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部隊旅里的命令都是誰下的
部隊的命令只能由部隊主官發布,而且要團以上首長才能發布命令,所謂部隊首長就是指部隊的軍事主官和政治主官,包括副職,但是只有正職才能下達命令,而且命令文書要有雙主官的簽字。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後勤部長不是部隊首長,而是部門首長,也就是司政後部門的首長,是無權下達命令的。
所以旅里的命令都是由旅長和旅政委共同下達的。如果是旅的上級下達的命令,哪一級發布的,就由哪一級簽字下達。
② 解放軍雙首長制在打仗下命令時究竟誰可以最後拍板
軍事主官負責戰時的軍事作戰計劃命令等,政治主官負責政治動員等但對作戰命令有最終決定權,一般情況下政治主官不幹涉軍事主官的作戰方案。
③ 軍事訓練口令如何喊
、立正口令:立正。隊列動作的最基礎動作之一。口令是立正!做法是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稍向後張;兩臂自然下垂,手指並攏自然微屈,拇指尖貼於食指的第1節,中指貼於褲縫;頭要正,頸要直,口要閉,下頜微收,兩眼向前平視。
2、稍息口令:稍息。 要領: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約全腳的三分之二,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大部分落於右腳。攜槍(筒、炮)時,攜帶的方法不變,其餘動作同徒手。稍息過久,可自行換腳。
3、看齊口令:整隊時常用的基本動作之一。看齊分為向右(左)看齊、向中看齊和向前看齊。看齊時基準人正確的站立(位置、方向)是全隊看齊的標准,尤其是多列成多路隊形,每列或每路的排頭還應取好各列或各路之間的距離或間隔。訓練看齊時要注意前後對正,左右一條線,碎步調整,看齊要快。
4、報數口令:報數。做法:橫隊從右至左(縱隊時由前向後)依次以短促洪亮的聲音轉頭(縱隊時向左轉頭)報數,最後1名不轉頭。數列橫隊,後列最後1名報「滿伍」或「缺X名」。報數要求必須准確,聲音洪亮,轉頭迅速,訓練報數時常採用報數比賽或報數游戲的方法。
5、踏步口令:踏步--走!(停止間);行進間口令是踏步。做法:兩腳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時,腳尖自然下垂,離地面約15厘米,落下時前腳掌先落地),上體保持正直,兩臂按齊步或跑步擺臂的要領擺動。踏步時聽到「前進」的口令,繼續踏兩步,再換齊步行進。
(3)軍事下命令擴展閱讀:
軍人在隊列生活中必須:
1、堅決執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2、按規定的順序列隊,牢記自己的位置,姿態端正,精神振作;
3、集中精力聽指揮員的口令,動作要迅速、准確、協調一致;
4、保持隊列整齊、肅靜、自覺遵守隊列紀律;
5、將學到的隊列動作,自覺地用於訓練、執勤和日常生活中。
④ 政委能下達軍事命令嗎
可能大家有一個概念。那就是團長,旅長管軍事,政委管政治。其實這都是普通的正常分工。但是萬一有特殊情況。比如團長,旅長臨時有事或者休假了。部隊接到緊急情況。團長,旅長都不在那怎麼辦呢?那隻有部隊的政委出來指揮。這種情況很常有,當過兵的都知道有這種情況。更何況有的政治主管指揮部隊起來一點都不比軍事主官指揮起來弱。
⑤ 部隊是怎麼下達作戰命令的
1,按照美軍正常的指揮流程,作戰指令通常按照「總統→國防部長(經參聯會主席)→戰區司令部→下級聯合部隊司令部→各級作戰部隊」的程序下達。
賦予部隊作戰命令一般通過指揮文書,有時也可口頭下達。是實施指揮和部隊遂行作戰任務的依據。
所以,部隊作戰命令是逐級下達的,一層一層,下達命令可以越級下達,上報情況必須逐級上報。
軍隊還有一套自己的內部網路系統,一般通過這套系統來下達命令,有語音的和書面形式兩種方式。
2,部隊作戰命令通常指規定作戰任務的戰役、戰斗命令。廣義的作戰命令也包括開進命令、換班命令、撤離戰場命令等。作戰命令有合同命令和個別命令。合同命令是對所屬和配屬部隊統一下達的命令。通常用於戰役、戰斗組織准備階段。
3.其主要內容是:敵情判斷;上級意圖和本部隊的任務,指揮員的決心;友鄰的任務,分界線和接合部保障;各部隊的編成、部署和任務;炮兵群和防空兵群、諸預備隊的編成、配置和任務;完成作戰准備的時限;指揮所開設地點和時間;代理人等。
4,下答作戰命令的要求
(1)內容要求表述准確,措詞簡明扼要。由正職指揮員署名,視情況以書面、電報、圖表或口述等方式下達。
