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認識的程序員,35歲以後他們都在做什麼了
大公司有挺多資深軟體工程師還在寫代碼,只不過寫的比較核心的模塊,礎架構方面的比較多,這個年齡段還在寫簡單頁面的不太多,小的創業公司一開始,不管三十五還是四十五也得自己碼代碼,後期有起色了能找些人負責開發測試,最開始都是自己寫。
『貳』 35歲以後的大齡程序員,正處於怎樣一種狀態
如果按照世界職業規劃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舒伯對人的生命階段的定位,25歲-44歲職業上的發展課題應該包含:
穩定於一項工作
確立自己將來的保障
發現適當的晉升路線
如果我們把25歲到44對再做一次細分的話,31歲到44歲就應該處於安定期,這個階段可晉升的上升空間已非常有限,所以找准自己的定位並在這條路線上獲得保障,再去不斷補充新知識,增加自己在某一專業領域的權威性很重要。
其實大多數程序員的晉升路徑並不復雜,無非以下幾種:
技術型:初級工程師->中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架構師(技術專家)->技術總監->CTO
管理型:工程師->項目組長->項目經理->項目總監->技術總監->CTO
交叉型:初級工程師->中級工程師->項目經理->技術總監->CTO(此路線技術和管理交叉進行,每個階段做的事情不固定)
轉行型:初級工程師->轉行產品、設計、銷售、運營等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成長路徑沒有這么一帆風順。大多數程序員在工作3-5年,知識和技術吸收積累到一定階段後,會開始考慮繼續做技術還是轉行,這取決於一個人在技術上的天賦有多高。。
『叄』 有人說程序員過了35歲就註定只能轉行了,這話你怎麼看
35歲只是說不適合長時間寫代碼了,不代表不能寫代碼,這個年齡階段的程序員應該屬於技術架構流了,就是為項目制定技術方案編關鍵代碼。如果35歲還在寫基本代碼那確實可以考慮轉行,畢竟寫代碼也是體力活。
『肆』 35歲是道坎,程序員到了這個年紀真的干不動了嗎
35歲是道坎,這個只是對於部分開發人員而言的,如果不想早早歇業,就得對自己的人還說呢個有一個好的職業規劃。
對於軟體開發人員來說,通常,他們職業發展有幾個選擇:專注於技術,成為技術專家;轉型到技術型銷售、技術支持等;當然,如果你原地踏步不前,薪資自然也就是上不去的。
隨著技術成長,從技術性管理到高級管理。這是大家都看得清楚的方向,也都在向這些方向的金字塔尖努力。
程序員要根據本身的基本素質、技術能力選擇開發層次,由低到高,逐步發展。 也是一名程序員本身具備相應素質的循序漸進的發展軌跡,包括很強的技術背景和綜合管理才能等素養,這也就是所謂『兩條腿走路』的職業規劃發展路線。」如果這樣的話,我相信你也不至於到了35歲就歇業過去不了。
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伍』 為什麼常說程序員35歲是道坎
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清楚,為什麼會有所謂的「程序員35歲就沒飯吃」的說法,為什麼一定是35歲?而不是30歲?或者40歲?
其實這個說法之所以會廣泛流傳,最早是從華為開始的。
之前爆出華為最新規定:35歲以上的普通員工,要面臨被裁員的可能。也就是說,如果這條規定真的實施的話,那華為大概有7000名員工失業。
35歲被裁也好,30歲被裁也好,說到底都跟「末位淘汰」有關。
而「末位淘汰」在華為、阿里等大公司里很常見,這些公司每年都會對員工進行一次業績考核,然後淘汰團隊里績效靠後10%比例的員工。
當然,我們不排除有暴力裁員的情況,參見之前的網易裁員事件。
但說到底,只要有末位淘汰制,年齡較大的員工自然就會被逐漸篩選清除出去。就像人家任正非說的,「35歲的人精力有限,需要新鮮血液」。
這些搞末位淘汰的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薪資高福利好,社會知名度高,願意擠破頭進來的人太多了,公司永遠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競爭自然激烈。
最後再回到「程序員是不是只能工作到35歲」這個問題上來,我認為,沒有任何一個行業或者一個崗位,可以讓一個人一輩子干到退休。
請你們放下這個幻想,放輕松,路到橋頭自然直。
更何況,程序員干到35歲,至少能比80%以上的工作賺到更多錢。
要知道,絕大部分行業到了35歲,你不僅不能勝任工作,而且還沒存到什麼錢。
『陸』 程序員的職業生涯是多長
一般是到35歲,看你從什麼時候開始了。如果一個大學生畢業後開始做程序員,22歲開始,那就是13年!當然,現在程序員逐漸小齡化,有些人不到20歲就開始做程序員了!
