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開國大典是如何進行的
南京國民黨政府被逐出大陸之後,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已取得基本的勝利,這時候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時機完全成熟了。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出席會議的各方面代表662人。代表著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各界民主人士、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各民族以及海外華僑。毛澤東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詞,庄嚴地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
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六人為副主席,選舉周恩來、董必武、陳毅等五十六人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會議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定於北平,並改名為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採用公元紀年;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為五星紅旗,象徵全國人民大團結。
會議還決定: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奠基典禮時,毛澤東率領代表鏟土,還親筆題寫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碑文。
9月30日,大會閉幕並發表了《宣言》,庄嚴地宣告:「中國的歷史,從此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閉幕之後,於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舉行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推選林伯渠為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長、羅榮桓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檢察署檢察長,並責成他們迅速組成政府各機關,施行各項政府工作。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正式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中央人民政府施政方針。同時發表公告,向全世界各國政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國家政府,建立外交關系。
同日下午3時,首都30萬群眾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庄嚴宣告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國歌、禮炮和30萬群眾的歡呼聲中,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廣場上升起。
隨後,舉行了閱兵式。朱德總司令驅車檢閱了陸、海、空三軍的受閱部隊後,回到主席台上宣讀了人民解放軍總部的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殘余的反動軍隊和一切反革命匪徒,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閱兵式歷經3個小時,在場的群眾目睹了自己軍隊的強大陣容,無不興高采烈,掌聲像波浪一樣,一個高潮接著一個高潮。
晚上,毛主席和其他領導人與群眾一起參加了慶祝開國大典的遊行晚會。舉著紅燈和火炬的群眾隊伍像望不到盡頭的火龍,通過設在天安門城樓的主席台前,分向東西兩路穿向全城,數以百計的秧歌隊和許多彩車在遊行隊伍中載歌載舞,數十幅一丈多長的紅色大旗迎風招展,直徑三尺多的紅鼓和數百個腰鼓同時敲起快樂的鼓點。人們歡呼跳躍,放聲歌唱,整個廣場、整個北京城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里。
❷ 開國大典的流程
下午二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張瀾、李濟深、宋慶齡、高崗等國家領導人出席了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選舉林伯渠為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檢察署檢察長,並責成他們從速組成各項政府機關,推行各項政府工作。會議同時決議,向各國政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會議結束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員集體出發,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前往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
此時,參加開國大典的北京30萬軍民早已齊聚天安門廣場,翹首期待著偉大歷史時刻的到來。
下午三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員就位。在群眾的歡呼聲中,毛澤東主席用他那帶著湖南口音的洪亮聲音,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頓時,廣場上歡聲雷動,群情激昂。在《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旋律中,毛澤東按動電鈕,新中國第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場肅立,向國旗行注目禮。廣場上,五十四門禮炮齊鳴二十八響,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艱苦奮斗二十八年的光輝歷程。
