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程序員搞笑圖片,就是一張圖片,上面第一個是完成版,然後是完成版1,完成版2。。後面是定稿 最後是遺書
那是論文,不是程序員
B. 關於程序員的幾個搞笑段子,別生氣,你不一定
1、程序猿問科比:「你為什麼這么成功? 」
科比:「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是什麼樣子嗎? 」
程序猿:「知道,一般那個時候我還在寫代碼,怎麼了?」
科比:「額…….」
2、我是一個苦b的程序員,今晚加班到快通宵了,困得快睜不開眼了,女上司很關心,問我要不要吃宵夜。我沒好氣地說,宵夜就算了,能讓我睡一覺就行了。女上司紅著臉說了句討厭啊,然後坐在我身邊不動,好像距離我很近,搞得我很緊張,難道她發現我的程序出了bug?
ps:單身狗那麼多年是有原因的。
C. 求一張招聘程序員的搞笑動態GIF圖片
來看看是不是這張
D. 程序員修復一個Bug到底需要多長時間
James Shore在《The Art of Agile 》一書中,明確指出要想修復問題得先知道問題的所在。而我們之所以無法准確估計時間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發現症結的所在,只有清楚這一點,我們才能合理估計修復bug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不過,這個時候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Steve McConnell曾說過:
「發現問題—理解問題—這就是程序員90%的工作。」
很多bug都只需改動某一行代碼即可。但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的是,後面還得指出怎麼樣才是正確的——就像我們在釣魚的時候,得知道往哪裡下誘餌,什麼時候魚兒容易上鉤等等。
話說bug有四種類型:
E. 如何向 程序員 描述 bug 笑話
1.程序員寫出自認為沒有Bug的代碼。
2.軟體測試,發現了20個Bug。
3.程序員修改了10個Bug,並告訴測試組另外10個不是Bug。
4.測試組發現其中5個改動根本無法工作,同時又發現了15個新Bug。
5.重復3次步驟3和步驟4。
6.鑒於市場方面的壓力,為了配合當初制定的過分樂觀的發布時間表,產品終於上市了。
7.用戶發現了137個新Bug。
8.已經領了項目獎金的程序員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9.新組建的項目組修正了差不多全部137個Bug,但又發現了456個新Bug。
10.最初那個程序員從斐濟給飽受拖欠工資之苦的測試組寄來了一張明信片。整個測試組集體辭職。
11.公司被競爭對手惡意收購。收購時,軟體的最終版本包含783個Bug。
12.新CEO走馬上任。公司雇了一名新程序員重寫該軟體。
13.程序員寫出自認為沒有Bug的代碼。
F. 當程序員發現BUG時,這反應絕了,你是不是這
開發應用程序是一個非常有壓力的工作。沒有人是完美的,因此在這個行業中,代碼中出現 bug 是相當普遍的現象。面對 bug,一些程序員會生氣,會沮喪,會心煩意亂,甚至會灰心喪氣,而另一些程序員會依然保持冷靜沉著。因此,如何處理修復 bug 的過程也值得我們細細琢磨。
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G. 有一個gif,是關於程序員的,開開心心寫程序——又出錯了——最後磕頭絕望而死。。。
就是這個咯~
H. 程序員為什麼要一直改bug,不能一次性寫好嗎
軟體可能在使用過程中沒有任何問題,但不符合產品的預期下圖源自「How projects really work?」,很形象的突出了客戶需要的產品和最終得到的產品不一致。
所以軟體想要變得成熟,Bug收集和處理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會影響客戶使用的優先順序高的Bug要優先修復。Bug是軟體的影子,也是程序員的噩夢實際上不能存在沒有bug的軟體,Bug和軟體如影隨形。就像我們使用的Windows,窮盡無數優秀的軟體工程師來設計給用戶優秀的桌面體驗,但也有各種層出不窮的bug。
程序員對Bug有多愛就有多恨,Bug無處不在,即使再牛逼的程序員也逃脫不了Bug的魔掌。想要完全避免Bug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也不在一次性就寫好的程序。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認同我的看法,請點個贊再走,感謝!喜歡我的,請關注我,再次感謝!
I. 尋找一張關於程序員敲代碼的動態圖片
平均天100行有效代碼我覺得對得起自己了純手工寫C++
前做web報表系統人家寫好了張報表我拿來照著套生產其報表連html估計天能幹上萬行幾十張報表干……
關鍵花思考和查資料上時間比敲代碼多得多
sdmjxsfcry參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