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a 把從何處登入系統的主機名稱或ip地址,顯示在最後一行。
-d 指定記錄文件。指定記錄文件。將IP地址轉換成主機名稱。
-f <記錄文件> 指定記錄文件。
-n <顯示列數>或-<顯示列數> 設置列出名單的顯示列數。
-R 不顯示登入系統的主機名稱或IP地址。
-x 顯示系統關機,重新開機,以及執行等級的改變等信息
以下看所有的重啟、關機記錄
last | grep reboot
last | grep shutdown
history
列出所有的歷史記錄:
[zzs@Linux] # history
只列出最近10條記錄:
[zzs@linux] # history 10 (注,history和10中間有空格)
使用命令記錄號碼執行命令,執行歷史清單中的第99條命令
[zzs@linux] #!99 (!和99中間沒有空格)
重復執行上一個命令
[zzs@linux] #!!
執行最後一次以rpm開頭的'命令(!? ?代表的是字元串,這個String可以隨便輸,Shell會從最後一條歷史命令向前搜索,最先匹配的一條命令將會得到執行。)
[zzs@linux] #!rpm
逐屏列出所有的歷史記錄:
[zzs@linux]# history | more
立即清空history當前所有歷史命令的記錄
[zzs@linux] #history -c
cat, tail 和 watch
系統所有的日誌都在 /var/log 下面自己看(具體用途可以自己查,附錄列出一些常用的日誌)
cat /var/log/syslog 等
cat /var/log/*.log
tail -f
如果日誌在更新,如何實時查看 tail -f /var/log/messages
還可以使用 watch -d -n 1 cat /var/log/messages
-d表示高亮不同的地方,-n表示多少秒刷新一次。
該指令,不會直接返回命令行,而是實時列印日誌文件中新增加的內容,
這一特性,對於查看日誌是非常有效的。如果想終止輸出,按 Ctrl+C 即可。
除此之外還有more, less ,dmesg|more,這里就不作一一列舉了,因為命令太多了,關鍵看個人喜好和業務需求.個人常用的就是以上那些
linux日誌文件說明
/var/log/message 系統啟動後的信息和錯誤日誌,是Red Hat Linux中最常用的日誌之一
/var/log/secure 與安全相關的日誌信息
/var/log/maillog 與郵件相關的日誌信息
/var/log/cron 與定時任務相關的日誌信息
/var/log/spooler 與UUCP和news設備相關的日誌信息
/var/log/boot.log 守護進程啟動和停止相關的日誌消息
/var/log/wtmp 該日誌文件永久記錄每個用戶登錄、注銷及系統的啟動、停機的事件
㈡ linux查看日誌的命令是具體怎麼用
Linux查看日誌的命令有很多,比如tail、cat、tac、head、echo等,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1、tail-實時查看變化的日誌
命令格式:tail [必要參數][選擇參數][文件]
-f:循環讀取
-q:不顯示處理信息
-v:顯示詳細的處理信息
-c<數目>:顯示的位元組數
-n<行數>:顯示行數
-q, --quiet, --silent:從不輸出給出文件名的首部
-s, --sleep-interval=S:與-f合用,表示在每次反復的間隔休眠S秒
2、head
跟tail相反,head是看日誌的前多少行
head -n 10 test.log:查詢日誌文件中的前10行日誌;
head -n -10 test.log:查詢日誌文件除了最後10行的其他所有日誌;
3、cat-搜索關鍵字附近的日誌
cat是由第一行到最後一行連續顯示在屏幕上
最常用的命令:cat -n filename | grep "關鍵字"
cat app.log | grep -C 5 '關鍵字':顯示日誌里匹配字串那行以及前後5行;
cat app.log | grep -B 5 '關鍵字':顯示匹配字串及前5行;
cat app.log | grep -A 5 '關鍵字':顯示匹配字串及後5行;
4、more
more命令是一個基於vi編輯器文本過濾器,它以全屏幕的方式按頁顯示文本文件的內容,支持vi中的關鍵字定位操作。
more的語法:more 文件名