隨即,毛主席向全世界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公告。接著舉行盛大閱兵式。朱德總司令在閱兵總指揮聶榮臻陪同下,乘敞篷汽車檢閱受閱部隊。檢閱畢,朱德總司令回到主席台上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指出:「堅決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和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
隨後,在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受閱部隊的步兵、騎兵、坦克、大炮、汽車等,以連為單位,列成方陣,邁著威武雄壯的步伐,由東向西分列式通過天安門廣場。與此同時,剛剛組建的人民解放軍空軍十四架戰斗機、轟炸機,凌空掠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閱兵式持續近三小時,此時天色已晚,長安街華燈齊放,群眾遊行開始了。一隊隊遊行群眾高舉紅旗和紅燈,縱情歡呼,「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毛主席萬歲!」的口號聲響徹雲霄。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探身欄桿外,不停地向廣場上的群眾揮手致意,情不自禁地在擴音機前大聲高呼:「同志們萬歲!」「人民萬歲!」廣場上,人們熱情洋溢,載歌載舞,萬眾歡騰,盡情地歡度新中國的第一個夜晚,節日的首都沉浸在幸福、喜悅和歡欣鼓舞中。這一天,在全國已經解放的各大城市,都舉行了隆重熱烈的慶祝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它結束了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和帝國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中國人民從此成為國家的主人,中華民族的發展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
❸ 開國大典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舉行的儀式,直到21:00才結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標志。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949年6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決定,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10月1日下午3時,大地歡聲雷動。剛剛就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和朱德兩位偉人一前一後,最先登上了天安門城樓。當林伯渠宣布開始後,在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員就位。人民領袖毛澤東庄嚴宣布:「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毛澤東親手按動電鈕,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冉冉升起。與此同時,代表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共54個單位的54門禮炮齊鳴28響。
升旗之後,毛澤東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緊接著舉行了規模浩大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慶祝活動到當天晚上9點多鍾結束。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結束後,國民黨發動內戰的主力已基本被殲滅,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到長江北岸。統治中國22年之久的蔣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絕境。新中國誕生的條件已經成熟。
1949年9月21日,由中國共產黨發起召開的,有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地區、人民解放軍、各少數民族、國外僑胞和其他愛國分子的代表參加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並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❹ 關於開國大典的資料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949年6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決定,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
10月1日下午3時,大地歡聲雷動。剛剛就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和朱德兩位偉人一前一後,最先登上了天安門城樓。當林伯渠宣布開始後,在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員就位。人民領袖毛澤東庄嚴宣布:「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毛澤東親手按動電鈕,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冉冉升起。與此同時,代表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共54個單位的54門禮炮齊鳴28響。
