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命令需要和參數一起使用才能指明精確的顯示內容。使用ip addr可以查看當前的網路;使用ip link可以分析網卡的狀態;使用ip route可以查看路由表。
所有這些命令都可以和show命令進行搭配。ip address show可以顯示當前的IP地址配置;ip link show可以告訴你鏈路的統計信息;ip route show會顯示當前的路由表。
在這個輸出內容裡面,ip addr show命令展現了你的Linux網路配置中所有介面的信息。例1中展現了兩個網卡。lo網卡是它的回環介面,是給進程用來做基於IP協議的通訊的。比較重要的介面是eth0,是這台伺服器上第一個乙太網介面。你可以從中看到有三個比較重要的信息:MAC地址(用link/ether表示),IPv4地址以及IPv6地址。可以通過驗證這些信息來確認是否與你需要使用的一致。
不是所有的Linux系統都會將標準的乙太網卡顯示為eth0。新的Linux內核會使用biosdevname功能,它會使辨別一張特定的網卡更加容易。設備的名稱是唯一的,類似於eno1677736,不過這個命名在不同的Linux系統間也不是標准統一的。
另一個比較有用的來查看Linux網路配置的命令是ip –s link。這個命令展示了從一個網卡發出去的數據包的統計信息。Linux的ip –s link命令(查看例2)在你遭遇網卡故障並且希望能確保網卡在傳輸中沒有丟包的時候會有幫助。
當檢查完網路配置之後,可能還需要檢查一下路由。可以使用ip route show(見例3)來查看當前的路由表。你將會看到默認路由,它表明了當機器需要訪問其他網路的時候需要經過的網關的IP地址。
早在10年前,在Linux伺服器上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當前網路信息這種方法已經開始棄用。
Linux網路棧已經從全盛時期的ifconfig發生變化了,如果現在還在使用ifconfig,那麼你會錯過很多信息。隨著網路棧的變化,ip命令被引進來管理Linux網路配置的各個方面,而ifconfig命令的開發也再沒有繼續了。
Linux的ifconfig命令並不準確。舉個例子,當管理員希望在網卡上配置額外的IP地址時,如果這個地址是使用ip常規命令配置的,那麼你使用ifconfig將看不到這個IP地址。正因為如此,在現在很多Linux發行版本中,ifconfig命令已經不再包含於其中了。
㈡ Linux ip a 命令作用是什麼
uname -a是查詢linux版本用的
另外uname -r也可以查詢版本
其他查詢版本的命令包含:ububtu cat /etc/issue、centos和redhat cat /etc/redhat-release
㈢ Linux怎麼查看IP地址 linux系統IP設置與查看命令大全
1. 使用ifconfig命令配置並查看網路介面情況
示例1: 配置eth0的IP,同時激活設備:
# ifconfig eth0 192.168.4.1 netmask 255.255.255.0 up
示例2: 配置eth0別名設備 eth0:1 的IP,並添加路由
# ifconfig eth0:1 192.168.4.2
# route add –host 192.168.4.2 dev eth0:1
示例3:激活(禁用)設備
# ifconfig eth0:1 up(down)
示例4:查看所有(指定)網路介面配置
# ifconfig (eth0)
—————————
2. 使用route 命令配置路由表
示例1:添加到主機路由
# route add –host 192.168.4.2 dev eth0:1
# route add –host 192.168.4.1 gw 192.168.4.250
示例2:添加到網路的路由
# route add –net IP netmask MASK eth0
# route add –net IP netmask MASK gw IP
# route add –net IP/24 eth1
示例3:添加默認網關
# route add default gw IP
示例4:刪除路由
# route del –host 192.168.4.1 dev eth0:1
示例5:查看路由信息
#route 或route -n(-n 表示不解析名字,列出速度會比route 快)
—————————
3.ARP 管理命令
示例1:查看ARP緩存
# arp
示例2:添加
# arp –s IP MAC
示例3: 刪除
# arp –d IP
—————————
4.ip是iproute2軟體包裡面的一個強大的網路配置工具,它能夠替代一些傳統的網路管理工具。例如:ifconfig、route等,
上面的示例完全可以用下面的ip命令實現,而且ip命令可以實現更多的功能.下面介紹一些示例:
4.0 ip命令的語法
ip [OPTIONS] OBJECT [COMMAND [ARGUMENTS]]
4.1 ip link set–改變設備的屬性.縮寫:set、s
示例1:up/down 起動/關閉設備。
# ip link set dev eth0 up
這個等於傳統的 # ifconfig eth0 up(down)
示例2:改變設備傳輸隊列的長度。
參數:txqueuelen NUMBER或者txqlen NUMBER
# ip link set dev eth0 txqueuelen 100
示例3:改變網路設備MTU(最大傳輸單元)的值。
# ip link set dev eth0 mtu 1500
示例4: 修改網路設備的MAC地址。
參數: address LLADDRESS
# ip link set dev eth0 address 00:01:4f:00:15:f1
4.2 ip link show–顯示設備屬性.縮寫:show、list、lst、sh、ls、l
-s選項出現兩次或者更多次,ip會輸出更為詳細的錯誤信息統計。
示例:
# ip -s -s link ls eth0
這個命令等於傳統的 ifconfig eth0
—————————
