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國後蘇聯的對華援助有哪些
主要有人才援助、技術援助、工業援助
新中國建立以後,共產黨面臨的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局面,八年的抗戰,多年的內戰,都讓這個古老的帝國變成了一片廢墟,而國民黨反動派不甘心失敗,蠢蠢欲動,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仇視新中國,對中國的發展虎視眈眈。新中國面臨著新的內憂外患,這是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給予了新中國無私的援助,幫助中國度過了一個個難關
新中國經濟建設所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就是缺乏科學技術人才。建國之初,陳雲便告訴蘇聯大使,恢復國民經濟的一個嚴重障礙是缺乏懂專業而又忠於人民政府的技術幹部。新中國從國民黨那裡接收下來的工程師和專家總共只有2萬人,而他們大多數人的政治觀念是反動的,親美的。以最大的鞍山鋼鐵企業為例,那裡的70名工程師中競有62名是日本人,他們在心理上仇視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共產黨。
情況確實如此,據中國有關統計資料,作為全國鋼鐵工業中心的東北,在日本人被遣送回國後,其技術人員占該行業人員總數的比例已經降至0。24%。1951年7月,周恩來仍然認定技術幹部嚴重不足"將是中國工業化的一個主要障礙"。盡管中國政府正在努力"組織訓練班和技術大學,派大批學生到蘇聯留學。但是,目前戰爭還在繼續,這個問題很難解決"。直到恢復時期結束,全國也僅有16。4萬工程技術人員,地質專家總共不到200人。
顯然,派遣大量蘇聯專家和技術人員來華,對於中國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建設,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急需的。早在1948年夏,蘇聯已經派遣專家技術小組到東北幫助修復鐵路,1949年8月劉少奇訪蘇後,又帶來一批幫助制定經濟恢復計劃的專家,到建國前在華蘇聯專家已有600餘人。中國領導人對蘇聯專家非常重視。當第一批蘇聯顧問團到達沈陽時。劉少奇在東北局召開的歡迎大會上告誡中國同志,要"把他們當作很好的老師"。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與蘇聯專家的關系只能搞好,不能搞壞",如果出現問題,中國同志要負責任,"有理扁擔三。無理三扁擔"。毛澤東在中南海親自接見了來京的全體蘇聯專家及蘇聯專列的服務員。周恩來則邀請蘇聯專家登上天安門觀禮台,參加開國大典。隨後,毛澤東又同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一起前往座落在鐵獅子胡同的蘇聯顧問總部參加專家工作會議,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周恩來親自領導了蘇聯專家工作指導小組,日常工作由伍修權,楊放之主持。中國領導人對這批蘇聯專家的生活起居也給予特別的關照,劉少奇曾專門致電周恩來,對到京專家的住房,辦公室和用車,乃至被褥,洗漱用具和紙筆,每個細節都作了認真交待。蘇聯在華專家總顧問最初是柯瓦廖夫,因其給斯大林寫報告攻擊中共領導人,很快便被調回國內。接替柯瓦廖夫職務的是阿爾希波夫,在華工作一年多後也奉調回國。1952年年中來華擔任總顧問的是畢考爾金,曾負責協助中國政府研究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一年後阿爾希波夫再次來華擔任總顧問,一直在中國工作達8年之久,經常與中國領導人接觸,並結下了深厚友誼。關於1950—1953年來華蘇聯專家的人數,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和統計。
有俄國學者說,到1952年3月,在中國已有蘇聯顧問和教師332名,各種技術專家471名。1953年7月,中國政府又要求在現有277名專家的基礎上,再增派172名。③而據1952年9月21日周恩來給莫洛托夫的信上說,當時在華工作的蘇聯專家共有252名,除明年需辭聘31名和聘期滿後回國需另聘37名外,請蘇聯在明年再增派237名來。鑒於他們人數大量增加,且分散在許多城市,因此,"有必要增加脫離其他工作的兩名副總顧問,一名具有蘇聯高等學校教育工作及領導工作經驗的,負責領導全體在中國的蘇聯教員的工作,一名負責領導在財經機關及各工業部工作的蘇聯專家的工作"。