升旗之後,毛澤東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緊接著舉行了規模浩大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慶祝活動到當天晚上9點多鍾結束。
(4)開國大典命令擴展閱讀
當時西方通訊社對於新中國開國大典的時間,在八九月間已經有了種種揣測:有一種說法是中國人辦事講究選擇吉日良辰,極有可能在佔領華南、西南基本統一大陸後,於1950年元旦這天舉行儀式,「元旦」是中國人認為一年中最好的喜慶開端日子;在9月27日政協會議宣布將北平改為北京,定為首都消息傳開後,也有西方記者認為中國共產黨人對孫中山有好感,既然中華民族各方面的精英人物都已雲集北平開會,或許他們會選擇辛亥革命的「雙十節」10月10日這天,舉行大典的儀式。
關於國名、國旗、國徽、國歌及採用的紀年等開國的諸多事宜,一些書籍和文章都已有詳細生動的記述與描寫,但關於「10月1日」開國大典日子的選定,至今尚未見到完整、專題及甚為具體的文字記載。
❺ 開國大典全文
《開國大典》全文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在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上,決定了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事宜,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會議一致決議,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政府的施政方針。會議選舉林伯渠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長,羅榮桓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檢察署檢察長。
同日下午2時55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經新華門來到天安門,從西頭馬道登上天安門城樓。在金水橋之南大約50米處的以華北軍區軍樂隊為主組成的聯合軍樂隊奏響了《東方紅》樂曲,廣場上人群歡聲雷動。
下午3時整,盛大而隆重的開國大典開始。參加這個典禮的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有首都各工廠、各大專院校、各機關的代表,有市民、近郊農民和城防部隊等,共約30萬人。
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員就位。軍樂隊高奏國歌。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今天成立了。當林伯渠宣布「請毛主席升國旗」時,毛澤東神情莊重,用力按動了通往電動旗桿的電鈕……第一面耀眼奪目的五星紅旗順著旗桿,冉冉升起。與此同時,54門禮炮齊鳴28響。這54門禮炮象徵著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中的54個民族,28響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奮斗的28個春秋。參加大會的30萬人肅立致敬,指揮員行舉手禮,注視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庄嚴而美麗的五星紅旗徐徐上升。毛澤東用響亮的聲音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4.75億中國人民,向全世界庄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系。
接著,閱兵式開始。閱兵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乘坐敞篷轎車,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軍樂的奏鳴中,由閱兵總指揮、華北軍區司令員兼京津衛戍區司令員聶榮臻陪同,出東三座門,沿著東長安街、東單廣場,直到外國領使館聚集的東交民巷,順序檢閱肅立嚴整的三軍部隊。朱德總司令檢閱完部隊驅車回到天安門城樓後,宣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堅決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的一切命令,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及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
在閱兵分列式上,受閱部隊以海軍兩個排為前導,接著是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騎兵師,共1.64萬人,由東向西行進。中國人民海軍、空軍部隊第一次公開列隊出現在世人面前。空軍17架飛機從天安門上空飛行受閱,都是繳獲敵人的螺旋槳飛機。為防備敵機的突然襲擊,其中有4架是攜彈飛行。閱兵式持續了約3個小時。
接下來是群眾遊行。1萬支禮花陸續射入天空。走在遊行隊伍最前面的是工人,京郊農民緊隨其後,後面是機關幹部、青年學生的遊行隊伍。當群眾遊行隊伍經過主席台時,「人民共和國萬歲!」「毛主席萬歲!」的口號聲響徹雲霄。毛澤東主席在擴音機前大聲回答:「同志們萬歲!」。
晚上9時25分,無數彩色的禮花向廣場四周發射出來。首都軍民載歌載舞,盡情地歡度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夜晚。
中國革命的勝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在中國歷史上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宣告了中華民族的新生。
❻ 開國大典的舉行順序
【開國大典】進行時的順序是:
1、下午3點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登上天安門城樓,跟群眾見面。
2、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就位。
3、軍樂隊奏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4、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5、升國旗。毛澤東主席親自按動連通電動旗桿的電鈕,新中國的國旗——五星紅旗徐徐上升。同時,54門禮炮齊發齊鳴28響。