(2)防禦作戰命令,還應有陣地編成、火力配系、工事構築、障礙物配系等內容。個別命令是只對某一部隊下達的命令。其內容僅限於該部隊的任務及其有關問題。通常用於戰役、戰斗過程中,或為不暴露整個作戰企圖時採用。
5,簡單介紹美軍作戰命令的下達
(1)在美軍作戰指揮鍵的最高層,總統和國防部長負責決策「打不打」「何時打」等戰略性問題,「如何打」則由戰區司令部司令決定。伊拉克戰爭中,由布希和拉姆斯菲爾德組成的美國國家最高軍事當局向中央司令部提供戰爭目的、預期軍事狀態等宏觀指導,而作戰計劃、兵力調撥、戰爭實施等具體作戰事宜均由弗蘭克斯將軍領導的中央司令部完成。
(2)美軍常設的高層指揮系統分為國家軍事指揮系統和聯合作戰司令部指揮系統兩級。(3)美軍最高統帥機關是由總統和國防部長組成的國家最高指揮當局,其指揮流程是:總統和國防部長的命令由參聯會主席通過國家軍事指揮系統下達給各聯合作戰司令部司令,再由聯合作戰司令部司令負責具體指揮事宜。
最高指揮當局和聯合作戰司令部(總部)對作戰部隊有指揮權,參謀長聯席會議及其主席無作戰指揮權,但為二者聯系的橋梁和紐帶。當然,在特殊情況下,最高指揮當局也可以超級指揮一線部隊。
⑥ 軍隊戰斗中各級執行命令有何區別
部隊下達作戰命令一般都是層層下達,具體級別大致如下:
國家級領導向如總參、參謀長聯系會議等國家級指揮中心下達作戰決心和戰略任務,同時調配部隊(一般以集團軍為單位進行調配)成立指揮中心或司令部,任命司令員,下轄若干個集團軍。
司令部召開各軍級軍事主官和參謀人員開會,根據戰略任務制定戰役策略,並向各軍軍事主官下達作戰任務。
各軍軍事主官召集師(旅)團級軍事主官和參謀人員,根據作戰任務制定具體戰術方針,並以團為單位進行任務分排。
各團軍事主官領受任務後,比如要守某個山頭,那麼就率部向目的地奔襲,然後向各連分排陣地。
連長直接指揮各排執行具體的戰術任務。
但如工兵、炮兵、坦克等獨立兵種一般由指揮中心親自調配。同時,指揮中心也會要求某個團排出幾個連執行特殊的任務。
比如某團向下分派任務,任務簡報一般是這樣寫的:
一營(欠三連)應於某時某分前到達陣地左翼構建工事,二營於某時某分前到達主陣地設防;三營(欠六連)於某時某分到達右翼設伏。三營六連與團屬炮連到某地構築炮兵陣地;一營三連為團預備隊
⑦ 軍隊下達作戰命令書面格式是怎樣的
賦予部隊作戰任務的指揮文書,有時也可口頭下達。是實施指揮和部隊遂行作戰任務的依據。
通常指規定作戰任務的戰役、戰斗命令。廣義的作戰命令也包括開進命令、換班命令、撤離戰場命令等。作戰命令有合同命令和個別命令。合同命令是對所屬和配屬部隊統一下達的命令。通常用於戰役、戰斗組織准備階段。
其主要內容是:敵情判斷;上級意圖和本部隊的任務,指揮員的決心;友鄰的任務,分界線和接合部保障;各部隊的編成、部署和任務;炮兵群和防空兵群、諸預備隊的編成、配置和任務;完成作戰准備的時限;指揮所開設地點和時間;代理人等。防禦作戰命令,還應有陣地編成、火力配系、工事構築、障礙物配系等內容。個別命令是只對某一部隊下達的命令。其內容僅限於該部隊的任務及其有關問題。通常用於戰役、戰斗過程中,或為不暴露整個作戰企圖時採用。作戰命令內容要求表述准確,措詞簡明扼要。由正職指揮員署名,視情況以書面、電報、圖表或口述等方式下達。(曾蘇南《中國軍事網路全書》)
⑧ 軍隊下達作戰命令書面格式
賦予部隊作戰任務的指揮文書,有時也可口頭下達。是實施指揮和部隊遂行作戰任務的依據。
通常指規定作戰任務的戰役、戰斗命令。廣義的作戰命令也包括開進命令、換班命令、撤離戰場命令等。作戰命令有合同命令和個別命令。合同命令是對所屬和配屬部隊統一下達的命令。通常用於戰役、戰斗組織准備階段。
其主要內容是:敵情判斷;上級意圖和本部隊的任務,指揮員的決心;友鄰的任務,分界線和接合部保障;各部隊的編成、部署和任務;炮兵群和防空兵群、諸預備隊的編成、配置和任務;完成作戰准備的時限;指揮所開設地點和時間;代理人等。防禦作戰命令,還應有陣地編成、火力配系、工事構築、障礙物配系等內容。個別命令是只對某一部隊下達的命令。其內容僅限於該部隊的任務及其有關問題。通常用於戰役、戰斗過程中,或為不暴露整個作戰企圖時採用。作戰命令內容要求表述准確,措詞簡明扼要。由正職指揮員署名,視情況以書面、電報、圖表或口述等方式下達。(曾蘇南《中國軍事網路全書》)
⑨ 軍事命令有哪些
你把"命令"與"口令"搞混了.
簡單幾個的是"口令",比如"立正","稍息"等等.
"命令"就復雜多了,大體上說,就好像技術論文那樣,只有要點規則和敘述的規范,盡量簡潔易懂,並沒有像"口令"那樣每個字都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