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能給我一個linux系統中命令的詳細分析(包括源代碼的分析)
Linux 命令也是查看使用空間的,但是與df命令不同的是Linux 命令是對文件和目錄磁碟使用的空間的查看,還是和df命令有一些區別的,這里介紹Linux 命令。
:查詢檔案或目錄的磁碟使用空間
a:顯示全部目錄和其次目錄下的每個檔案所佔的磁碟空間
b:大小用bytes來表示 (默認值為k bytes)
c:最後再加上總計 (默認值)
s:只顯示各檔案大小的總合
x:只計算同屬同一個檔案系統的檔案
L:計算所有的檔案大小
常用命令: –a
操作詳解
引用
指令 能以指定的目錄下的子目錄為單位,顯示每個目錄內所有檔案所佔用的磁碟空間大小。例如:
# -h /etc
104K /etc/defaults
6.0K /etc/X11
8.0K /etc/bluetooth
4.0K /etc/gnats
52K /etc/isdn
388K /etc/mail
68K /etc/mtree
2.0K /etc/ntp
38K /etc/pam.d
44K /etc/periodic/daily
6.0K /etc/periodic/monthly
42K /etc/periodic/security
16K /etc/periodic/weekly
110K /etc/periodic
6.0K /etc/ppp
318K /etc/rc.d
2.0K /etc/skel
130K /etc/ssh
10K /etc/ssl
1.7M /etc
我們目樣使用 -h 參數來顯示 human-readable 的格式。在應用時,我們可以使用 這個指令來查看哪個目錄佔用最多的空間。不過, 的輸出結果通常很長,我們可以加上 -s 參數來省略指定目錄下的子目錄,而只顯示該目錄的總合即可:
# -sh /etc
1.7M /etc
在查看目錄的使用情形時,我們可以將輸出結果導到 sort 指令進行排序,以了解哪個檔案用了最多的空間:
# /etc | sort -nr | more
1746 /etc
388 /etc/mail
318 /etc/rc.d
130 /etc/ssh
110 /etc/periodic
104 /etc/defaults
68 /etc/mtree
52 /etc/isdn
44 /etc/periodic/daily
42 /etc/periodic/security
38 /etc/pam.d
16 /etc/periodic/weekly
10 /etc/ssl
8 /etc/bluetooth
6 /etc/ppp
6 /etc/periodic/monthly
6 /etc/X11
4 /etc/gnats
2 /etc/skel
2 /etc/ntp
sort 的參數 -nr 表示要以數字排序法進行反向排序,因為我們要對目錄大小做排序,所以不可以使用 human-readable 的大小輸出,不然目錄大小中會有 K、M 等字樣,會造成排序不正確。
現在明了了Linux 命令和Linux df命令的不同之處了嗎
『貳』 linux中是什麼命令
是系統命令
屬於文件管理命令
希望可以幫助你 請採納
『叄』 的linux命令
-a或-all 為每個指定文件顯示磁碟使用情況,或者為目錄中每個文件顯示各自磁碟使用情況。
-b或-bytes 顯示目錄或文件大小時,以byte為單位。
-c或–total 除了顯示目錄或文件的大小外,同時也顯示所有目錄或文件的總和。
-D或–dereference-args 顯示指定符號連接的源文件大小。
-h或–human-readable 以K,M,G為單位,提高信息的可讀性。
-H或–si 與-h參數相同,但是K,M,G是以1000為換算單位,而不是以1024為換算單位。
-k或–kilobytes 以1024 bytes為單位。
-l或–count-links 重復計算硬體連接的文件。
-L<符號連接>或–dereference<符號連接> 顯示選項中所指定符號連接的源文件大小。
-m或–megabytes 以1MB為單位。
-s或–summarize 僅顯示總計,即當前目錄的大小。
-S或–separate-dirs 顯示每個目錄的大小時,並不含其子目錄的大小。
