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下達指令
如何提高領導力是這次培訓的主要目的之一,對於一個領導,下達指令是最最平常不過的事情,原以為就是一個發號施令的事兒,聽老師一分析,才發現沒那麼簡單,結合這些年的感受及所見所聞,才發現「發號施令」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清晰、准確的發出指令,真正做到令行禁止,這是一個合格領導的必備條件。要在下達指令中遵循「SMART原則」,就得了解「SMART原則」,其中:S=Specific(明確性,即有標准)、M=Measurable(可衡量性,即有考核)、A=Attainable(可達成性,即有承諾)、R=Relevant(相關性,即有來回)、T=Time-bound)(時限性,即有時限),這五個要素中最關鍵的三點是:有標准、有考核、有時限。
指令是否明確、有沒有標准很重要,經常有領導者下達一些原則、籠統的指令,下屬們一頭霧水的去執行,結果是南轅北轍。指令的明確是領導者能力的體現,一個上司,如果連讓下屬做什麼都說不清,那顯然是不合格的,如果故意發布模糊的指令以逃避責任,那他就是品德不合格。沒有考核措施的指令是沒有約束力的,對下屬而言,完不成任務而不被考核,這樣的上司絕對可欺。完成時間不確定的指令也是無效的,一個任務,如果沒有明確的完成時間,那就基本靠下屬的覺悟,怎能靠譜。明明白白告訴下屬干什麼,這是下達指令的起碼要求,要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還需要在下達指令時加上「有承諾、有來回」,指令的下達僅有考核是不夠的,還需要承諾下屬,責任是需要大家來承擔的。所謂來回,就是在指令過程中的溝通與協商,再英明的領導也不能保證所有指令都是正確的,要允許下屬質疑,要聽得進下屬的不同意見,要及時修正自己的指令,能在下達指令中有來回的領導,才是虛懷若谷的領導,但是,來回不是扯皮,指令的嚴肅性不允許來回「踢毽子」。
曾經有位同事來訴苦,稱其領導布置的任務總是難以完成,加班加點完成的報告經常被打回,卻從不告知問題出在哪裡,只能猜測其領導的真實意圖。聽完此事我出了一身冷汗,不由得檢討起自己的所作所為,我的指令是否清晰呢?對照「SMART原則」,自認為基本的三條還是滿足的,雖然在有考核上雷聲大雨點小,但是,承蒙下屬的抬舉,還基本無需動用考核。有承諾也還做到,有來回卻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在下指令中常有些官僚,偶爾也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下達的指令也會有些不完善。
領導不管大小,指令少不了,正確下達指令,是優質完成某項任務的基礎,一紙任命只表明你擔任領導,並不是說你就是好領導。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提升自己,從正確下達指令開始,努力做個合格的領導者。
❷ 作為一個合格的領導,下達指令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
作為一個合格的領導,下達命令的時候要注意和員工對話的口氣,不能太多強勢,並且要讓員工覺得自己是願意去做這件事情,這樣才能提高效率
❸ 幼兒園中層領導下達命令時如何讓大家快速執行
高層授權,公告。
❹ 領導幹部的工作方法
領導幹部是新時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是一個單位甚至一個地方發展建設的「領路人」。領導幹部工作水平的高低、方式方法的選擇,體現著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魚水交融的程度,因此,具有科學的工作方法,是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的素質和要求。
一、勤用「問題工作法」。
事物是矛盾統一的,老問題新問題彼消此長。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始終裝著問題,折射出的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責任。要樹立「問題意識」,帶著對事物的疑問去思考工作,帶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去開展調研,尋計問策。要樹立責任感,在發現問題過程中,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集中主要精力尋找答案,提取有用信息,經過分析整理、綜合概括,形成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要把平時的工作和學習轉化為可以用於實踐的能力,不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在做工作時,不能只停留在想一想的層面,要付諸實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二、會用「換位思考法」。
