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電表,總,峰平谷尖怎麼計算電量
總電量=峰電量+平電量+谷電量+尖峰電量;總電量為累計用電量。電表的尖、峰、平、谷主要是指為了根據電網負荷量大小來制定的,由於電量不能存儲,發電站發出的電量在用電量大的時候會出現供電量不足,在夜間凌晨時用電少時,發電量過剩;因此,實施峰谷不同電價,可以有效發揮電價的杠桿作用,抑制高峰時期用電量的快速增長,提高低谷時候的用電量;
時段
尖峰時段:10:30——11:30; 19:00——21:00
峰時段:08:30——10:30;
18:00——19:00 21:00——23:00
平 時段:07:00——08:30; 11:30——18:00
谷 時段:23:00——07:00
2. 峰谷電表的工作原理如何
峰谷電表就是按照定義的峰、谷、平時間,分別記錄峰、谷、平時段內的用電量。
將這些用電量分別乘以峰、谷、平用電單價,得到峰、谷、平電價,再累加峰、谷、平電價,就是總電價。
3. 實行峰谷電價用戶的電費如何計算
居民生活用電峰谷電,是目前在城市居民當中開展試點的一種新電價類別。它是將一天24小時劃分成兩個時間段,把8:00—22:00共14小時稱為峰段,執行峰電價為0.568元/kwh;22:00—次日8:00共10個小時稱為谷段,執行谷電價為0.288元/kwh。
電費計算方法為:
高峰電費=高峰時段電量×高峰電價。
平段電費=(總電量-高峰時段電量-低谷時段電量)×平電價。
低谷電費=低谷時段電量×低谷電價。
峰谷電價也稱「分時電價」。按高峰用電和低谷用電分別計算電費的一種電價制度。高峰用電,一般指用電單位較集中,供電緊張時的用電,如在白天,收費標准較高低谷用電,一般指用電單位較少、供電較充足時的用電,如在夜間,收費標准較低。實行峰谷電價有利於促使用電單位錯開用電時間,充分利用設備和能源。有很多國家都實行峰谷電價,峰谷之間的價差有的達50%。我國有的地方也在試行中。
4. 峰谷電費如何計算
憑電費收據發票到所在的供電營業所交上100元安裝費就可開通峰谷電!
並不是每戶居民都適合「峰谷電價」.雖然實行峰谷電價後,夜間的費用只需0.28元一度,但只有那些用電量高的居民才比較實惠.如果要使每月平均電價比現時電價每千瓦時下降0.05元,一戶人家每月用電總量在170度以上,那麼每月的電費支出就可下降8.5元以上.這樣,只需一年時間,就能收回申請「峰谷電價」時繳納的100元成本費.因此,電力部門請市民申請前仔細算一筆賬,根據自家的用電實際考慮是否申請安裝.
峰谷電到什麼比例才省錢
「峰電」電價比原來一戶一表時上漲了0.03元,而「谷電」便宜0.25元.裝了峰谷電表後,只知道「谷電」用得越多越合算,但究竟「峰電」和「谷電」在怎樣的狀況下才算省錢,而且究竟省了多少錢呢?
告訴您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只要看看「峰電量」和「谷電量」的實際比例,就可以清楚自己是不是「有利可圖」了.不妨用下面這把「尺子」衡量一下:
峰電量 ∶ 谷電量 平均電價
1 ∶ 2 0.373元
1 ∶ 1 0.42元
2 ∶ 1 0.467元
3 ∶ 1 0.49元
4 ∶ 1 0.504元
5 ∶ 1 0.513元
……
8∶1 0.529元
由此可知「峰電量」和「谷電量」的實際比例大於8∶1時,平均電價將超過一戶一表電價(0.53元/千瓦時),小於8∶1申請使用峰谷電價比較劃算.
