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單片機設計製作數字電壓表
3.系統板上硬體連線
a)把「單片機系統」區域中的P1.0-P1.7與「動態數碼顯示」區域中的ABCDEFGH埠用8芯排線連接。
b)把「單片機系統」區域中的P2.0-P2.7與「動態數碼顯示」區域中的S1S2S3S4S5S6S7S8埠用8芯排線連接。
c)把「單片機系統」區域中的P3.0與「模數轉換模塊」區域中的ST端子用導線相連接。
d)把「單片機系統」區域中的P3.1與「模數轉換模塊」區域中的OE端子用導線相連接。
e)把「單片機系統」區域中的P3.2與「模數轉換模塊」區域中的EOC端子用導線相連接。
f)把「單片機系統」區域中的P3.3與「模數轉換模塊」區域中的CLK端子用導線相連接。
g)把「模數轉換模塊」區域中的A2A1A0端子用導線連接到「把其他形式的能轉換成電能的裝置叫做電源">電源模塊」區域中的GND端子上。
h)把「模數轉換模塊」區域中的IN0端子用導線連接到「三路可調電壓">電壓模塊」區域中的VR1端子上。
i)把「單片機系統」區域中的P0.0-P0.7用8芯排線連接到「模數轉換模塊」區域中的D0D1D2D3D4D5D6D7端子上。
4.程序設計內容
i.由於ADC0809在進行轉換為相應的數宇量的電路">A/D轉換時需要有CLK信號,而此時的ADC0809的CLK是接在AT89S51單片機的P3.3埠上,也就是要求從P3.3輸出CLK信號供ADC0809使用。因此產生CLK信號的方法就得用軟體來產生了。
ii.由於ADC0809的參考電壓VREF=VCC">CC,所以轉換之後的數據要經過數據處理,在數碼管">數碼管上顯示出電壓值。實際顯示的電壓值(D/256*VREF)
5.匯編源程序
(略)
6.C語言源程序
#include<AT89X52.H>
unsignedcharcodedispbitcode[]={0xfe,0xfd,0xfb,0xf7,
0xef,0xdf,0xbf,0x7f};
unsignedcharcodedispcode[]={0x3f,0x06,0x5b,0x4f,0x66,
0x6d,0x7d,0x07,0x7f,0x6f,0x00};
unsignedchardispbuf[8]={10,10,10,10,0,0,0,0};
unsignedchardispcount;
unsignedchargetdata;
unsignedinttemp;
unsignedchari;
sbitST=P3^0;
sbitOE=P3^1;
sbitEOC=P3^2;
sbitCLK=P3^3;
voidmain(void)
{
ST=0;
OE=0;
ET0=1;
ET1=1;
EA=1;
TMOD=0x12;
TH0=216;
TL0=216;
TH1=(65536-4000)/256;
TL1=(65536-4000)%256;
TR1=1;
TR0=1;
ST=1;
ST=0;
while(1)
{
if(EOC==1)
{
OE=1;
getdata=P0;
OE=0;
temp=getdata*235;
temp=temp/128;
i=5;
dispbuf[0]=10;
dispbuf=10;
dispbuf=10;
dispbuf=10;
dispbuf[4]=10;
dispbuf[5]=0;
dispbuf[6]=0;
dispbuf[7]=0;
while(temp/10)
{
dispbuf[i]=temp%10;
temp=temp/10;
i++;
}
dispbuf[i]=temp;
ST=1;
ST=0;
}
}
}
voidt0(void)interrupt1using0
{
CLK=~CLK;
}
voidt1(void)interrupt3using0
{
TH1=(65536-4000)/256;
TL1=(65536-4000)%256;
P1=dispcode[dispbuf[dispcount]];
P2=dispbitcode[dispcount];
if(dispcount==7)
{
P1=P1|0x80;
}
dispcount++;
if(dispcount==8)
{
dispcount=0;
}
}
Ⅱ 單片機秒錶設計
用AT89C51設計一個2位的LED數碼顯示作為「秒錶」,這應該是一個模擬題,可用兩位一體的共陰數碼管,用定時器T0定時,得到1秒計時。
Ⅲ 用51單片機產生正弦波,那個數據表怎麼得到的謝謝!