5.1 ip address add–添加一個新的協議地址. 縮寫:add、a
示例1:為每個地址設置一個字元串作為標簽。為了和Linux-2.0的網路別名兼容,這個字元串必須以設備名開頭,接著一個冒號,
# ip addr add local 192.168.4.1/28 brd + label eth0:1 dev eth0
示例2: 在乙太網介面eth0上增加一個地址192.168.20.0,掩碼長度為24位(155.155.155.0),標准廣播地址,標簽為eth0:Alias:
# ip addr add 192.168.4.2/24 brd + dev eth1 label eth1:1
這個命令等於傳統的:ifconfig eth1:1 192.168.4.2
5.2 ip address delete–刪除一個協議地址. 縮寫:delete、del、d
# ip addr del 192.168.4.1/24 brd + dev eth0 label eth0:Alias1
5.3 ip address show–顯示協議地址. 縮寫:show、list、lst、sh、ls、l
# ip addr ls eth0
5.4.ip address flush–清除協議地址. 縮寫:flush、f
示例1 : 刪除屬於私網10.0.0.0/8的所有地址:
# ip -s -s a f to 10/8
示例2 : 取消所有乙太網卡的IP地址
# ip -4 addr flush label 「eth0″
—————————
6. ip neighbour–neighbour/arp表管理命令
縮寫 neighbour、neighbor、neigh、n
命令 add、change、replace、delete、fulsh、show(或者list)
6.1 ip neighbour add — 添加一個新的鄰接條目
ip neighbour change–修改一個現有的條目
ip neighbour replace–替換一個已有的條目
縮寫:add、a;change、chg;replace、repl
示例1: 在設備eth0上,為地址10.0.0.3添加一個permanent ARP條目:
# ip neigh add 10.0.0.3 lladdr 0:0:0:0:0:1 dev eth0 nud perm
示例2:把狀態改為reachable
# ip neigh chg 10.0.0.3 dev eth0 nud reachable
6.2.ip neighbour delete–刪除一個鄰接條目
示例1:刪除設備eth0上的一個ARP條目10.0.0.3
# ip neigh del 10.0.0.3 dev eth0
6.3.ip neighbour show–顯示網路鄰居的信息.縮寫:show、list、sh、ls
示例1: # ip -s n ls 193.233.7.254
193.233.7.254. dev eth0 lladdr 00:00:0c:76:3f:85 ref 5 used 12/13/20 nud reachable
6.4.ip neighbour flush–清除鄰接條目. 縮寫:flush、f
示例1: (-s 可以顯示詳細信息)
# ip -s -s n f 193.233.7.254
—————————
7. 路由表管理
7.1.縮寫 route、ro、r
7.5.路由表
從Linux-2.2開始,內核把路由歸納到許多路由表中,這些表都進行了編號,編號數字的范圍是1到255。另外,
為了方便,還可以在/etc/iproute2/rt_tables中為路由表命名。
默認情況下,所有的路由都會被插入到表main(編號254)中。在進行路由查詢時,內核只使用路由表main。
7.6.ip route add — 添加新路由
ip route change — 修改路由
ip route replace — 替換已有的路由
縮寫:add、a;change、chg;replace、repl
示例1: 設置到網路10.0.0/24的路由經過網關193.233.7.65
# ip route add 10.0.0/24 via 193.233.7.65
示例2: 修改到網路10.0.0/24的直接路由,使其經過設備mmy
# ip route chg 10.0.0/24 dev mmy
㈣ linux怎樣通過命令修改ip地址
linux下修改ip地址可以使用命令:ifconfig
eth0
192.168.1.11/24
up其中的eth0是介面號,192.168.1.11/24是ip地址和掩碼,up表示介面ip配置好以後要處於開啟狀態。添加默認網關的命令route
add
-net
0.0.0.0
netmask
0.0.0.0
gw
192.168.1.1,但是使用命令配置的ip地址重啟之後須要重新設置。
要保存ip地址如果你的系統支持setup或netconfig之類的命令,可以使用這類命令對介面進行配置。也可以直接編輯對應的網路介面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內容如下:
#
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
79c970
[pcnet32
lance]
device=eth0
#介面名稱
bootproto=none#表示如何獲得ip,有三個參數可以供選擇static手動指定ip,dhcp使用dhcp獲得ip,none表示啟動時不使用任何協議
hwaddr=00:0c:29:34:ad:70#表示使用的mac地址,可以不使用
onboot=yes#開機是否開啟這個介面,yes或no兩個選擇
netmask=255.255.255.0#子網掩碼
ipaddr=192.168.0.3#ip地址
gateway=192.168.0.1#網關
type=ethernet#介面對應的網路類型,這里是乙太網,也可以不使用這個選項。
上面的所有欄位名都是大寫。
㈤ linux中哪個命令可以查看自己的IP地址
查看方法如下:
打開linux操作系統在進入到界面。