35歲是個門檻,很多人到35歲就改行了,因為大齡的程序員不吃香了,這個時候做不到管理崗位,就會被公司淘汰!事實上也不需要那麼多管理崗,所以這個時候就要想好退路了!
不知道這么說你明白了嗎?
望採納
『柒』 為什麼對於程序員來說,35歲是個尷尬的年紀
程序員在承受著較高的工作壓力的同時,往往能夠收獲到與之對應的高收入。這個群體需要從業者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想要進入這個行業門檻自然也比較高。而由於工作的特殊性往往需要頻繁地加班,所以作為程序員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35歲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到了一個成家立業的關鍵節點,大家總會遇到來自家庭或是崗位上的種種煩惱。社會的競爭壓力之下想要不被新人所淘汰,就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我。所以程序員的尷尬實際上對於大多數其他崗位的人來說也同樣適用。
一、精力下降程序員之所以會對於年齡有比較高的要求,在於這個行業對於從業者的體力和腦力都有極大的考驗。程序員不僅要能承受得起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的身體損耗,大腦還得時刻處於高速運轉的狀態來維持工作上的效率,因此隨著年齡的上升大多數程序員都會面臨下滑。
你身邊有從事程序員工作的朋友嗎?
『捌』 程序員35歲以後都在干什麼
可以去教書
硬體和網路熟的,可以開個小店,幫人做下維護、組網
不過這些都只能混溫飽,但程序員過了35歲不能成功轉型升上去成管理或技術總監,也就只能這樣啦。。。
『玖』 過了35歲的程序員,還有價值嗎程序員過了35歲該何去何從
一般情況下來說,程序員確實是一個高薪的職業,但大多數人認為程序員又是一個吃早飯的職業,所以真的因為如此意味著老程序員確實很難再發揮余熱,所以對我們來說並不是程序員本身沒有價值,而是因為行業屬於一個新興行業,對於中年人並不是很友好,所以程序員大多數在35歲之後都會改行從事其他產業,也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來思考問題。
其實不得不說的是,這個時代都是在不斷的學習和成長的也正因為如此,必須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培養新的技能,在35歲之後更應該注重自己技能的培養和整體價值的呈現,不單單在聚集於新興it行業,更應該把目光注重其他產業,培養自己的技能,全面發展,這樣的話才能夠在時代發展中找到自己的價值點。
其實對我們來說,過了35歲的程序員本身是有價值,但是對於it行業來說,更崇尚青年活力的年輕人,35歲的程序員很難獲得老闆的信賴,導致大多數35歲的程序員都會選擇改行其他的產業。
『拾』 有人說編程是吃青春飯的,年紀大了就不行了,是這樣嗎
不可否認,寫程序就是一個吃青春飯的工作,通常來說一個程序員最久能做到35歲左右,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程序員無論是知識還是學習上都比不過年輕人,寫程序最需要的就是就是腦力,所以你會發現很多程序猿還沒到中年就已經滿頭白發,這都是天天加班造成的。
如果不做程序員,你還可以有兩條路走,一就是繼續待下去盡力成為一個產品經理或者技術總監,但就是不能再去開發寫程序了,這是最好的一條路;還有就是出來做一些小項目,慢慢成立一個小公司,這樣也是挺好的。不管最後你的選擇是什麼,我覺得程序員還是現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多去賺錢,畢竟對自己而言,時間就是金錢,否則到了中年想賺錢都是很難的事情了。
或許很多人覺得,既然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工作,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做呢?因為喜歡,寫程序對於一個愛好科技的人來說,這是自己實力最好的表現,其實作為一個程序員,自己的生活圈真的很少,平時很少會出門,經常待在家裡寫程序,這都是程序員的通病,所以這或者也是一個人的性格決定自己是否做程序員的。
我不得不說,即使寫程序真的是青春飯,我也會出做,因為我真的除了這一方面沒有其他特長,專業知識不夠強硬,不太可能從事與專業對口的工作,所以我還有什麼選擇呢?不管將來的我會做什麼,我覺得還是先做好自己面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