就專家總數而言,據中國檔案材料,自1950年至1953年先後到中國幫助經濟建設工作的蘇聯專家共計1093人,截至1953年底已回國741人,留在各廠礦企業的尚有342人(其中重工業部系統159人,燃料工業部系統102人,第一機械工業部系統52人)。而蘇聯有關材料統計,到中國工作的高級專家1951年為557人,1952年為258人,1953年為395人。按這個統計,不算1950年,蘇聯來華專家(還是高級的)已達1210人。考慮到在華專家工作狀況的復雜性(即有到期回國者和續聘,新聘者之交叉),以及計算標準的差異性(即有高級顧問,技術專家,教師和一般工作人員之分),出現上述統計上的差別是正常的,特別是由於最初派遣專家工作缺乏計劃性,想要得到精確數字也未必可能。不過,大體可以確定的是,在本文考察時期,蘇聯來華的經濟技術專家(不算教師)總數至少在1100人以上,同期在華工作的大約保持在250—480人之間。
專家來華的高潮出現在1951年和1953年,即兩次確定援建重點項目之後。蘇聯專家對中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經濟建設的起步階段,中國首先感到不足的是設計力量,到1953年,全國總共只有78個設計單位,每個單位一般都不足500人。如此單薄的力量根本無法滿足中國全面恢復經濟和建設的需要,於是應中國政府要求,蘇聯派遣了大批設計專家來華。與中國確定了第一批蘇聯援建項目,1950年2月毛澤東和周恩來訪蘇時聘請了第一批共16個蘇聯設計組。朝鮮戰爭爆發後,為了建設東北地區工業基地,中國政府又聘請了第二批3個蘇聯設計組。第三批23個蘇聯設計組是1951年聘請的。這樣,到1951年夏,僅設計專家,蘇聯就派來了42個小組,其中30個安排在東北地區。
為了執行一五計劃,中財委決定再請求蘇聯政府派出5個綜合專家組於1952年下半年來華進行全國性規劃,配置和設計工作,其任務是全國電氣化規劃,全國鋼鐵工業的發展遠景和產品品種方案確定,全國機械製造工業現有工廠調整和新廠建設規劃,全國船舶工業工廠及鐵路機車車輛製造廠的調整,擴建和新建規劃。同時還有6項地質勘察工作需請求蘇聯幫助。對於中方提出的設計要求,蘇方都盡量予以滿足。據李富春和宋邵文報告,在1952年底關於煤礦設計項目談判中,對於中國提出的設計要求,蘇聯方面在可能的范圍內全部予以接受,即使地質資料不完備,也"勉強接受設計"。在具體工作中,蘇聯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為中國經濟建設提供了巨大幫助。例如,過去中國被認為是貧油國家,而蘇聯專家根據石油生成的原理並將中國地層構造與周邊國家比較後指出,「中國處在油田國家」。從而是我國擺脫了無油可用的歷史。
盡管後來由於國家利益方面的沖突,中蘇關系迅速惡化,蘇聯不顧協議,單方面撕毀合約,並撤走全部在華專家,給新中國的建設帶來巨大障礙,但是,建國初期蘇聯專家對中國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而略的,他們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送來了資金,技術,改變了我國一窮二白的局面,初步建立了國家工業化的基礎,並為我國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為新中國的崛起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B. 抗美援朝蘇聯究竟做出了什麼貢獻
蘇聯秘密介入
1950年11月1日,先期進駐沈陽的蘇聯空軍米格-15戰斗機在鴨綠江上空朝鮮境內與美空軍首次交戰。蘇聯空軍殲擊航空兵獨立第64軍,轄2至3個殲擊航空兵師、1個獨立夜航殲擊機團、2個高炮師、3個探照燈團以及1個航空工程兵師、其它保障部隊和分隊。
每個部隊自抵達戰區後平均8至12個月換防一次。該軍的平均人數為26000人。有不少來自總參、各軍兵種機關的軍官因在此軍工作積累經驗。
自1950年至1953年,第64軍總共輪換了空軍和蘇聯國土防空軍的12個殲擊機師(26個團)、2個獨立夜航殲擊機團、4個高炮師(10個團)、2個航空工程兵師、3個高射探照燈團和2個海軍航空兵殲擊機團,以及部分保障部隊。
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顧問斯捷潘·阿基莫維奇·克拉索夫斯基空軍上將指揮,1952年7月。