㈢ 在linux中怎麼查看錯誤日誌
1、連接上相應的linux主機,進入到等待輸入shell指令的linux命令行狀態下。
㈣ 查看linux系統日誌的命令
Linux系統日誌文件存放在/var/log下
/var/log/cron 記錄了系統定時任務相關的日誌;
/var/log/cups 記錄列印信息的日誌;
/var/log/dmesg 記錄了系統在開機時內核自檢的信息,也可以使用dmesg命令直接查看內核自檢信息。
/var/log/btmp 記錄錯誤登錄的日誌,這個文件是二進制文件,不能直接vi查看,而要使用lastb命令查看;
/var/log/lastlog 記錄系統中所有用戶最後一次的登錄時間的日誌。這個文件也是二進制文件,不能直接vi,而要使用lastlog命令查看。
/var/log/mailog 記錄郵件信息;
/var/log/message 記錄系統重要信息的日誌,記錄Linux系統的絕大多數重要信息,如果系統出現問題,首先要檢查的就是應該是這個日誌文件;
/var/log/secure 記錄驗證和授權方面的信息,只要涉及賬戶和密碼的程序都會記錄。比如說系統的登錄,ssh的登錄,su切換用戶,sudo授權,甚至添加用戶和修改用戶密碼;
/var/log/wtmp 永久記錄所有用戶的登錄、注銷信息,同時記錄系統的啟動、重啟、關機事件。同樣這個文件也是一個二進制文件不能直接vi而需要使用last命令來查看;
/var/run/utmp 記錄當前已經登錄的用戶的信息。這個文件會隨著用戶的登錄和注銷而不斷變化,只記錄當前登錄用戶的信息,同樣這個文件不能直接vi,要使用w,who,users等命令;
㈤ LINUX下C語言編程怎麼列印日誌
我們的程序一般都會產生輸出信息。但是伺服器程序一般卻不希望輸出信息到屏幕上,因為沒有人盯著你的程序執行。所以我們要把一些信息寫成日誌文件,正常情況下運行程序的人不用關心日誌里的內容,只有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才會查看日誌文件里的內容以確定問題所在。
但如果我們的程序要自己生成一個文件來保存日誌卻不是好主意,因為這一方面增加了維護程序運行的人的負擔,另一方面自己維護起系統來也多有不便。
在Linux系統中有一個系統日誌,通常放在/var/log目錄下,比如文件名是syslog的,系統中的一些程序產生的日誌信息都會存放到這個文件里。日誌文件有固定的格式,比如第1列是消息產生的時間,第2列是機器名(因為日誌記錄程序支持遠程連接),第3列是標記信息(一般就是程序名稱)等。而且對應的有一些工具來對這個日誌進行維護,比如通過輪回機制保證日誌文件大小不會把磁碟空間占盡。所以我們把自己程序的信息也寫到這個系統日誌里是比較好的想法。
在GNU C語言庫提供的內容中,有介面可以用來做這件事。用下面的命令查看:
nm -D /lib/libc.so.6 | grep log
可以看到一些調用:
000b9410Tcloselog
0008b870Tgetlogin
0008b960Tgetlogin_r
000d0180T__getlogin_r_chk
000bd190Tklogctl
00027450T__open_catalog
000b9380Topenlog
0008bae0Tsetlogin
000b8b80Tsetlogmask
000b9350Tsyslog
000b9320T__syslog_chk
000b92f0Tvsyslog
000b8da0T__vsyslog_chk
這裡面的三個函數openlog, syslog, closelog是一套系統日誌寫入介面。另外那個vsyslog和syslog功能一樣,只是參數格式不同。
程序的用法示例代碼如下:
#include<syslog.h>
intmain(intargc,char**argv)
{
openlog("MyMsgMARK",LOG_CONS|LOG_PID,0);
syslog(LOG_DEBUG,
"'%s' ",
argv[0]);
closelog();
return0;
}
編譯生成可執行程序後,運行一次程序將向/var/log/syslog文件添加一行信息如下:
Feb1208:48:38localhostMyMsgMARK[7085]:'./a.out'
Feb 12 08:48:38 localhost MyMsgMARK[7085]: This is a syslog test message generated by program './a.out'
LOG_CONS
.