這個表是預先算好的,就是將標准正弦波上移1/2幅值後模256。
三角波和鋸齒波也可以按相同方法計算得到對應的數值表。
對一個周期取樣256次,也就是說第0個取樣點的弧度是0,第一個取樣點的弧度值就是pi/128,第二個取樣點的弧度為(pi/128)*2,依次類推。測峰峰值為256,所以f(x) = sin(x)*128+128,x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取樣點的弧度。
假設是8位的轉換精度,那麼2的8次方最大也就是256個級別,現在的表峰峰值就是256,已經夠了,表精度再高也是白搭,如果DAC是11位的,那麼表的精度可以再提高8倍,相對應的表的大小也大了8倍,在某些ROM有限的系統中就不適用了,所以要在精度與大小之間做個取捨。
(3)單片機的表擴展閱讀:
可以設一個函數為 y=sin X,當 X 分別取 0、30、60、90、120、150、180 時(單位:度),Y對應的數值分別為 0、0.5、0.8660、1、0.8660、0.5、0。在坐標系中畫出對應的點就可以得出正弦波的圖像了。
該圖像有一個特點,就是周期性變化,例如 X = 0 時,Y = 0,X = 180 時, Y = 0;若 X 取值【180~360】,則可以看到,圖像正好與原來的相反(在第四象限)。這就是正弦波的圖像了。
Ⅳ 如何設計一個自行車速度表
現在,很多人都把騎自行車作為一項鍛煉身體的運動項目,如果在自行車上加裝一個里程速度表,就可以知道自己騎車的速度和行程,從而很好地控制運動量。本文介紹一種用單片機製作的自行車里程速度表,里程和速度顯示可進行切換,採用三位數碼管顯示;最大可顯示里程為99.9km,顯示最高速度可為99.9km/h。該里程速度表也可以用在電動自行車和速度不超過100km/h的摩托車上。
一、電路原理
電路如圖1所示,由檢測感測器、單片機電路和數碼顯示電路等組成。
檢測感測器由永久磁鐵和開關型霍爾集成電路UGN3020.組成。UGN3020由霍爾元件、放大器、整形電路及集電極開路輸出電路等組成,其功能是把磁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圖2a是其內部框圖。霍爾元件H為磁敏元件,當垂直於霍爾元件的磁場強度隨之變化時,其兩端的電壓就會發生變化,經放大和整形後,即可在③腳輸出脈沖電信號。其工作特性如圖2b所示。由於有一定的磁滯效應,可保證開關無抖動。B叩為工作點「開」的磁場強度,Brp為釋放點「關」的磁場強度。永久磁鐵固定在車輪的輻條上,UGN3020固定在車輪的叉架上。檢測感測器的工作原理如下:車輪每轉一周,磁鐵經過UGN3020一次,其③腳就輸出一個脈沖信號。UGN3020輸出的脈沖信號作為單片機AT89C2051的外中斷信號,從P3.2口輸人。單片機測量脈沖信號的個數和脈沖周期。根據脈沖信號的個數計算出里程,根據脈沖信號的周期計算出速度並送數碼管顯示。S1用來進行里程和速度顯示的切換,在初始狀態下顯示的是速度。
數碼管DS1--DS3,VT1-VT3.R4-R13等組成顯示電路,使用共陽數碼管。P3.3-P3.5為數碼管的動態掃描位驅動。PLO-P1.6作數碼段碼輸出。
二、程序設計
程序用C語言編寫,由主程序、外中斷0服務程序,TO中斷服務程序、延時子程序等模塊組成。主程序主要完成程序初始化和鍵盤處理,外部中斷朋及務程序由測量、計算、讀數等部分組成,TO中斷服務程序由計時、動態掃描顯示、自行車停車判斷等部分組成。
從P3.2口輸人的脈沖信號作為外中斷0的中斷請求信號,採用沿觸發方式。在測量速度時,由於車輪轉動脈沖信號的頻率很低,不適宜使用計數的方式進行測量,所以採用測脈沖周期的方法進行測量,用脈沖信號系統來控制計時信號,通過計時數計算出脈沖周期,用車輪的周長除以周期便可得到自行車的行駛速度。在測量里程時,用脈沖信號個數乘以車輪的周長便可獲得行駛里程。需要說明的是:脈沖信號周期和個數是同時測量的,要做的只是用按鈕開關S1切換顯示。
本文的程序是針對車輪直徑為26英寸的自行車編寫的對於其他規格的自行車,只要改寫程序spm=14904(常量1)In和spm=207(常量2)xc即可。為了避免使用浮點數,遠算結果長度是以百米為單位的,數據讀出時在第三位數加小數點就換算成千米了。為方便讀者製作,現列出各種規格的輪徑和輪周長、程序常量的對應值見附表,供參考。
定時器TO的中斷定時時間為5ms,每中斷一次計時變數n加1,因此n的單位為5ms。例如:自行車車輪轉一周對應的n值為100,則對應的時間為0.5s,由此可得自行車的速度為14.9km/li。如果n的值達到1000,即5秒鍾仍沒有發生外部中斷,即表示自行車沒有前進,n也被清零,速度顯示為0。讀數採用三位顯示,TO中斷一次顯示一位數,中斷3次就可以刷新一次數據,即巧ms刷新一次數據。
三、安裝與調試
感測器的安裝與調試是一個關鍵。將它安裝在前輪的位置,把一塊小永久磁鐵固定在車輪的輻條上,UGN3020作防潮密封後固定在前叉上,使得車輪轉動時磁鐵從它的前面經過,並使兩者相遇時間隔盡量小。安裝時,要使磁鐵的S極面向UGN3020的正面。判定磁鐵極性方法是:把磁鐵的兩個極分別靠近UGN3020的正面,當其③腳電平由高變低時即為正確的安裝位置。感測器安裝完成後,轉動車輪,UGN3020的③腳應有脈沖信號輸出,否則說明兩者的間隔偏大,應縮小距離,直至轉動時③腳有脈沖信號輸出為止。一般間隔為5mm左右,如果向隔小於5mm仍無脈沖信號輸出,說明磁鐵的磁場強度偏小,應予以更換。
調試結束後,把里程速度表安裝在車把手上,打開電源,騎動自行車,這時數碼管顯示的是速度,如果要顯示里程,只要按一下S1,如果要回到顯示速度,再按一下SI即可
Ⅳ 單片機各個按鍵值的映射表如何得到的
這裡面的值是ascii碼。是規范
數組的排列順序應該是外圍的矩陣鍵盤的電路結構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