6、毛澤東主席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7、閱兵式。朱德總司令任檢閱司令員,平津衛戍區司令員聶榮臻任閱兵總指揮,朱德總司令和聶榮臻司令員同乘汽車,檢閱部隊。
8、朱德總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的命令。
9、分列式。受檢閱的部隊由聶榮臻司令員率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由東往西,緩緩進場。
10、群眾遊行。
晚上9點多鍾,慶祝活動結束。
❼ 開國大典進行的六個程序
1949年10月1日下午2點55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舉行典禮。參加開國大典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有工人、農民、市民、學校師生、機關工作人員、城防部隊,總數有三十萬人。觀禮台上還有外賓。
會場在天安門廣場。廣場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橫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並排架著五座白石橋;再北面是城牆,城牆中央高高聳起天安門的城樓。丁字形的一豎向南直伸到中華門。在一橫一豎的交點的南面,場中挺立著一根電動旗桿。
主席台設在天安門城樓上。城樓檐下,八盞大紅宮燈分掛兩邊。靠著城樓左右兩邊的石欄,八面紅旗迎風招展。
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早上六點鍾起,就有群眾的隊伍入場了。人們有的擎著紅旗,有的提著紅燈。進入會場後,按照預定的地點排列。工人隊伍中,有從老遠的長辛店、豐台、通縣來的鐵路工人,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郊區的農民是五更天摸著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趕來的。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台上,跟群眾見面了。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代委員就位。樂隊奏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正是這戰斗的聲音,曾經鼓舞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奮斗。接著,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這庄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庄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接著,升國旗。毛主席親自按動連通電動旗桿的電鈕,新中國第一面國旗——五星紅旗徐徐上升。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升旗的時候,禮炮響起來。每一響都是54門大炮齊發,一共28響。起初是全場肅靜,只聽見炮聲,只聽見國旗和許多旗幟飄拂的聲音,到後來,每一聲炮響,全場就響起以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接著,毛主席在群眾一陣又一陣的掌聲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強有力的語調向全世界發出新中國的聲音。他讀到「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這一句的時候,三十萬人熱愛領袖的心情融成一陣熱烈的歡呼。觀禮台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毛主席宣讀公告完畢,閱兵式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朱德總司令任檢閱司令員,聶榮臻將軍任閱兵總指揮。朱總司令和聶將軍同乘汽車,先檢閱部隊,然後朱總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的命令。受檢閱的部隊就由聶將軍率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由東往西,緩緩進場。
開頭是海軍兩個排,雪白的帽,跟海洋一個顏色的藍制服。接著是步兵一個師,以連為單位,列成方陣,齊步行進。接著是炮兵一個師,野炮、山炮、榴彈炮、火箭炮,各式各樣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橫列前進。接著是一個戰車師,各種裝甲車和坦克車兩輛或三輛一排,整整齊齊地前進;戰士們挺著胸膛站在戰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接著是一個騎兵師,「紅馬連」一色紅馬,「白馬連」一色白馬,五馬並行,馬腿的動作完全一致。以上這些部隊,全都以相等的距離和相同的速度經過主席台前。當戰車部隊經過的時候,人民空軍的飛機也一隊隊排成人字形,飛過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眾看見了,都把頭上的帽子、手裡的報紙和別的東西拋上天去,歡呼聲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
❽ 按順序填寫開國大典進行的程序
開國大典的過程是:首次會議、典禮開始、升國旗(同時禮炮鳴響)、宣讀公告、總部命令
、盛大閱兵、飛機表演、群眾遊行、禮花發射。
1949年10月1日下午二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首次會議於在勤政殿召開。會議開完,全體領導人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到天安門後下車登樓。