第64軍承擔保衛鴨綠江和中國大陸與朝鮮邊境線以南75公里以內戰略目標和交通線的任務。在這一階段,美軍參戰的飛機(含作戰飛機及非作戰飛機如運輸機、聯絡機等)已經達到14個大隊、1100餘架飛機,機數雖多,但大部分為螺旋槳式飛機,噴氣式戰斗機僅有平直翼的F-80,性能上遠遠不如蘇聯空軍的米格-15。
11月8日,美國空軍司令范登堡下令派遣F-84E和F-86A各一聯隊至朝鮮半島參戰。第4戰斗機聯隊的F-86經海上運輸,大部分進駐日本,僅以一中隊進駐漢城附近金浦機場,在12月15日第一次執行任務。
以雙方需要飛行的距離來看,美軍的F-86在米格走廊平均停留時間在20分鍾左右。12月,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進駐丹東,直到1951年1月首次參加空戰。
在1950年末至1951年初,在朝鮮半島的西北部,從鴨綠江以南至清川江之間的空域,蘇聯空軍的米格機對聯軍飛機造成相當威脅。美國飛行員開始以「Mig Alley」稱呼這個區域(此名為中文媒體翻譯成米格走廊),認為進入這個空域就要展開宛如後巷(英語:back alley)中的混戰。
米格走廊中最神秘的力量是蘇聯飛行員,斯大林命令國防部長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負責向中國大陸派遣航空兵師,蘇軍參戰人員一律身著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服。
盡管斯大林要求嚴格保密,要求飛行員在無線電交談中避免使用俄語,但作戰時並不實際,聯軍其實自蘇聯加入空戰的行列之後,很快自監聽無線電通訊當中知道蘇聯的介入,不過整個朝鮮戰爭期間聯軍方面也選擇緘默的態度,以免戰事擴大。
當時美國空軍參謀長霍伊特·范登堡從遠東視察回國後公開宣稱:「共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空軍力量之一」,將空中對手名義限制在志願軍空軍內,以免暴露蘇聯飛行員大批參戰的真相。
蘇聯空軍認為米格-15初戰對美軍轟炸機的威脅使1950年11月美空軍炸毀6座鴨綠江戰略橋梁和10座朝鮮城市的目標未能實現。美空軍認為是由於地緣政治的限制,讓轟炸機不能飛入中國大陸境內以及攻擊來自中國大陸境內的防空炮火,造成執行任務的困擾。
但在後來的持續轟炸中仍陸續將大部分橋梁炸毀,並對修復的橋梁重復轟炸。米格走廊的有限區域以及大多數空戰都集中在這個范圍之內,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南下建立前進機場的意願也不高,主要目的是阻止聯合國軍轟炸。
中蘇並不想用有限的戰機資源與聯合國軍戰機拼消耗,而是以聯合國軍在朝鮮的轟炸機主力B29為首要目標,擊落或迫使其放棄任務提前投下炸彈返航,同時又必須分出一部分力量掩護攻擊戰機。
從戰果上來看,美軍無法確保朝鮮半島制空權,1951年4月12日,3-4個中隊36至48架B29在近100架F80與F84掩護下,試圖轟炸位於安東的鴨綠江橋梁,遭遇30架米格15攻擊,3架被當場擊落,7架嚴重受損,轟炸任務中斷。經此「黑色星期四」,美國空軍暫停了近3個月的大型轟炸機轟炸。
1951年10月23日「黑色星期二」,聯合國軍再次組織了21架B29分2隊在約200架F80、F84、F86和英制流星噴氣式戰斗機掩護下,試圖轟炸朝鮮北部新建的野戰機場,遭遇近150架米格15攔截,約50架米格突破護航戰機防線。
其中一中隊9架B29因護航戰斗機遲到4分鍾,在米格15圍攻下,6架被擊落或墜毀。
另一中隊12架B29盡管有戰機護衛,亦有損失。22日至27日6天之內,5架B29被當場擊落,6架嚴重受損,返航中墜毀或降落後報廢,另有10餘架受彈。10月22日至27日的大規模空戰影響到其後數十年的美空軍戰略布局。
10月28日,美空軍司令部越過各級指揮系統直接向前線的B29飛行員下令,停止大型轟炸機集群日間戰略性轟炸,部分機組是在朝鮮時間凌晨於跑道上等待起飛時接到空軍司令部的直接命令:
後將轟炸機使用改為夜間小批量戰術支援,將戰略攻擊力量的重心由轟炸機集群轉向核武器威懾,並開始重視載彈量較少但更靈活的對地攻擊機和多用途戰機的作用。在朝鮮,美軍試圖以轟炸切斷中國人民志願軍運輸線的戰略企圖,最終未能實現。
中蘇空軍自1951年起配合作戰,最初由有經驗的蘇聯飛行員與美戰機纏斗,掩護志願軍飛行員攻擊轟炸機和對地攻擊機。200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前司令員王海在其自傳《我的戰斗生涯》中寫道:「朝鮮戰爭初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還相當年輕、弱小,空戰主要是蘇聯空軍打的。」
