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Linux 網路編程之如何使用函數庫libnet詳解
libnet 是一個小型網路編程介面函數庫,以簡化不同操作系統間網路編程的差異。其主要功能包括構造、處理和發送網路數據包,提供低級網路操作介面。libnet旨在提高開發效率,讓程序員能夠集中精力解決關鍵問題。庫中包含15種數據包生成器和兩種數據包發送器,分別針對IP層和數據鏈路層。
libnet安裝流程通常包含初始化內存環境、構造數據包、發送數據和釋放資源。以發送UDP數據包為例,組包順序遵循由上層到底層的原則,即先UDP層後IP層再鏈路層,不可逆序。需要注意的是,組包時需要按照libnet的規則正確設置欄位值。
libnet常用函數介紹如下:
libnet_t *libnet_init(int injection_type, char *device, char *err_buf);
初始化數據包內存和環境,支持不同類型的構造和指定設備。返回初始化後的libnet句柄。
void libnet_destroy(libnet_t *l);
釋放libnet句柄所關聯的所有資源。
char* libnet_addr2name4(u_int32_t in, u_int8_t use_name);
將網路位元組序的IPv4地址轉換為點分十進制形式。
u_int32_t libnet_name2addr4(libnet_t *l, char *host_name, u_int8_t use_name);
將點分十進制IPv4地址轉換為網路位元組序。
u_int32_t libnet_get_ipaddr4(libnet_t *l);
獲取介面設備的IPv4地址。
struct libnet_ether_addr* libnet_get_hwaddr(libnet_t *l);
獲取介面設備的硬體地址。
libnet_ptag_t libnet_build_udp(u_int16_t sp, u_int16_t dp, u_int16_t len, u_int16_t sum, u_int8_t *payload, u_int32_t payload_s, libnet_t *l, libnet_ptag_t ptag);
構建UDP數據包,包括源埠、目的埠、長度、校驗和等欄位。
libnet_ptag_t libnet_build_tcp(u_int16_t sp, u_int16_t dp, u_int32_t seq, u_int32_t ack, u_int8_t control, u_int16_t win u_int16_t sum, u_int16_t urg, u_int16_t len, u_int8_t *payload, u_int32_t payload_s, libnet_t *l, libnet_ptag_t ptag);
構建TCP數據包,包括源埠、目的埠、序列號、確認號等欄位。
這些函數提供了一整套構建、發送和處理網路數據包的能力,便於開發者快速構建網路應用,簡化了復雜的網路編程過程。使用libnet函數庫時,根據具體需求調用相應的構建函數,然後通過libnet_write函數發送數據包。開發者需熟悉每個函數的參數和返回值,以高效地完成網路通信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