5. 求峰谷電詳細計算方式
計算方式:
它將一天劃分為兩個時間段,把8:00-22:00共14個小時稱為高峰時段,執行峰電價;22:00-次日8:00共10個小時稱為低谷時段,執行谷電價(其中:第一檔電量峰、谷電價仍按0.568元、0.288元執行,第二、三檔電量峰、谷電價均同步提高5分錢、3角錢)。
並不是每戶居民都適合「峰谷電價」。雖然實行峰谷電價後,夜間的費用只需0.28元一度,但只有那些用電量高的居民才比較實惠。如果要使每月平均電價比現時電價每千瓦時下降0.05元,一戶人家每月用電總量在170度以上,那麼每月的電費支出就可下降8.5元以上。
這樣,只需一年時間,就能收回申請「峰谷電價」時繳納的100元成本費。因此,電力部門請市民申請前仔細算一筆賬,根據自家的用電實際考慮是否申請安裝。
峰電量 ∶ 谷電量 平均電價
1 ∶ 2 0.373元
1 ∶ 1 0.42元
2 ∶ 1 0.467元
3 ∶ 1 0.49元
4 ∶ 1 0.504元
5 ∶ 1 0.513元
(5)峰谷電表自動演算法擴展閱讀:
根據物價局經濟貿易委員會電力工業局聯合發文的文件精神,居民生活用電峰谷電,是目前在城市居民當中開展試點的一種新電價類別。它是將一天24小時劃分成兩個時間段,把8:00—22:00共14小時稱為峰段,執行峰電價為0.568元/kwh;22:00—次日8:00共10個小時稱為谷段,執行谷電價為0.288元/kwh。
看讀電量
居民峰谷電能表分設兩個計度器,上面為總電量計度器,指示燈為紅燈,下面為谷電量計度器,指示燈為綠燈。峰谷電能表在原來計量總電量的基礎上對22:00—次日8:00期間使用的電量單獨進行計算,分別稱為總電量和低谷電量,通過總電量減低谷電量再得出高峰電量。高峰電量執行高峰電價,低谷電量執行低谷電價。
6. 峰谷電表電費怎樣計算 計費
根據電費單顯示的峰、平、谷單價:
峰:0.92195元
平:0.685元
谷:0.44805元
各時段電度分別乘以單價得出總電費:11075.55元。
考核功率因數標准:0.9,而實際功率因數:0.83(低於標准0.07),罰款比例為:從電費總額罰款3.46%,即罰款金額:383.37元,所以,需繳附電費:
11075.55+383.37=11458.92(元)
7. 峰谷電表怎樣算度數
根據您的描述,如您使用的是智能電表,建議您可以通過電表上的液晶屏幕查看當前的電表讀數;屏幕上的一串數字會直接顯示電表讀數的整數和小數,電表的型號不一樣,液晶屏顯示的數據可能存在差異;您可以按屏幕旁邊的輪顯按鈕切換顯示界面,查看液晶屏上顯示為「當前總電量」或「當前正向有功總」字樣的數據,即為當前電表的累計用電量。
如需計算某一用電期間的實際用電量,用電量=本次抄表讀數-上次抄表讀數,如您的電表配有互感器,還需要乘以互感器的倍率。
希望我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8. 峰谷表怎麼計算電費
在做期初數據的時候,就要分峰谷統計,峰時期末電表數減去期初電表數,然後乘以峰時電價,得出的時峰時電費;谷時期末電表數減去期初電表數,然後乘以谷時電價,得出的是谷時電費。兩者相加就是總的電費。
9. 峰、谷、平的電費怎麼計算
高峰電費=高峰時段電量×高峰電價。
平段電費=(總電量-高峰時段電量-低谷時段電量)×平電價。
低谷電費=低谷時段電量×低谷電價。
峰谷平的意思是這樣的指的是城市用電的高峰時間段、平峰時間段和谷峰時間段。高峰時間段指的是用電量的高峰,用電量相對集中,為了均衡用電的使用時間,錯開高峰時間,供電管理部門就提高高峰用電的電價,降低谷峰時間用電的電價,鼓勵谷峰時間用電。高峰8小時:9:00~12:00,17:00~22:00;平段7小時:8:00~9:00,12:00~17:00,22:00~23:00;低谷9小時:23:00~次日8:00。電量=峰電量+平電量+谷電量。
峰谷分時電價是把一天二十四小時分為峰、谷、平三個時段,以平時段電價為基礎電價,高峰時段用電電價上浮,低谷時段用電電價下浮,而且高峰和低谷之間的價差非常大,這樣就鼓勵用戶調整用電負荷,削峰填谷,更加合理用電。電網直供的容量在320(含315)千伏安及以上的大工業用戶;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業用戶、普通工業用戶;躉售轉供單位(指農電)。
10. 我們公司的電表是峰谷電表,它是如何計費的
8時-22時的電價在分檔電價的基礎上每千瓦時提高3分錢。
以河南省為例,選擇執行居民峰谷分時電價政策的用戶,8時-22時的電價在分檔電價的基礎上每千瓦時提高3分錢,22時-次日8時的電價在分檔電價的基礎上每千瓦時降低0.12元。
供電部門務於今年12月10日前完成自願執行峰谷電價政策居民用戶的確認工作,以上價格自居民用戶選擇之日起執行。相關價格主管部門和電力部門,要高度重視,制定方案,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加強宣傳,推動試點工作順利開展,為完善全省居民階梯電價制度積累經驗。
(10)峰谷電表自動演算法擴展閱讀:
居民峰谷分時電價的相關要求規定:
1、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客戶執行峰谷電價,遵循客戶自願的原則。執行峰谷電價滿一年後,要求停止執行峰谷電價的,在申請獲准後可對其恢復執行非峰谷電價,但已繳納的改裝費用不予退還。
2、未安裝單相或三相峰谷表的居民生活用電客戶,需改裝峰谷表的,費用收取標准為:單相峰谷表50元/戶;三相峰谷表100元/戶。
3、已安裝單相或三相峰谷表、未使用峰谷電價功能的居民生活用電客戶,可以直接申請使用峰谷電價功能,不另行收費。