隨著經驗積累,志願軍空軍在朝鮮戰場有效發揮自己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統計,志願軍空軍在戰爭中共出動起飛2457批26491架次,有212名飛行員擊落擊傷過聯合國軍飛機。整個志願軍空軍宣稱共擊落聯合國軍飛機330架,志願軍空軍被擊落231架飛機,116名飛行員陣亡。
據蘇軍總參謀部統計,第64航空兵軍戰斗出動共64300架次,參加空戰1872次(有6462名飛行員對敵射擊),擊落飛機1106架,其中「佩刀」651架;另外還有153架飛機,其中40架「佩刀」被地面炮火擊落。
蘇方軍官亡142人(其中飛行員126人)、士官和列兵亡133人,飛機被擊落335架,被擊毀火炮6門、探照燈1部,在朝鮮戰爭中參與輪戰的蘇聯軍人為40,000人。
美國方面的資料宣稱一共布署647架F-86到韓國戰區,總共損失231架,其中有飛行員本人或編隊其他成員證實於空戰中當場墜落的確定空戰損失73架,不明原因34架,以及其他包括故障等原因的損失。
考慮在作戰中受損而未能回到基地的情況,如重傷後迫降損毀記作損失,重傷後於機場迫降損毀記作技術故障,因而空戰損失的數字必會高於73架。
F-80美國流星式總共損失277架,占參戰總數的約1/3,其中確定空戰損失14架,確定空戰戰果17架。 F-84雷電戰斗轟炸機亦承擔了戰術攻擊任務,總共損失335架,確定空戰戰果8架。
美方最初稱在朝鮮空戰中擊落484架MiG-15,被擊落48架F-86。
近代重新統計後改為確認空戰被擊落103架F-86,其中92架是被MiG-15擊落,確認空戰擊落379架MiG-15;MiG-15:F-86空戰交換比在60年代媒體中一度宣稱為14:1,後在數十年中定為10:1,後改為7:1,近代改為約4:1。
因聯合國軍機群通常處於數量優勢,且MiG-15以攔截轟炸機為首要目標,主要戰術以較少的MiG-15沖入聯合國軍機群,擾亂其隊形,迫使其放棄轟炸任務。極少出現規模接近的MiG-15與F-86機群純粹消耗性空戰。戰後美方成立海軍戰斗機武器學校(通稱Top Gun),專門加強纏斗訓練。
(2)蘇聯277命令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對蘇聯的影響
戰爭對蘇聯的影響十分復雜,一般認為蘇聯是最大贏家,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斯大林成功逼迫[來源請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兵對抗美國等盟軍,也藉此出售大量二戰剩餘軍事設備賺取資金物資,中華人民共和國直到1965年才清償完所有欠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戰後又「用英語抱怨」蘇聯是「死亡販售商」,在朝鮮戰爭期間出售大量劣質槍炮彈葯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而對於整個冷戰格局而言,蘇聯成功地將美國的注意力一定地吸引至遠東地區,從而使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存在相對下降。
同時也造成美國深陷戰爭泥潭,經濟實力有所降低,為蘇聯實現兩國之間的「平起平坐」提供契機。
C. 坦克世界會不會出277、278、279及770工程。
4跳履帶+無敵的造型(這個東西可以蹲下,就是降低高度,來防禦核彈的沖擊波)遇到這個怎麼打啊、、、、、、、
主 武 器 1門M—65型130毫米炮
裝甲防護 車首前上裝甲 厚度192毫米 傾角60度
車體側面 厚度182毫米 傾角45度
炮塔正面 厚度305毫米 傾角30度
喵了個米得,120毫米的704就難打,這個玩意怎麼打啊。。。。還有和米帝一樣的鐵頭功
鼠式坦克裝甲厚度僅達200毫米,如果將傾斜角度算進去的話,相當於370毫米;T-28坦克裝甲厚度為300毫米,車體前方裝甲傾斜角度約70°,如果將傾斜角度算進去的話,相當於330毫米。鼠式坦克主炮為128毫米KwK44型55倍徑,T-28主炮為105毫米T5E1型67倍徑主炮[1],兩者實力伯仲之間,T5E1主炮略勝出。
t-28也就是t95也是太nb了,比耗子厚,比耗子狠還打啥啊。。。。。
D. 為什麼277工程比is-7機動好
-7 59.6 277才55 而且-7是1200功率 277才950 你是不是看錯了?
E. 前蘇聯"279"工程核戰坦克是怎麼回事
一戰後至今,世界各國的坦克設計基本趨於一致,旋轉炮塔加雙履帶。可這輛坦克為何會有4條履帶?