LOG_NDELAY
Opentheconnectionimmediately(normally,).
LOG_NOWAIT
Don』.(TheGNUClibrarydoesnotcreatea
childprocess,.)
LOG_ODELAY
TheconverseofLOG_NDELAY;()iscalled.(Thisisthedefault,andneed
notbespecified.)
LOG_PERROR
(NotinSUSv3.)Printtostderraswell.
LOG_PID
IncludePIDwitheachmessage.
第三個參數指明記錄日誌的程序的類型。
syslog函數及參數
syslog函數用於把日誌消息發給系統程序syslogd去記錄,此函數原型是:
void syslog(int priority, const char *format, ...);
第一個參數是消息的緊急級別,第二個參數是消息的格式,之後是格式對應的參數。就是printf函數一樣使用。
如果我們的程序要使用系統日誌功能,只需要在程序啟動時使用openlog函數來連接syslogd程序,後面隨時用syslog函數寫日誌就行了。
另外,作為syslog的替代程序的新一代工具是syslog-ng,syslog-ng具有很強的網路功能,可以方便地把多台機器上的日誌保存到一台中心日誌伺服器上。
㈥ 查看和列印日誌的linux命令
Linux系統日誌文件存放在/var/log下
/var/log/cron 記錄了系統定時任務相關的日誌;
/var/log/cups 記錄列印信息的日誌;
/var/log/dmesg 記錄了系統在開機時內核自檢的信息,也可以使用dmesg命令直接查看內核自檢信息。
/var/log/btmp 記錄錯誤登錄的日誌,這個文件是二進制文件,不能直接vi查看,而要使用lastb命令查看;
/var/log/lastlog 記錄系統中所有用戶最後一次的登錄時間的日誌。這個文件也是二進制文件,不能直接vi,而要使用lastlog命令查看。
/var/log/mailog 記錄郵件信息;
/var/log/message 記錄系統重要信息的日誌,記錄Linux系統的絕大多數重要信息,如果系統出現問題,首先要檢查的就是應該是這個日誌文件;
/var/log/secure 記錄驗證和授權方面的信息,只要涉及賬戶和密碼的程序都會記錄。比如說系統的登錄,ssh的登錄,su切換用戶,sudo授權,甚至添加用戶和修改用戶密碼;
/var/log/wtmp 永久記錄所有用戶的登錄、注銷信息,同時記錄系統的啟動、重啟、關機事件。同樣這個文件也是一個二進制文件不能直接vi而需要使用last命令來查看;
/var/run/utmp 記錄當前已經登錄的用戶的信息。這個文件會隨著用戶的登錄和注銷而不斷變化,只記錄當前登錄用戶的信息,同樣這個文件不能直接vi,要使用w,who,users等命令;
㈦ linux查看日誌命令
linux查看日誌命令:
tail:
-n是顯示行號;相當於nl命令;例子如下:
tail -100f test.log實時監控100行日誌。
tail -n 10 test.log查詢日誌尾部最後10行的日誌。
tail -n +10 test.log查詢10行之後的所有日誌。
head:
跟tail是相反的,tail是看後多少行日誌;例子如下:
head -n 10 test.log查詢日誌文件中的頭10行日誌。
head -n -10 test.log查詢日誌文件除了最後10行的其他所有日誌。
cat:
tac是倒序查看,是cat單詞反寫;例子如下:
cat -n test.log |grep "debug"查詢關鍵字的日誌。
命令功能:
tail用於顯示指定文件末尾內容,不指定文件時,作為輸入信息進行處理。常用於查看日誌文件後多少行日誌信息。
使用tail -f可以查看動態日誌文件,tail -f filename可以把filename里最尾部的內容顯示在屏幕上,並且不斷刷新,使你看到最新的文件內容。
tail -n行數可以顯示指定行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