下午三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全體宣布就職,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在《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旋律中,毛澤東按動電鈕,新中國第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場肅立,向國旗行注目禮。與此同時廣場上,五十四門禮炮齊鳴二十八響,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艱苦奮斗二十八年的光輝歷程。
隨即,毛主席向全世界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公告。
接著舉行盛大閱兵式。朱德總司令在閱兵總指揮聶榮臻陪同下,乘敞篷汽車檢閱受閱部隊。檢閱畢,朱德總司令回到主席台上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
命令宣布後,下午4點35分,受閱分列式正式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受閱部隊的步兵、騎兵、坦克、大炮、汽車等,以連為單位,列成方陣,邁著威武雄壯的步伐,由東向西分列式通過天安門廣場。
與此同時,剛剛組建的人民解放軍空軍十四架戰斗機、轟炸機,凌空掠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閱兵儀式前後歷時3小時,此時天色已晚,長安街華燈齊放,群眾遊行開始了。
晚上9時25分,無數彩色的禮花向廣場四周發射出來。
(8)開國大典命令擴展閱讀
開國大典的意義
國內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了國家的主人。
國際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表明中國終於是一個自主的國家了,表明中國人民可以從東亞病夫成為龍的傳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的主人。
這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偉大勝利,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中國的歷史開辟了新的紀元。
❾ 1949年開國大典的資料
開國大典前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務院尚未成立,籌備工作主要由剛成立的北平市人民政府承擔。事亦湊巧,市長兼軍管會主任葉劍英8月就被內定調華南工作,准備解放廣東,9月初就到江西贛州去了。中央任命時任副總參謀長、華北局第三書記、華北軍區司令員、京津衛戍司令員的聶榮臻接任。當中央決定在開國大典上要進行閱兵時,中央軍委又任命他擔任閱兵總指揮。雖然北平市各機關團體、各民主黨派共25個單位到9月21日才正式集會成立籌委會,並公推聶榮臻為主任委員,但實際籌備工作早已開始。從整修天安門會場、樹立旗桿、組織群眾、准備鳴放禮炮焰火,特別是訓練受閱部隊,以及布置保衛會場安全等,都要在一個多月時間中完成。
開國大典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北平解放不久,城內潛伏特務難以一下肅清,而且國民黨飛機還會來襲擾。當年5月4日,國民黨就從青島派出6架B-24型轟炸機轟炸南苑,投彈30枚,毀傷我飛機4架,房屋196間,死傷24人,因此聶榮臻一直十分重視防空問題。我們空軍還未正式組建。軍委有一個航空局,專門在南苑機場組建了一個飛行中隊,擔任北平防空。聶榮臻考慮很細,下令萬一敵機前來,在場人員一定要原地不動,不能亂跑,聽從指揮;對受閱的1978匹戰馬也都作了安排。當然這一切是在中央領導之下進行的,周恩來常常具體過問。如10月1日中央領導人的車隊如何從中南海開到天安門下,周恩來帶羅瑞卿都曾親去檢查。
慶典前中央人民政府舉行首次會議
當時的中央人民政府是9月30日由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選出的。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委員有陳毅、賀龍、李立三、林伯渠、葉劍英、何香凝等56人。當日下午6時,全體代表利用統計選票時間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爾後回到會場才宣布上述結果。簡短隆重的閉幕式,由毛澤東主持,朱德致閉幕詞,奏義勇軍進行曲。主席台上第一次懸掛了五星紅旗。散會時天已經很晚了。
習慣晚上辦公批閱文件的毛澤東,這一天夜以繼日一直工作到10月1日凌晨6點多(見李銀橋《在毛澤東身邊十五年》)。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首次會議於10月1日下午二時在勤政殿召開。全體宣布就職,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隨即,選林伯渠為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並責成他們從速組成各項政府機關。會議還宣布接受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並通知各外國政府只有這個政府才是中國惟一合法政府,並願與各國建立平等的外交關系。
會議開完,全體領導人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到天安門後下車登樓,下午三時慶典准時開始。
開國大典時的天安門會場
舉行開國大典時天安門修葺一新,城樓上橫標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正中懸掛毛主席的巨幅畫像(40年代著冠照)。兩旁的標語東為「中央人民政府萬歲」,西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沒有國徽,因為9月25日、26日政協的座談會及審查委員會上認為還要修改,所以27日全體會議上只通過了國旗、國歌、國都、紀年4個決議。
那時,東西三座門(正式名稱為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及南面長長的甬道,甬道兩邊長長的紅牆,正南門即磚石結構的中華門都還存在,形成了一個丁字形的封閉的會場。與8個月前北平剛解放時的天安門前比較,可說是煥然一新,寬廣平坦得多了。此外在現在國旗旗桿的地方已豎了一根當時看來已很高的旗桿,旗桿上有一個金色的頂。中華門外正陽門、前門箭樓兩旁的許多建築物上都張燈掛旗。「北平東站」、「北平西站」的大字一夜間都改成「北京東站」、「北京西站」了。會場里的工人、學生、幹部、市民、城防部隊都舉了臨時趕制的五星紅旗及其他紅旗、紅燈和彩色小旗,特別是用紅絹糊的大小不同的五角星燈,真是成了紅旗紅燈的海洋,只有市民中戴了小白帽的回民同胞舉著綠底白色的星月旗,顯得分外不同。會場上的群眾共達30萬人,分區席地而坐,很有秩序。金水橋北沒有現在的觀禮台,但搭了兩個簡單的檯子,一個供大會指揮用,一個給惟一的外賓觀禮團,這就是前一天剛到的以法捷耶夫為首的蘇聯文化藝術科學工作者代表團。受檢閱部隊則站在東長安街。