換位思考是做好工作的一大法寶,特別是對領導幹部來說,在實際工作中能否做到換位思考,往往直接影響著其工作的質量高低及成效好壞。要放低姿態,學會由「俯視」轉換為「平視」,同群眾站在一起,打成一片,真切地感受群眾的喜怒哀樂、安危冷暖,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願所盼,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在安排工作、制定方案時,多站在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政策制定、工作安排不給基層增加負擔,製造麻煩。
三、善用「點面結合法」。
點面結合、抓點帶面,體現了領導幹部對工作的整體把握程度,是領導幹部抓工作、抓落實的具體體現。要善於把握重點,以做好本職工作為點,以整體工作推進為面,正確處理總體目標與分步實施的關系,走好每步棋,善於把總體目標分層次、分步驟、分主次的逐步實施,把工作做到最好。古語說,「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工作中遇到問題,要善於藉助外部力量,提高綜合協調能力,通過相互交流、認真溝通、積極爭取,達到促成事、辦好事、解決事的最終工作目標。
❺ 聰明有水平的領導是如何給下屬安排工作的
聰明有水平的領導給下屬安排工作,會讓下屬很樂意接受,並願意傾盡全力去努力完成,並做到讓自己滿意。聰明的領導會尊重下屬,會給下屬戴高帽,會相信並鼓勵下屬,給下屬一定的自由空間和許可權,並積極解決推進過程中的問題。公平合理分配工作,讓下屬心服口服。再一個就是根據個人的能刀,條仲分配合適的工作。領導在給下屬安排工作時從不擺架子,從不帶命令的口氣,而是想跟家人朋友一樣,親切的說請你干什麼。下屬們聽到領導這樣安排工作,非常樂意地接受安排。一個稱職的領導者可能看起來威嚴但相處起來很親密。他們並沒有向下屬發出苛刻的命令,而是微笑著給你戴高帽,讓你對這項任務感到滿意。聰明的領導者安排他的員工工作時,語調相對溫和,似乎在與你商量,實際上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當任務有一定的風險,下屬會害怕完成不了,擔心要承擔責任。這是聰明的領導會給下屬吃定心丸(成績歸你,責任歸我),讓下屬沒有後顧之憂,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從前有水平的領導不會以直接命令的方式安排工作,而會經常用一些小技巧給員工安排工作,比如:方法一,給出兩項工作,讓員工自己選一項,其中一項特別難,另外一項是領導想要給該員工安排的難度適中的工作,這樣始終能選到比較簡單的工作,讓員工感到滿意。方法二,用商量的口吻安排工作,比如,小明你干什麼什麼工作好嗎?方法三,先給員工戴高帽子,表揚一通,然後再安排工作。首首先,聰明的領導安排工作要因人而異將最適合下屬乾的工作安排給他其次,在工作的過程中會咨詢下屬是否遇見困難是否需要他的協調與幫助,另外他不會在下屬工作的時候,對他指手畫腳兒子希望在時間節點內看到下屬說,提交的結果有這樣的領導下屬也會盡心盡力地完成好工作的。先優先選擇很重要。一個真正聰明的領導者知道一些重要的事情,把它給那些可以做好的人。有些重要而緊急的事情,領導不會給員工,他會自己做,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他隨意給某人,他會變得被動。通常,在工作中,你會聽到老闆說你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聽到的人都會覺得不高興。但是如果領導說,「我這里有一些工作,我認為只有你能做好它。」這個時候你還是拒絕?沒有人會樂意說不。聰明的領導者擅長「肯定」他們的下屬。優先選擇很重要。一個真正聰明的領導者知道一些重要的事情,把它給那些可以做好的人。有些重要而緊急的事情,領導不會給員工,他會自己做,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他隨意給某人,他會變得被動。凡是具有領導藝術並且聰明的領導者。
❻ 下達命令的藝術有哪些
在人際交往中,上司和下屬的關系是相對比較難相處的。這需要雙方都要充分把握好彼此說話的分寸。而上司與下屬之中的管理者——上司,更應該起到表率作用。作為上司,是否能與下屬合作得愉快並且卓有成效,完全取決於他與人相處的能力。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要對下屬太刻薄了。
上司習慣於命令下屬——這是一個司空見慣的事實。其實我們可以想一下,人們都不願意改變自己的看法,當面對一個盛氣凌人的上司時,下屬不可能由於強迫或威脅而從心裡同意上司的觀點。反之,下屬會很願意接受我們上司和藹而友善態度的開導。而嚴厲批評常常會使員工產生逆反心理,降低員工工作的興趣和士氣。
