把。
③ 程序員是不是一般到了30歲以後乾的時間長一點一般都會被提升到管理層(內行懂的進,否則不給分謝謝)
其實,對於軟體開發人員來說,通常,他們職業發展有幾個選擇:專注於技術,成為技術專家;轉型到技術型銷售、技術支持等;所以要想走得遠一點,必須有一項本領是過人的。
隨著技術成長,從技術性管理到高級管理。這是大家都看得清楚的方向,也都在向這些方向的金字塔尖努力。
程序員要根據本身的基本素質、技術能力選擇開發層次,由低到高,逐步發展。 這也是一名程序員本身具備相應素質的循序漸進的發展軌跡,包括很強的技術背景和綜合管理才能等素養,這也就是所謂『兩條腿走路』的職業規劃發展路線。」如果這樣的話,我相信你也不至於到了35歲就是個坎兒過去不了。
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④ 被瘋傳的35歲職場陷阱,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被瘋傳的35歲職場陷阱,個人覺得沒有那麼突出,而且也看過不少的這個關於35歲陷阱的采訪人士的回答,就是自己逐漸發現了一些規律,這些規律在不同行業導致不同人面對35歲陷阱的反應不一樣。
如果你想規避這種現象也不必過於擔心,其實的方法很簡單,要麼不選擇互聯網或者計算機相關的行業,要麼就是好好提升自己,讓你成為一個中層管理者,讓你不再從事一些基礎性的工作,誰都能做的工作,你所做的工作只有你能做得很好,突然換一個人不是不行,而是說換了之後不見得有你做得好,就算能達到跟你一樣的程度,那公司有穩定的人士對公司的發展肯定是有好處的,公司沒有必要的話不會突然把你換掉。
⑤ 程序員如何進階
程序員是一個沒有極限的職業,所以要成為一個成功的程序員,你就需要不斷的超越極限。在程序員職業生涯的開始階段,他們將面臨許多挑戰,面對困境,他們之中有一些人將會放棄,而只有少數人會堅持到底,並成為這個領域的領頭羊。
1.學習新技術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學到和實施的技術會很快地過時。所以,作為一個程序員,你就需要了解與學習這些新技術,保持與時俱進。出現的這些所謂的新技術通常由一些進程和語法變化而構成,但邏輯是相通的,所以你可以很快地掌握,不要害怕去學習。
2.調試技巧
程序員不但需要創建代碼,當軟體未能按照預期方式工作時,程序員還必須能夠快速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3.解決問題的技巧
當一名程序員獲得項目時,會直接寫代碼。但一名進階的程序員會試圖找出代碼出現問題的根源,並通知團隊領導或項目負責人。因為有時在文檔化項目需求並啟動項目後,甚至在完成項目後,我們才會在項目中遇到一些問題。所以最好在出現問題之前先找到問題。最好可以快速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4.對工作的熱情
我們的工作時間大多為朝九晚五,但是當你對工作迸發激情時,那麼不要到了休息日就將工作束之高閣。一直工作直到完成它。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如果你沒有解決方案,還得成天垂頭喪氣對著電腦,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已經接近於完成的時候,那麼索性一鼓作氣搞定吧。
⑥ 過了35歲的程序員該何去何從
過了35歲的程序員,他其實可以開始開展自己的副業,我相信既然你在這個領域工作了,長達十幾年的時間,那麼你必定是比一些年輕人要更加富有經驗的。
⑦ 一個程序員的出路在哪裡,當你做到35歲以後應該做什麼來維持生計
一條路:管理路線,程序員--項目經理--IT經理--部門總,如果你溝通能力好,領導能力強,這條路很靠譜
二條路:業務路線,程序員---需求---業務部門。程序員做的項目,99%都是企業級應用吧?寫多了也熟悉系統的業務流程了吧?比如你做銀行的項目,做幾年了,銀行的核心業務流程你都熟悉了,你就可以做需求了啊~~~然後轉到業務啊~~參考平安老總的發展路線
三條路:死磕路線,程序員---程序員----程序員。 一路做程序員,做到死~~~你得進步吧?你得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吧?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力、經驗等等吧?你35歲的人,跟25歲的價值相同的話就說不過去了吧?技術經驗很足的人,做到60歲都是搶手的。前提是你真的熱愛programming~~有足夠的熱情讓你堅持進步。而且,即可以越做越往底層:大數據的處理、演算法分析,也可以越做越往上層:系統架構、IT系統級顧問、咨詢。只要你技術夠硬,年齡不是問題
⑧ 程序員30歲、35歲以後的出路
只要你技術過硬,多少歲,都是杠杠滴。
國外許多大公司的老程序員,45,50歲還在寫代碼,拿著高工資,收入一點不比高管差。
只是,這樣的人,在國內看起來,行內人都覺的是一個笑話。
更多的都認同一個謬論,上了年紀不適合寫代碼,最好能往中層管理走。
當然,這一定程度,跟國內的工作強度大有關。
一般的程序員,找個大廠,好好獃著,認真寫代碼就是了,別擔心太多。
⑨ 程序員的工資為什麼那麼高
根據《2018年中國程序員生存狀況報告》,年薪 5w 以下的程序員僅占 6.2%,且年齡都在 25 歲以下,工作年限只有 1-2 年;大多數程序員年薪在 9-30w,平均月薪達到 10k 以上,這相比於其他行業已算是高薪;年薪 40 萬以上平均年齡為 36 歲。
為什麼程序員普遍高薪?