這是前蘇聯1958年試制的代號為279工程的重型核戰坦克樣車。為什麼說它是核戰坦
克呢?因為蘇軍在多次核試驗中發現,靠近核爆中心的坦克全部被沖擊波掀翻。這樣的坦克顯然難以在核戰條件下戰斗。於是,由科學家托洛亞諾夫領導的小組開始研製戰術核爆區用試驗性車輛結構279工程。為提高車輛的抗沖擊波能力,托洛亞諾夫不得不盡量加大履帶接地面積,以增強地面附著力,並採用了橢圓型的車體形狀,這樣就有了這個奇特的279工程。
279工程不光長得有個性,性能也非同尋常。車身全重約60噸,行駛速度可達50公里/小時,車體裝甲厚度近300毫米。這樣的坦克如果真的開上當時的戰場,誰敢與之爭鋒!它採用的油壓懸掛系統可以使坦克在核爆時,像螃蟹一樣趴在地上不至於傾覆。裝甲內圈還填充了大量的防輻射物質,能有效地防禦中子彈的傷害。可以說,沒有比279工程更適合核大戰的坦克了。
279工程的這些技術指標在當時絕對是超前的。可惜的是,赫魯曉夫認為未來的戰爭只需要導彈和核武器,重型坦克應該被「扔進垃圾堆再跺跺平」。279工程難逃噩運,於1960年被下令停止研製。
技術數據
戰斗全重 60噸
乘員 4人
全長(炮向前) 10238毫米
寬 3400毫米
高 2475毫米
主武器 1門M-65 130毫米炮
彈葯奇數40發
輔助武器 1挺КПВТ 14.5毫米並列機槍
彈葯基數300發
裝甲防護
車首前上裝甲 192毫米 傾角60度
車體側面 182毫米 傾角45度
炮塔正面 305毫米 傾角30度
1台2ДГ-8М柴油機
功率1000馬力
F. 誰知道三國群英傳的指令 要詳細的
三國5密計開啟方式和所有的道具,城市,武獎編號!
許多玩家不會密計開啟,為了方便,特此說明!
在進入游戲"征戰天下"之前有一個主選單界面,就是帶兩個人物頭像的黑色界面,輸入odinsg按下enter鍵,在屏幕的中間出現一個黑色的條框,再次輸入odinsg按enter就可以進入游戲了!進入游戲後按右面的ctrl鍵呼出密計框!然後輸入命令即可!
注:每次進入游戲前都要按上述的方法開啟一次,否則密計在第2次登陸會無效!
odinsg 開啟秘技模式,注意要輸入回車
右Ctrl打開秘技輸入
大地圖下:
游戲直接勝利 mode overwin
大地圖時間加快 sftime 1~100 (數字越小速度越快)
增加建物金錢 addvalue money 建物編號 金錢數
物品加入國庫 addthing 物品編號 數量
增加武將經驗值 addvalue exp 武將編號 經驗值
開啟事件地點 openeventplace 事件地點編號
選擇出戰部隊界面:
我方直接獲勝 bfresult 0
敵方直接獲勝 bfresult 1
改變我方兵種 st 兵種編號1~29
千人戰界面:
施放武將技 bm 武將技編號
施放組合技 cbm 組合技編號
時間暫停 time Jfbx
千人戰以平局結束 bfover
城市編號:
1 西涼 2 隴右 3 安定 4 弘農
5 咸陽 6 陳倉 7 扶風 8 街亭
9 天水 10 雁門 11 絳 12 平陽
13 晉陽 14 鄴 15 虎牢 16 壺關
17 界橋 18 汜水 19 代郡 20 平原
21 烏巢 22 濮陽 23 樂陵 24 南皮
25 高唐 26 北平 27 襄平 28 昌黎
29 樂浪 30 帶方 31 下卞 32 祈山
33 陽平 34 梓潼 35 成都 36 江州
37 五丈原 38 白水 39 上庸 40 漢中
41 築陽 42 蕸萌 43 巴郡 44 襄陽
45 白帝 46 臨江 47 長阪波 48 烏林
49 郿 50 長安 51 洛陽 52 宛
53 延津 54 官渡 55 新野 56 許昌
57 汝南 58 陳留 59 廬江 60 譙
61 小沛 62 定陶 63 樂安 64 北海
65 都陽 66 下邳 67 徐州 68 淮安
69 盱眙 70 壽春 71 合淝 72 江夏
73 夏口 74 赤壁 75 湘潭 76 桂陽
77 長沙 78 廬陵 79 南海 80 豫章
81 區阿 82 建業 83 南昌 84 鄱陽
85 吳 86 會稽 87 松江 88 江陵
89 零陵 90 桂林 91 涪陵 92 武陵
93 交趾 94 建寧 95 雲南 96 夷州
97 鹿耳門 98 邪馬台 99阿蘇 100出雲