-x或–one-file-xystem 以一開始處理時的文件系統為准,若遇上其它不同的文件系統目錄則略過。
-X<文件>或–exclude-from=<文件> 在<文件>指定目錄或文件。
–exclude=<目錄或文件> 略過指定的目錄或文件。
–max-depth=<目錄層數> 超過指定層數的目錄後,予以忽略。
–help 顯示幫助。
–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
-sh *顯示當前目錄內文件夾及文件的大小。 1> 要顯示一個目錄樹及其每個子樹的磁碟使用情況 /home/linux這在/home/linux目錄及其每個子目錄中顯示了磁碟塊數。
2> 要通過以1024位元組為單位顯示一個目錄樹及其每個子樹的磁碟使用情況 -k/home/linux這在/home/linux目錄及其每個子目錄中顯示了 1024 位元組磁碟塊數。
3> 以MB為單位顯示一個目錄樹及其每個子樹的磁碟使用情況 -m/home/linux這在/home/linux目錄及其每個子目錄中顯示了 MB 磁碟塊數。
4> 以GB為單位顯示一個目錄樹及其每個子樹的磁碟使用情況 -g/home/linux這在/home/linux目錄及其每個子目錄中顯示了 GB 磁碟塊數。
5>查看當前目錄下所有目錄以及子目錄的大小: -h.「.」代表當前目錄下。也可以換成一個明確的路徑
-h表示用K、M、G的人性化形式顯示
6>查看當前目錄下user目錄的大小,並不想看其他目錄以及其子目錄: -shuser-s表示總結的意思,即只列出一個總結的值 -h--max-depth=0user--max-depth=n表示只深入到第n層目錄,此處設置為0,即表示不深入到子目錄。
7>列出user目錄及其子目錄下所有目錄和文件的大小: -ahuser-a表示包括目錄和文件
8>列出當前目錄中的目錄名不包括xyz字元串的目錄的大小: -h--exclude='*xyz*'9>想在一個屏幕下列出更多的關於user目錄及子目錄大小的信息: -0huser-0(杠零)表示每列出一個目錄的信息,不換行,而是直接輸出下一個目錄的信息。
10>只顯示一個目錄樹的全部磁碟使用情況 -s/home/linux
『肆』 linux中和df 的區別
http://blog.csdn.net/wisgood/article/details/17316663
兩者區別
,disk usage,是通過搜索文件來計算每個文件的大小然後累加,能看到的文件只是一些當前存在的,沒有被刪除的。他計算的大小就是當前他認為存在的所有文件大小的累加和。
df,disk free,通過文件系統來快速獲取空間大小的信息,當我們刪除一個文件的時候,這個文件不是馬上就在文件系統當中消失了,而是暫時消失了,當所有程序都不用時,才會根據OS的規則釋放掉已經刪除的文件, df記錄的是通過文件系統獲取到的文件的大小,他比強的地方就是能夠看到已經刪除的文件,而且計算大小的時候,把這一部分的空間也加上了,更精確了。
當文件系統也確定刪除了該文件後,這時候與df就一致了。
『伍』 如何正確使用Linux命令–
(disk usage)
功能說明:顯示目錄或文件的大小。
語法: [-abcDhHklmsSx][-L <符號連接>][-X <文件>][–block-size][–exclude=<目錄或文件>][–max-depth=<目錄層數>][–help][–version][目錄或文件]
補充說明:會顯示指定的目錄或文件所佔用的磁碟空間。
參數:
-a或-all 顯示目錄中個別文件的大小。
-b或-bytes 顯示目錄或文件大小時,以byte為單位。
-c或–total 除了顯示個別目錄或文件的大小外,同時也顯示所有目錄或文件的總和。
-D或–dereference-args 顯示指定符號連接的源文件大小。
-h或–human-readable 以K,M,G為單位,提高信息的可讀性。
-H或–si 與-h參數相同,但是K,M,G是以1000為換算單位。
-k或–kilobytes 以1024 bytes為單位。
-l或–count-links 重復計算硬體連接的文件。
-L<符號連接>或–dereference<符號連接> 顯示選項中所指定符號連接的源文件大小。
-m或–megabytes 以1MB為單位。