有這么一個故事:一家跨國企業公司的經理,有一天下午剛剛結束一場會議,准備回自己的辦公樓,忽然心血來潮想突擊視察一下會場的辦公情況。於是,推開一間辦公室的門,看見一名員工的辦公桌亂七八糟,經理心情有些不悅,說:「你的桌子這么亂,怎麼能好好辦公?現在我命令你趕緊給我收拾好!」這名員工只好在經理的注視下默默收拾。
經理轉移了視線,又看見另一位員工的桌子上什麼都沒有,簡直可以說是「一塵不染」,經理又對這位員工說:「你的桌子上什麼都沒有,拿什麼辦公?我現在命令你擺上需要工作的東西!」這位員工也只好開始忙活。經理眼看著他們都收拾好了,才滿意地走出辦公室。
殊不知,這些員工在心裡不僅對這位喜歡命令人的上司印象大打折扣,還非常排斥這位上司,甚至盡量避免與這位上司在一起。而他們的辦公桌,似乎是出於逆反心理一樣,還是外甥打著燈籠——照舊(舅)。
我們假想一下,當時這位上司是這樣對兩名員工說的:「你桌子上的物品都能開個展銷會了,哈哈,我看是不是該整理一下呢?這樣工作也會有個好心情吧?」、「你桌子亮得都能當鏡子用了,不過這么一塊大鏡子太浪費了,縮小些面積怎麼樣?放些東西在上面吧。」
………那麼我們完全可以預料到結果——氣氛不會尷尬反而更輕松,員工不僅會對上司產生好印象,更能徹底聽從上司的指示,努力工作。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到,上司怎麼樣來命令下屬是一種藝術。命令是領導者管人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它可以以穩健的形式間接下達,也可以以口述的形式直接下達。當上司口述命令時,一定要懂得少用命令口氣,而用建議的口吻。如果「命令」被自己生硬的語氣打了「折扣」,必定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這種現象,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是常見的,如果命令在執行過程中走了樣,企業工作就難以有效開展。
❼ 接受上司指令的技巧有哪些
1.仔細聆聽領導的命令
一項工作在確定了大致的方向和目標之後,領導通常會指定專人來負責該項工作。如果領導明確指示你去完成某項工作,那你一定要用最簡潔有效的方式明白領導的意圖和工作的重點。此時你不妨利用傳統的5W2H的方法來快速記錄工作要點,即弄清楚該命令的時間(When)、地點(Where)、執行者(Who)、為了什麼目的(Why)、需要做什麼工作(What)、怎麼樣去做(How)、需要多少工作量(Howmany)。在領導下達完命令之後,立即將自己的記錄進行整理,再次簡明扼要地向領導復述一遍,看是否還有遺漏或者自己沒有領會清楚的地方,並請領導加以確認。如果領導對你關於目標的理解點頭認可了,那麼你就可以進入下一個環節。
2.與領導探討目標的可行性
領導在下達了命令之後,往往會關注下屬對該問題的解決方案,他希望下屬能夠對該問題有一個大致的思路,以便在宏觀上把握工作的進展。所以,作為下屬,在接受命令之後,應該積極開動腦筋,對即將負責的工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告訴領導你的初步解決方案,尤其是對於可能在工作中出現的困難要有充分的認識,對於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外的困難,應提請領導協調別的部門加以解決。
3.擬訂詳細的工作計劃
在明確工作目標並和領導就該工作的可行性進行討論之後,你應該盡快擬訂一份工作計劃,再次交給領導審批。在該工作計劃中,你應該詳細闡述你的行動方案與步驟,尤其是對你的工作時間進度要給出明確的時間表,以便於領導進行監控。
4.在工作進行中隨時向領導匯報
現在,你已經按照計劃開展工作了,那麼,你應該留意自己工作的進度是否和計劃書一致,無論是提前還是延遲了工期,你都應該及時向你的領導匯報,讓領導知道你現在在干什麼,取得了什麼成效,並及時聽取領導的意見和建議。
5.在工作完成後及時總結匯報
經過你和部門同事的共同努力,你們終於完成了一項工作,當大家都在興高采烈地歡慶成功之時,作為部門主管的你仍不應該有鬆懈的理由。你應該及時將此次工作進行總結匯報,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其中的不足之處,以便於在下一次的工作中改進提高。同時不要忘記在總結報告中提及領導的正確指導和下屬的辛勤工作。至此,一項工作的請示與匯報才算基本結束。
千萬不要忽視請示與匯報的作用,因為它是你和領導進行溝通的主要渠道。你應該把每一次的請示匯報工作都做得完美無缺,領導對你的信任和賞識也就會慢慢加深了。
❽ 如何執行上級領導的指令
1執行要快:對於領導的指示執行一定要快,不可拖拖拉拉,上午推下午,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後天,但就是不去執行。否則的話,一方面領導的指示無法及時得到執行,會影響到單位的業績,另一方面會讓領導不高興,認為你工作不力,懶惰懈怠。