101 佐賀 102 阿久根 103下關
所有道具編號:
001 木銅鈴 002 屍兵符印 003 秘忍卷軸 004 將軍印盒
005 匈奴號角 006 黃巾兵符 007 投石兵符 008 弩車兵符
009 獸兵兵符 010 女兵兵符 011 蠻兵兵符 012 騎兵兵符
013 弩兵兵符 014 槍兵兵符 015 弓兵兵符 016 步兵兵符
017 箭矢陣法書 018 天地陣法書 019 翔鷹陣法書 020 雁形陣法書
021 錐形陣法書 022 鉤形陣法書 023 圓形陣法書 024 方形陣法書
378 四靈寶鏡 377 龍紋白玉 376 無暇玉壁 375 金珠
025 珠寶 026 黃金 027 美女 028 玉器
029 綢緞 030 布匹 373 X葉芸香 031 靈山妙葯
371 北斗天漿 032 九牛二虎丸 374 瓊漿玉液 033 雪山靈芝
034 靈芝 372 玉屑金丹 035 長白人蔘 036 人蔘
037 莫邪 038 干將 039 草剃 040 巨闕劍
041 虎牙劍 042 倚天劍 043 七星刀 044 破山劍
045 青釭劍 046 村正 047 古錠刀 048 雙股劍
049 倭刀 050 龍淵劍 051 弧月刀 052 連環刀
053 蠻刀 054 苗刀 055 寬刃劍 056 吳鉤
057 短刀 058 桃木劍 059 青銅劍 060
061 直劍 062 朱雀扇 063 火焰扇 064 鵬羽扇
065 鶴羽扇 066 蒼羽扇 067 青羽扇 068 鐵骨摺扇
069 白絹摺扇 070 白羽扇 071 青龍偃越刀 072 春秋大刀
073 天罡斧 074 西域鐮刀 075 鐵蒺蔾骨柔 076 雲月刀
077 兩刃斧 078 二郎刀 079 三尖刀 080 雙鐵鉤
081 青銅鞭 082 狼牙棒 083 掩月刀 084 月牙鏟
085 鳳綾鎚 086 流星鎚 087 鉤鐮刀 088 鳳嘴刀
089 碎鎚 090 大斧 091 屈刀 092 眉尖刀
093 銅長刀 094 方天晝戟 095 丈八蛇矛 096 青天鉤鐮槍
097 龍髓槍 098 龍膽槍 099 紫龍戟 100 鐵脊蛇矛
101 蛇矛 102 長X 103 鐵狘戟 104 十字槍
105 斧刃槍 106 鉤鐮槍 107 九鳳槍 108 拐突槍
109 月牙戟 110 龍刀槍 111 九曲戟 112 雙叉矛
113 三叉戟 114 兩刃叉 115 紅櫻槍 116 馬叉 ?
117 尖槍 118 銅? 119 鋼矛 120 短錐槍
122 神鳶弓 123 迅雷弓 124 神臂弓 125 破邪弓
126 鋼弓 127 穿雲弓 128 長弓 129 短弓
382 幼麒麟 132 白玉麒麟 133 天馬 134 龍馬
135 四不像 136 窮奇 137 赤兔馬 138 捲毛赤兔馬
139 爪黃飛電 140 松風 141 燎原火 142 的盧
143 印度白象 144 印度神象 145 青牛 146 鐵騎馬
147 戰虎 148 汗血馬 149 大宛馬 150 白石
151 沙里飛 152 赤毛牛 153 南蠻象 154 黑鬃馬
155 褐鬃馬 156 黃鬃馬 165 青囊書 166 西蜀地形圖
167 幻世錄II 168 幻世錄 169 兵書24篇 170 孟德新書
171 史記 172 春秋左傳 173 赤焰術訣 174 赤焰秘法書
175 連弩兵法 176 連弩秘訣書 177 火箭兵法 178 火箭秘訣書
179 龍炮兵法 180 龍炮秘訣書 181 炬石兵法 182 炬石秘訣書
183 火輪兵法 184 火輪秘訣書 185 滾石兵法 186 滾石秘訣書
187 地泉術訣 188 地泉秘法書 189 地茅兵法 190 地茅秘訣書
191 突石術訣 192 突石秘法書 193 火葯袋 194 火葯桶
195 烈火符 196 爆炎符 197 太極印 198 太極符印
199 八卦術訣 200 八卦秘法書 201 雷擊術訣 202 雷擊秘法書
203 五雷術訣 204 狂雷秘法書 205 伏兵兵法 206 伏兵秘訣書
207 後伏兵法 208 後伏秘訣書 209 賁轀兵法 210 賁轀秘訣書
211 旋燈術訣 212 旋燈秘法書 213 蓮華術訣 214 蓮華秘法書
215 旋風術訣 216 龍卷秘法書 217 突擊戰鼓 218 背水戰鼓