-s或–summarize 僅顯示總計。
-S或–separate-dirs 顯示個別目錄的大小時,並不含其子目錄的大小。
-x或–one-file-xystem 以一開始處理時的文件系統為准,若遇上其它不同的文件系統目錄則略過。
-X<文件>或–exclude-from=<文件> 在<文件>指定目錄或文件。
–exclude=<目錄或文件> 略過指定的目錄或文件。
–max-depth=<目錄層數> 超過指定層數的目錄後,予以忽略。
–help 顯示幫助。
–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可以參考Linux就該這么學這本書。。
『陸』 linux的指令是什麼
b是位元組數,m是block數,比如一個文件內容是"aa"存放位元組的空間是3,而block是1. 還有是估量存放該文件和目錄的空間,不是實際的位元組數
『柒』 Linux系統中進行磁碟管理的常用命令有哪些分別有什麼功能
Linux磁碟管理常用三個命令為df、、fdisk。
df,全稱:disk full,列出文件系統的整體磁碟使用量
,全稱:disk used,檢查磁碟空間使用量
fdisk,用於磁碟分區。
接下來我們看看詳細的內容介紹:
df命令參數功能:檢查文件系統的磁碟空間佔用情況,可以利用該命令獲取磁碟被佔用了多少空間,目前還剩下多少空間等信息。
語法:df [-ahikHTm] [目錄或文件名]
參數:
-a:列出所有文件系統,包括系統特有的/proc等文件系統;
-k:以KBytes的容量顯示各文件系統;
-m:以MBytes的容量顯示各文件系統;
-h:以較易閱讀的格式自行顯示,比如:GBytes、MBytes、KBytes;
-H:以M=1000K取代M=1024K的進位方式;
-T:顯示文件系統類型;
-i:不用磁碟容量,以inode的數量來顯示。
命令也是查看使用空間的,但是與df命令不同的是,Linux 命令是對文件和目錄磁碟使用的空間進行查看,還是和df命令有一些區別的。
語法:[-ahskm]文件或目錄名稱
參數:
-a:列出所有的文件與目錄容量;
-h:以較易閱讀的格式顯示;
-s:列出總量而已,而不列出每個各別的目錄佔用容量;
-S:不包括子目錄下的統計,與-s存在差別;
-k:以KBytes列出容量顯示;
-m:以MBytes列出容量顯示。
fdisk命令fdisk是Linux的磁碟分區表操作工具。
語法:fdisk[-l]裝置名稱
參數:
-l:輸出後面接的裝置所有的分區內容。若僅有fdisk -l時,則系統將會把整個系統內能夠搜尋到的裝置的分區均列出來。
『捌』 Linux裡面df和區別是什麼
1,兩者區別
,disk usage,是通過搜索文件來計算每個文件的大小然後累加,能看到的文件只是一些當前存在
的,沒有被刪除的。他計算的大小就是當前他認為存在的所有文件大小的累加和。
df,disk free,通過文件系統來快速獲取空間大小的信息,當我們刪除一個文件的時候,這個文件不
是馬上就在文件系統當中消失了,而是暫時消失了,當所有程序都不用時,才會根據OS的規則釋放掉已
經刪除的文件, df記錄的是通過文件系統獲取到的文件的大小,他比強的地方就是能夠看到已經刪除
的文件,而且計算大小的時候,把這一部分的空間也加上了,更精確了。
當文件系統也確定刪除了該文件後,這時候與df就一致了。
2,查看目錄大小,df查看磁碟使用情況。
我常使用的命令(必要時,sudo使用root許可權),
1).查看某個目錄的大小: -hs /home/master/documents
查看目錄下所有目錄的大小並按大小降序排列:sudo -sm /etc/* | sort -nr | less
2).查看磁碟使用情況(文件系統的使用情況):sudo df -h
df --block-size=GB
-h是使輸出結果更易於人類閱讀; -s只展示目錄的使用總量(不分別展示各個子目錄情況),-m是以
MB為單位展示目錄的大小(當然-k/-g就是KB/GB了)。
『玖』 linux的指令
b是位元組數,m是block數,比如一個文件內容是"aa"存放位元組的空間是3,而block是1.
還有 是估量存放該文件和目錄的空間,不是實際的位元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