1、程序員是IT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it 行業自誕生以來,一直是資本的寵兒。近年來,多數風投都進入了互聯網公司,這是一個循環,資本看好,就會出現更多的創業者。創業公司越多,就需要越多的技術人員。所以,這個行業總體上是不缺錢的,有能力給程序員開高薪。
2、程序員的門檻相對比較高
這個門檻不是指學歷,而是很多人倒在入門的路上,因為零基礎入門時總會遇到挫折,很容易讓人放棄,能真正堅持學完然後做這一行的人,相比別的行業來說還是少很多。
3、程序員的不可替代性
軟體技術公司最主要的開銷就是人力開銷,人才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軟體開發不是工廠,很難量化,沒辦法做到流水線工程。有些關鍵的崗位人才一旦流失,就會對公司產生巨大的損失,這也是程序員值錢的一個原因。當然前提是技術實力過硬,如果只是打雜或者混日子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未來,程序員會持續高薪
在所有職業當中,程序員是增長得最快的。很多傳統工作類型已經漸漸被取代了,正是因為程序員把這些工作內容自動化了,這個趨勢肯定會繼續下去。
軟體行業的變化會遠遠超過幾次工業革命的變化。傳統行業被軟體化需要程序員來實現和維持。未來幾十年內,需求只會越來越大,與其它行業的工資差距也會越來越極端。
站對了風口,豬都能飄,更何況是工資?
⑩ 做程序員的話 ,能達到中產階級嗎
當然可以了,程序員可以說是是典型中產階級職業。
首先,他們收入高,是城鎮就業人口中行業平均薪資最高的群體;
其次,他們的平均教育程度在本科以上;
最後,他們還很講究生活品質。
,程序員群體在輕奢品(比如歐米茄等名表),以及像沃爾沃、賓士這種舒適、安全、高品質汽車品牌的消費比例更高,這些都是典型的「中產LOGO」。
其實,程序員就是典型的有大城市特權的職業。為什麼這么說?接下來我們從工作機會、薪酬和流動性這三個角度來分析。
工作機會
對於中國的程序員們來說,現在活躍在全球各大交易所的278家IT服務上市公司就是這個行業招聘最大的蓄水池。那麼這些公司都在哪呢?
我們將這些公司在地理上的分布作了個分析:
我們看到,中國僅僅有13個城市擁有3家以上的IT服務上市公司,一個北京就占據了行業的半壁江山。
北京的IT服務上市公司多達101家,包括網路、網易、愛奇藝、微博、58同城、汽車之家、陌陌、新浪、搜狗、新氧、易車、世紀互聯,等等。
第二梯隊是上海、深圳和杭州,這三個城市的IT服務上市公司的數目分別是37、26、20。注意,上海雖然數量稍微比深圳和杭州多一些,但一旦考慮到企業質量,杭州和深圳就馬上反超了,所以依然屬於第二梯隊。
再接下來是成都、廣州、南京等5個城市組成的第三梯隊,每個城市有大約5~10家IT服務上市公司。
換句話說,一線和次一線,有著程序員難以割捨的巨大的工作機會。其實全球來看都是這樣:美國活躍的318家IT服務公司,35%(113家)集中在加州的聖荷西和舊金山,英國113家IT服務公司,幾乎一半(49家)都在倫敦。
薪酬
2019年上半年程序員薪資的完整城市圖譜——一個清晰的趨勢就是,人口集聚程度越高的城市,程序員的學歷和工作經驗的溢價越高。
比如說,北京本科學歷程序員的月工資平均為1.8萬元,而中專學歷就下降到8000元,而在濰坊、濟寧這些城市,本科與中專學歷程序員的月平均工資的差異僅為1000元。
再比如說,北京和杭州,5~7年工作經驗的程序員與有1年工作經驗的程序員相比,月平均工資差異最少1萬元,而在綿陽、哈爾濱和海口這些城市,這個差距只有1000元。
再比如說,一個本科剛畢業的最普通的程序員,在人口規模1000萬以上的大城市工作,跟在500萬以下的小城市工作,起薪能差6000元;10年之後,在大城市工作的平均年薪能達到45萬,而在小城市只有13萬。而且大城市機會多,稍微冒尖點就能達到百萬級。
流動性
市場大,工作機會多,自然意味著流動性大。而且,一個深圳或北京的程序員,要回長沙、成都,是很好找工作的,但反過來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更何況,大城市IT服務公司多,其中還有很多都是全球化的公司,跨國流動也多。像印度IT服務業的興起就是因為美國大量IT從業者的迴流。
換句話說,像程序員這樣的職業,以北京為代表的大城市就是「特權城市」。
當然,程序員並不是特例,還有一些行業(職業)適合待在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