219 火牛兵法 220 火牛秘訣書 221 沖車 222 攻城戰車
223 召鬼石 224 喚魂法珠 225 炎獸像 226 噴火龍車
227 驅豹兵法 228 驅豹秘訣書 229 神鳶兵法 230 神鳶秘訣書
231 井闌 232 攻城塔 233 時空寶珠 234 黃泉玉
235 冥府寶珠 236 命療石 237 活療寶珠 238 回天石
239 活天寶珠 240 天靈鏡 241 地靈鏡 242 東岳之士
243 浮雷術訣 244 浮雷秘法書 245 惡鬼盾 246 鬼王盾
247 麒麟金角 248 青龍逆鱗 249 玄武靈殼 250 白虎銀牙
251 朱雀炎羽 252 人行紙符 253 人皮傀儡 254 土遁卷軸
255 暗殺卷軸 256 雷火卷軸 257 赤鬼卷軸 258 苦無卷軸
259 風魔卷軸 262 血劍訣 263 血劍秘錄 264 天劍訣
265 天劍秘錄 266 地龍珠 267 地龍旗 268 火龍珠
269 火龍旗 270 水龍珠 271 水龍旗 272 風龍珠
273 風龍旗 274 龍牙機關 275 龍牙解構圖 277 太陽幡
278 太陰幡 279 雷雨幡 280 飛雪幡 281 煉氣爐
282 化氣爐 283 先攻要訣 284 先攻戰術 285 天時戰術
286 地利戰術 287 人和戰術 290 御賜戰鼓 291 毒舌心得
292 海螺號角 293 楚歌戰譜 294 破甲要訣 295 防禦要訣
296 障礙要訣 297 行軍要訣 298 暴君之首 299 蚩尤之首
300 霸王之首 301 傳國玉璽 302 斷路要訣 303 撤退要訣
304 鹿角要訣 305 鹿角戰術 306 鹿角秘典 307 地雷要訣
308 地雷戰術 309 地雷秘典 310 地釘忍法帖 311 地釘秘忍術
312 地釘裏奧義 313 埋伏戰術 314 埋伏秘典 315 援軍戰術
316 援軍秘典 317 喚屍符 318 喚屍令 319 封技戰術
320 封技秘典 321 饕餮之牙 322 饕餮之骨 323 饕餮之角
324 太平要術 326 遁甲天書 327 甩手短劍 328 經驗寶珠
329 策反要訣 330 撫軍要訣 331 石牆圖卷 332 拒馬圖卷
333 鐵盾圖卷 334 破陣要訣 335 回春石 336 回春晶石
337 氣療珠 338 氣療寶珠 339 氣療金珠 340 通天鏡
341 蔽天帆 342 無我明鏡 343 無極乾坤圖 346 鐵獸機關
347 鐵獸結構圖 348 箭樓機關 349 箭樓結構圖 350 銅人機關
351 銅人結構圖 352 前鋒拆解書 353 木牛 354 流馬
366 奧汀秘術 367 真奧汀秘術
特殊地點事件簿:
201 毒龍潭 202 猛虎穴 203 大雪山
204 火焰山 205 獸神洞 206 青龍塔
207 白虎塔 208 玄武塔 209 朱雀塔
210 麒麟塔 211 桃源仙鄉212 屍洞
213 九泉之淵
35名將軍師編號:
趙雲:561 關羽:697 張飛:360 馬超:322
黃忠:493 諸葛亮:624 魏延:686 姜維:218
呂布:151 張遼:381 於禁:8 太史慈:32
左慈:93 甘寧:96 呂蒙:160 典韋:192
周泰:199 周瑜:200 夏侯敦:247 夏侯淵:248
文丑:43 荀攸:298 荀或:299 張郃:359
甘寧:96 徐晃:282 顏良:684 龐德:692
曹操:415 曹仁:393 許禇:432 郭淮:440
郭嘉:441 陳泰:448 程昱:479 賈詡:534
滿寵:548 魯肅:640 龐統:690 孫堅:268
司馬懿:92
=============三國里的親屬關系===========
順序按老婆,兒子,女兒:
劉備:糜貞,甘倩,劉禪,劉理,劉瑩
關羽:關興,關索,關風,關平
張飛:夏侯涓,張苞,張鶯鶯,張燕燕
趙雲:趙統,趙廣,趙葳
黃忠:黃舞蝶
馬超:芙蓉,馬琳
諸葛亮:黃月英,諸葛瞻,諸葛芸
姜維:姜霞(數值超級NB,估計是MM之最,還在矮子國女王之上)
關興:關統
呂布:呂雯
文丑:文蕊
馬騰:馬超,馬岱,馬鐵,馬休,馬琳
公孫度:公孫康 公孫恭
陶謙:陶芷
劉繇:劉慧娘
袁紹:袁譚,袁熙,袁尚,袁芳,袁杏
袁熙: 甄宓(袁熙老婆)