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是一個基於POSIX和UN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它能運行主要的UNIX工具軟體、應用程序和網路協議。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體。Linux繼承了Unix以網路為核心的設計思想,是一個性能穩定的多用戶網路操作系統。
Linux操作系統誕生於1991 年10 月5 日(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時間)。Linux存在著許多不同的Linux版本,但它們都使用了Linux內核。Linux可安裝在各種計算機硬體設備中,比如手機、平板電腦、路由器、視頻游戲控制台、台式計算機、大型機和超級計算機。
㈥ Linux-linux 下用route命令怎麼設置網關
設置網關命令如下所示:
route add -net 224.0.0.0 netmask 240.0.0.0 dev eth0 #增加一條到達244.0.0.0的路由。
route命令屬於網路配置命令,以下為詳細說明:
route命令用來顯示並設置Linux內核中的網路路由表,route命令設置的路由主要是靜態路由。要實現兩個不同的子網之間的通信,需要一台連接兩個網路的路由器,或者同時位於兩個網路的網關來實現。 在Linux系統中設置路由通常是為了解決以下問題:該Linux系統在一個區域網中,區域網中有一個網關,能夠讓機器訪問Internet,那麼就需要將這台機器的ip地址設置為Linux機器的默認路由。要注意的是,直接在命令行下執行route命令來添加路由,不會永久保存,當網卡重啟或者機器重啟之後,該路由就失效了;可以在/etc/rc.local中添加route命令來保證該路由設置永久有效。
語法
㈦ 如何用linux命令修改linux主機ip網關子網掩碼
ifconfig eth0 192.168.1.101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255.255.255.255 配置ip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100 添加網關
更加詳細信息查看我的空間,這里:http://hi..com/cprime010/blog/item/452ce0f95a05681a6c22eb2b.html
㈧ Linux系統的iproute2工具包下的ip命令如何修改IP地址
只能先用ip addr del刪除原有的地址,再用ip addr add添加新地址。不能像ifconfig那樣直接修改ip地址。
㈨ linux route 怎麼看
輸入:
route
或者
netstat -rn
ip route
都能看
㈩ Linux關於網卡的幾個命令
一、Linux網路屬性配置
1.Linux主機接入到網路方式
IP/NETMASK:實現本地網路通信
路由(網關):可以進行跨網路通信
DNS伺服器地址:基於主機名的通信,Linux可以有三個DNS地址
當第一個地址本身掛了,才會查找其備用地址;若第一個地址無法解析則停止
2.網路屬性配置方式
(1)靜態指定
1)命令方式
ifcfg系列命令:
ifconfig:配置IP,NETMASK
route:配置路由相關信息
netstat:狀態及統計數據查看
iiproute2系列命令:
ip OBJECT:
addr:地址和掩碼;
link:介面
route:路由
ss:狀態及統計數據查看
CentOS 7:nm(Network Manager)家族
nmcli:命令行工具
nmtui:text window 工具
hostname/hostnamectl:主機名配置
2) 配置文件:
RedHat及相關發行版:/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NETCARD_NAME
DNS伺服器指定配置文件:/etc/resolv.conf
本地主機名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
註:命令配置能及時生效,但時關閉當前進程之後配置失效,為一次性配置方式
通過配置文件配置網路屬性,無法立即生效,需要重啟服務、重新載入配置文件或者重啟進程
(2)動態分配:依賴於本地網路中有DHCP服務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cotol,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此時不能固定IP地址
3.網路介面命名
(1)傳統命名
乙太網:eth#,例如eth0, eth1, …
PPP網路:ppp#, 例如,ppp0, ppp1, …
(2)可預測命名方案(CentOS 7)
支持多種不同的命名機制,根據Fireware, 拓撲結構等信息自動配置
1) Firmware或BIOS為主板上集成的設備提供的索引信息可用,則根據此索引進行命名,如eno1,eno2, …
2) Firmware或BIOS為PCI-E擴展槽所提供的索引信息可用,且可預測,則根據此索引進行命名,如ens1, ens2, …
3) 如果硬體介面的物理位置信息可用,則根據此信息命名,如enp2s0, …
4) 如果用戶顯式定義,也可根據MAC地址命名,例如eno16777736(十六進制MAC), …
5)上述均不可用,則仍使用傳統方式命名;
(3)命名格式的組成
en:ethernet,表示網際網路網卡介面
wl:wlan,表示無線網網卡介面
ww:wwan,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表示無線廣域網網卡
(4)名稱類型:
o<index>:集成設備的設備索引號;
s<slot>:擴展槽的索引號;
x<MAC>:基於MAC地址的命名;
p<bus>s<slot>:基於匯流排及槽的拓撲結構進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