2執行要准:對於領導的指示一定要理解透、理解准確,決不能出現差錯。比如:領導讓你寫全年工作總結,那就不能寫成下一年的工作計劃,領導讓你去A地執行任務,那你就不能去B地執行任務,否則就執行錯誤了。
3執行要全:對於領導的指示要完全執行,不可丟三落四,只執行一部分,不執行另一部分,那樣就把領導的指示打了折扣了,也會影響到執行的效果。比如:領導指示要你完成ABCDE五個任務,那你就不能只執行其中的ABC三個或者ABCD四個。
4經常匯報:在執行領導的指示中,一定要學會經常向領導匯報,匯報一下執行的情況,以及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得到領導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也會得到領導的幫助,有利於更好地執行領導的指示。
5杜絕推拖:不管領導的指示是什麼,不管領導的指示如何難以執行和落實,我們都不要有畏難情緒,一定要乾脆利落地答應下來,然後付諸於行動。這樣的話即使執行不下去,領導也不會怪罪的,如果對領導的指示推拖,那就會得罪下領導,讓領導覺得你一點兒也不靠譜,一定會影響到你的前途。
❾ 管理者如何下命令
管理者如何下達命令 領導轉化為引導,對領導者有著較高的要求,首先領導者要有非凡的智慧,能洞察企業運做的實質,不靠產品,而靠員工,激勵員工是他應做的事。其次,領導者要作出表率,領導者對於自己的諾言,要言必信,行必果。只有領導者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員工才會心悅誠服地接受領導,跟著積極行動起來。最後,領導者不能單瓶自己的職務、權利和形式上的地位尊嚴去建立威信,而是要靠對員工的信任和指導去建立威信,要相信自己的下屬員工是有工作積極性,有提高自己的能力、承擔更大責任的願望。 當然,既然涉及管理,有時候也難免會遇到下命令的場合。在下命令時也要注意語氣等問題。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命令有無必要。在實際工作中,許多管理者本人並沒有弄清某些命令的必要性。比如,一個管理者在很忙的時候,突然有有一件事情需要他處理,他認為這個事情不重要,於是就隨手安排給他的下屬去完成。但下屬對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不清楚,為了完成工作,下屬需要不斷地向管理者詢問有關事項。管理者接受下屬詢問的時間要比他親自處理這件事情需要是時間更長。實際上,這條命令就是一條沒有必要的命令。在一項工作未明確之前,就安排下屬去進行相關工作,這樣管理者見不得下屬在工作時間沒有事情做,於是就安排一些沒有意義的工作染員工不停地忙碌,這也是無用的命令。
當員工發現自己是在執行沒有意義的命令的時候,會隊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生產懷疑,甚至對管理者本人產生反感。這些對會損壞管理者在員工心目中的形象,從而降低管理者的管理影響力和穿透力。所以,管理者在下命令之前,認真地思考一下命令的必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不要超越自己的許可權。不要超越自己的許可權主要指兩個許可權。
第一,不要對非自己的下屬下命令 。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直接上級,你如果不是他的直接上級,就不應該直接給他下命令。如果你要確實需要該員工做一些工作,可以去找他的直接上級來他下命令;
第二,不要對部門職責以外的事情下命令。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工作職責,你不應該命令自己的下屬去做其他部門職責中的事情。
上述兩個許可權,不論逾越哪個,都會給公司的整個管理造成混亂,甚至會出現部門與部門之間,下屬與上級之間的矛盾沖突。 抓住要點。在下命令時,管理者有必要向下屬全面介紹相關工作的情況,這樣有助於員工把握全局,發揮工作的主動性,更加出色的完成任務。但管理者必須抓住問題的要點,向下屬講明:什麼是他要作的,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否則,下屬會不清楚他具體負責什麼事情。 很多的時候,其實管理者本人就沒有弄清楚命令中的要點是什麼,所以他自然無法向下屬講情其中的要點,向下屬下命令之前,管理者首先要認真思考各工作的要點,作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把握全局,合理調度。 五條基本原則。在下命令時,要注意五條基本原則;清楚、完整、簡明、自信和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