田豐:田欣
董卓:董宜
孔由:孔月
嚴白虎:嚴如意
韓馥:韓黛
張角:張寧
金旋:金菜蘋
丁原:丁楓
龔景: 龔英蓮
公孫瓚:公孫婷
曹操:丁瑤,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華,曹節,曹羨
張遼:張虎,張馨
孫堅:孫策,孫權,孫朗,孫娟,孫霓裳,孫仁,孫休
孫策:大喬
周瑜:小喬,周玉
太史慈:太史昭容
甘寧:天香,甘若男
魯肅:魯珍
諸葛謹:諸葛恪,諸葛琪
呂蒙:呂菁
陸績:陸英
種拂:種邵
駱俊:駱統
馬謖:馬翠
陳宮: 陳雪
全綜:孫之虎
G. 蘇聯277工程,279工程,770工程坦克的圖紙或者三視圖,謝謝, 急需!!!
1958年,科京設計局還在T-10M和ИС-7的基礎上研製了一種炮塔更大,採用圓滑外形鑄造車首(有點象M-48坦克)的277工程重型坦克。277工程坦克乘員4人,車體為全鑄造式,戰斗全重55噸,增加了1對負重輪和1對拖帶輪,在第1、2、7、8負重輪處裝有液壓減震器。它的炮塔為液壓驅動,主武器是1門威力強大的M65 130毫米火炮,有輔助輸彈系統,備彈35發(一說26發),彈種為穿甲彈和榴彈,射速3-4發/分。130毫米穿甲彈丸重30.7千克,初速1000米/秒,在1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280毫米厚的垂直鋼裝甲板。。M65火炮有「雷暴」雙向穩定器,炮長擁有一具ТПД-2С測距儀。火炮的右側有一個紅外大燈,通過連桿裝置隨動於火炮。車長指揮塔上有1個小一些的紅外探照燈。炮長有一具ТПН 夜間瞄準具。最值得注意的是,277工程坦克裝備了炮長三向穩定瞄準器。和雙向穩定瞄準具相比,三向穩定瞄準具在傾斜方向也進行了穩定。但這樣以來,大大增加了穩定器的技術難度和成本,降低了它的可靠性。況且在傾斜方向實施穩定的意義也不太大,在後續的蘇聯坦克和世界其他各國研製的坦克,都沒有採用三向穩定的瞄準具。277的炮塔也被安裝在279工程重型坦克上。277工程的副武器是1挺14.5毫米КПВТ並列機槍。277工程的發動機為1台功率強大的海軍船用M85012缸V型機械增壓柴油機,功率為1090馬力(800千瓦),動力傳動裝置則和T-10M的類似。277工程還配備有三防系統,滅火裝置和潛渡裝置。277工程坦克於1958年生產了2輛樣車。
H. 朝鮮半島問題的由來
日本於1910年8月與韓國(大韓帝國)政府同之簽定《日韓合並條約》,正式吞並朝鮮半島,設立朝鮮總督府,進行殖民統治。日本將韓國(大韓帝國)王室封為日本貴族,逼迫高宗退位,冊立純宗。從此時至1945年,日本統治朝鮮半島。
從1932年起,朝鮮共產黨人金日成領導的游擊隊在蘇聯的支持下於中國東北開展抗日游擊活動。金日成抗日部隊曾在1937年佔領朝鮮半島北部的普天堡鎮,1941年被迫退出到蘇聯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緯38度線(三八線)為界,朝鮮半島的被俘日軍分別由蘇聯紅軍和美國陸軍接收。
1948年8月15日,在美國的支持下,大韓民國宣布成立。1948年9月9日,在蘇聯的支持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1950年6月,在蘇聯的支持下,金日成部隊發動了針對大韓民國政府的朝鮮戰爭,朝鮮人民軍剛開始一路勝利,將南韓軍壓制到釜山一帶。
經過反復的拉鋸戰以後,雙方最終決定1953年7月27日以臨時分界線(三八線)為界,「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聯軍」與美國主導下的「聯合國軍」簽定停戰協定,並由聯合國指派永久中立國瑞士及瑞典駐軍於共同警備區域,以監察兩國在邊境的軍事行動。
(8)蘇聯277命令擴展閱讀
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也就朝鮮再次核試驗這一最新形勢深入交換了意見。在朝鮮新一輪核試驗又一次攪動國際局勢之際,各大國領導人均對這一新動向表示嚴重關切,願意加強溝通、協調與合作,盡早找到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辦法。
在上述互動中,中方傳遞的強烈信息是「三個堅持」:堅持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堅持維護東北亞和平穩定,堅持朝鮮半島問題最終只能通過包括對話協商在內的和平方式解決。頭兩個「堅持」是目標,後一個「堅持」是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手段。
從各國領導人的表態來看,在實現半島無核化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這兩大目標方面,大家的立場基本一致,但在如何實現這兩大目標的問題上,存在一些微妙差別。解決半島問題的辦法有很多,但出路只有對話。誠然,朝鮮新核試嚴重違反安理會有關決議,沖擊國際核不擴散體系。
惡化東北亞地區局勢,理應受到國際社會的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也給朝鮮帶來更多的國際制裁和孤立。越是在這種情況下,國際社會越應清醒地認識到,對朝制裁、施壓、孤立並沒有也不會從根本上解決朝核問題。半島局勢惡性循環只會加重各方特別是朝鮮和美韓的安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