那時交通工具少,群眾近則列隊步行來,遠的坐火車來。我當時所在的單位,臨時編為華北革大第四部,住在西苑大院。華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隊伍迤邐一里許要步行到清華園車站。天未亮起床,到車站已7點,乘裝煤的黑敞篷車,走了兩小時才到前門車站。經過西直門車站時還見到門頭溝工人也坐火車來。雖然「旅途」這樣艱苦,但大家情緒高漲。在前門席地而坐等到下午兩點才安排進入會場,午飯是饅頭涼水,每人領到三塊糖、兩個梨,是節日優待。
毛主席在天安門上講話
庄嚴隆重的開國大典終於在10月1日下午3時開始。那天早晨是陰天,上午和中午還下了一點小雨,但下午卻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萬民同慶。典禮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宣布開會;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員就位;奏義勇軍進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升國旗(同時鳴禮炮,禮炮畢);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閱兵;遊行。毛澤東主席宣讀的公告,約九百字,雖未收入新出的八卷本《毛澤東文集》,但收入了《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一冊及《共和國檔案1949-1996》。
提到開國大典,人們很容易想到毛澤東主席那句震古鑠今的名言:「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然而這句話,並不是毛澤東在天安門樓上講的,而是在此之前的9月21日的政協開幕詞中講的。原文是「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這篇文章已收入《毛澤東文集》。
還可提及的是升國旗、鳴禮炮。鳴禮炮從北平解放後已是第三次。第一次是7月7日晚天安門20萬群眾紀念抗戰12周年及政協籌委會召開時放的。第二次是9月21日新政協開幕時鳴了禮炮54響。這次開國大典則以54門禮炮鳴28響,54門禮炮象徵全國54個民族(當時還未有現在56個民族之說),28響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經歷28年艱苦奮斗才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正在禮炮轟鳴時,毛主席按動電鈕,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場群眾都把紅旗紅燈高高舉起,成了一片紅色的海洋。
朱總司令下達總部命令
毛主席宣讀完公告後,閱兵開始。檢閱司令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閱兵總指揮是聶榮臻。
首先由聶榮臻陪同朱總司令坐敞篷車開始檢閱。檢閱畢,朱總司令回到城樓主席台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的最重要內容為「堅決執行中央人民政府和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因為當時華南的兩廣海南、華東的福建一部分、西南全部(四川、西康、貴州、雲南、西藏)均未解放,新疆雖宣布和平起義,解放軍尚未到達迪化(烏魯木齊),更不要說還有台灣,所以朱總司令的命令是有針對性的。命令宣布後,進行分列式。受閱部隊以海軍兩個排為前導,接著是一個步兵師、一個炮兵師、一個戰車師、一個騎兵師相繼跟進。空軍包括戰斗機、蚊式機、教練機共14架在全場上空自東向西飛行受閱。前後歷時3小時。
難忘的群眾大遊行
整個閱兵結束後,群眾遊行開始。一批批群眾隊伍,無不迫切希望走到城樓前,看到衷心敬愛的毛主席。天很快黑了下來,天安門樓上的燈光突然照亮,上面是一串紅橙色的燈,下面好像是三道粉青色電虹燈,再加上巨大的探照燈光射向全場,燈光閃閃,好似波浪。焰火在天安門附近三處施放,五彩繽紛,此起彼落。群眾手裡舉的紙燈、紗燈也都點亮了,廣場上是燈的海洋。
等到八點多鍾,華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隊伍才在華北大學之後行動。隊伍慢慢走近金水橋,只聽見城樓上擴音器傳出「萬歲」、「萬歲」的聲音,才知道是毛主席在回應華大同學的歡呼。我們緊跟著走過金水橋,大聲高呼「毛主席萬歲」,這時才見到城樓上大宮燈前毛主席那魁梧的身軀,他不戴帽子,揮動著手用湖南口音高呼「萬歲」,有時還喊「同志們萬歲」,這時我們都感到毛主席看見我們了,口號喊得更為起勁,血都要沸騰了。我們還看到少奇同志,看到他身旁的女同志,我們猜一定是宋慶齡副主席。我們把手舉到頭頂鼓掌,主席台的領導人也鼓掌,人民的領袖們真是和我們心連心。
❿ 什麼是開國大典
1、釋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舉行的儀式,直到21:00才結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標志。
2、意義
①國內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了國家的主人。
②國際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表明中國終於是一個自主的國家了,表明中國人民可以從東亞病夫成為龍的傳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的主人。這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偉大勝利,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中國的歷史開辟了新的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